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神奇的动物
2208700000033

第33章 双头蛇

有关存在双头蛇的传说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卡顿的军队似乎在非洲沙漠地带行进时遇见过这种双头蛇。早期的生物学家曾对这种奇异可怕的生物作过详述。在学术著作中,这种双头蛇被称作“蚓蜥”。然而,从那以后的历代科学家再也没有发现过第2条双头蛇。因此,科学家们把这种双头两栖运动宣布为人的臆造(臆造:凭主观想法编造。)产物。但是到了不久前,才得以证实:双头蛇真实存在!

有一次,一个民族学家旅游考察队去北非活动,想顺便考察一下当地民族的风俗礼仪和宗教生活方式。旅行考察队在热带丛林中的一个偏僻的村寨,有个意想不到的收获。问题是,当地的土著族把蛇崇拜为活的护身符——这在非洲并非罕见。然而,这个村寨却与众不同:在寨子里土著人眼中,活的护身符既不是什么普普通通的蝰蛇,也不是平庸的眼镜蛇,而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双头蛇。最初,科学家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后来,他们真的意外地看到了那种具有传奇色彩的双头蛇。

这时,考察队员们为首次看到这种稀世珍宝而激动(激动:(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不已,渴望高价买下或央求得到它。于是,他们慢慢凑上前去,对双头蛇进行仔细观察和研究。然而,这些土著人只对他们的这种愿望觉得可笑。这时,土著族的首领站出来宣布:第一,双头蛇是一种千古罕见的举世宠物,不准触摸。第二,它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双头蛇。第三,只能在远处观望,不准靠近——这对你们来说已是很大的幸运了,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白人能来这里一饱眼福,先睹为快。这样一来,旅游考察队的科学家们只好站在远处观看这久闻未见的珍稀生物喽。他们立刻拿出远焦距摄像机,拍下这珍贵的镜头。

旅游考察队领队伊·尤珍博士抱怨说:“这些土著人太不通情达理了。我们想用手指轻轻地摸一摸双头蛇都不准。结果,眼下只搞清了这种双头蛇有剧毒。站在哪个位置都一样,反正,它的两个脑袋照样都会咬人。”

从外表看,这种双头蛇很像响尾蛇,只是身体的大小像蟒蛇。它主要靠猎食各种小动物为生,但它最爱吃的食物就是禽类动物。然而,眼下还尚未搞清,双头蛇以何种方式排泄生命活动所产生的废物。它的两个头都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它无论朝哪个方向爬行运动,都同样轻松自如(轻松自如:比喻非常轻松的样子。)。

这个土著人的村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条双头蛇。这些土著人的信念是:假如他们的双头蛇死了,一切灾难就会降临到他们头上,他们同双头蛇共存亡。因此,这里的土著人精心喂养和照料双头蛇,像爱护眼珠一样地爱护它。然而,双头蛇自己也似乎意识到它在这些土著人的生活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它有时让自己发一阵子脾气,变得“暴跳如雷”,有时,爬到照料它的主人跟前撒起娇来,讨好地“咬”了他一口。

有关这种双头蛇的来历目前存在两种理论:一种理论认为,实际上,这种剧毒双头蛇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迄今(迄今:到现在。)仍然存在,由于它发育不全,整体存在严重的生理缺陷,因此,物种繁衍受阻,所以变得珍贵罕见。其一种理论则认为,双头蛇自己长有两个脑袋,感到相貌丑陋为世人所罕见,故而变得十分腼腆,不愿与世人见面,所以躲到人迹罕至的神秘地带。

有关双头蛇的传说流传至今,1000多年来,惟一可靠的消息来源就是一个叫普利涅的早期学者对这种双头蛇所作的描述,而且只有少数见证人读到过它。

生物学家认为,在生物学分类上,这种双头蛇又叫“非洲蚓蜥”,它是一类最普通的突变种动物。

生态学家斯·罗伊认为,当今人类如此地破坏地球的生态环境,现在可能已全部遭到破坏。我对出现类似的突变种异常现象并不感到惊讶,因为很快又要出现长着3只长鼻子的大象和没有尾巴的袋鼠。

目前,专家们正在围绕这个新发现并得到证实的双头蛇展开争论,并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假说……,然而,那条双头蛇正在定期为“抚养”的“衣食父母”——那个山寨的土著人呼风唤雨(呼风唤雨:使刮风下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有时也比喻进行煽动性的活动。),以帮助他们解脱旱灾之苦——这里的土著族首领至少是这样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