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小故事大道理大全集
2251600000011

第11章 缺陷与不足(1)

用半只脚踢球的运动员

汤姆·邓普西是美国著名的橄榄球运动员。他生下来的时候只有半只左脚和一只畸形的右手,父母从不让他因为自己的残疾而感到不安。结果,任何男孩儿能做的事他也能做,如果童子军团行军10里,汤姆也同样走完10里。后来汤姆要踢橄榄球,他发现,他能把球踢得比与他在一起玩儿的男孩子都要远。他要人为他专门设计了一只鞋子,参加了踢球测验,并且得到了冲锋队的一份合约。但是教练却尽量婉转地告诉汤姆,说他“不具有做职业橄榄球员的条件”,并请他去试试其他的事业。但是汤姆坚信自己完全能行,因此他申请加入新奥尔良圣徒球队,并且请求给他一次机会。

教练虽然心存怀疑,但是看到这个男孩儿这么自信,对他有了好感,因此就收了他。两个星期之后,教练对他的好感更深,因为他在一次友谊赛中踢出了55码远并且得了高分。这种情形使汤姆获得了专为圣徒队踢球的工作,而且在那一季中为他的球队踢得了99分。然后到了最伟大的时刻,球场上坐满了6.6万名球迷,球是在28码线上,比赛只剩下了几秒钟。球队把球推进到45码线上,但是可以说根本就没有时间了。“邓普西,进场踢球。”

教练大声说。当汤姆进场时,他知道他的队距离得分线有55码远,由巴第摩尔雄马队毕特·瑞奇踢出来的。球传接得很好,汤姆一脚全力踢在球上,球笔直地前进。但是踢得够远吗?6.6万名球迷屏住气观看,接着终端分线上的裁判举起了双手,表示得了3分。球在球门横杆之上几英寸的地方越过,汤姆一队以19∶17获胜。球迷狂呼乱叫,为踢得最远的一球而兴奋,这是只有半只脚和一只畸形手的球员踢出来的!“真是难以相信。”

有人大声叫,但是汤姆只是微笑。他想起他的父母,他们一直告诉他的是:他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不能做什么。他之所以创造出这么了不起的纪录,正如他自己说的:“父母从来没有告诉我,我有什么不能做的。”哪怕是一个肢体残疾的人,只要他有了坚强的信念,都能创造出常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用脚打字的作家

爱尔兰作家布朗,一生下来就患了瘫痪,到5岁时,还不会走路,不会说话,头部、身体、双手和右脚都不能动弹。

5岁那一年,一天,他的妹妹用粉笔写字,他从中受到启发,忽然伸出左脚将粉笔夹过去,在地上勾画起来。一年后学会了写26个英文字母。从此,母亲教他读书认字。他喜爱狄更斯的作品。后来,他学会了用左脚打字、画画儿,并开始作文和写诗。他把打字机放在地上,用左脚打字、上纸、下纸和整理稿纸。每打一张不知要消耗多少精力和时间。

21岁时,他终于出版了第一部自传体小说《我的左脚》,16年后又出版了另一部小说《生不逢时》,成为国际畅销书,15个国家出版了这部书,还改编成电影。他在48年的短暂一生中,共创作了5部小说,3本诗集。这些都是靠一只左脚的脚趾打成的。天生的缺陷虽然无法规避,但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从这个角度来讲,缺陷,就是为了人们去克服它而存在的,而不是让人们自暴自弃的。

罗斯福在缺陷面前不退缩

美国总统罗斯福是一个有缺陷的人,小时候是一个脆弱胆小的学生,在学校课堂上总显露一种惊惧的表情,呼吸就好像喘大气一样。如果被叫起来背诵,立即会双腿发抖,嘴唇也颤动不已,回答起来,含含糊糊,吞吞吐吐,然后颓然地坐下来。由于牙齿的暴露使他更没有一个好的面孔。

像他这样一个小孩儿,自我的感觉一定很敏感,常会回避同学间的任何活动,不喜欢交朋友,成为一个只知自怜的人!然而,罗斯福虽然有这方面的缺陷,但却有着奋斗的精神——一种任何人都可具有的奋斗精神。事实上,缺陷促使他更加努力奋斗。他没有因为同伴对他的嘲笑而减低勇气。

他喘气的习惯变成了一种坚定的嘶声。他用坚强的意志,咬紧自己的牙床使嘴唇不颤动而克服他的惧怕。没有一个人能比罗斯福更了解自己,他清楚自己身体上的种种缺陷。他从来不欺骗自己,认为自己是勇敢、强壮或好看的。他用行动来证明自己可以克服先天的障碍而得到成功。凡是他能克服的缺点他便克服,不能克服的他便加以利用。通过演讲,他学会了如何利用一种假声,掩饰他那无人不知的龅牙,以及他的打桩工人的姿态。

虽然他的演讲中并不具有任何惊人之处,但他不因自己的声音和姿态而遭失败。他没有洪亮的声音或是庄重的姿态,他也不像有些人那样具有惊人的辞令,然而在当时,他却是最有力量的演说家之一。由于罗斯福没有在缺陷面前退缩和消沉,而是充分、全面地认识自己,在意识到自我缺陷的同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在顽强之中抗争。

不因缺憾而气馁,甚至将它加以利用,变为资本,变为扶梯而登上名誉巅峰。在晚年,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他曾有严重的缺憾。首先正视自身的缺陷,然后,才能种植信心,最后才能得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坦然面对你的不足

著名的音乐家托马斯·杰斐逊其貌不扬,他在向他的妻子玛莎求婚时,还有两位情敌也在追求玛莎。

一个星期天,杰斐逊的两个情敌在玛莎的家门口碰上了。于是,他们准备联合起来羞辱杰斐逊。可是,这时门里传来优美的小提琴声,还有一个甜美的声音在伴唱。如水的乐曲在房屋周遭流淌着,两个情敌此时竟然没有勇气去推玛莎家的门,他们心照不宣地走了,再也没有回来过。

杰斐逊并不完美,也不出众,但是他有了小提琴和音乐才华,他就不可战胜了。生活中,对自己的缺陷和弱点,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办法,杰斐逊是用小提琴,我们呢?其实我们都有发现自己优点的武器。正视自己的不足而不气馁不自卑;积极发挥自己的长处,争取成功。

年羹尧拜师

年羹尧是清朝雍正年间的一个将军。他少年的时候,性子很烈,不愿接受约束,也不喜欢读书。家里给他请了老师单独教他功课,希望他能有些长进,但他常常因一点儿小事,就会将请来的老师打一顿。

结果,再也没有人敢到他家教书了。后来,有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先生来拜访年羹尧的父亲,表示愿意给他儿子教书。年羹尧的父亲有些担心老人不能胜任,但也只能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态度,将老先生留下了。一天,老先生在拉胡琴。年羹尧从屋外听到乐器发出的优美声音,就推门进来说:“先生,我愿学这个。”于是老先生开始教他,学了没几天,就拉出了声音,但还没学好,他就没了兴趣,走了。又过了很多天,老先生一反常态,在院子里练起拳棒来。这回年羹尧的兴趣又来了,他站在先生旁边,总舍不得离开。

老先生说:“听说你力气大,很喜欢打架,你敢和我比试吗?”年羹尧听了有些犹豫,他不是怕老师,而是担心老先生被他打几下会抗不住,毕竟年纪太大了。但他还是答应下来。老先生让他先出手,只见年羹尧跳将过去,迎面朝先生就来了一拳,速度很快。但他没有想到,拳头打出去,老师却不见了。年羹尧好生奇怪,一转身,发现老师已经站在他身后了。

年羹尧倒吸一口冷气,心里暗想:如果老师刚才打自己的话,肯定躲不开。由此,年羹尧知道了老师的厉害,不由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一再要求老先生教那些舞拳弄棒的功夫。老先生没有马上答应他的请求,而是从怀里拿出一卷书交给年羹尧说:“你先认真读读这本书吧。”年羹尧对老师的态度迷惑不解:“老师,我要学的是拳脚功夫,你却让我看书,读书有什么用?”

老先生回答:“练习拳脚,不过是强身健体,如果用于打架,一次最多不过是打败三两个;而读书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这本兵书,如果学好了,可以用于指挥军队作战,那是可以打败千千万万的人啊。”年羹尧听了老师的话,沉思良久,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自此以后,他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他也从书上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最终成为了不起的大将军。人最可怕的不是身体上的缺陷,而是人格上的缺陷。人格上的缺陷也不是不可救药的,如果遇到合适的老师,他一样可以走向杰出。

改掉性急的毛病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也是我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因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受到中国人的敬仰。但林则徐小时候,虽然机灵聪明,但性子很急,办事毛毛糙糙,经常出些差错。父亲觉得小孩子这样下去养成习惯,将来办事要出大错。

一天,父亲把林则徐叫到跟前,给他讲了一个“性急判官”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判官,由于他非常孝敬父母,所以每遇到不是孝子的犯人,他就判得特别严。一天,有两个人拉来一个年轻人,说这个年轻人是个不孝之子,要判官严惩。判官一听,立刻火冒三丈,就喊:“来人呀,打这个逆子50大板。”

这个年轻人想开口申辩,可是嘴被堵着,有话没法说,只好挨了50板子,屁股被打得血肉模糊。一会儿,有个老太婆拄着拐杖急匆匆走进来,哭诉着有两个盗贼溜进院偷牛,被她的儿子捉住,并要送他们到官府来,可是力不从心,两个强盗反把她的儿子捆走。她告诉判官她就这一个孝顺儿子。

判官一听,心里暗想:莫非恶人先告状,我刚才打的就是她的儿子?他忙叫人把那两个捆人的人找来,但他们早已溜走了。这时,被打昏过去的年轻人突然呻吟了一声,老太婆一看,正是自己的儿子,惊叫一声,昏倒在地,再也爬不起来了。聪明的林则徐知道父亲的这个故事是针对他的毛病讲的,便说:“我一定好好改一改急躁的毛病。”“性急判官”的故事,牢牢记在了林则徐的心里,此后他更加发愤苦读。如果意识到自己性格的不足,就要立志改正它。

不同的命运

有两个到处流浪的叫花子,乞求救助。一个是一辈子都没得过病的巨人;另一个是个瘸子,一生中经常生病。瘸子已经习惯于巨人的嘲笑,他只有将嘲笑都吞到肚子里,在没事的时候,他总是这样祈祷:“圣明的主啊!惩罚这个整天嘲弄我的邪恶人吧!弥补我的缺陷。”最终,他到达了都城,正赶上国王遭受到巨大的不幸。他最信任的两个仆人突然死了。

一个是他的私人保镖,另一个是可以给皇室成员熟练地看病的医生。于是国王派人到全国各地寻找健壮的人和医生来补充这两个空缺。最后在众多请愿者中,国王选出了一个最强壮的人和一个医生。然后让他们出示各自胜任的证据。“国王陛下!请把这个城里最强壮的人带来,我会一拳打死他。”那个强壮的人说。“给我一个最没希望的瘸子,我能在一星期内治好他。”

那个医生说。于是国王快速派人在城里寻找这样的两个人。很凑巧,他们在街上碰到了这两个叫花子,他们把他俩带到国王面前。首先是那个强壮的人,他一拳就打死了巨人。然后是那个医生,他检查了瘸子,一星期后瘸子便痊愈了。命运有时变幻莫测:自身的优点会给自己带来不幸,而缺陷则会带来好运。

耳聋的幻想家

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是俄国著名的科学家,有俄罗斯航天之父的美誉。他生在俄国梁赞省的一个美丽的村庄。在父亲的培养下,康斯坦丁从小就养成了谦虚、节俭、热爱劳动以及自立的好习惯;小康斯坦丁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爱幻想。8岁那年,母亲送给小康斯坦丁一只氢气球,并且叮嘱道:“小康斯坦丁,要拿好了,不然气球会飞走的。”康斯坦丁小心地接过这只红红的氢气球,高兴极了,他牵着气球的线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忽然,一阵风吹来,小康斯坦丁没抓牢,氢气球一下子就飞了出去,飘飘荡荡地越飞越高,很快飞到了天空深处。“康斯坦丁,妈妈刚才叮嘱过你了,怎么还是让气球飞走了?”妈妈嗔怪道。“妈妈,”小康斯坦丁望着越飞越高的气球,若有所思地说,“氢气球飞到哪里去了呢?”“大概到星星上去了吧。”妈妈说。“那么,我能像氢气球那样飞到别的星星上去吗?”小康斯坦丁好奇地问妈妈。“那是不可能的。”妈妈回答道。

“如果我乘一只氢气球呢?就可以了吧?”“也不行。”童年的康斯坦丁就是这样地喜欢幻想,喜欢问很多奇奇怪怪的问题。但是生活对小康斯坦丁这个小幻想家来说,却是不幸的。10岁时,小康斯坦丁不幸患上了猩红热,由此所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使他几乎完全失去了听觉。从此,他成了一个半聋的孩子。由于耳聋,小康斯坦丁上学时,听不清楚老师讲的内容,也常常招致其他小朋友的嘲笑。康斯坦丁逐渐与人们拉开了距离,他无法继续在学校读下去了,只好辍学回到家里。母亲把全部精力都用到了对小康斯坦丁的教育上,教他读书写字,常常夸奖他出色的想象力。可是,灾难接踵而来。

两年后,母亲去世了。小康斯坦丁陷入了人生最痛苦、最忧伤的时刻。但是,这些都没有击倒他,反而使他更加发愤地读书,以幻想的方式忘却痛苦与烦恼,从而使他走上了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的道路。康斯坦丁通过刻苦的努力,学到了许多物理学知识。

后来,他又爱上了设计各种模型,以此来检验自己学到的知识。在制作这些模型的过程中,小康斯坦丁学会了木工、钳工和使用其他工具的技能。后来,康斯坦丁一边教书,一边做独立的研究工作。1883年,他在一篇名为《自由空间》的论文中,正式提出利用反作用装置作为太空旅行工具的推进动力的设想,使人类几千年来关于宇宙航行的幻想终于变成了科学的可能,为后人开拓了一条通往星际空间的广阔道路。

1957年,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以及1969年美国的登月壮举,最终使得他的理论设想成为现实。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小缺点酿成大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