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无用是书生
2251000000035

第35章 饿死不如一匹马(2)

于是有人想到,如果对那艘倒霉的“亚罗号”睁只眼闭只眼,英国人不是找不到借口了吗?因此,是叶名琛“惹火烧国”;“亚罗号事件”爆发后,如果叶名琛能与英国人周旋得再聪明些、更智慧些,至少不那么强硬、愚蠢,或许就不会有战争的爆发;英国人不就是要进城吗?你让他进就是了!更何况《南京条约》上都订好了的,你不让人家进来,不是你失理吗?总之,叶名琛对于战争的爆发可谓是罪大恶极。

战争于10月21日爆发后,英军真可谓是日下一城,一路势如破竹:

10月24日,英军攻占广州南郊凤凰岗等处炮台。

10月25日,英军占领海珠炮台、城郊十三行商馆区。广州全城,皆在英军炮火射程之内。

10月27日,英军司令照会叶名琛,要求入城,被拒后,英人对广州城实行间歇性炮击。

10月28日,英军炮击广州南城墙,至晚,城塌一缺口。

10月29日,英军百人从缺口处冲入广州,占领两广总督衙署。

——叶名琛如果更有办法一点,至少能顶住英国人的进攻为清廷争得一点面子也好呵!怎么这么窝囊!总之,在战争过程中,叶名琛也是罪无可赦!

因此,叶名琛成了对这一场战争负责的最好人选。也因此,他的坚韧成了固执,他的灵活成了狡猾,他的沉着成了无知,他的冷静成了麻木,他的无奈成了迷信,他的所有努力,都成了幼稚可笑,甚至他最终的绝食而死,竟也成了罪有应得……

然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所有责任真的应该由叶名琛来负吗?两个国家间的这么一场战争,最后的责任真的是由一个人能负得了的吗?

我们从小就听过一则寓言故事:一只在河流上游喝水的狼,想吃掉在下游喝水的一只小羊,借口竟是羊将狼的水弄脏了;尽管小羊一次次地指出了狼的借口的荒谬:一是你在上游,我在下游,只会是你弄脏我的水,我怎么会弄脏你的水呢?二是你又说去年我曾在上游,但去年我分明还没出生呵!但这一切都没用,最终一点也不影响狼吃掉小羊,因为借口总不难找到,那就是去年不是你就是你爹妈!

“亚罗号事件”的确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个导火索,但那些指责叶名琛对这一事件处理的人们,他们恐怕忘记这一个寓言故事了!

其实,在“亚罗号事件”发生前后,叶名琛对事件的处理并无多大过错,就如同那则寓言中的小羊并无过错,并且对狼的借口的驳斥有理有节一样。对此,一个外国人当时就看得十分清楚,他在“亚罗号事件”引发战争两个月后,就写了《英中冲突》一文,以社论形式刊登于1857年1月23日的《纽约每日论坛报》上,不但充分肯定了叶名琛处理“亚罗号事件”过程中,从纯粹的外交手段上而言,做到了有理、有利、有节,他明确指出说:“全部事件过程中,错误在英国人方面……确实,这个中国人如此令人信服地把全部问题都解决了。”后来他又在另一篇题为《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中,更明确地称赞叶名琛说:

叶总督有礼貌地、心平气和地答复了激动的年轻英国领事的蛮横要求。他说明捕人的理由,并对因此而引起的误会表示遗憾,同时他断然否认有任何侮辱英国国旗的意图。中国官吏心平气和,冷静沉着,彬彬有礼。

这个外国人不是别人,他就是马克思。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在“亚罗号事件”中,叶名琛和他所代表的清王朝,实际上注定了与寓言中那只小羊的命运是一样的,任凭你做得再怎样好也没有用;甚至完全可以说,即使没有这“亚罗号事件”,对于英国人来说也不要紧,他们一定会再弄出个什么别的“事件”来的,因为这只是找出一个借口而已——什么时候侵略者要找一个借口是件难事的?这只是一个开头,随后“马神甫事件”也一样,甚至再后来的“九一八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等等,都一样!其背后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侵略者与狼一样,它太强大了。因此,那些指责叶名琛对“亚罗号事件”的处理的人,无疑是在小羊被狼吃掉后,指责小羊对狼的借口的驳斥还不够智慧一样荒谬。

战争爆发后,叶名琛的确事实上始终遵循着他的所谓“六不”方针,即“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这也是他历来遭人诟病的地方。然后我们在指责的同时,也要看到他背后实际上也有着太多的无奈!

他是“不战、不守”,但他的“不战、不守”不是不想战、不想守,是他拿什么战,拿什么守呀?战争爆发时,不要说广州,整个清朝的所有精锐部队都几乎在江浙一带与太平军作战,而广东的财力又基本已经在镇压太平军的战争中消耗殆尽。叶名琛可谓是面临着无兵可出、无险可守、无钱可用的尴尬局面。有人可能会说,叶名琛不是有过以一万五千人击败过二十万“红兵”的奇迹吗?你为什么不能再创造一次以少胜多的奇迹?但那现代化武装到牙齿的英军是那“红兵”能比的吗?说这样的话的人,我不知道他说这话时腰疼不疼?还有人说,当初叶名琛不是与徐广缙一起通过发动群众,吓退过英军吗?为什么不再来一次?然而上面我已经提到,至此已今非昔比:叶名琛曾为朝廷多次镇压农民起义军,若要发动群众,他们便正是发动的对象——叶名琛还能发动得了吗?总之,事到如今,叶名琛有着太多的无奈。

太多无奈中,叶名琛只好去求仙扶乩寻找帮助。这在我们今天看来实在是一种迷信行为,甚至他摆空城计,也是无知的、愚蠢的和可笑的,但或许这也并非什么十恶不赦,至少是我们不应该对此过多的指责,如同我们不应过多地指责林则徐因看到英军“正步走”后便从此认定英国人的腿都是真的不能弯曲一样——我们能原谅林则徐的无知,为什么就不能原谅叶名琛的无知呢?

他是“不和、不死”,并不是他不想和,而是因为他清楚,所谓的“和”即丧权辱国;他也并不是不想死,最后的事实也证明了他并不是怕死,而是“将以有为也”。据有关史料显示,叶名琛起初是把自己的被俘当成是可以晋见英国君主的契机;他在被俘之初不自杀,是要留下一条命,向英国君主阐明大中华的和平意愿,并借机去反问英国君主。叶名琛后来对随他而去加尔各答的仆人明确地说明了这层意思:“我之所以不死而来者,当时闻夷人欲送我到英国。闻其国王素称明理,意欲得见该国王,当面理论,既经和好,何以无端起衅?究竟孰是孰非?以冀折服其心,而存国家体制。彼时此身已置诸度外,原欲始终其事。”

如果叶名琛仅有这样的话,或许谁也不会相信他说的是真的,但最后的事实是,他在知道自己不可能有前去英国当面质问英国君主的机会了,并且“所带粮食既完,何颜食外国之物!”后,便毅然绝食八日身亡。至此,你觉得他欲与英国女王的“当面理论”迂腐也好,天真也罢,但是你不能不承认,他的“不死”并不是怕死而欲苟活。

至于他“不走、不降”也是事实,但“不走、不降”本身有什么错吗?难道“走”才对,“降”才好?不错,战争后期,连皇帝也“走”了,这才让英法联军一把火烧了圆明园,相比之下,叶名琛的这“不走、不降”也的确显得有点迂腐和可笑。但是我相信,善良而正义的人们呵,这样的笑,一定会笑出眼泪的吧!

那年,我在广东虎门参观“虎门销烟纪念馆”时,见馆内有一块“节马碑”。

这块碑看似寻常,巨大石碑上只刻有一匹骏马,然而讲解员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而感人的故事。当沙角炮台被英军攻陷后,三江副将陈连升的战马落入了敌手,而此马竟绝食而死,时人有诗云:

逆夷牵向香港中,悲嘶首北难朝东。

抚摸叫跳跨摇堕,侧目疾视仇雠同。

贞操耻食夷人粟,只受吾华刍一束。

忍饥忍痛骨如柴,山下采薇犹自辱。

我曾在“节马碑”前深深地感动,并且事后我还在一篇文章中特意写下了“马且如此,人更何况!”的话,其实我这句充满感慨的话便是因为叶名琛而写下的,因为同样绝食而死,叶名琛作为一个人,在历史上获得的评价,竟然还不如一匹马。我们为马树碑立传,称它为“节马”,但叶名琛的坟墓我至今不知道在何方——这并不是我没去寻找,而是我从各种材料上寻找多年一直没能寻得;更从没人称叶名琛是“义士”,相反,对他似乎还竭尽了戏谑与贬抑,这实在有失公允。

那么何以如此呢?

尽管我的这篇散文写得更像是一篇所谓的“论文”了,但我忍不住在此要为读者将当时的事实理一理,也补充交代一些叶名琛被俘后甚至死后发生的事情。

英法联军攻下广州后,对于他们来说最要紧的事情自然而然有两件:一是防止对手反攻,巩固战争成果;二是尽快稳定社会秩序。当然掠夺所有在他们看来有用的一切,也是一件要紧的事情。

1858年1月,英法联军在劫掠叶名琛的督府之时,“缴获”了装有耆英、徐广缙和叶名琛等任职时在广州办理“夷务”的许多奏折、谕旨和皇帝对外交条约的批复原件等,这些东西被装在一只只所谓的“黄匣”中。正是这一切,不但使英法侵略者洞悉了清朝对待“夷务”大体政策,也让他们了解了谁是真正难以对付的对手——在他们看来,叶名琛算一个。

1858年1月末,额尔金在写给葛罗的一封信中,不无忧虑地写道:“不少人对我谈及一个不能掉以轻心的问题,他们都说,叶留在广州会使人心不稳,给重新回复秩序和信心带来困难……显然,把他送到海峡殖民地去是不行的,因为这些地区大多数居民都是中国人。”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两点,一是英国人认为叶名琛虽然被捕,但仍具有“危险性”,似乎是一颗定时炸弹;二是英国人为什么要将叶名琛关押至加尔各答,因为怕他被中国人劫去,以他为旗帜,组织力量再次与他们决战——在这方面英国人是有过教训的——拿破仑在1814年首次被俘后,英军曾把拿破仑关押在地中海的厄尔巴岛上,但在1815年3月,拿破仑没费多大功夫就逃离了该岛回到法国,并一路应者云集,不到几天便集结大军几十万卷土重来。英国人把叶名琛当作了东方的拿破仑了。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叶名琛在广东无论是政府中还是民众中,都有着较高的威望,这也反过来证明,他执政期间并不真的是一个窝囊废。

然而,中国不是法国,这便注定了叶名琛不会成为拿破仑!

书中已有叙述,咸丰帝在得知叶名琛被俘之后,既没有采取任何营救措施,也没有通过交换战俘等战争惯常手段来搭救叶名琛,反而发布了这样一道圣旨:

叶名琛办事乖谬,罪无可辞,惟该夷拉赴夷船,意图挟制,必将肆其要求。该将军署督等可声言:叶名琛业经革职,无足轻重。使该夷无可要挟,自知留之无益。着即传谕各绅民,纠集团练数万人,讨其背约攻城之罪,将该夷逐出省城。倘该夷敢于抗拒,我兵勇即可痛加剿洗,勿因叶名琛在彼,致存投鼠忌器之心。该督已辱国殃民,生不如死,无足顾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