“5·15”这一天对林鸣和他的团队来说极其重要,因为这是他们与伶仃洋正式“交手”的第一次,自然也是东、西两个人工岛全面铺开筑岛的第一天。大钢圆筒首次以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垂直精确度成功插入海底,让林鸣和他的团队有了信心,从技术角度讲,这也意味着林鸣领导的一项世界级工程创新技术趋于成熟,并进入实际运用阶段,但并非完美无缺,或者说在实际施工中还有风险。这就是工程,这就是大工程的必经之路——风险和成功总是相伴同行。工程师就是在这种风险与成功中磨炼自己抗击与收获的双重本领的。
林鸣也是在这种双重心理的作用下,打响了港珠澳大桥工程中“快速筑岛”的战斗——
这场战斗是在空荡荡的大海上进行的。林鸣在很多时候这样说,足见这场“快速筑岛”的战斗,有多少是在并非完全可以把控的条件下进行的。风险与成功并存,而且前者一直占据上风。
世界上没有人干过。伶仃洋大海也不是一片容易驯服的海洋。从20多年前第一次参建珠海大桥到后来建淇澳大桥,林鸣就已经深深领教过这片海的脾气。
伶仃洋的海面和水,看起来似乎与其他大海没有区别,但当你真的想与它“交手”时,便会发现它确实有太多的与众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或许外行人看不出门道,但对一个欲与它正面“交手”的人来说,甚至会有被它吓破肝胆的时候……这绝非耸人听闻。
从人文和历史的角度讲,伶仃洋最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它的海水特别地苦,特别地涩。或许这是文天祥心积之火与鸦片战争烽火的烧灼所致?又或许是因为这片海让中华民族流了过多伤心泪,而酿成了如此浓烈之苦?
反正,林鸣对伶仃洋有种说不出的恨与爱——
“大桥中标结束后,我作为岛隧工程总负责人再一次来到这片海洋,那天乘快艇到达海洋中未来大桥两个人工岛地理位置的海面时,我心头有种空荡荡的感受……”林鸣在接受我的采访时透露道,“因为当时决定放弃抛石筑岛等其他方案时,留下的唯一选择就是大钢圆筒的快速筑岛法了。虽然从理论上讲,它可能是最好、最佳的方案,可那毕竟是纸上谈兵。工程师们都知道,工程设计与实际施工之间常常有着天壤之别,而大工程的设计与实际施工间的差异性,则有可能是颠覆性的。作为工程的现场总指挥、总工程师,有时候你的胆识、判断,你的现场组织与发挥,才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我们面临的每一个施工关卡,几乎都是未知数……”
“面对大海,我们的未知数就更大了!”林鸣说,“我之所以当时面对大海心中特别空荡,就是因为施工技术与大海环境这双重的未知、叠加的未知会让人产生恐惧感。但我又不能因为这么多的未知诱发的恐惧感,去影响自己和团队的信心与情绪。这是需要特别的毅力和意志的,是一名优秀工程师的心力铸造过程。它最后达到的境界一定是:工程有多大,这名工程师的担当力和胸怀就有多大。”
“港珠澳大桥的岛隧工程就是一场千人走钢丝的伟大战斗,稍有不慎,就会功亏一篑……”许多场合,许多时候,林鸣都这样说。
“5·15”第一个大钢圆筒牢牢插入大海深处的那一刻,林鸣和他的团队异常兴奋,随后的大钢圆筒振沉似乎像插筷子那么轻松愉悦……一天一个,后来又变成一天两个,甚至三个!
这样的速度让林鸣心涌快意,同时又担心意外。因此越到大钢圆筒振沉的后期,他越发小心翼翼,不仅每次必到现场,而且每次运输大钢圆筒的振华号一出现在伶仃洋口,他就会登上快艇,虔诚地去迎候。
“16次船运,每一次林总都必来慰问我们,必请我们在船上吃顿饭。作为大工程的总指挥,他的这些点点滴滴,一方面让我们感动,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出他内心对大家的期待,所以我们都会把他的这份期待化作实际行动……”振华船队的船老大们这样告诉我。
千人走钢丝,就是这样走出来的,一个领头人在前走,身后的百人、千人需要沿着他的步伐,照着他的身影,统一标准,统一步调,统一意志,甚至是统一神经,统一思想与情感地行走,需要做到丝丝入扣的精准无误。这就是伟大工程中的工程师们共同铸造、完善的本色和本质。
西岛部分的大钢圆筒如期如意地按照林鸣的意志及想法一天比一天顺利地插入海底,并排列成“铜墙铁壁”在大海中延伸。到2011年9月8日,振沉任务只剩下最后几个大钢圆筒,有人向林鸣提出,是不是避开“9·11”这个特别的日子。
“你们说呢?”林鸣问现场的工程师们。
“我们就在‘9·11’这一天完成西岛的钢筒振沉!让世界看一看中国人是如何不畏困难,勇敢前行的……”
“讲得好!我们就选择9月11日这一天完成今年的西岛钢筒合龙工程,向共和国62周年华诞献礼!”林鸣挥起拳头,与现场工程师们一起振臂高呼。
9月11日这一天,在西岛大钢圆筒振沉现场,气氛特别令人激动。当61个大钢圆筒携手并肩立在一起的时候,林鸣和现场几十位工程师也情不自禁地围成一圈,然后张开双臂,一个个连搭在一起,在振华驳船的甲板上跳起了快乐自由的伦巴……
“快看,快看呀!中华白海豚来了!中华白海豚也在跳舞呢!”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林鸣他们回头往海面看去,只见五只结群的中华白海豚,正在不远的海域纵情地跳跃着……那一景,让林鸣和所有在场的工程师都陶醉了。
其实,伶仃洋的中华白海豚并不是只有这一天才出现在林鸣他们身边,这些有灵性的海洋骄子,一直默默地守候在大海的某处,静静地观察着所有这些陌生的来客。它们最初是恐惧的,后来才慢慢意识到这一群举重若轻之人并非有意骚扰和破坏它们原本的栖息地,故而渐渐变得不再惊恐,不再惧怕,直至重新随心所欲,欢腾游弋于大海之中……
“顶天立地的大钢圆筒振沉落位,我们做到了不影响海面航道,不破坏周边环境。但这仅仅是筑岛的第一步。海底淤泥那么多,我们的人工岛能不能确保不沉降不变形,软土层如何加固,深基坑支护技术如何防护,等等。尹海卿,这些难题就交给你来完成了!”林鸣很看重眼缘,凡是他相中的人、看中的事,就不会再犹豫。
尹海卿从林鸣那里领受的就是海上筑岛的第二个技术难题:如何让建在二三十米厚的软土地基上的人工岛的沉降变得可控。
“要控制好它的沉降,就必须准确预测它的沉降。”尹海卿抓到了问题的实质。现在,他带领的是两个技术团队:三航科研院和中交天津港研院的工程技术专家组。前者由时蓓玲带头负责承担东岛沉降计算,在建整体模型的同时,把隧道段和桥梁连接段作为重点;后者由侯晋芳领队负责承担西岛的沉降计算。由于两个岛所处的海域不同,海底地层结构有很大差异,工程师们必须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计算,然后利用国际认可的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三维数值仿真模拟计算。
“最受煎熬的是第三步。”女工程师侯晋芳说,“用现场实测的结果对前期计算的结果进行反分析,不仅计算量巨大,且计算参数在调整时经常会遇到问题,令研究一度陷入困境……”
这时,林鸣出现了。他一改平时严肃、古板的表情,像位慈祥的邻居老叔,笑呵呵地给大家讲了“昨晚我看的”一个寓言或一段历史故事……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或是频频点头示意。
他走时仍然不忘笑呵呵地向年轻的工程师补上一句:“记住啦,下次中华白海豚出现时叫上我啊!”
林鸣走后,团队里的兄弟姐妹们顿感周身轻松,脑洞大开:原来他是来给我们放松精神的呀!
侯晋芳说,前几日,因为一次计算卡住了,造成她精神高度紧张,夜夜失眠,心头愈加郁闷,满脑袋的东西像乱麻一般……现在,她从电脑前站起身,轻轻滑几个舞步,再随意吟诵一首小诗,眼前突然灵光一现,哈,纠结了多日的参数,一下活了起来,像小精灵似的出现在她眼前……就是它了!
侯晋芳高兴地跳了起来:卡了她数日的问题竟于瞬间迎刃而解了!
经过一年多的无数次计算,工程师们以自己独创的智慧,为东、西两个人工岛建立了沉降计算模型,并提出一套完整的施工期地基沉降控制及报警建议值。“这个计算结果,完全可以将沉降控制在20厘米以内,成本大幅度下降。”时蓓玲说。
这回林鸣给尹海卿和他的团队送来了隆重的喝彩——以大桥岛隧项目总经理的名义,在大桥建设全体骨干大会上表彰……但同时,他又交来更艰巨的任务:大钢圆筒一天一个、一天两个,甚至以更快的速度在大海上列队摆阵,形成快速筑岛之势态。“现在,我们面临着一个新问题:如何用最短的时间进行地基加固,让岛壁结构实现快速稳定?时工,时博士,你的方案是什么?”
“挤密砂桩技术最可行,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海底软基加固的方法。”尹海卿有备而来。
林鸣笑了,这正是他和刘晓东、梁桁等确定的最佳方案。这挤密砂桩法,即采用专用砂桩船,通过振动沉管设备和管腔加压装置,把沙强制压入水下的软弱地基中,从而实现迅速置换、挤密、排水、垫层等作用,增加地基的强度和刚度,加快地基的固结,最终尽可能地减少沉降。
此技术起源于日本。
“但日本人才不会将技术轻易给我们呢!”林鸣说。
刘晓东从一开始就按照林鸣的指令,一直在跟进这项技术并同日方相关企业洽谈。“当时我们就想直接购买这套技术和设备。但日方明确说,船可以卖给你们,可里面的控制系统不能卖给你们。”刘晓东说。
“为什么?”
“他的意思是:你们出钱,工程我帮你们去做。”林鸣断然不同意。这怎么行?受制于他人的工程怎么可能做得好呢?怎么可能建得伟大、建得有“国气”呢?港珠澳大桥建设需要的就是这种“国之气”——在这一点上,中国工程师林鸣意志坚如磐石。用刘晓东的话说,就是对一些我们不曾有的高端技术,“依靠国外,但绝不依赖他们”。
不依赖他人,是林鸣在港珠澳大桥上为自己挺起的一座比喜马拉雅山还要高的技术和人生的脊梁。而这并非是他自己一开始想要做的事,但这个世界明确告诉他:要想超过世界,你就必须自己去攀登最高峰……
别无选择。从原子弹开始,到航天工程,没有哪件事是靠别人完成使命的。面对一项世界级的伟大工程时,中国工程师与科学家遇到的问题也一样。林鸣面对的挑战自始至终,一刻未断。
曾经在2006年,中交三航局研发过一艘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挤密砂桩船,并成功在洋山港工程上应用过,但现在的港珠澳大桥工程要求实现多种置换率,并且要在水面下66米处进行地基加固,过去的那艘挤密砂桩船根本无法担此工程施工重任。这里复杂的地质条件,令众多机械设备厂望而生畏。
林鸣和刘晓东组织相关专家讨论过无数次,最后不得不给尹海卿下达新的任务:另起炉灶,再建一个系统。
谈何容易!一个新研发的挤密砂桩船,光在硬件系统上就有砂料输送、砂料提升、双导门进料、振动锤、桩管、压缩空气、控制等七大系统,且不得有任何疏忽。要想贯穿伶仃洋海底的硬土夹层,对振动锤的功率要求极高。你为了加力往下而一味加大振动锤的功率,则设备容易发热,轴承扛不起压力,最终会造成振动锤停工甚至断裂,影响的不仅是装备的重新制造,施工时间也将变得遥遥无期。
林鸣耐着性子,倾听工程技术研究人员设计的新方案:通过专门的冷却系统,把冷却剂输送到需要冷却的轴承部分,然后再通过这个冷却的油循环系统,把热量从轴承带走,保证轴承能长时间地持续运转下去,从而达到目的。
“如果这个系统研制成功,将又是一个顶级成果!”林鸣对尹海卿和他的团队越来越满意了。
2011年7月份,正值大钢圆筒在西岛的振沉一天比一天顺利时,尹海卿他们的挤密砂桩系统来到海上现场打桩试验。然而试验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不是传感器坏了,就是电缆线断了,再就是沙子把导门挡住了……
“这……这是怎么回事嘛?”尹海卿的脸色难看极了,想跳海的心都有。
“这算什么?万里长征刚抬腿……跌倒了站起来再继续往前,才是我们大桥建设者的性格!”林鸣的话让尹海卿他们重新燃起信心。
“开会了!”回到基地办公室,尹海卿连口水都没顾上喝,便摆开了新的攻关阵势。
讨论,争论;争论,再讨论……一个个疑点被排除,一个个可能被亮出,最后,尹海卿向林鸣报告:“出事的症结找到了,现在可以进行新的现场试验!”
林鸣问:“几成把握?”
尹海卿答:“百分之百!”
林鸣大喜:“好样的!”
现场的再次试验证明,尹海卿团队果真是好样的。东、西两岛随之展开了快速筑岛的另一个关键性工序——向岛基的海底深处打入挤密砂桩……
打多少根?东、西两岛共计20000余根,每一根都有五六十米,根根牢牢插入大海深处……那情景你可以做些想象,它们必须像庞然大物的钢圆筒一样,整齐而密集地穿透坚固的硬土层,然后固定住自己,永远一歪不歪、亭亭玉立于蓝色的大海之中,承载隧道沉管和大桥的种种重负,并且担当这个重负的时间是不少于120年!
林鸣领导下的挤密砂桩技术完美实施,对快速筑岛起到了非凡意义,在技术上也为我国甚至世界深海工程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日本专家来筑岛现场观摩后,大加赞叹:“中国工程师在这方面的技术已经超过了我们!”
工程师林鸣可没有因为别人的一两句夸奖、表扬就昏了头脑。大钢圆筒在西岛振沉过程中超意外地顺利之后,东岛的第一个大筒下沉时却遇到了超意外的麻烦——开始是打不下去,后来八大锤加力后竟又出现了筒斜……
“一直到晚上7点都没振沉下去,搞得现场的人都想跳海……”林鸣说。
“出什么问题了?”我问。
“东岛的海底地质状况与西岛不一样。”林鸣解释道,“西岛的海床是软土,比较好振沉。东岛的海床有不规则透明晶体,这种东西很硬,有三四米厚,所以大钢圆筒振沉过程中,一遇到它们就出现了倾斜……”
“怎么办呢?”
“没啥特别的办法。就是均力振沉不下去,最后大钢圆筒就斜着往下振沉,很让人恼火,但又没有办法把那么大的钢圆筒拔出来重新下插……”
“就这样斜着插在海里?”
“就这样斜着……所以这一天大家心情很不好,我也是。西岛61筒干得那么漂亮,东岛第一个就给我们来个下马威!”林鸣的声音变得低沉。片刻,他又说:“后来我们采取了相应措施,对斜筒进行了特别的补救。但总归是个并不太圆满的事。这个东岛大筒下插,后来又连续出过三次问题,而且每一次出事都是我在外出差期间。这让我从此不得不放弃出差,凡有大钢圆筒振沉下插时就守在施工现场,眼睛盯在那里,看它一点一点地往海底下钻,直到圆满。这个过程很漫长,也很劳神,但你心头不能有任何杂念,啥都不用干,因为有8台大锤在为你使力。你只需要全神贯注地看着大钢圆筒顺顺利利地往海水下沉……”
“后来所有重大海底安装时,我都守在现场,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从娘肚子里出来一样,默默地为它们祈祷和祝福。这也让我更加虔诚地相信,对大自然一定要有敬畏之心。”林鸣说。
后来的筑岛事宜,林鸣和他的团队便出奇地顺利。2000余人在狭窄的海中之岛上整整战斗了2000多个日日夜夜,一直到2017年的年末。整整七年,尝足了大海的滋味,那滋味又苦又咸。难怪这些大桥的筑岛人跟我说了一句听起来十分绕的话:下岛了就不想再上去,上岛了就不想再下来。这话在仔细理解之后,似乎让人想哭。
造桥人还告诉我,海上人工岛,其实是一座极小的孤岛,除了黄沙还是黄沙。最初一两年间,岛上的施工人员几乎都是在海平面以下几十米的“沙锅底”作业。数百万方的黄沙、数百万根钢筋、数百万吨混凝土搅拌……所有工序都是靠他们挥洒汗水来完成的。为了确保海底工程的坚固,搅拌混凝土时需要加入冰块,而施工人员则需要顶着50多度的高温在烈日下工作十几个小时。你上了岛,工程完成前就没有了上岸的机会,除非超常的紧急情况;你在岛上,只能住集装箱,一年四季如此;你想家了,可以到仅有的一个高出海面的瞭望台去打一会儿手机;你再要有所想的时候,雷霆和暴雨已经接踵而来……这个时候,工友会放声高喊:来吧,暴雨,来得再猛烈点吧,请将我全身上下所有的黄沙与泥浆清洗个干净,再将我的汗水一起蒸个通透……
这就是伶仃洋的筑岛人。为了这些默默的贡献者,林鸣曾经一次次亲自带着基地后勤人员,为岛上送去冰棍,送去冷饮,送去一个个烟灰盒——他要求岛上施工现场不能留一个烟蒂,而又必须确保辛苦的工友们能够潇洒地抽上自己喜欢的香烟。
筑岛七载,每一个春节,岛上的人都留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拼着每一天的工期。林鸣陪伴着这些工友,每一个春节他都在现场,跟工友们在大海上吃年夜饭,痛痛快快放一阵鞭炮……
这样的情景,在建造大桥的七八年间,仅仅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存在。
现在,我们还是来回顾那些令人惊心动魄的时间点吧——
2011年12月7日,这是东、西两岛120个大钢圆筒全部完成振沉的时间。随着现场指挥郭宝华老将的一声“圆满成功”的话音落下,东、西两个人工岛的千名施工人员齐声欢呼……
这是令人激动的时刻,也是林鸣最为期待的历史性时刻:从“5·15”到“12·7”,仅仅200多天的时间,东、西两个人工岛上的120个大钢圆筒筑成的两颗晶莹闪亮的大“珍珠”已在伶仃洋上放射光彩!
啊,船行千里运来大海的根基
蝶形巨臂凌空而起
抓住高入云端的你
穹空之神眼
为你指明方向
移动之巨臂
带你到美丽的家园声声细语
与你神会交流雄浑的轰鸣
相伴到达理想的终点……
这样的现场,这样的时刻,林鸣必到。而这一时刻,他并没有像以往风一般、雷一样地出现在施工人员面前。只见他悄悄站在老哥郭宝华的身后,静静地与大家一起倾听这位57岁的老战士面对大钢圆筒吟诵着自己从心头涌出的诗句——
雄浑的轰鸣
相伴到达理想的终点……
14天后的12月21日,港、珠、澳三地政府组织精干队伍来到人工岛上,为林鸣他们举行“当日签约,当日开工,当年成岛”的庆贺仪式。这个庆贺仪式虽然不大,用在这里的文字也极少,但我知道,林鸣他们在伶仃洋上仅用7个月时间,即在海中筑起了两个人工岛,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仅凭这一纪录,林鸣他们已经让祖国在世界同行中骄傲了一次。这个纪录让西方人好一阵羡慕和嫉妒。
庆贺成岛仪式之后,即到了向为振沉巨型大钢圆筒做出贡献的“大锤”——8台液压联动振动锤组系统告别的时候了。这项附带的仪式,是林鸣提出的。120个大钢圆筒振沉圆满完成之后,意味着跟随林鸣他们在海上奋战200余天的“振驳28”上的“大锤”,顺利完成使命……
现场,没有鞭炮,没有掌声,只见林鸣默默地走到大锤前,然后抬起双手,轻轻地抚摸着锤头,很久,很久……
那一刻,许多人看到平时威严如山、铁骨铮铮的林鸣总指挥的眼眶盈满了泪水……之后,他的头与锤头万般柔情地相贴在一起。
三年的工期,你用一年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我不谢你,还能谢谁?这是林鸣对“大锤”说的悄悄话——大海听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