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
2186100000050

第50章 沉住气,耐心疏导,灵活协调化干戈为玉帛(2)

企业内部的矛盾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如果是个人之间的事情或者属于一个人的问题,就应该单独解决,对于这类矛盾千万不要扩大范围,领导者应及时做好工作,使矛盾迅速得到解决,不致影响到集体。

七是要暗中解决矛盾。

因为人们都有爱面子的心理,私下解决就是给矛盾的双方保留了面子。因此矛盾应尽量暗中解决,不要张扬出来。但对那些不伤面子,同时又有普遍教育意义的可以公开出来,起到教育其他下属的目的。

八是有些矛盾不解决比解决好。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楚王举行晚宴招待群臣时,在突然灯灭的情况下,楚王的爱妃被人非礼!面对此种情况,怎么办?这位聪明的国王采取了不解决矛盾的办法,其最后结果大家都是知道的,那位非礼王妃的将军为国家立下巨大的战功。楚王采取了不解决矛盾的办法从而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其实从某一方面来讲,不解决也是一种解决方法。

九是不是工作矛盾,不要轻易介入。

现实中下属之间的有些矛盾不是工作矛盾,如恋人之间的矛盾,不要轻易介入。一旦介入,很有可能把自己套住甚至套牢,因为清官难断家务事。当然,部属之间的这些非工作原因产生的矛盾有时确实也会对工作产生不良影响,那么作为领导者应该从影响工作的角度来做其思想工作,必要时做善意的提醒。

十是对恶意制造矛盾者绝不能手软。

恶意传闲话者,故意制造事端者,生怕天下太平者,甚至与外部勾结,找内部员工的麻烦者,要果断解决,坚决辞退,无论他有多高的才能都不能用。

人和为先淡化处理

谦让折中自然顺畅地解决纠纷在一个单位或部门,人们对某项任务或某个问题在利益和观点上不一致,是常有的事。有时甚至双方会剑拔弩张、面红耳赤,搞到十分紧张的地步。

有人估计,领导者要花上20%左右的时间来处理各种冲突,但这并不能证明领导上的无能或失败。冲突在人际关系中是固有的、不能回避的,必须予以适当地处理,方能形成“人和”的气氛。这需要领导者运用调停纠纷和处理冲突的技巧,协调各方在认识上的分歧和利益上的矛盾。那么如何来处理纠纷、冲突和分歧呢?说来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循,不过,领导者能不能成功地处理冲突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领导者判断和理解冲突产生原因的能力;二是领导者控制对待冲突的情绪和态度的能力;三是领导者选择适当的行为方式来处理冲突的能力。这里重点探讨一下领导协调处理冲突的方式,以供领导在工作中参考运用。

具体来说,协调解决冲突,保证“人和”的方式,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几种方式。

1.“彼此谦让”的协调方式

“彼此谦让”的协调方式,就是迫使争执双方各自退让一步,达成彼此可以接受的协议。这是调停纠纷、解决冲突最常见的办法。这种解决办法,关键在于找准协调双方的适度点。无论调停政治纠纷,还是解决日常工作和生活上的冲突,要使双方团结起来,共同行动,就不能采取偏袒一方和压制另一方的做法,而应该运用“彼此谦让”方式解决问题。

2.“接受时间”的协调方式

这是指解决冲突的条件还不成熟,需要维持现状,等待时机给予解决;或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由工作或生活本身逐渐地加以调整。采取“接受时间”的方式,让人们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放弃旧有的成见,适应新观念和新事实。

这种解决冲突的方法是十分明智的。因为一个人的信仰、观念和立场的改变,往往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如果采取强加于人的做法,常常会使矛盾激化,隔阂加深,损伤人们的感情,产生不良的后果。而“接受时间”,则可以使冲突的解决比较自然和顺畅。

如当有人对组织的决议持不同意见时,组织上允许其“保留意见”,而不滥用组织手段强迫其改变观点。当然前提是在行动上必须执行决定。所谓“允许保留意见”,运用的就是“接受时间”的方式。

3.“迂回前进”的协调方式

在特定的条件下,对一些无原则的纠纷应采取含糊的处理方法,或者为了解决某些冲突,可作出一些必要的合作、折中或退让、妥协。

比如鼓励冲突的双方把他们的利害关系结合起来,使双方的要求都得到充分的满足;或者在冲突双方的要求之间寻求一个折中的解决办法,让双方都得到部分满足;或者驱使一方放弃自己的观点、利益去满足另一方的要求;或者用暗示或不管的方式鼓励冲突双方自己去解决分歧等。假若双方都是搞派别斗争,为他们各自的小集团的私利而闹纠纷,完全违背整体利益,那么在解决这样的纠纷时,就不必去分清谁是谁非,事实上也无法分清谁是谁非,可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办法来处置。

又如,对某些闹事问题的处理,从闹事本身看并不正确,但为了有利于大局的安定,在说清事理之后,可对他们的要求作出一些不损害大原则的妥协,以缓和矛盾。虽然,这样处理纠纷的方式看来显得简单和有点不分是非,但仍不失为一种解决冲突的方法。

4.“泄愤释怒”的协调方式

当双方发生冲突时,应该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泄愤释怒,不要让心头的愤怒郁积起来。这就可以缓和冲突的紧张程度,打开解决冲突的大门。日本有的组织和单位搞的“健康管理室”,就是采用这种方式。

比如说,两个人吵架了,产生了很多大的纠纷,就可以领到“健康管理室”来组织双方接受健康管理教育。第一个房间,一进去,对面有个落地大镜子,两个人站着照镜子。双方在吵架时,感觉不出自己的面貌变化,脸红脖子粗,非常激动,一照镜子,威风马上就刹下去了,自己就提醒自己,感到自己今天有些失控。然后到第二个房间,是一排哈哈镜,双方依次照镜子,通过这些镜子启发双方要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不能像哈哈镜那样把自己看得很高大,把别人看得很矮小。然后再向前走,进入弹力球室。在地板上和房顶上各有一个钩子,中间用橡皮条紧紧拉着一个球,挂得一人多高。

让每人用力打三下,由于弹力作用,球弹回来正好打在自己额头上,以此来启发双方认识人与人的关系就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道理一样,你伤害别人,别人就会伤害你。再往下走,是傲慢像室。是用稻草做的非常傲慢的草人,每人用棒打三下,让双方发泄一通,并启发他们否定这种傲慢态度。再往下走,走廊两边挂着许多照片,一边是青年人应该怎样生活、学习,如何正确对待别人、尊重师傅和长辈;另一边是青年人在酒吧间里鬼混、打架斗殴等日本社会的黑暗面。两边对照,启发青年要正确对待生活。最后双方交换意见,互相表态,问题得到解决。

经得住别人发泄愤怒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这种愤怒冲着自己来的时候更是滋味难受。现实中就有这样的领导者,以官压人,以权欺人。你有气吗?对不起,他不但不给你出气,反而开口就训,火上浇油,结果激化了矛盾,甚至诱发出恶性事故,闹出大乱子。所以,领导者在这一点上要宽宏大量,要能忍“难忍”之事。如果领导者本人也是冲突的一方时,就必须严格约束自己,要“高姿态”,不要只为自己表白辩护。

耐心说服平等交流

平心静气不伤和气地平息争议在生活与工作中,人们不可能具有同样的想法。在推广新战略,引入新方法、新技术的领导的工作空间中,种种不一致演变为激烈的辩论或冲突是在所难免的,领导不可能“天天碰到笑脸”,故而也不可能“天天都有好心情”。

在领导的日常工作中,经常面对意见分歧,经常遇到与自己想法不同的人。怀有分歧、心存反对的人无非就是在方向选择和对利益的认识上有所不同。尽管分歧乃至对立会使人们的关系变得紧张,但黄金准则在这时能帮上忙。那就是,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一个持不同意见的你,你就应该如何去对待那些持不同意见的别人。

就此而言,当你不同意他人的观点和看法时,或面对那些与你存在分歧甚至对立的人时,站起来与他针锋相对地争论一番并非上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即使是那些无关痛痒的事,如果较起真儿来,都会导致针锋相对的激烈场面。在争论中一方都试图压倒对方,但这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相反却会伤了彼此的和气,严重的还会破坏彼此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