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回忆的独奏
22462200000002

第2章

事情际遇要开始于高二那年初春时节的“三月三”,春暖花开,燕子也如期从南方归来,忙着寻找住所,路上、楼间、田野上滑过;柳絮满城开始惹事,如雪花一般,逼迫人们不得不带上口罩。阳光温和,经历了寒冬的身体,太喜欢这温柔的东风,这柔和的阳光,骑着我红色的公路自行车,路边四季常青的冬青的叶也亮丽了不少。我所在的地方,按以往的惯例,认为这时间应该是祈祷苍天赐福、吉利祥和的日子,自然而然地聚一起,弄了一个仙女庙会,我当时不清楚意义所在,只是这算是春节之后最值得期待的节日了,这种凑热闹的事我向来从来不会缺席,闷在家里向来不是我的基调。

停好自行车,看到庙会上盖摊点一个接着一个,像是排队,各种商品买卖,当然,这些与我没多大关系,纯粹人多热闹,主要还是在想小时候吃的蛤蟆方酥,芝麻粒粒饱满,晶莹透亮,层层相叠,薄如蝉翼。吃起来酥脆而不硬,绵软而不粘,入口即化,香甜怡人。只看到刘家生在镇头,也就是古街入口处,我上前询问其他人呢?约好5人,最后就剩下我跟刘家生两个。还是从小玩到大的人靠谱一点。张字清昨晚又不知“奋斗”到几点,早上已经“阵亡”,起不来。丁如明带着他的女朋友小微来是来了,但自然是去情侣圣地——仙女庙了。事业,爱情,健康占据祈祷的永恒话题,任何时代都很难退去。

我与刘家生两人随人群四处看看,古色的街道,但不破旧,岁月的痕迹不是很深,吆喝声不断,仿佛带着我穿越了一般,不是穿越古代,而是儿时,看到有卖蛤蟆方酥,果断去买了,队列倒是没什么人,蛤蟆方酥的样子似乎还与记忆中一样,一口下去味道是差点,我也不是很清楚儿时是什么味道,但就是感觉差了一点,似乎没有什么可以与记忆中的味道相比,那不只是淡淡的一种味觉、嗅觉的味道,在不断的回忆中回味加持,烙印着深深的情感味道,就是说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情感特定的地方等等一切是无法复制的,这都影响了现在在我口中的蛤蟆方酥的口味。

不知不觉来到了中心地带——仙女庙,看起来都是香客进进出出的学生居多,也快接近高考,多是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过来。在进门门口不远处碰到了丁如明那两个,打了招呼,小微我只见过一两次,还不熟悉,她显得有点不好意思,瓜子脸,留着披肩散发,穿得情侣装外套和鞋子。

我们商量在这里等一会游行开始,无聊的四处转转,也想进去求求,考试离我还有一段距离,但可以求一段姻缘,听说仙女们都是很灵验的。人很多,大殿里两座白玉石的仙女雕像面前,跪着虔诚地信徒,或是滥竽充数,雕像没有仙带飘摇,也没有腾云驾雾,与普通人相似,却有着淡淡仙气,这大概更有亲切感吧。

我默默合起双手闭上眼睛,默默念着,但没有虔诚地下跪,这就是有点纠结的地方,不相信神,却也不否认他的存在,在摇摆不定中战战巍巍。莫名的回头,好像有谁呼唤我,我抬头看到房间射进的明媚阳光,门外碧蓝色的天空,突然,也就是零点零零零一秒的事情,只是单单在人群中望了一眼,就彻底撞到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我一瞬间不能自拔,时间都被拉长,自己身陷那样泥潭中,我突然明白,也许这就是阿甘下一块生活巧克力的魔力,无法猜透的生活的魅力!或许仙女姐姐听到了我的祈祷,我目光一直盯着进来的那女孩,扎着到肩的马尾,白嫩的圆脸,穿着我们学校的校服,没什么特别的惊艳的容貌,但就是觉得一眼就喜欢上,越来越近时,特别是那双眼睛,也不是过分大,恰到好处,里面仿佛有山间清泉流动,清澈灵动,像一张网成功捕获了我的目光,说不出道理,万事总有不可言喻的,像极了一见钟情。她的淡淡的微笑,也极富感染力,甜蜜使我都快融化,我自己都随之而然地也笑了起来,某种愉快的力量在空气中牵引。

鞭炮锣鼓声突然响起,被刘家生一只手拉住我的肩膀衣服,把我从山间清泉面前拉回现实,她与我擦身而过。出门时,我回头想寻找时,人已消失在人群中,有点叹气。这大概是我刚才没有好好祈祷的缘故吧。

是游行的队伍开始,我们出了仙女庙看到领头一人赤裸上身,穿着红裤,腰带同样是大红色,挂出30~40公分,脸上细看涂满红色黑色的花纹,压抑地鲜艳色,口中横衔一枝长铁签,手执四五尺长的铁棍,左右跳动,很是活跃。只见他挥舞铁棒开道,好似在开辟人间与仙界的通道。跟着后面是求香拜佛的人,信徒们背着香袋,上面编制着大大的“香火”两字,生怕别人不认识,手执香火,排成4 行,徐徐而行,烟雾缭绕,缥缈弥漫,如入仙境一般。我好想有看到我母亲的身影,也许只是幻觉。紧随香火队之后是鼓乐队,中国传统的音乐,传承几代无从考究,乐师依然保持身穿青衫,腰束黄带,手执鼓、拔、笙、箫、弦子、二胡等乐器,演奏吵闹的乐曲。接着的是最有看点的,人数也最多的化妆歌舞队,各种好似广场舞,我却没法欣赏那是舞蹈。其中也有比较有趣的杂耍,耍木头人戏的,靠一根扁担,扛着一个小台子,周围有布挡,上面挂有一排排尺把长的小木偶,台前挂有一个小布帘,艺人在布挡下面一手牵引线,一手敲大锣,嘴里唱着台词,台上的小木偶就抖擞了自己的胳膊,绘声绘色地演起来,木偶戏依然是小时候最好的消遣。

走在最后的,是那些逢大难不死者,他们身穿大红囚衣,口里喃喃念语,三步一跪,五步一叩,感谢神明恩宠,祈祷日后的平安。这队伍吹吹打打,热热闹闹,行一程停一阵,停一阵行一程,缓缓地绕镇一周,再在仙女庙门口解散。

庙会的由来无从知道,从我小时候记事起就已存在,如我妈妈说她小时候也存在,那久远的岁月已难以追溯,仙女庙供奉的是寄托人民美好的愿望。临近中午,游行才结束,虽然庙会还在进行,但人已明显减少,我们在随处看看之后,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也就各自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