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超级航母闯大明
22511500000098

第98章 102.报社与水果店

最近工作比较忙...不定时更新,感谢各位支持!送大章一篇!

---------------------

预估到将会受到巨大阻力,为了占领舆论制高点,所以朱明玉一早上便让崇祯要求锦衣卫招募一些读书识字之人。

锦衣卫为了满足崇祯、巩永瑞传达神使的要求,专门安排了两个百人队,在两个千户官的协调下,会同吏部招募一切需要之人,简直就是人力资源中心,想要什么样的人才,都有备案准备,随时供各方调遣。

在接到要求后,千户马吉祥翻了翻名册,将此前靠书信为生的一帮落魄写手们给召唤过来,这年头,兵灾四起,邮路不通,写信存活基本上不可能了,可整个北京城靠这个吃饭的不下千人,每天收入能有个二十文已经是撞大运。

在收到锦衣卫召唤时哆哆嗦嗦的想着最近一分没捞着,难道还要出市场“税”?结果听闻锦衣卫是要求他们去读那些邸报和通告内容的时候才松了口气,他们这俩天发现朝廷的邸报通报几乎是大白话,解读起来非常轻松。

刚想着回去喝几口水后缓缓去开工时,锦衣卫的头头补充了一句,一人一天有八十文钱辛苦钱,但如果有人敢偷懒,必抓进北镇的大牢吃吃苦头,做的好的,入通政司长期雇佣。

很显然,这些写手们选择性的听了前半句话和后半句,他们想着虎口逃生已经很是庆幸,不就是去读读邸报么,本就是喜欢看热闹的人,读读邸报又怎样!

可现在好了,锦衣卫的老爷们竟然还发钱,一天八十文,一个月就是2400文,折换成银子至少二两。

二两银子这个年代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至少饿不死了,买大半担杂粮可以熬一个月,听说朝廷现在每天有限量平价粮销售,不但是精米,价格还很公道。而且锦衣卫的官爷发话,做的好还能入衙门办差,算是书吏了吧。

欣喜之下,人人摩拳擦掌,得要好好表现,不枉朝廷的一份恩赏差事。

朱明玉建议,要求锦衣卫将那些茶社酒楼说书的,全部给招募起来,要求每天务必按要求解读朝廷的通告邸报等内容,引导民间舆论。

并且跟崇祯商量,将清水衙门通政司给用起来。

原本的通政司属于处理国内群众和境外人士的来信来访事项,保证信访渠道畅通的部门,综合分析信访信息,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制定有关方针、政策建议的一个部门,同时肩负着向民众解读朝廷政令的一个喉舌部门。

但后来因为锦衣卫的没落、朝中大臣御史言官兴起,再加上通政使司官员不作为,几乎这个部门就成了小透明,多了不多,少了不少。要油水没油水,要权力没权力。

好在明末通政司几乎是个清水衙门,建制几乎是全的,虽然混的比较惨,可体系在,人脉在。

朱明玉拟定了工作要求,交给了通政使,一位姓王的三朝老大人。老头高兴的就差跳了起来,多少年了,还以为皇帝将他给忘了,自从任了通政使几乎绝了上升的念头,想着过俩年告老还乡算了。

现在皇帝和执政王还想起他们来,要求他们按照清单上的要求来事。首先招募能写会唱之人,能写话本戏曲之人,招募读书识字之人引导民间言论,还要求想办法大批量印刷邸报,只不过这个邸报不仅是给官员看,还要给老百姓看,叫做报纸。

报纸的要求都想好了,首先有一板豆腐如通告的纸张那么大,分六个版面,共三张纸,正反面都印刷。

第一块版面,朝廷通告的大事,第二个版面,宣告建奴、贼寇动向与亡我之心不死以及残忍至极的报道,第三个版面朝廷各地政务,第四个版面生活相关之事,比如农业、医疗健康等,第五个版面诗词歌赋礼教之事,第六个版面暂时是连载故事会。

而且朱明玉要求将此前新闻报纸相关的秘辛要求给整出来,要求通政使按照要求执行,首先报纸纸张不要求很好,价格一定要便宜,油墨印刷要清晰。然后秘辛有制造这种纸和油墨的配方,手动印刷机技术。

这印刷机技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几乎只要两个人就能操作,按照上面的说明,一台印刷机一个时辰足足可印刷一千张,造个十台,一个时辰可印刷一万张,效率要比以往的印刷技术提高数十倍。

按照秘辛上的图纸和工艺来看,京城找十七八个熟手工匠,只要两三天就能够打制十几台,前提是钱粮材料充足。

第一期报纸先尽快印个五万份,北京周边州城先免费发放给百姓以及通告栏上进行张贴,并且要求通政使将此前招募的写手、说书的全部给管好,这些人在经过严格培训后,要承担日常报纸分析解读,一些新闻趣事的调查搜集,以及朝廷通告口口相传等工作。

秘辛上各种方法,职责写的非常明确,起先崇祯不以为然,只觉得很新奇,但拿着秘辛的通政司老臣属于三朝元老级别,虽然混的比较差,不过一眼便看出执政王的意图,大呼圣明。

崇祯眼前又是一亮,在假模假样要求通政使解释过后,才知道朱明玉的想法,原来朱明玉是要求通政使做皇帝与朝廷真正的口舌,能将朝廷的政令等事原滋原味的通报给各地百姓。

避免皇帝与朝廷的好意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给曲解,造成原本就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更加盲从与糊涂。

话说回来,整个大殿一夜无话,众位老大人就地而眠,呼呼大睡。可整个京城包括周边城市的百姓、商贾、卫所京营,特别是锦衣卫忙个不停,有些人是为生计忙碌,有些为事业所奔波,有些为项上人头担忧所忙碌。

飞奔往张家口堡的锦衣卫又是一人三骑,他们怀揣着崇祯皇帝给卫指挥使骆养性的密旨。

密旨内容很是简单,一笞二表三要求,对骆养性一顿鞭笞,口头责罚他失职之罪,但此次戴罪立功,不仅免了他的罪罚,还给予嘉奖,现在又要求他继续努力,务必将案子给坐实,赶紧抓捕那些通敌卖国的漏网之鱼。

骆养性这厮已经多日未踏踏实实的休息,这些年来虽有被酒色掏空的趋势,但底子略厚,午夜子时,喝了两碗羊肉汤,吃了两块大饼,又继续坐在一旁听审被抓捕的各方奸商与贪官污吏。

按照道理他是没有权限去审判罪犯,但闻风赶来的唐通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将山西按察司内与晋商有暧昧的提刑按察使给抓来,然后来审这一帮人,这按擦史本身与晋商就有一些瓜葛,但并不严重。

在锦衣卫一顿威吓诱惑之下,完全同意锦衣卫的爱国情操等观点,基本上坐实了晋商与那些犯官的罪状。而老按察使因审案清明,被骆养性写在新的秘疏里,请崇祯皇帝酌情奖惩。算是替这个老头开罪了。

骆养性想着这次他既使不能飞黄腾达,也算是戴罪立功,皇帝对他必有赏罚,自己辛辛苦苦搂了那么多年银子,才不过十来万两,好歹自己曾经也是人见人怕的锦衣卫指挥使,怎么混的如此之差。

就在唏嘘自己时运不济之时,他派往京城的心腹气喘吁吁闯入大堂。这家伙带了几个手下愣是跑死了好几匹马,仅在两天内跑了个来回,请了皇帝的圣旨。

堂上一干人等,包括当地的犯官犯将看到一锦衣卫百户急匆匆进来,内心都藏着自己的小九九。不过那锦衣卫满脸满身写满了疲惫二字,但仍带着欣喜之色看着骆养性,从后背的竹筒里取出明黄色的圣旨。

骆养性不听就知道必是好事,果然不出其所料,皇帝只是象征性的口头责罚了一下,但更多的便是褒奖,而且是实质性的,给了个虚衔,官升一级,还赏赐白银十万两,对于那些参与行动的锦衣卫、官兵同样给予了恩赏。

并且皇帝给了骆养性密旨,要求尽快将所有金银数目点清后解押回京,将那些犯官以及通敌卖国的商贾同样给带回去。

而唐通没升官,只是被豪爽的赏了一万两黄金,算是皇帝这么多年来最大的一单赏赐,使得唐通、骆养性等人五体投地,发至内心的山呼万岁。刚宣完圣旨,那锦衣卫百户便昏死过去,随行的几个锦衣卫也差不多累的半死。

天空之城的工地上,机器轰鸣,运输机不断起降。随着神鸟的降落,一会会便有大批的粮食、水果、香料等物资被磁悬浮AGV以及轻型小卡车给运到天空之城唯一一处堆放粮食物资的空地。

当下负责此地的是巩永固推荐的一位好友,现任京营一千户所试千户张名振,算是襄城伯等人整改京营手笔之一。原来位面上,张名振将会以副将任台州石浦游击将军。但此时因巩永固举荐,跟随巩永固督造监管天空之城一应事宜。

1651年,舟山为清军攻陷,张名振的母、妻、子均投火自杀殉国。张名振缟素入城后,寻尸不得,惭愧自责,试图自杀,被张煌言救起。

张名振曾经率领水军三入长江,还做诗:“十年横海一孤臣”的名句,但都无功而返,最后猝死于军中。

此时已是张名振第三夜无眠,他裹甲而立在窝棚之外,看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工地上,看着几百台巨大的怪物挥舞着巨大的爪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看见那宽阔的护城河越来越长,天上不断的还有神鸟降下。内心与表面满是惊喜与诧异神色!

一旦见到神鸟降落,便知晓定是有粮食、水果、香料给送了过来,然后他便带着民夫,未满员的卫所兵前去点检运输物资,并且指挥收购上来的瓷器、丝绸等物堆放到空地,等那些会漂浮的小怪兽将此物拖走。

截止今夜,神鸟起降足足有二百多架次,运来了不少比神鸟小很多的小怪兽。而且还有很多粮食,他可记得清清楚楚,从第一日来此他便一笔不少的给记录了下来。粮食共计四十五万余担,香料八千余担,黄金白银近八百万两,价值无法估量。

而且从昨夜开始便发现神鸟竟然运来了只有南方才有的新鲜水果,有些水果还叫不出名来,使得众人大喜。

粮食、香料、水果包括金银,日日夜夜,源源不断的往京城运输,使得这位“孤臣”内心暗暗松了一口气,京城这几日发生的事让他感叹到大明有救了!

就在凌晨寅时,京城繁华的前门大街、锣鼓巷等四个不同方向的大街上,有四个大的店铺正在装修,这四家店铺原本属于赌坊、酒馆等,是昨日下午从犯官商贾手中给收回来的。

便被朱明玉跟崇祯要来当做四海商行在京城的店铺,经过与巩永固、崇祯等人商量,为了解决京城百姓水果蔬菜消费需求,先在京城四条最繁华的街道开四家果蔬商行,名曰优鲜派果蔬店,店招右下角号上四海商行。

崇祯对经商之事了解不多,但巩永瑞算是行家里手了。听闻朱明玉几句策论后,便拍手叫好,而崇祯早就知道朱明玉此前为什么要组织商行,为的就是互通有无,把控经济,以及惠及百姓。

况且崇祯手里还攥着六成股份,巩永固与巩永瑞各半成,崇祯很大方的想着赠送三成股份给到朱明玉,没想到朱明玉尽然一点没有推辞便接受了。

朱明玉笑说道,“他是怕持续输入大量的金银给到大明,会引起大明的通货膨胀,所以希望良性发展大明经济民生,这个股份,就当先给崇祯保管着,等哪天离开前再还给崇祯。”

听到朱明玉再次提出将来有可能会离开,众人略有伤感,但很快便调整过来。当然,朱明玉又稍微讲了讲通货膨胀的意思,竟吓得在场之人脖颈发凉,原来金银多了也不见得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