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之我是朱元璋
22434500000017

第17章 正途

张阳在寺中找到了一尊没有被烧毁的佛像,点了香,磕了头,然后拿起神案前的两块木片,按照老和尚教他的法子开始卜卦。

木片分正反,所以这卜卦其实和投硬币没多大区别。

第一卦,张阳想算自己应该去逃难,还是继续当和尚。

如果两片都是正面,那就去逃难。

如果一正一反,那就去当和尚。

明眼人都瞧得出来,张阳是想继续当和尚!

因为从概率上来讲,一正一反的概率是二分之一,而两面都是正面的则是四分之一。

张阳“虔诚”的将手中的两块木片抛下...

“握草!”张阳忍不住爆出了粗口。

两片,都是反面!

张阳看了看佛像,忍住嘟囔道:“难道是要我参加农民起义军?现在还不是时候吧...”

张阳拿起木片,决定再卜一卦,这一次,若两片还都是反面,那就去从军!

随着两声清脆的木片落地声音,张阳赶忙去看。

“靠!还真都是反面!”张阳忍不住叫道。

参加农民起义军,张阳还真是没有仔细考虑过。

没有朱元璋的队伍,自己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有那么一瞬间,张阳在想,自己会不会就是朱元璋?

会吗?

张阳轻轻摇了摇头,哪里会有那么巧合,自己只不过姓朱罢了。

若是参军,要去哪参军?

张阳有些迷茫。

既然要从军,总不能随便就加入了一个起义队伍,还是要慎重考虑。

就在这时,张阳收到了一封信。

一封来自汤和的信。

张阳记得这个小子,这小子和自己是一个村的。

小的时候,汤和也在自己的放牛队伍里,因为总觉得名字很熟悉,张阳与汤和的关系不错。

汤和在信中说自己在起义军里混的不错,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正所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汤和觉得这么好的生活应该一起享受,于是便写了这封信,邀请张阳也一起来享福。

张阳咂了咂嘴,元末的起义军自己还是了解一些,在历史上颇有名气。

红巾军!

没错,就是耳熟能详的红巾军。

还有一句话,想必大家也都听过:“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这句话也是来自于元末起义军。

韩山童,这人很牛比。

白莲教的头目。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话就是他搞出来的。

至正十一年(1351年),对于张阳来说,也就是前两年的事。

这一年黄河又大泛滥,朝廷强征15万民工修河堤。

此举算是元朝自取灭亡。

人家本来没聚在一块,你自己强行给人家聚在一块,这不是自寻死路么...

元朝的官员啥德行,咱们也能想得到,克扣粮食,鞭斥民工,搞得怨声载道。

韩山童就觉得这是个机会,就编了这么个话,“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一开始谁也没当回事,谁知道这人神神道道的念什么,啥意思也不明白。

但是有一天,一个民工就从黄河边挖到了一个石像。

这个石像只有一只眼睛。

这一下,大家伙想起那句话了!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一只眼的石人,黄河,天下反!

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这是上天安排的!

于是十五万民工揭竿而起,头系红巾,所以史称红巾军。

埋石像的不用想,就是韩山童!

所以这人挺牛比的,就可惜死的太早。

聊远了,韩山童拉起了这支红巾军,又邀请自己的好友刘福通一起搞,自称自己是宋朝皇室正统,轰轰烈烈的起义。

元朝统治残暴,有人开头,各地纷纷呼应,揭竿而起!

......

张阳自然没准备去投奔韩山童和刘福通,都是扑街的货色,迟早得玩完。

朱元璋找不到,那就去投奔郭子兴!

张阳知道郭子兴,当初朱元璋就是跟着他混!

别的不说,要是在郭子兴那找到了朱元璋,自己以后就可以跟着朱元璋混,保命是一定的,再加上自己也姓朱,朱元璋再照顾照顾自己,嘿嘿...没准还能混的不错。

但郭子兴在哪,张阳不知道!

张阳心中纠结...

就这样贸然参军,明显不是什么好办法,倒不如再观望一下。

事与愿违,就在张阳决定再观望一下的时候,寺中的和尚悄悄告诉自己一件事:

汤和给自己写信的事,被人告诉了元军!

俗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谁又能想得到,在这种人人自危的时候,竟然还会互相倾轧!

不过想想倒也合理,人告诉了元军,那不就可以领赏了么。

张阳心中万分不愿,但无论是卜卦、好友相邀,还是现实所逼,好像所有的一切都逼着自己马上去当兵。

无奈,张阳终于站在了濠州城下。

......

......

“你是干什么的?!”

此时的濠州城已经完全被红巾军占领,城门上方的守卫十分警惕的看着张阳。

张阳撇撇嘴,朝着城门上大声喊道:“我是来参军的!”

“参军的?”城门的士兵仔细端量了一下城门处的张阳。

这人身材高大,却穿着一身破僧衣,黑长脸,大鼻子、大耳朵、大下巴,长相奇特不说,双目还炯炯有神,面上丝毫不惧,士兵心中不由得犯了嘀咕。

士兵再一琢磨,城外就是元军的部队,这人长得又如此奇葩,而且一副淡定的样子,没准是元军派来的奸细,抓来砍了邀功不错,就算他是无辜的,谁让他长得那么奇特呢!

“狗日的,骗谁呢,这是奸细,兄弟们把他抓起来!”

被这人一喊,张阳心中顿时就是一凉,这是要完蛋的节奏啊!

正准备撒丫子跑路,理智却告诉自己这个时候千万不能跑!

不跑,说明你有可能不是奸细。

但要是跑,奸细无疑!也必死无疑!

张阳没有坐以待毙,在三五个人拥上来将自己五花大绑的时候,张阳用出了最大的音量,大声呼喊起来:

“我——冤枉啊!”

“你鬼嚎什么嚎!”身边的士兵被他吓得一激灵,忍不住踹了他一脚。

张阳挨了一脚后,音量反而更大了:

“我——真的——冤枉啊——”

“靠!”一旁的士兵捂着耳朵,伸腿又踹了张阳一脚,心里却是琢磨,这家伙莫不是真的冤枉?

张阳的大嗓门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有看热闹嬉笑的,有肃穆沉思的,有好奇发生什么事,也有上前询问情况的。

“怎么回事?”有人问道。

此人穿着整齐,一身甲胄,看起来像个小官。

士兵赶忙道:“回郭将军,我们抓了个奸细!”

郭将军看了看张阳,正准备说话,张阳急道:“是哪位郭将军?”

“我叫郭子兴。”郭将军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