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肥胖症自然疗法
2245100000029

第29章 起居疗法(2)

我国绝大多数人的饮水习惯是感到口干时才想到饮水,这会使很多人长期处于不同程度的脱水之中,使健康长期遭受脱水的伤害。因为人们感到口渴时,体内水的含量已经减少了20%处在轻度脱水状态。机体的调节系统通过增加细胞外液、减少皮肤水分蒸发、减少尿液排出等措施,力图使体内环境稳定、细胞外液平衡,无形中增加了体内调整负担。对于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肾脏负有举足轻重的责任。很多代谢废物(尿酸、尿素氮等)都要溶解在水中,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尿量不足,有害健康的种种废物便可能滞留体内或蓄积在肾内,引起慢性中毒或造成肾结石。体内脱水,机体将失去水的润肠通便作用,大便变得干燥,毒性物质在肠道内滞留,这会增加罹患肠癌的危险,并会造成粪便中毒。胆汁的排泄也会因脱水受到影响,使胆汁滞留,影响消化,产生肝胆系统结石。饮水不足还会引起机体自发地积贮水分,使体重增加,并可使部分人增加体内脂肪积聚。体内脱水对神经、内脏和内分泌器官也会产生不良影响,使体质下降,免疫功能降低。而且肥胖者脱水的危害较体重正常者更为明显。

口渴是机体脱水的反应,此时,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专营“渗透压调节“的感受器会把因脱水造成的渗透压升高信号传送到大脑皮质,让人们想饮水。为了消除口渴而暴饮同样也会损害健康。口渴思饮是一种被动方式,而主动饮水则要求在口渴出现前就饮水。要把每天的摄水量从早到晚分开来喝,饮水次数增多,即使每次饮水量很少,但全天仍会摄入充足的水。这样既不会出现缺水,也不会因解除口渴而暴饮使体内调整系统始终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中。接受减肥治疗的学生,可在每小时一次的课间休息时饮水,每次100~150毫升,全天饮水量控制在2000~3000毫升。中老年肥胖者更要注意早晚饮水。中老年人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由于肾动脉硬化,夜尿增多,担心影响夜间睡眠晚上往往不敢饮水,多数人也没有早晨饮水的习惯,由于夜间睡眠时机体代谢率最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心跳次数减少,心脏收缩力量减弱,血流变得缓慢,加之心脏血管病理性改变,会进一步加重中老年人的组织器官缺血。经过一夜睡眠体内含水量下降,机体处在缺水状态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早晚饮入足量的水,会使血液稀释,血管扩张改善组织的血液灌流,会有效地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或加重。开始增加晚上的饮水量时,夜尿次数会有所增多。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机体的调整系统会改变这种状况使得小便次数减少,每次尿量增多。

(四)饮涵问题

酒是大家所熟悉的,也是曰常生活中少不了的饮料。每逢佳节,亲朋好友欢聚一堂,高兴之际饮一杯酒,怡然自得,乐在其中。一般说来,饮少量的酒不可能使人发胖,但酒饮多了则不然。因为毫升的酒能产生29千焦热能,而蛋白质和糖类及脂肪,虽然也同样产生热能,如克蛋白质和克糖可产生16.7千焦热能,克脂肪产生37.7千焦热能,但它们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其他成分。与此相反,酒则只含有热,这种热能一味使人发胖,加上饮酒的同时要吃大量的菜,所以无论什么酒,都是发胖的因素。我国北方人喜欢饮白酒,可以肯定酒精度数越高其热能也越高。有人说喝啤酒也会发胖,其实,单是饮用少量啤酒不会使人发胖,啤酒的酒精含量较低仅为1.5°/Wk5%。对身体不会造成危害反而能提供较多的营养如维生素、酵母、无机盐、多种氨基酸和糖类有人称之为“液体面包“。

许多人因为害怕发胖,而将喝啤酒改为喝白酒,认为这样可以避免肥胖,其实这种想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只是满足人们想喝酒的心态。导致发胖的原因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总热能摄取过量。因此,不论酒的种类如何,当摄取过量时,就会发胖。以下是各类酒所含热能的多寡顺序:啤酒、日本酒、烧酒、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其中啤酒的单位热能最高,因而一部分人所认为的“只要不喝啤酒就能阻止发胖“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正如前文所述,只要摄取的热能过多,就会发胖,不会因酒的不同而有差别。此外,在饮酒时大多数人都喜欢吃一些零食或小菜,从而进一步导致热能的过多摄入。

在美国,肥胖对成年人的危害超过酗酒。美国是世界上身体超重者在人口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国家,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富裕国家居民采用“美国饮食“肥胖和超重也逐步成为这些国家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问题。据认为,如果男子的体重超过应有体重的20%、女子超过其应有体重的25%他们的体重就是超重。根据这一标准,估计美国有50%的人身体超重。

(五)吸魍问题

目前我国18~45岁的人群中胖子占1/5而1982年这个比例仅为1/10。北京市成年人体重超标者竟接近45%。肥胖是引发高血压、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1984年肥胖即被确定为一种疾病。但是,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公共卫生权威机构,直到近两三年才将肥胖列为与吸烟一样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依照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成人体重指数评价肥胖目前在全球呈现加速流行趋势。据估计,全球大约有2.5亿成年肥胖者,有7亿左右的成年人处于超重状态,约有10亿人由于体重增加带来了疾病方面的不良影响。肥胖在中国也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危险之一。

分析20世纪80年代初的流行病和营养普查数据,中国人的体重指数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十几年来,随着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月巴胖的确逐渐成为了现代生活的流行病。1995年全国学生营养普查发现女学生的肥胖率从1985年的3.38%。上升到7.18%,男生的肥胖率从2.75%。上升至8.65%,估计今后这一比例更高。一项全国平均膳食脂肪摄入量调查显示,全国许多地方的人群营养过剩:北京人饮食中脂肪占总热能的31%,天津是30%,上海是31%,江苏和广东是33%,而理想的脂肪摄入量应占总热能的20%。

有资料显示,1994年我国就有3600万糖尿病患者,比1984年增加了3倍。而我国的高血压患者在9年前就超过了1亿。肥胖患者的体重每减少5%,就可以显着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药物用量,并可改善血脂状况。

医生为患者进行的减肥治疗与商业宣传的减肥不一样。药物减肥是减肥治疗中的一种辅助措施,是在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量的前提下服用的,即使是脂肪酶抑制剂也不可能长期使用。许多中国人不在意已经发生的肥胖,认为胖是福气。而另一些人尤其是年轻女性又认为越瘦越好,明明自己的体重属于正常范围,还要拼命减肥。她们不知道,如果成人的体重指数BIM低于18.5生病和死亡的危险都要提高很多。有些人乱找减肥食品,试了一种又一种;另一些人为减肥过分控制饮食,导致营养缺乏,微量元素大量减少;还有一些人说吃粮食会长胖,就不吃粮食,这些都非常不科学。粮食除了能给我们提供热能以外,还能够提供纤维素和一些其他元素。

(六)看电视要有节制

据调查,静坐时看电视每小时消耗热能126千焦,而骑自行车每小时则消耗1046~1255千焦。在发育期的儿童,许多人边看电视、边吃冷饮与零食,特别是在电视中播放精彩影片时,更是如此。这样糖果、糕点、咸味饼干就随着饮料冲入腹中。结果孩子摄取的热能大大超过所需量且长期看电视又缺乏运动,体能消耗少,体内脂肪堆积,最终发生肥胖症。所以肥胖者更不宜久看电视。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公布的一份抽查结果显示,儿童肥胖率随看电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平均看电视时间每增力口1小时,肥胖发生率平均增加约1.5%%这次抽查采用三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广州、上海、济南、哈尔滨4城市的城区及近郊区抽取4~16岁儿童少年9356名,按照统一设计并经过预试验的问卷收集资料。这份抽查显示,儿童少年早餐行为与肥胖发生有关,每周食用0至1次早餐组的肥胖率为18.6%,每周食用2至4次早餐组的肥胖率为13.5%每周食用5~7次早餐组的肥胖率为11.8%。不吃早餐、经常吃快餐成为导致儿童肥胖的主要行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