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潜规则大全集
2249100000008

第8章 职场中利益为先(4)

国王一边请贝尔纳尔观赏,一边滔滔不绝地说些漂亮话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路易十四的随从们知道他一向少言寡语,也很好奇他为何如此讨好贝尔纳尔。

游玩之后,贝尔纳尔回到贵族家中仍兴致高涨,他赞叹国王待他如此厚爱,说他甘愿冒破产的危险也不想看到国王陷入困境。

听了这番话,那位贵族趁着贝尔纳尔心醉神迷的时候,提出了要向他借600万元的请求,贝尔纳尔欣然答允。

这600万元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路易十四如愿以偿,皇帝的身份当然帮助了他,但也与他的“钓人”策略有很大关系。宴请、陪同游玩,热情招待全部都是他撒下的诱饵,等到银行家陶醉其中、忘乎所以的时候,立即提出要求,结果一举成功,达到了目的。

中国人常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了别人的好处,占了人家的便宜,再拒绝起人家的请求来,便不好意思了。

当然,在设置诱饵之后,对方上钩之前,不能让对方有所察觉,这样他才会无所畏惧、无所顾忌,才能吞下你设置的诱饵。

试想,路易十四如果亲自招待银行家,个中用意对方一望即知,一定会心生防备。在这种情况下,再重的饵也难以奏效,一切努力都将是枉费心机。

中国人重人情,讲面子,“滴水之恩必涌泉相报”。聪明人运用这一战术,“糖衣炮弹”一出手,往往百发百中,而且百试百灵。

提高警惕,慎防入套

“钓人者”人亦“钓”之。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走,难免遇到各种诱惑,若你只贪图眼前的小利,看不见“利”中的“钩子”,那就非上当受骗不可。

某工厂从日本某企业引进一套发电设备,派人去日本验收产品。派去的人一进入日本,便受到该企业的“热情接待”,一连几天的游览、设宴招待,直到该工厂人员回国前三四天,该企业才拿出一大摞日文资料,一时根本没法弄清,只好带回国再仔细研究,于是草率地签订了合同。哪知货到之后,仔细一查,许多零件都无法利用,才知道上了人家的“钩”、受了人家的骗。这种“拿钱买教训”的事,当前着实不少。

若明知自己得小利,国家和企业会蒙受巨大损失,知“钩”而进,那就是另一种性质的问题了。

以“回扣”为“钩”,也是商战中惯用的方法。一个自称“外商代理人”的吴老板到处活动,说给外商代销通信器材,联络订货者,经办人可得到30%的回扣,引得大批人上“钩”,拱手交出了数千万元。后来案发查明,这位吴老板一部通信器材都没有,也无任何货源。

吴老板以回扣为饵,“空手套白狼”,最后满载而归,这个例子足以为人们敲响警钟。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行奸诈骗者有之,上当受骗者则更多。原因之一就是遇事缺乏深思熟虑,轻信对方,只见“饵”不见“钩”。

不少上当受骗的实例告诉我们:如果不轻信对方,自己反复思考,谨慎行事,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真正地做到三思而行,那么许多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难免有骗子的存在,其行骗之术也各式各样。因此,无论任何时候都应牢记:轻信是幼稚的表现,深思是成熟的标志。要力戒轻信,遇事三思而后行,就会少上当或不上当。

这个世界,真实与谎言永远并存,不能悲观地怀疑一切,但完全相信一切恐怕又过于天真了。有很多事,例如商情股市、产品质价,以及文化上的炒作宣传等等,自己无法判断,也左右不了。我们稍稍可能把握的,大约仅限于周围的人际关系。在学习倾听与观察的同时,也要保持警觉有些人切勿轻信。

对那些甜言蜜语的人不能轻信。人最喜欢别人的夸奖,尽管有时做出拒绝奉承的姿态,可听到赞歌入耳的话语,心里甜丝丝的,神经都会酥麻如触电。其实很多时候,某些人赞美你,只是因为他们对你有所求。当你轻信赞美的时候,心里不加防备,对方也就可以轻易地达到目的。

喜欢许诺的人也不能轻信。各种各样的许愿、承诺、契约,司空见惯,如过眼云烟。回想一下那些拍胸脯答应你的事,究竟兑现了多少?诺言和期望常常与事实相违背。如果你真的轻信这些没有分量的许诺,抱着一丝幻想坐等对方实现承诺,那么只会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拿出十二分的警惕来,倘若你不愿上当,不愿有朝一日躺在人家砧板上任人宰割的话,就须谨慎再谨慎,对圈套和陷阱躲得远远的。

要善于抓住他人的弱点

每个人都有弱点,每面城墙都有缝隙。人的弱点通常是一种不安全的、不可控制的情绪或者需求,小小的喜好也有可能变为弱点。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一旦被人找到这个弱点,它都有可能变为牵制你的“刑具”。

汉代的朱博本是武将出身,后来调任地方做文官。他通过一些小的手段,制服了地方上的恶势力,被人们传为美谈。在长陵一带,官员尚方禁出身大户人家,他年轻时曾强奸别人的妻子,脸上还留了伤痕。如此恶棍,本应重重惩治,只因他大大地贿赂了官府的功曹,不但没有被革职查办,反倒升职为守尉。

朱博上任后,有人向他告发了此事。随即让尚方禁前来相见。尚方禁心中七上八下,硬着头皮来见朱博。朱博仔细看尚方禁的脸,果然发现有疤痕,就让侍从退开,好像特别关心似的询问事情。

尚方禁做贼心虚,看到朱博已知道事情原委,就像小鸡啄米似的接连给朱博叩头,如实地讲了事情的经过,请求朱博的原谅。他头也不敢抬,不断地哀求:“请大人恕罪,小人今后再也不敢干坏事了。”

“哈哈哈……”朱博突然大笑道,“男子汉大丈夫,这种事情本是难免。本官想为你雪耻,给你个机会立功,你会效力吗?”

于是,朱博命令尚方禁不得将说话内容透露给别人,要他有机会就记录其他官员的一些言论,及时报告给朱博。尚方禁俨然成了朱博的耳目。

自从被朱博宽释并重用之后,尚方禁始终铭记着朱博的恩情,干起事来特别卖命,不久,就破获了许多起盗窃、强奸等犯罪案,改善了地方治安状况。于是朱博提升他为县令。又过了一段时间,朱博突然召见曾经被尚方禁贿赂过的功曹,对他进行了严厉的训斥,并拿出纸和笔,要那位功曹写下自己的罪状,不能有丝毫隐瞒。

那功曹早已吓得像筛糠一般,只好提起笔将自己的劣迹记录下来。

由于朱博早已从尚方禁那里得知了功曹受贿,看了功曹写的交代材料,觉得大致不差,就对他说:“你回去好好反省,听候裁决。从今后,一定要改过自新,不许再胡作非为!”说完就拔出刀来。

那功曹一见朱博拔刀,吓得两腿一软,不停地作揖和打躬,嘴里不住地喊:“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只见朱博将刀晃了一下,一把抓起功曹的罪状,将其撕成纸屑扔了。

自此后,那位功曹终日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尽心尽责地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

所谓“打蛇打七寸”“抓刀要抓刀柄”,要让人受制于己,便须把别人的把柄和短处拿在手里。

朱博的睿智之处在于他善于抓住对方的缺点,即使是如尚方禁这样的恶人,也一样有自己的软肋,抓住他最担心和最恐惧的事情,便不难将其制服了。

许多老谋深算的人都知道,制人要拿把柄,抓刀要抓刀柄。在对手身上发现了弱点,就让它为我所用,往往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1.摸透他人的底细

要想找到一个人的致命弱点或软肋所在,就要把他的底细弄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西汉宣帝时,赵广汉为京兆尹,是首都长安的父母官。

赵广汉上任时,长安的治安形势一度混乱,时常有些事发生使百姓受害,官匪勾结十分猖獗。面对严峻的状况,赵广汉召集心腹属下说:“我上任伊始,对其中的内情并不了解,想打击犯罪,也不知从何下手,何况情况不明,乱下重手只会引起混乱。所以让你们去侦察情况,把盗贼的踪迹摸清。”

心腹属下面有难色,他说:“盗贼行踪诡秘,出入不定,即使用力也难出成效。而从前官员都是有事打压,无事清闲,您自讨苦吃又是何苦呢?”

赵广汉表情严肃,他郑重说道:“盗贼不绝,不是由于我们不了解他们的底细,而是从前官员不尽职所致。我志在剿除盗贼,怎么能像以前的官员一样。这是我的命令,违者必惩!”

赵广汉命人暗中详查,表面上却轻松自在。盗贼们以为赵广汉碌碌无为,于是放下心来,放胆胡为。一时之间,盗贼更加猖狂,长安形势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