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
2215900000021

第21章 C(5)

不过,“赤老”虽为骂人语,而有时也有亲昵之意。比如父母称自己的孩子或对别人说自己的孩子时,常会有“小赤老”如何如何这样的口语。

【重蹈覆辙】chóngdǎofùzhé

蹈: 踏上。覆: 翻,倒。辙: 车轮碾压过的痕迹。意谓又走上翻了的那辆车所走的老路。语本《后汉书·窦武传》:“今不虑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臣恐二世之难,必将复及,赵高之变,不朝则夕……”

东汉时,有一个人叫窦武,字游平,扶风平陵人,少习典籍,很有学问。延熹八年(公元165年),他的长女被选入宫廷,做汉桓帝的贵人。因此,窦武被拜为郎中。这年冬天,他的长女被立为皇后,窦武升迁为越骑校尉,被封为槐里侯,食邑5000户。次年冬天,窦武被拜为城门校尉。

当时,朝廷内外宦官的势力很大,几乎达到独霸政权的地位。耿直派官僚、名士、太学生等,结成广泛的士人集团,与宦官展开斗争。

公元166年,汉桓帝将士人集团的代表人物李膺、杜密等定为叛乱的党人,下令逮捕入狱。窦武上书桓帝,进行劝谏。他说:“开明的君主,要虚心听取那些批评时政的逆耳忠言,认真研究和解决社会中存在的严重弊端;忠诚的大臣,要敢于直言劝谏,帮助君主处理好纷繁复杂的事物。只有君臣一心,共同努力,才能治理好天下。陛下即位后,这本是使汉朝中兴的大好机会。可惜,至今并未实行多少善政。宦官们继续为非作歹,欺骗陛下,弄得朝政日衰,奸臣猖獗。这样发展下去,汉朝的江山就会毁于一旦。”

窦武指出:“如今,如果不考虑以前在重大问题上的失误,还按着翻车的老路向前走,我担心,当年秦朝的奸臣赵高杀死秦二世胡亥的灾难,一定会再次发生,赵高之流的政变,早晚之间就会到来。”

接着,窦武说:“近来奸臣牢修制造冤案,逮捕了司隶校尉李膺、太仆杜密等数百人,使天下百姓感到寒心。希望陛下主持正义,信任忠良,贬斥奸佞,解除李膺、杜密等人的灾祸。”

汉桓帝接受了窦武的建议,下令释放了李膺、杜密等人。这就是桓帝时期发生的第一次党锢之祸。

“重蹈覆辙”即由这一故事而来,用来比喻不汲取失败的教训,又走上失败的道路,以致再次失败。

【宠辱不惊】chǒngrǔbùjīng

对得宠或受辱都不动心,指把得失置之度外。源自晋·潘岳《在怀县》诗:“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宠辱不惊”始见于《新唐书·卢承庆传》。

卢承庆,字子余,唐初幽州人。由于他很有辩才,颇受唐太宗的器重,历任要职。在卢承庆担任考功员外郎期间,由于对官员考绩评功比较客观、公正,受到人们的称赞。

有一次,卢承庆考核一个负责运粮事务的官员。这个运粮官不久前发生过粮船沉没事故。卢承庆一开始只给他评了个“中下”,并把这个考评结果当面通知他。这个运粮官没流露出任何不高兴的表情。卢承庆继而一想: 粮船沉没事故的发生,有很多客观原因,不应由他一人负责,便将“中下”改为“中中”。当他把这个决定通知运粮官时,运粮官也没有露出一点激动、欣喜的神色。卢承庆非常高兴,夸奖道:“宠辱不惊,考中上。”【酬宾】chóubīn

即酬谢顾客。展销会上常有“酬宾”字样,遇有降价也称“酬宾”,“酬”源于古人饮酒的礼节。

“酬”为形声字,从酉,州声。酉,是古代酒器的象形,因此凡是酒器或与喝酒动作行为有关的字都从酉。显然,“酬”与饮酒有关。古人喝酒讲究礼节。开始主人向宾客敬酒,称为献,宾客回敬主人叫酢,主人接饮后再敬宾客酒,则叫酬。引申之,酬就有了“报答”的意思。顾客多次光顾商店购物,本身就是对商店的支持,因此,商店为了表示对顾客答谢,就经常使用“酬宾”一词。

【愁眉苦脸】chóuméikǔliǎn

皱着双眉,哭丧着脸。“愁眉”源于我国古代的一种化妆术;“苦脸”则源于佛教的人生哲学。

据《后汉书·梁冀传》载,东汉有一个叫孙寿的美女,她总是把自己的眉毛画得细细的、弯弯的,号称“愁眉”;她还在眼睛下面涂上一层淡淡的红色,号称“啼妆”。“愁眉”和“啼妆”使孙寿看上去好像刚哭过的样子,格外娇媚。这两种化妆术很快在当时流行开来。南朝陈后主有一首《有所思》乐府,其中有:“落花同泪脸,初月似愁眉。”将“愁眉”与“泪脸”并称,“愁眉”一词开始向形容神色愁苦过渡。

由于佛教认为人生就是一个苦海。僧人们创造了“苦脸”之说: 人脸天生而成一个苦字形——双眉是草字头,两眼与鼻子合成中间的十字,嘴是下面的口字。后来,“苦脸”取代了“泪脸”,而有了“愁眉苦脸”一语。多用来形容忧愁或气恼的样子。

【丑小鸭】chǒuxiǎoyā

源于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

鸭妈妈孵出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鸭。这只丑小鸭一降临尘世,就到处挨打,受排挤、被讥笑。坏的命运一直追随它,茫茫尘世,竟无它的立锥之地。但丑小鸭没有屈服,为摆脱不公平的命运的摆布,它展开双翅,顶着种种嘲弄、冷遇,去寻找自己理想的世界。后来它终于闯进一座美丽的大花园,看到三只洁白美丽的天鹅径直向它游来,丑小鸭勇敢地迎上去,它情愿被白天鹅咬死,也不想再受别人歧视。当它游到白天鹅身边时,它发现自己也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因此,后人便用“丑小鸭”代称被人排挤,但又勇于奋斗,将来可成大气候的小人物。

【臭】chòu

原读xiù,意思是气味。后指难闻的气味,或失效的、惹人讨厌的、坏的意思。

关于“臭”字,有一个民间故事。一天,黄帝在路上遇到一个有钱的朋友,便主动打招呼。当时黄帝还没发迹,生活困苦,这个朋友觉得和黄帝说话有损面子,就不理他扭头走了。黄帝心想: 这个人目中无人,毫无朋友情义,实在太差劲了,便仿着“自高自大”造出“”字。后来他又想:“自高自大的人应该像狗。”随即在“大”上加了一点,成为“犬”,造出个“臭”字。

【出点子】chū diǎn·zi

原指在古代殡葬礼仪中出任“点主”的人。“出点子”的由来与我们民族的风俗有关。

古代君王、诸侯死后要立神主牌位,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人们也立神主牌位以祭祀死者。刚写好的神主牌位上,“主”字上无点,说明人刚死亡,“亡灵”尚未找到依存之处,待到出殡时,有人用朱砂补上“主”字上的一点,“亡灵”才有所依存。这样,神主牌位成了死者的化身。人们将它供奉起来,向它顶礼膜拜。

在缺一点的“主”字上加点,民间称作“点主”,因为“点主”事关紧要,是出殡中的重要仪式,所以一般出任“点主”者,都是老长辈或是地方上的头面人物。人们常常出于好奇,出殡前打听一下:“今天谁任点主?”或者问:“谁出点主?”由于吴越一带“点主”和“点子”读音很相似,长时间以来,口耳流传,“出点主”就变成了“出点子”,意思也由原本的加“点”,扩展成了“打主意、想办法”。

所以,人们遇到至关重要之事,也自然请长辈和有办法的人“出点子”了。

【出尔反尔】chū’ěrfǎn’ěr

原意是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如何对待你。源自《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春秋时期,邹国和鲁国打了一仗之后,邹国国君邹穆公向孟子求教:“这次作战,我的将士死了33人。然而老百姓却没有一个去拼命的。杀了他们的话,又杀不了那么多。如果不杀他们,可他们却眼睁睁看着官长被敌人杀死而不去援救,太令人气愤了,你说该怎么办才好呢?”孟子回答:“在战乱和灾荒的年月,老百姓中老弱者死了来不及埋葬,填满了沟谷;青壮者则只能四处逃荒,妻离子散。遭受灾难的人恐怕有几千人吧。你埋怨他们见死不救,但你和你的官员在百姓危险时也没有去救过他们。你的粮仓堆满了粮食,库房里装满了财宝,而你的官员们却不把这些情况向陛下报告,甚至玩忽职守、任意欺压百姓,曾子就曾说过:‘当心啊,当心,你怎样对待人家,人家也就怎样回报你。’你怎么能怪你的百姓?做国君的假如能施行仁政,老百姓就自然会拥戴你,也会愿意为保护他们的官长出力,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后简化为“出尔反尔”,则是指做事反复无常,言行自相矛盾。

【出风头】chū fēng·tou

原意为“兜风”。亦形容那些热衷于自我表现的人。此语源于上海。说起来还和做广告有些瓜葛。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上海,已形成“十里洋场”的商埠,城内数四马路最繁华。四马路上有座“青莲阁”,旁边有一家“升平楼”茶座,附近棋盘街一带也开了“奇芳居”“同兴居”茶馆。每天下午三四点钟以后,这里一派笙管弦乐,笑语嘈杂,车水马龙。一些茶楼酒肆,为了招揽生意,特地雇用一批妓女,打扮得花枝招展,每天乘坐马车,从市区绕黄浦滩到四马路兜圈子,招摇过市,兜风往来,大做广告。妓女们自己把这种生涯自嘲为“出风头”。不料,上海滩上那些养尊处优、闲得无聊的少爷、小姐,看见每天游来游去的广告模特,觉得很好玩,不问青红皂白,也跟着“赶时髦”,雇用马车“兜风”,和妓女们“并驾齐驱”,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人仿效。于是,上海滩上涌现出了一批批“兜风队伍”,杂七杂八,不伦不类。市民们对这班人的滑稽表演,轻蔑地称之为“出风头”。久而久之,“出风头”成为一句口语流传开来,用于形容那些华而不实、招摇过市、沽名钓誉以显示自我的人。

【出类拔萃】chūlèibácuì

萃: 草丛生的样子,引申为聚集,指成群的人或物。谓超出同类之上。源自《孟子·公孙丑上》。

有一次,孟子的学生公孙丑要求孟子讲一讲孔子和别人所不同的地方。孟子借用孔子的学生宰我、子贡、有若三人的话,简明扼要地回答了公孙丑的提问。他在引用有若的一段话中说道:“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意思是: 圣人和老百姓都是人,他们是本属于同一类。但圣人却是远远超出了老百姓,大大高于他们。自从有了人类以来,没有人比孔子再伟大的了。

“出类拔萃”四字成型最早见于《三国志·蜀书·蒋琬传》:“琬出类拔萃,处群僚左右。”现在多用来形容某人的品德、才能超越寻常。

【出奇制胜】chūqízhìshèng

出奇兵或用奇计制服敌人,取得胜利。源自《孙子·兵势》:“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在《史记·田单列传》中,司马迁记叙了田单出奇制胜的故事。

田单,战国时齐国人,是齐国王室的一个远房亲族。公元前285年,燕国派大将乐毅带兵攻破齐国,齐国大片土地被燕军占领,田单和族人均逃到了即墨。后来即墨的大夫战死,城里的人公推田单为将军,由于田单懂兵法,有智谋,因此,乐毅围即墨三年,未能攻破这座小城。

不久,燕昭王死了,燕惠王继位。田单探听到燕惠王与乐毅之间有裂痕,便派人到燕国的都城去散布乐毅的谣言,促使燕惠王对乐毅猜疑,以致派骑劫去代替了乐毅。

燕国的兵士对骑劫前来代替乐毅大为不平,加之骑劫愚蠢而又残暴,弄得燕军士气十分低落。田单则利用这个机会,派人以诈降的办法麻痹燕将。然后,利用火牛阵大破燕兵,用了不到几个月的时间,便完全收复了失地。

司马迁评论说: 攻战必须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制胜。善用兵者都能层出不穷地使用权诈,因奇生正,因正生奇,使敌人无法捉摸,像一个环那样让人寻找不到头尾。(原文是:“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

“出奇制胜”四字成型最早见于唐·陆贽《论请不替凤翔节度使李楚琳状》:“凡楚琳卒伍凡才,厮养残品,因时扰攘,得肆猖狂,非有陷坚殪敌之雄、出奇制胜之略。”

现在此语使用较为广泛,也指用别人意想不到的方法取得成功。

【出人头地】chūréntóudì

谓高人一等。源自北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又见于《宋史·苏轼传》:“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之地也。”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公元1057年,欧阳修以翰林学士的身份主持科举考试,他看到苏轼写的《刑赏忠厚之志论》,非常欣赏,后来,又读了苏轼的一些文章,更加佩服。欧阳修在给当时远近闻名的诗人梅尧臣的信中说道:“读了苏轼写的文章,不知不觉汗都出来了,真是痛快呀!我应当给他让路,使他更加出色。”之后,苏轼在欧阳修的鼓励下,成了著名的文学家。

后来,人们把“放他出一头之地也”简化成“出人头地”。形容高人一等,超出一般人。

【出山】chūshān

原称隐士出仕为“出山”。源自《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 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苍生亦将如卿何!”

现在也泛指出来担任某种职务,从事某项工作。

【出水芙蓉】chūshuǐfúróng

芙蓉: 荷花。新露出水面的荷花,娇艳而清新。原指文字清新可读。语出南朝梁·钟嵘《诗品·宋光禄大夫颜延之》:“谢(灵运)诗如芙蓉出水,颜(延年)诗如错彩镂金。”

后用以形容女性天然的艳丽。南宋·王洋《明妃曲》:“大明宫内宴呼韩,出水芙蓉鉴里看。”清·余怀《板桥杂记·马娇》:“马娇字婉容,姿首清丽,濯濯如春月柳,滟滟如出水芙蓉,真不愧娇之一字也。”

又作“芙蓉出水”。

【出瓮为炊】chūwèngwéichuī

相传,晋时有一个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穷人叫谢端。有一次,他拾到一个大海螺,放在瓮中。从此之后,每天回家总有热腾腾的饭菜。他很奇怪,一天他躲在暗处观察,突然看见一少女从瓮中出来烧火做饭、谢端问:“你是何人?为什么给我做饭?”少女说:“我是天帝派来的白衣秀女,暗中帮你看家做饭。现在你看见我了,我就不能再留下了,只能把螺壳留给你,今后你要做就自己到螺壳里去拿。

现用“出瓮为炊”比喻暗中帮助。

【出淤泥而不染】chū yūní ér bù rǎn

描写荷花的名句。借以比喻品格高洁,不受世俗沾染。语出北宋·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浊清涟而不妖。”

荷花,别名莲花、芙蓉、菌苗等,是多年生的睡莲科植物。过去说它原产于印度,在我国栽培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后来在我国浙江余姚和河南原始社会遗址中,多次发现了5000至7000多年的古代莲子。这说明我国也是荷花的发源地之一。

荷花遍迹于湖泽塘淀,根植于污泥之中,开花于碧水之上,高雅、纯洁、美丽,不仅供人观赏、美化环境,而且全身是宝,可供食用和药用。因此,荷花深受人们喜爱,历代诗人咏荷之作不可胜数。战国时屈原在《离骚》中,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表达他的坚贞。唐李白以荷花表达爱情,他的《拆荷有赠》写道:“涉江玩秋水,爱此红奠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期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由见,怅望凉风前。”“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则以荷喻人:“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莲线。”暗寓藕断丝连、忠贞不渝的情操。

宋代名儒周敦颐对荷花的看法更富有理性,他称赞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浊清涟而不妖”,实际是借物咏怀,表达了对节操高洁、不同流俗之士的向往。《爱莲说》接着写道: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意思是: 依我之见,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才是花中之君子!唉!爱菊的人自陶渊明之后为数不多了。世间还有谁同我一样喜爱莲花呢?然而,爱牡丹的人世上却是很多很多。

【初出茅庐】chūchūmáol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