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日不落帝国
22509800000069

第69章 投资潮

李璥环视众人,一脸严肃的说道:“钱庄要发展下去,仅仅依靠富人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惠及全民,正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们将钱借给富人,不仅仅是让他们获取更多的财富。而是在其赚取财富的过程中,让许多平民百姓得到实惠。”

“想要让百姓们得到实惠,便需要大兴工商,招募更多的百姓做工,以此养家糊口。而且,但仅仅只是养家糊口还不行,更需让他们略有余财。唯有如此,才能让百姓们有能力来钱庄存钱。“

“百姓小康有钱存入钱庄,则钱庄本金充足;商贾从中借钱经营,便需招募更多百姓,百姓有钱又能存钱。如此反复循环,钱庄才可一步步做大,到时候的收益何止百万?”

“这便是钱庄的经营之道。”

李璥一语定音,震得在场众人惊诧不已。

汴王此言已经不止涉及经营之道,而是上升到国计民生的高度了。

若是钱庄能够按照汴王设想的那般运转,则受惠的便不仅仅只是一小部分富人权贵,而是真的惠及天下万民。

那时,钱庄将成为一个能够左右天下兴衰,万民福祉的要害部门,足以媲美六部权职。

众人很是激动,若是钱庄能够跃居朝堂核心,那他们所有人都能跟着水涨船高,拥有在朝堂更多的话语权。

“汴王,您就说吧,我们现在需要怎么做?”

“不错,汴王弟,为兄几个都听你的,但有吩咐,绝不推辞。”

众皇子们也按捺不住了,他们好不容易才得到做事的权力,随着钱庄一步步做大,他们也能随之掌握更多的实权,做更多的事。

只要自己干得好,入了圣人的眼,未必不能得到宠信。即便不争那个太子之位,也能继续留在朝中任职,总比混吃等死来得强吧。

“诸位稍安勿躁。”李璥压下众人的声音,大声说道,”此次盛唐商社一次性扩展诸多产业,必然会带动一波投资潮。届时,盛唐商社会将大部分筹集的资金存入钱庄,暂时作为本金,以应付贷款。“

众人闻言,微微一怔。不一会,开始慢慢回过味来。这不就是左手出右手进吗?人家刚刚借出去的钱,没几天又回到了钱庄。而那些借贷者,却欠了钱庄一大笔利息,这简直就是无本买卖啊。

李璥自然清楚众人的心思,当即苦笑道:“诸位不要觉得简单,借出去的钱是要盈利的,若是不能盈利,则借贷者便无力偿还,只能造成大量的坏账。即便是没收了他们的家产,一时间也无法直接变现。”

“更可怕的是,一旦大量借贷者经营不善,无力偿还。那借贷者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少,到时候钱庄能够收取的利息也越少,长远来看,对我们钱庄依然十分不利。”

“盛唐商社拿到如此巨大的投资,必然是要花出去的。只有替众多投资者赚到钱,他们才能还清钱庄的贷款,这叫互利互惠。因此,这笔钱只能暂时替代而已,本金还需多多从民间募集,方为上策。”

“汴王所言虽是有理,可短时间内,如何能够筹集到足够多的存款?”一名监察官皱着眉头,质疑道,“据下官所知,钱庄新立,信誉未彰,百姓对此仍有犹疑,怕是不会轻易将钱存入钱庄,为之奈何?”

“想要获得百姓的信任,并非一时之功所能奏效。”李璥摇摇头,叹道,“这便是小王接下来的建议,希望诸位参详一二。”

众人闻言,顿时来了精神,纷纷竖耳祥听。

“小王以为,朝廷每年收取的税钱,除了支出之外,剩余的都缴收国库,这实在是大大的浪费啊。”

李璥痛心疾首道,“若是将朝廷和地方所剩余的税钱,存入我们钱庄,不仅能够得到一笔不低的收益,还能帮助钱庄做大做强,反过来为朝廷赚得一大笔利润。这可是一举两得的好事,绝对不亏的。”

我擦,汴王好胆,竟然把主意打到了国库上面?

众人皆是脸色大变,尤其是各监察官员,本就代表着朝廷的利益。听闻此言,顿时勃然大怒,想要呵斥这等荒谬之言。

可随后仔细一想,咦?还真是这样啊。

若是朝廷把钱存入钱庄,一年至少也有二三十万贯的收益。再加上朝廷在钱庄所占的三成比例,一年下来,也有上百万贯的利润,这简直太值了。

要知道,朝廷一年收上来的税钱,至少三千万贯以上。除去各项支出,朝廷为了应付各种天灾人祸的突发状况,至少要省下七八百万贯的余钱,以备不时之需。

而这还只是朝廷收上来的税,地方截留的税钱亦是一笔可观的数目。若是将钱庄推广至全国,存入地方税钱,那作用就更大了。

此举不仅能够进一步扩大钱庄的实力,更能控制地方上的财政,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

这已经不单单只是赚钱了,而是足以影响大唐政治格局的一招大棋。

监察官们都是聪明人,很快便意识到这一点,脸色变了数变,哪里还坐得住,纷纷起身向李璥告辞。

他们必须将此建言上禀圣人以及朝堂诸公,此事已经不是他们所能决定的了。

剩下的诸皇子面面相觑,还有些迷糊,不知诸位监察官为何匆匆离去。

这时,大皇子李琮站起来,走到李璥跟前,一脸复杂的看着他,“三十弟,你确实有着超乎常人的不世之材,为兄佩服之至,你这些才识,当真是太上玄元皇帝所赐吗?”

李璥巴眨的双眼,一脸无辜的看着他,“兄长您在说什么呢?小弟怎么听不懂啊?”

“三十弟,这就是你开设钱庄的意图吗?”李琮仿佛看透了他一般,正色道,“你的想法很好,但此事牵涉太广,你我身份特殊,若无必要,切记不可参与朝堂争斗,你懂的。”

我懂什么?李璥依然无辜的看着他,一脸憨笑。

我说什么了吗?我什么也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