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是要把整个身心
都全情投入进去的。
最终作用到灵魂,
可能一生一世都修不完。
最近一次修钢笔,是因为在巴黎二手市场上淘到两支古董钢笔,笔尖是24K金的。回来真打算用这笔写字,却发现出不了水。太久不用钢笔了,自己无从下手,又不想放弃,便在网上搜可以修笔的地方。少有的修笔师傅都躲在不为人知的巷子里,年纪很大,基本都处于退休状态,有一搭没一搭地帮帮忙,完全不能靠修笔糊口。
在北京的东四南大街上,竟然还存活着一家修笔店,差不多也是中国最后一家修笔店了,并且这家店是从1962年时开起来的,简直不可思议。如今街道上的商店,今天开了,明天就关了,赚不到钱的立刻就把店盘出去了,赚到钱的不是见好就收,就是野心勃勃地扩张生意。少有几家真正的百年老字号,那种私人的、个体的、一心一意的、能存活的就更少了。
第一次去张老先生的修笔店就吃了闭门羹,两扇木门紧闭,挂着一张牌子“休息”,下面是小字“3点营业”。木门中间嵌着玻璃,可以透过看到工作室,工作室面积不大,写字台、柜台摆放得错落有致。整个门都是木制的,店名是金色的大字写在深灰色的墙面上。门脸像嵌在灰色的砖头墙上,没有装防盗门,是那种普遍的铁质拉门。不做防盗的店铺现在真是不多见了,显得很不合群,同时透过玻璃看到的店有寡淡的味道,东西都是旧物,是过去的景象,像一杯冷茶,凉了反倒不怕人来喝。
这条街也是北京城里一条久远的街,没有太大张旗鼓地开发,侥幸地保留了一些老时光的味道。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筛选过一样洒落在门脸上,使老木门看上去更加有光泽了,像被打磨过一样,玻璃也反射着光斑。远处望出去,景象又大不同了,先是修笔店夹在一家化妆品店和一家时装屋的中间,显得最冷清,再远的就是琳琅满目、装潢光鲜的各种商店。这栋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房子,好像时光走神忘了带走的产物。可这一带做生意的人,没有人敢小瞧了张老师傅的店,就连这片儿的民警都能说出这里的来头。
只有新客人才会“扑空”。熟悉张老先生的人都知道他下午3点才开张。张老先生每天下午3点到5点工作,倒不是因为生意少而心灰意懒,而是因为他年纪大了,好歹也八十多岁的人了,精力有限。虽然营业时间极短,但风雨无阻地开张,作息非常有规律。有次北京遇连续大风,大街上人们冻得满脸通红,冲进一个男子,还没来得及站稳,就对着张老师傅乐了,大老远从海淀赶过来,一路担心不开门,现在真是如愿以偿。张老师傅也幽默,笑了起来,“我要不开门,那您不就碰锁了吗?”
我是喜欢看修笔和修表的人。小学前,我淘气,喜欢拆家里的钢笔,多是“金星”、“永生”和“英雄”这几个牌子,那时候的一类钢笔都长得差不多,是最物美价廉的款,钢的笔帽,笔杆的颜色不同,笔舌藏在里面,笔尖就是小小的一个金属尖,中间是有一条缝隙的,是墨水流出来的渠道。另外还有的钢笔,就是笔舌很大,看上去更加气派。家里还有为数不多的,弯头钢笔,可以写艺术体的字,我却驾驭不了,因为笔杆压低,笔画就粗,笔杆竖起来一些,笔画就细,很难均匀地写。我在大人不在家的时候,就开始拆笔,所有的零件都取下来,连墨囊也不放过,自己很沉迷这个游戏,把所有的笔拆了再组装,一直没有被发现过。直到有一个下午,我把两笔筒钢笔全部拆散,相互重新组合,有的就组不上了,组上的也不能用了。这次是瞒不过去了,挨了一顿很大的骂,拆过钟表的事也在惶恐中自首了。从那之后,我是无比崇拜可以修笔的师傅的。
在小学的时候,钢笔属于中高年级同学的学习工具。铅笔是低年级的,是笨拙的。圆珠笔是禁忌,是不允许使用的,不属于硬笔书法的范畴,笔尖太滑,写出来的字有些流气,是社会气的,考试更是万万不能用的。对墨水也有要求,作业只能使用黑色或者深蓝色的墨水,纯蓝色不允许使用,是轻佻的,不够严肃的。就在这种有些紧张的氛围里,我们小心地写着钢笔字,是最诚恳的书写方式,对钢笔也是爱护有加,钢笔情结也就埋下了。比我们年长的一辈,对钢笔的情结就更深了,他们穿着蓝衣白裙,热爱书写,钢笔是要插在上衣口袋里的,跟手表一样重要,是属于知识分子的物品。这样的几代人,都是张老师傅的顾客,很多人跟他都有几十年的交情,爷爷是在这里修笔的,有了孙子还带到这里买笔、修笔,谁也想不到,换了人间,都动摇不了的小店竟然是修钢笔店,是这么落伍的生意。
店铺一进门,是老式柜台。玻璃木柜里出售的钢笔,不是什么名牌,价格不等,却是实实在在好用的书写工具。柜台侧面的写字台就是张老师傅的工作台,也是有了年头的,一盏墨绿色的搪瓷工作灯,发着橘色的光。张老师傅戴一副金丝眼镜,头发花白,坐在桌前,桌子上钳子、镊子、剪刀,还有各种钢笔零部件,一台古旧的磨尖机不知道打磨过多少只钢笔尖。张老师傅人虽然瘦,肩膀却宽厚,背脊微微弯着,研究着手中的笔,无比专注。工作台对着的墙上贴满了各种奖状,大红色的锦旗垂着黄色的穗子,“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先进个体劳动者”、“全国商业系统劳动模范”等,那是张老师傅生意鼎盛时候最好的见证。
1947年,张老先生17岁,跟着父亲一起在东安市场卖钢笔,那时候钢笔是热销货,很受欢迎。顾客的钢笔有小毛病时,他就顺手帮人修修,钢笔的结构并不复杂,钢笔尖劈了,钢笔管裂了,丢个小零件,换个笔管什么的,他很快摸索出门道。
顾客们很快发现他修过的笔比之前更好用了,甚至有些新钢笔,都要带来给张老先生磨一磨,写字才能更顺畅。1962年,张老先生在“大兴公寓”租了店铺,专心做修笔生意,比起一般的修笔师傅,他独创了一手“点尖儿”的绝活。钢笔大多数毛病都是坏在笔尖上,笔尖娇气,很容易摔坏。钢笔头上有一个比小米粒还小的圆珠,掉了钢笔就不能用了,需要把圆珠粘到笔尖上,然后在圆珠上开出缝才能流出墨水。这道工艺在笔厂里都是激光加工,可张老师傅就靠手工电弧焊把一个小钢珠焊在笔尖儿的顶端,焊得恰到好处,再在钢珠上开条小缝,做成钢笔尖儿。
“点尖儿”用的材料都是从德国进口的铂金材料,顺滑又耐磨,写上几十年都没有问题。绝活为张老先生带来了荣誉,也带来了伤害,没有戴护目镜的意识,每次火苗烤眼睛,伤得很厉害。在30年前,张老先生得了视网膜炎,“点尖儿”这门绝活做不了了。可他也没有让那些慕名而来的客人失望。面对摔弯了笔头的钢笔,他用一把小钳子,轻轻地、慢慢地掰,笔尖儿一点点变直,就像从未摔过一样。因为长时间的手指劳动,他两只手的大拇指超乎寻常地粗。
修了50多万支钢笔,贵的有,便宜的也有,一律平等对待。有人带了进口的接近万元的奢侈钢笔来修,也只不过花了数十元,而要把笔寄回工厂本部换零件也要千元的开销。来修笔的人,也形形色色。张老先生工作台上有一张名片,那是巴巴多斯驻华大使留下的。桑德福德大使也曾来到这家小店,修好了笔,留下了一句话:“我觉得您很伟大,很羡慕您!”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感谢信,张老先生也都保留着。
只要一摸笔尖,张老先生就知道毛病出在哪里,钢笔拿过来不用看,就知道笔尖是不是原装的,是不是自己曾经修理过的。小毛病,张老先生会告诉客人怎么弄,客人回家若还弄不好的,修理也就花个十几块钱。有的钢笔堵了,吸不进墨水,张老先生接一杯温水,泡俩仨小时就没事了。现在人对钢笔的了解太少了,张老先生总要嘱咐每个客人,钢笔要注意保养,笔尖不要在金属等硬质材料上书写。最好将钢笔一个月左右清洗一次,保持墨水下水流畅。钢笔如长期不用,应洗净保存。
过去以修理钢笔为业的人很多,收入丰厚,也有不少人拜张老先生为师。但是人们的生活习惯变化太快,生活习惯也决定了这份职业的命运。同行早早洗手不干了,徒弟们相继离开,修钢笔成了三百六十行里最不吃香的行当,好汉子不爱干,赖汉子干不了,张老先生的子女也无人继承,就连修理用的配件都无从去找,许多生产厂家都已不存在了。修一支笔最多十几块钱,有时那就是一天的营业额,一年的收入才一万多。很多人向张老师傅传授生意经,还有的出主意,说铺子的地理位置好,租出去一个月房租也快赶上半年收入。这些张老师傅从未考虑过,别说转出铺子,就连离开几天他都不舍得,生怕来找他的顾客扑空。为数不多的几天他没有开业,竟是老伴去世的日子,想起来还是黯然神伤。
面对一支钢笔,张老师傅的凝视是无比深情的,深情的背后又是一种哀伤,独属于他的哀伤。旁人无法体会他对钢笔的情感,每个人总要有自己终生信守的东西。这是一个儒雅的、颇具耐心的老实人,本分了一辈子,也因太过本分而落伍,他的店铺落伍,他的手艺也落伍,却是最奢侈的落伍。这些年,我们失去了钢笔,也失去了许多其他东西。我们失去了太多,张老先生反倒替我们担心起来,如果哪天他不在了,顾客们该去哪里修钢笔呢?每天傍晚,张老先生关了搪瓷工作灯,锁了店铺,推出自己的自行车回家。不知道哪天,这道门关上后就不会再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