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妇产科门急诊手册(第2版)
2245000000052

第52章 人工终止妊娠(1)

因避孕失败所致的意外妊娠及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影响孕妇身心健康的高危妊娠(孕妇患病不宜继续妊娠、胎儿严重畸形、强奸所致妊娠等),只要孕妇及其监护人申请终止妊娠,可在妊娠早、中期采取适当措施人为地使妊娠终止,作为补救措施,阻止事态的发展。

(第一节)早期妊娠终止

凡在妊娠头3个月内采用人工或药物方法终止妊娠者称为早期终止妊娠,也谓人工终止妊娠。人工终止妊娠的方法有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两种。

一、药物流产

药物流产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推广的一种非手术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采用的药物主要是米非司酮(mifepristone,Ru486),同时配伍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或其他类型的前列腺素制剂。

米非司酮是一种合成类固醇激素,其结构类似炔诺酮,在受体水平发挥作用,是一种强有力的孕激素拮抗剂,于1980年由法国RousselUclaf公司首先合成。米非司酮的作用机理分三个方面:①米非司酮与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的亲和力比孕酮高5倍,能与孕酮竞争受体,以阻断孕酮活性,使胚胎停止发育,达到止孕目的;②米非司酮通过竞争孕酮受体,使蜕膜中前列腺素脱氢酶活性下降,增加了内源性前列腺素水平,促使子宫收缩,有利于胚胎的排出;③米非司酮通过对孕酮的抑制,使胶原合成减弱、分解增加,促使宫颈成熟、软化和扩张,有利于胚囊排出。

米索前列醇是一个合成的前列腺素E1,可兴奋子宫平滑肌,增强子宫收缩并使宫颈软化,与米非司酮配伍可明显诱发和增加子宫收缩力,两药配合使用是目前最佳的药物流产方案。

[适应证]主要适用于停经≤50天,确诊为宫内正常妊娠,而本人自愿要求使用药物流产,年龄18~40岁的妇女。尤其适用于人工流产的高危对象,如生殖道畸形、骨盆畸形、宫颈发育不全、宫颈坚韧、剖宫产后或哺乳期妊娠、多次人流或对手术流产有恐惧心理者。

[禁忌证]

1.患肾上腺皮质疾病、糖尿病、血液病、血管栓塞病及肝肾功能异常者禁用米非司酮。

2.有心血管疾病、青光眼、哮喘、癫痫等疾病者不能服用米索前列醇。

3.长期服用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西咪替丁、抗癫痫药、抗忧郁药、抗结核等药物者禁用米索前列醇。

4.异位妊娠可用米非司酮而禁用米索前列醇。

5.无条件随访或不愿接受随访者。

相对禁忌证如下:

1.妊娠>50天者。

2.年龄>40岁者。

3.血色素低于10g者。

4.吸烟每天至少10支者。

5.带器妊娠者。

6.过敏体质,以往有多种药物过敏者。

[使用方法]药物流产处方:

米非司酮片25mg×6,用法:一次25mg,口服一日2次,第4天上午一次口服米索前列醇片0.6mg

或,米非司酮片25mg×6,用法:一次50mg,上午8时口服,25mg下午2时口服,连续2天;第3天上午一次口服米索前列醇片0.6mg

或,米非司酮片25mg×6,用法:一次200mg,第一天空腹顿服,第3天上午空腹1小时后服米索前列醇0.6mg

[注意事项]

1.用药前必须排除宫外孕及药物流产禁忌证。

2.用药前要向孕妇讲明用药方法、药物副作用、随访要求、流产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有5%~10%的不全流产率,并征得病人同意。

3.米索前列醇不能带出医院,以免药物遇热分解,降低效价,并且必须在计划生育专职人员的指导、监护下服药,服药后观察6小时,注意观察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

4.流产后应由计划生育专职人员检查阴道排组织中是否见绒毛或胚胎,判断流产是否完全,如为不全流产,阴道流血过多应及时清宫;如果未找到绒毛,则刮出组织送病理检查,并复查B超,警惕宫外孕,必要时收住院观察。

5.用药后1、2、5周各随访一次,如发现异常须及时处理。用药1周后未见胚囊排出,应行负压吸引术终止妊娠。

[不良反应及处理]

1.类早孕反应部分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乏力或早孕反应加重,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2.子宫收缩痛85%的病人有明显的下腹痛,个别严重腹痛的病人可给予阿托品0.5mg肌内注射。

3.胃肠道反应少数病人因服用米非司酮使胃肠道平滑肌蠕动增加,可导致呕吐、腹泻,呕吐剧烈者可肌内注射甲氧氯普胺(灭吐灵)10mg;腹泻严重者口服复方苯乙呱啶(止泻宁)2~3片。

4.扩血管反应少数孕妇可出现短暂性发冷、寒战,手足发红、发痒或麻木,无需特殊处理。

5.过敏性休克极少数流产病人于服药后可出现面色苍白、心悸、胸闷、呼吸困难、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症状,对此应立即给予吸氧、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并补充血容量治疗。

6.阴道流血如服药后出现阴道大量流血,往往因不全流产所致,必须立即行清宫术;如流产后点滴阴道流血,可能与蜕膜剥离不全有关,可服用中药如益母草、产复康等;也可口服避孕药或小剂量雌激素;连续2周阴道流血未止者,应清宫。

二、人工流产

人工流产的方法有两种:妊娠10周以内采用负压吸引术将胚胎组织吸出以终止妊娠;妊娠10~14周用钳刮术终止妊娠。

负压吸引术

负压吸引术是利用负压吸出早期妊娠产物的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早期终止妊娠的方法。

[适应证]

1.因避孕失败要求终止妊娠者。

2.因某种疾病不宜继续妊娠者。

3.因意外妊娠(如强奸受孕)不愿继续妊娠者。

4.因发现胎儿有先天性畸形和遗传性疾病要求终止妊娠者。

[禁忌证]

1.各种疾病的急性期或全身情况不良者。

2.生殖器急性炎症。

3.妊娠剧吐酸中毒尚未纠正者。

4.术前两次体温在37.5°C以上者。

[操作方法]

1.受术者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

2.手术者穿清洁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常规消毒外阴、阴道,铺消毒巾。

3.做双合诊检查子宫位置、大小、质地及附件情况。

4.用窥阴器暴露宫颈,用安尔碘再次消毒阴道、宫颈后,用宫颈钳夹住宫颈,消毒颈管。

5.术前麻醉可采用局部麻醉、宫旁阻滞麻醉、静脉麻醉等方法(具体用法待后述)。

6.用宫腔探针,按子宫方向探测子宫的深度、屈曲方向。

7.以执笔式轻捏宫颈扩张器,顺子宫位置方向从小至大逐步扩张宫颈(一般从5号开始扩张至比备用吸管大半号或1号),扩张过程动作要轻柔,切忌粗暴。

8.根据子宫大小,选择合适的吸管,测试负压吸引无误后,将吸管置入宫腔并将吸管开孔朝向孕囊着床部位,确定负压的大小(表2411),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缓缓转动吸引管,吸引宫腔,吸至宫腔缩小,吸头紧贴宫壁,移动受阻,宫壁毛糙,出血停止或仅见少量血性泡沫,表明宫腔内容物已吸净。折叠橡皮管,阻断负压后取出吸引管。必要时用小刮匙轻刮宫腔1周,尤其是两侧宫角,以免残留组织。术毕探测术后宫腔深度。

表2411宫腔深度与负压选择宫腔深度(cm)吸管号码负压(mmHg)

≤95~6400

9~106~7400~500

10~117500~550

11~128600

9.过滤宫腔内吸出物,检查有无绒毛、胚胎组织或胎儿,核对是否与停经时间相符,测量出血量。肉眼未见绒毛或有异常者,应将宫内物送病理检查。

[注意事项]

1.正确判断子宫大小、形状和位置。

2.扩张宫颈及行负压吸引术时动作必须轻柔,以防穿孔并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3.过度屈曲的子宫应采用双手复位法或宫颈牵引法尽量纠正,使其接近中位,以利操作,避免组织残留和子宫损伤。

4.术后观察1~2小时,注意阴道出血量及腹痛情况;有关手术后随访日期、卫生指导、性生活及避孕指导不要在手术时或手术刚结束就交代,而应于离院前详细告知;吸出组织检查肉眼未见绒毛者,应立即行盆腔B超,以排除漏吸及宫外孕可能,对高度怀疑宫外孕者须住院观察。

钳刮术

钳刮术是一种通过钳刮与负压吸引相结合而终止妊娠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妊娠10~14周,因术前需要扩张宫颈,且手术时间较长,出血较多等弊端,目前已少用。

[适应证]

1.因避孕失败不愿或不宜继续妊娠者。

2.因疾病及胎儿畸形等原因不愿或不宜继续妊娠者。

3.妊娠在10~14周之间而无手术禁忌者。

[禁忌证]同负压吸引术。

[操作方法]受术者及操作人员的准备以及基本的步骤同负压吸引术。

[注意事项]

1.扩张宫颈要在术前数小时进行,有药物及器械扩张两种方法,常用的有:①术前2~3小时,阴道内放置卡孕栓1片或米索前列醇1片;②术前12~18小时将16号或18号导尿管插入宫颈,深度达宫腔的1/2,以达到扩张宫颈、减少宫颈损伤的目的。

2.防止羊水栓塞实施钳刮前先用吸管或卵圆钳夹破胎膜,吸净羊水后,再进行钳刮术。

3.防止宫颈损伤、减少出血钳刮时应尽量先夹出胎儿,如宫腔深卵圆钳不能达到胎儿部位,可用吸引器吸住胎体后向宫颈口牵拉,然后再换卵圆钳将胎儿钳出,钳夹牵引时使胎儿保持纵向,以免胎儿骨骼损伤宫壁及宫颈。胎儿取出后尽快钳出胎盘组织,使子宫收缩,减少出血。也可在羊水流尽后宫颈注射催产素10U,使宫腔缩小,以利操作。待胎儿、胎盘基本取出后,用6~7号吸引管在负压<400mmHg的状态下吸宫,将残余的胎盘碎片、胎儿小肢体及蜕膜组织清理干净。

4.核对组织手术完毕后,核对组织与妊娠时间是否相符,尤其是胎儿肢体是否完整,以及时发现组织残留。如怀疑有组织残留,就行B超以确诊,必要时再次清宫。

5.预防感染因钳刮术手术时间较长、出血较多,术后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一般口服广谱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200mg,一天2次口服。

人工流产并发症及处理

人工流产并发症根据发生的时间性分为术中并发症、术后近期并发症及术后远期并发症,人工流产并发症均可不同程度地危害受术者的健康,因而在实施人工流产时必须尽可能避免产生并发症,一旦出现并发症要早期识别、及时处理,防止造成不良后果及影响。

[术中并发症及处理]

1.术中出血人工流产术中出血>200ml称为流产出血。多见于妊娠月份较大的钳刮术,因组织不能迅速排出,影响子宫收缩;也可见于多产妇或多次人工流产者,子宫收缩不良;偶见于宫颈损伤。

处理:子宫收缩不良者给予催产素10U肌内或宫颈局部注射,并迅速清除宫腔内组织,宫颈损伤者缝合止血。出血量>400ml者须补液,必要时输血。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漏吸、空吸宫内妊娠接受人工流产,但胚胎组织未能吸出,妊娠继续发展者,称为漏吸。常见于子宫过度屈曲、子宫畸形或胚囊过小。

处理:若术中发现吸出组织过少,未见胚囊时,应再次检查子宫的屈向、大小和形状,重新探测宫腔深度,排除子宫穿孔后,再次行负压吸引术。

有停经史而未妊娠者被误诊为早孕而接受人工流产者,称为空吸。见于宫外孕、子宫肥大、月经紊乱、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疾病的误诊。

处理:行人工流产前常规做尿妊娠试验,必要时行B超及测定血、尿βHCG,如妊娠试验阳性,宫腔内吸出物无绒毛等妊娠产物,要考虑宫外孕,应住院观察。

3.子宫穿孔子宫穿孔是比较严重的人工流产并发症,多见于哺乳期子宫、疤痕子宫、畸形子宫、过度屈曲的子宫及感染性子宫。

术者在探测宫腔或宫腔内操作时突然有落空感,同时病人诉腹部剧烈疼痛,如为吸引器穿孔或卵圆钳穿孔,有时可见到脂肪组织及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