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潜规则大全集
2249100000004

第4章 职场中人脉为王(4)

总裁停顿片刻后,开口了:“10年前,我刚来到美国。去移民局办工卡那天,人很多,排了很长的队,轮到我时,移民局就要关门了。当时,我不知道工卡的申请费用涨了5美元,而移民局不收个人支票,我又没有多余的现金。如果那天拿不到工卡,雇主就会另雇他人了。这时,是你从身后递来了5美元。当时为了还你钱,我索要了你的名片。”

柏年终于记起了这件事。这位总裁又说:“其实,我工作后,就想把这张5美元寄给你,可我没那么做。单枪匹马来美国闯天下,冷遇和磨难可想而知。这5美元改变了我对人生的态度,所以,不能随便把它寄出去。”

这个故事看上去也许带些传奇色彩。但是,请试想一下,如果柏年当初没掏出这5美元去帮助人,他怎么会有如此的收获呢?他的帮助可能是无意的,最终却无心插柳柳成荫。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对别人的一次不经意的帮助,可能会换来很大的回报。

韩剧中的大长今之所以得到了很多贵人的帮助,得益于她能够冷庙高香提前烧。她的第一炷香是她母亲替她烧的,那就是卜明依和韩尚宫关系亲密;第二炷香是她无意中施援手于闵政浩,正是这一炷香,让大长今收获了闵政浩终生不渝的爱;第三炷香是多栽轩与郑云白(内医院主簿)结下的善缘;第四炷香是与连生(连生后来成为皇妃,是长今坚实的后盾)的真挚感情。大长今也因此获益匪浅。

有些人和别人平时不联系,到自己有困难的时候,才会想到求别人,又是花钱,又是送礼,显得格外殷勤。可是,这种“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行为多数并不奏效。

倘若遇到冷庙你也能烧炷香,要比你有事的时候临时抱佛脚强得多。而且,平时不屑“向冷庙上香”,事到临头再来“抱佛脚”,就来不及了。“冷庙”的“菩萨”在许多人眼中是因为不灵,所以才成为“冷庙”。其实,职场中,壮士潦倒、英雄落难,这些都是常见的事。这些人只要一有机会,一定会一飞冲天。

为自己打好基础,未雨绸缪。这样,当你遇到困难或紧急情况,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别人才有可能倾力相助。

职场人士应学会如何应酬

李军是某家广告公司的总经理,他一周几乎天天都不在家吃饭。为此,他的太太颇为不满,时常责怪李军光顾工作,而遗忘了家庭。李军对此也很无奈,他对太太说:“现在自己的公司还处在起步阶段,各方面都还不成熟,不花时间、精力、金钱进行‘感情投资’,事业如何做大呢?”

身在职场,应酬必不可少。不同的人对于应酬的感受不尽相同。有的人是为了维持感情,有的人是为了促成业务,有的人则是为了保住饭碗。中国人向来讲究礼尚往来,在纯粹的利益和工作关系中注入感情因素。

吴用是软件公司的销售总监,他也是应酬上的忙人。他一年四季,经常出现在各种场合的酒桌上。与客户在酒桌上打交道,称兄道弟,业务量自然见涨。他曾非常深情地说:“那么多同行公司,客户凭什么把业务给你做?”

他也明白,自己以前应酬起来毫无目的,一是亲疏没有分寸,再是“猴子掰玉米”,没有注意维护关系,疲于奔命,丢掉了很多重要的人脉资源。

不在饭桌上说公司,以免影响客户进餐时的心情,过几日,再打电话问候,或在对方方便时,登门拜访……

可是应酬一多,私人生活和心情免不了受到影响。吴用也深深明白这个道理,他曾坦言,为兼顾精力和利益,他对工作环境开始控制,尽量追求有效应酬。他也在私下对自己的下属和朋友说:“现代人做事讲究效率,利益和规则是前提,在人际关系上花费过长的时间和精力,太累了!”吴用认为,最好的感情投资是个人信誉,讲究诚信的合作更为牢固。他开始跟更多的合作伙伴变为朋友,“遇到不诚信的人,我不会去迎合,而去寻找其他途径,甚至不排除适当放弃一些利益。”

更多的时候,应酬是一种投资,是拉近感情的方式,在中国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这是必然要过的一道关,不管你愿不愿意,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在职场上立足,才能逐渐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家广告公司的高级客户总监最近跳槽了,将唾手可得的年终奖和年底双薪都放弃了。“我在这里做了三年半,每天都加班至深夜,业务增加了好几倍。但老板竟然连抽空赏光吃个饭的工夫也没有。”这个老板当得很失败。他给的薪水不少,但竟然留不住员工的心。与这种公司相比,一些小公司的老板倒是玲珑八面。把年轻人挖过来,当个宝一样捧在手里,总监、主管什么的高帽子一顶一顶往上扔,作用还真不小。如今这些横行江湖的小总监们每天骡子一样操劳,心里却感觉良好。

有个算不上公司的小工作室的头儿很会“笼络”员工。今天一起吃个小馄饨,明天买一包零食,一副同甘共苦的和谐画面。如今快一年了,没有一个人离职。据说他们马上要搬新办公室了,面积比原来大一倍。即使只是和领导吃的馄饨,有时却比独自吃一碗燕窝更让人兴奋。大公司的老板却不知其中的道理。或者,就算明白了也装不明白。

可见,若想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行走得更加顺利,就要学会如何应酬,这样,自己企业的业务,也能够做起来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职场中的应酬处处都在。

职场中常见的九种误会

职场上有许多误会,时常令人的心情郁闷,有一些错误和误会,我们是应该尽量远离的,因为,如果它们沾在我们身上,会对我们的职业生涯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下面的这9种误会,是非常危险的,我们要避免它们。

1.自己的目标就是当总裁

一定有人听过拿破仑的那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其实,在现实生活当中,将军肯定是少数,不能每个人都成为将军。如果每个士兵的目标都是做将军,那么这种主观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就会令人倍感压力,会让他们在工作的时候,产生许多挫折。职场上也是如此,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要从实际出发,不可把目标定得过高。

2.能当好下属就能当好主管

在运动场上,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不一定就是很好的教练,一些技术水平高的工程师和一些业务能力强的销售员,未必就适合做主任和主管。因为,成为一个管理者并不仅仅看他的专业水平,还需要一些其他的条件,如决策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因此,如果你在某个职位做得非常好,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做领导,更不能表明你做了领导,就一定能够做得很好。

3.成功的关键在于运气

很多人把别人成功归结为机会和运气。其实,运气和机会时时都有,但并非人人都能抓住它们。一个成功的人,运气虽然重要,但还需要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人脉资源。他们不但智商高,情商也高。没有人仅靠运气就能成功。有一些人,他们把一切都归结为运气,等待运气降临到自己头上,而从来没有想过去主动地计划、经营自己的职业人生,这种守株待兔的做法,最终将导致他们一事无成。

4.做计划是企划部的事情

每个人都要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有一个奋斗的目标。工作并不是靠公司企划部的人来做计划,自己被动地完成。任何一个想要获得事业上成功的人,都不可能是被动接受安排的人。只有那些主动的人,主动做计划,主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成功才会关照他。因此,你不能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未来,而应主动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5.只有加班才能得到赏识

有一些人天真地认为,工作时间越长,也就表示自己越勤奋努力,就越可能受到老板的重视。其实,任何一家公司的老板都不喜欢员工加班。那些加班的人,都是工作效率低的人。一个真正有效率的工作者,可以在工作时间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而那些整天忙忙碌碌但不出成果的加班的人,并不是一个高效的工作者。

6.由领导决定自己升职的速度

在很多人看来,自己升职的速度是由公司的领导决定的,自己不能把握丝毫。其实,如果你过分看重老板在你升职中的作用,你会因为了迎合他的好恶而妨碍了自己真正的成长。如果你没有升职成功,你又烦躁不安,将一切罪过归咎于领导身上,而忽视自身的问题,那你就会走入歧途。

7.改正了缺点才能得到升迁

这样的人并非少数,这种想法常常会让人注意到自己的不足,而忽略了自己的优势。一个人想要成功,要学会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劣势。而不是抱着自己的劣势自叹自怜。只有把自己的优势最大化,才有可能打动领导,让他注意到你。

8.不管大事小事都尽力去做

有些人总是整天忙忙碌碌,仿佛有干不完的事。事无大小,也不管浪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他都肯定会亲力亲为。这样的人其实没有计划,缺乏取舍的精神。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做好工作计划,然后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行,抓住主要矛盾,先去做最重要的事情,以免让自己永远陷入忙碌中。

9.邻家的绿地总是更绿更好

这种类型的员工,是典型的“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人。他们总是觉得别人的工作更理想,因此,总是想“跳槽”,而没有想到在新的工作岗位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更没有勇气来面对新的矛盾和挑战。其实,做什么工作,都是非常辛苦的,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想要把它做好,就要有踏实的态度。

职场中的误会是致命的,职场人士要远离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