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
2251500000029

第29章 细心做事,公司重视(3)

有人不解,就问玛丽小姐有什么和人相处的秘诀。玛丽小姐微笑着说出了自己心底的秘密:“一切应该归功于我的父亲,很小的时候他就教导我,对周围任何人的给予,都应该抱有感恩的心并永远铭记,并且尽快地忘记那些不愉快的过去。”

“我幸运地获得了这份工作,我的周围有很多友善的同事,虽然上司对我的要求很严格,但是在私人方面对我却很照顾,所有的这一切,我都铭记在心,并且对他们永远心存感激。一直带着这种感激的态度去工作,很快我就发现,一切都美好起来,一些微小的不快也会很快过去。我之所以工作得很顺利,主要是因为大家都很乐意帮助我。”

在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度里,人们都会对知恩图报的人更加青睐!因为那是人类相互间最美好的情感!最圣洁的关系!有一颗感恩之心的人,是善良的,更是智慧的。同事更愿意帮助那些知恩图报的人,主管当然也更愿意提携那些一直对公司抱有感恩之心的员工。因为这些懂得感恩的员工往往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他们不但明白事理、容易相处,而且对工作更具有热情,尤其是对公司更加忠诚!这样,最终会得到公司和员工双赢的局面!

不断充电,更新知识

在工作中,我们总是会看见那些工作数年自认资深的老员工,在这里应该奉劝他们,千万不要倚老卖老,妄自尊大,否则很容易被淘汰出局。这不仅是在职场上这样,这也是一个生存的智慧。那时候即使你是老板眼前的红人,他也会为了公司的利益,舍你而去。

台湾的资深音乐人黄舒骏在这方面就感受很深。处在流行工业最前线的唱片圈,10年来,每年都有前赴后继的新人,以数百张新专辑的速度抢攻唱片市场,稍不留意就被远远地抛在后面。黄舒骏觉得:“老不是最可怕的,未老已旧才是最悲哀的事。”所以,面对推陈出新的市场,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不被抛出轨道,“我是个容易忧虑的人,每天都觉得自己不行了”,这样的忧虑是进步的动力。

这可不是什么危言耸听,中国职业专家明确指出,现在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所有高薪者若不学习,无须5年就会变成低薪。就业竞争是加剧知识折旧的重要原因,据统计,25周岁以下的从业人员,职业更新周期是人均一年零四个月。当10个人中只有1个人拥有电脑初级证书时,他的优势是明显的,而当10个人中已有9个人拥有同一种证书时,那么原有的优势便不复存在。未来社会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忙得要死的人,另外一种是找不到工作的人。所以,不懈怠的学习才是百战百胜的利器。

人在职场上奋斗时的学习和在学校学生时的学习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缺少充裕的时间和心无杂念的专注,以及专职的传授人员,所以积极主动地学习尤为重要。

在工作中学习,工作是任何职业人员必须要上的第一课堂,要想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胜出,就必须学习从工作中吸取经验、探寻智慧的启发以及有助于提升效率的资讯。年轻的彼得·詹宁斯是美国ABC晚间新闻当红主播,他虽然连大学都没有毕业,但是却把事业作为他的教育课堂。最初他当了3年主播后,毅然决定辞去人人艳羡的主播职位,决定到新闻第一线去磨炼,干起了记者的工作。他在美国国内报道了许多不同路线的新闻,并且成为美国电视网第一个常驻中东的特派员,后来他搬到伦敦,成为欧洲地区的特派员。

经过这些历练后,他重又回到ABC主播台的位置。此时,他已由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小伙子成长为一名成熟稳健又广受欢迎的记者。

这个故事很清晰地说明了,只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就可以避免因无知滋生出的自满,这会有益你的职业生涯。不管你正处在你职业生涯的哪个阶段,学习的脚步都不能稍有停歇,都应该把你现在的工作视为学习的殿堂。在工作中学习,提高你的工作技能,你的知识对于所服务的公司而言可能是很有价值的宝库,所以你要好好自我监督,别让自己的技能落在时代后头。别让你自己追赶不上你的工作。

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一些窍门在里面。首先,你要努力争取培训的机会,多数企业都有自己的员工培训计划,培训的投资一般由企业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本开支。而且企业对其员工所进行的培训内容往往与实际工作的联系紧密相关,所以争取成为企业的培训对象是十分必要的,那不仅是学习的机会,更会让领导对你印象深刻。为此你要了解企业的培训计划,如周期、人员数量、时间的长短。除此之外,还应该充分了解企业的培训对象都需要什么条件,是注重资历还是潜力,是关注现在还是关注将来。并且把自己和对方的要求进行对比和衡量。如果你觉得自己完全符合条件,就应该主动向老板提出申请,表达渴望学习、积极进取的愿望。在申请的时候要尽量表现得诚恳。老板对于这样的员工是非常欢迎的,同时技能的增长也是你升迁的能力保障。更会拉近你和老板之间的关系。何乐不为呢?

随着知识、技能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我们必须通过学习、培训来进行更新我们的适应性。那些掌握新技能、能为公司提高竞争力的人将永远受到公司的欢迎。这是一个不可动摇的真理,是每个职场人都必须明白的事。

做一个服从的员工

我们所说的服从,并不是绝对的服从,没有底限的服从,而是善于服从、善于表现。你认真地回想一下就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在一个企业之中,同样都是要服从上司、尊重上司,但每个人在上司心目中的位置却大不相同,为什么?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你是否掌握了服从艺术。服从里也是有窍门的。有的人肯动脑筋,对上司布置的任务在完成的过程中勤汇报,勤请示。

对人的服从,其实也需要主动出击。主动要求的服从,才是有效的服从。反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人却仅仅把上司的安排当成应付公事,被动应付,或我只要认真完成任务就可以了,不重视信息的反馈,这其实是非常愚蠢的办法,这种人甚至还会做出“先斩后奏”或“斩而不奏”,甘当无名英雄,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而且把事做好了,没他的份儿,但如果搞砸了,却又付出双倍的代价!

我们说过服从也是有窍门的,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地解析一下。

在工作中,我们必须积极配合有明显缺陷的上司,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正是科学文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有些上司原来文化基础较差,专业知识不精。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但是上司毕竟是上司,虽然这样的上司在下属心目中的位置不高,但是心理学认为,越是这样的人,越对下属的反应敏感。你不妨借鉴他多年的管理经验,以你的智慧与才干弥补其专业知识的不足,在服从这种领导的决定的同时,还应该主动献计献策,既积极配合上司工作,但是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表现出对上司的尊重与支持,又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只有这样,你的才干才有了用武之地,成为上司的左膀右臂,上司不但会记住你,更会感激你,而这一切,都是你自己亲手争取而来的。

主动争取上司的认可,很多上司并不希望通过单纯的发号施令来推动下属开展工作。一位资深上司曾说过:请示上司的下属比顺从上司的下属更高一个层次,是一种变被动为主动的技巧,它不仅体现了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还增加了让上司认识自己的机会。这种工作方式已越来越为现代型的上司和下属重视。

关键地方多请示,聪明的下属善于在处理关键问题时向上司多请示,勤汇报,征求他的意见和看法,把上司的想法融入到自己的事情中。关键处多请示是下属主动争取上司的好办法,也是下属做好工作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