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哈佛教授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222800000256

第256章 18将理想保持25年?

第十二章18将理想保持25年?

【哈佛心语】

? 每个人都可以让世界变得不同,应该尝试。

——约翰?F?肯尼迪

【故事殿堂】?

有个叫布罗迪的英国教师,在整理阁楼上的旧物时,发现了一叠练习册。它们是皮特金中学31位孩子的春季作文,题目叫《未来我是……?》。他本以为这些东西在德军空袭伦敦时被炸飞了,没想到它们竟安然地躺在自己家里,并且一躺就是25年。

布罗迪随便翻了几本,很快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自我设计迷住了。比如:有个叫彼得的学生说,未来的他是海军大臣,因为有一次他在海中游泳,喝了3升海水,都没被淹死;还有一个说,自己将来必定是法国的总统,因为他能背出25个法国城市的名字,而同班的其他同学最多的也只能背出7个;最让人称奇的,是一个叫戴维的盲学生,他认为,将来他必定是英国的一个内阁大臣,因为在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过内阁。总之,31个孩子都在作文中描绘了自己的未来。有当驯狗师的,有当领航员的,有做王妃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布罗迪读着这些作文,突然有一种冲动——何不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同学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25年前的梦想。当地一家报纸得知他这一想法,为他发了一则启事。没几天,书信向布罗迪飞来。他们中间有商人、学者及政府官员,更多的是没有身份的人。他们都表示,很想知道儿时的理想,并且很想得到那本作文簿。布罗迪于是按地址一一给他们寄去。

一年后,布罗迪身边仅剩下一个作文本没人索要。他想,这个叫戴维的人也许死了,毕竟25年了,25年间是什么事都会发生的。

就在布罗迪准备把这个本子送给一家私人收藏馆时,他收到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们保存着儿时的理想。不过我已经不需要那个本子了,因为从那时起,我的理想就一直在我的脑子里,没有一天放弃过。25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已经实现了那个理想。今天,我还想通过这封信告诉我其他的30位同学,只要不让年轻时的理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布伦克特的这封信后来被发表在《太阳报》上,因为他作为英国第一位盲人大臣,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真理:假如谁能把15岁时想当总统的理想保持25年,那么他现在一定已经是总统了。

【智慧点睛】

一个具有崇高生活目的和思想目标的人,毫无疑问会比一个根本没有目标的人更有作为。有句苏格兰谚语说:“扯住穿金制长袍的人,或许可以得到一只金袖子。”那些志存高远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必定远远离开起点。即使你的目标没有完全实现,你为之付出的努力本身也会让你受益终生。

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终生去做一件事,便可成功。梦想也是一样,只要你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自己当初的梦想不放弃,不因为面临各种压力而放弃,坚持到最后,你就可拥有一个精彩的人生了。成功的定义就是这么简单:坚持,坚持,再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