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小故事大道理大全集
2251600000021

第21章 为人与处世(3)

狮子为了他的霸业,准备与敌人开战。出征前他举行了军事会议,并派出大臣把动物们召集来,要大家根据各人的特长负责不同的工作。大象驮运军需用品,熊冲锋打头阵,狐狸出谋划策当军师,猴子则玩弄花招迷惑敌人。“把驴子送走,他们反应太慢,派他去有什么用?还有野兔,它们老犯胆小的毛病。”

一只动物向狮子建议。“不,不!这不碍事,”狮子说,“我要用他们,没有他们,我们的队伍就是一支不完整的队伍。驴子的叫声让人闻风丧胆,我们可以让他当号手。野兔就给我们当传递消息的通信员好了!”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即使是很弱小的人。聪明的领导者善于发掘下属身上的长处,为自己的事业服务。

熟能生巧

宋朝的时候有个人叫陈尧咨,他善于射箭,同时代人没有谁能比得过他,他因此很自傲,把自己比作古代神箭手养由基。有一天,他在自己花园里练箭时,有个卖油的老头走过来,只见那老头放下油桶,站在篱笆墙外看热闹,陈尧咨见有人观看更来劲了。

他摆好靶子,搭箭上弦,叉开步拉满弓,只听“嗖”的一声,箭不偏不斜正好中的。陈尧咨心想:老头,今天就叫你开开眼,看个够。于是他一连射出十几箭。只有一两箭未中,其余全是正中靶心。陈尧咨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他举起弓跳跃着,在庆祝自己的胜利。他本以为卖油老头儿看了一定拍手叫好,可是抬头看时,只见老头捋着胡子点头微笑罢了,表现出不十分赞许的样子。陈尧咨很纳闷儿,走上前问卖油的老头说:“你懂得射箭吗?看你的表情,好像我的射箭技术还有什么地方不精吗?”

卖油的老头说:“我不懂得射箭技术,不过这也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手熟罢了,我看你的手法练得还不够熟。”陈尧咨听了这话之后非常生气,说:“当今世上没有谁的箭法可以跟我比,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呢?”卖油老头看见陈尧咨发怒,便解释说:“我不会射箭,我只会卖油。就拿我倒油的技巧来说明射箭的道理吧。”老头拿出一个油葫芦放在地上,又取出一个带孔的铜钱放在葫芦嘴上,然后用勺舀起油往葫芦里倒。一勺一勺把葫芦都灌满了,油从铜钱眼里通过,铜钱上却没沾上一滴油。陈尧咨看了之后,拍手叫好。

卖油老头又笑笑说:“我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我一年四季练得手熟罢了,并不值得骄傲,这与古时庄子‘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的道理没什么两样。”陈尧咨听了卖油老头的话,看了他倒油的技术,觉得非常惭愧。无论做什么事情,熟能生巧,时间一长就觉得很简单,不能有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

嗟来之食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年发生了大灾荒,百姓没有粮食吃,背井离乡,到处逃亡,有饿死在他乡的,有饿死在路上的,全国一片饿殍景象,情形十分凄惨。齐宣王想尽一切办法救济灾民,但还是无济于事,宣王只能干着急没办法,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国民逃荒到别的国家去。

有个名叫黔敖的富人,派出去很多的奴役大发慈悲在路边摆些饭食,等待着饥饿的百姓来吃。有一个几天也没有吃饭的饥民,用衣袖遮着脸,用绳子绑着鞋子,饿得眼睛都睁不开的样子,走上前来。黔敖看见了他,就左手端着饭碗,右手提着水壶,高声吆喝他说:“嗟!来食。”

意思是:“喂!来吃吧。”黔敖认为在这么严重的荒年里,粮米比黄金还值钱,自己能施舍些食物给饥民,已经是了不起的义举了,所以说话的声音大些,语言也不客气。那个人一听,觉得黔敖很不礼貌,挫伤了自己的自尊心,就扬起眉毛,瞪起眼睛,看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受这种侮辱,不吃‘嗟来之食’,才饿到这种程度!”黔敖也意识到自己的态度不对,向他道歉,但是他坚决不吃,不愿意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怜悯和施舍。最后,这个人终于饿死了。一个人的气节往往比生命还重要,我们在给予别人帮助的时候更要尊重别人的人格。

打就是不打

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丘浚的人,他在朝廷做一名殿中承官员。有一次,他去杭州大寺院里拜访一位名叫“珊”的老和尚。老和尚瞧着丘浚官卑职微,理都不屑理一下,态度很傲慢。

一会儿,外面报说有位将军的公子驾到,老和尚慌忙跑下石阶,亲自把公子扶下马鞍,迎进禅堂,又是点头哈腰,又是装烟倒茶。丘浚在一旁看着,心里气愤不平,等公子走了以后,他责问老和尚说:“你待我如此傲慢,为何看见将军公子这般恭敬?”老和尚回答:“先生不懂我们出家人的道理,这叫做恭敬就是不恭敬,不恭敬就是恭敬。”

丘浚勃然大怒,抄起杖棍就在老和尚的秃头上狠狠地打了几下,一面打一面说:“师父休要见怪,打你就是不打你,不打你就是打你!”嫌贫爱富、见风使舵,见到穷朋友就不予理会,见到有一些权势的朋友就点头哈腰,这样的人只会遭到他人的唾弃。

老僧纵虎

从前,在太行山天井关西边十里处,有一座用茅草搭成的僧房,房里住着一位老和尚。有一天,老和尚下山化缘经过一条山间小路,看见有一只虎崽像小狗那么大,折断了前腿趴在地上,由于饥饿,嗷嗷待哺。老和尚非常可怜它,又因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所以就把小虎抱在怀中,带回住处饲养。老和尚吃素,没有肉食喂它,只好给它粥饭吃。

小虎因饥饿得厉害,见到粥饭也不挑剔,总是饱食一顿,后来渐渐地养成了吃粥食的习惯。老和尚非常喜欢小虎,小虎跟老和尚也非常亲昵。平时老和尚外出,小虎就跟在身后;老和尚在家,小虎就依在他的膝下陪伴,不管老和尚在哪里,小虎都步步不离左右。两年过去了,小虎越来越强壮,现在它已经成为一只成年的老虎了。小虎虽然长大,但温顺的程度却仍然和从前一样,因为它一条腿有些瘸,人们称它为“跛脚虎”。

不光对老和尚,小虎对过往的客人同样是非常亲密,没有一点威胁人的行为,所以远近的高僧都推崇老和尚是驯虎的能手。老和尚也欣然接受,以为老虎对他友善。有一天,老和尚带着虎出远门,走到天井关,突然流起鼻血,淋漓不止。老和尚怕鼻血弄脏了地面,于是用脚尖点地,向虎示意,让它去舔吃。虎接到指示后就去老和尚的脚下舔血,虎舔到人血,觉得特别香甜,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东西,可吃在嘴里,又觉得太少无法解馋。它的兽性在鲜血的刺激下逐渐恢复,终于它按捺不住了,突然扑向老和尚,咬断他的脖子,把他拖到山涧中,吃了个一干二净。

这只虎饱餐一顿过后,尝到了人肉的甜头。从此,它不再吃别的食物,整天蹲在路边,专等行人经过,它好扑食。来往过客被老虎伤害的甚多,每到太阳偏西时,人们就互相告诫:“停止行路。”人们议论说,太行山的老虎吃人成性都是那只瘸虎煽动所造成的结果。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对品质恶劣的坏人不应该有怜悯之心。

鬼怕恶人

有一天,艾子在路上走,看见路边有座庙宇,就坐下来休息。这庙宇虽然建筑得矮小,但装饰得很威严壮丽,里面还供奉一尊大王塑像。庙宇前边有条小河沟,有个人走到这里被河沟挡住了过不去,他左右看看,没有可搭成便桥的材料,他回身到庙里把大王塑像搬出来,横在河沟上做桥,踏着走过去了。

不一会儿,又有一个人走到这里,看见有人用大王塑像搭桥,再三叹息,说:“对大王怎么如此亵渎冒犯呢?真是岂有此理!”说着,亲手把塑像扶起来,用衣服擦拭干净,双手捧着又送回原来的座位上。然后恭敬地跪下去,虔诚地说:“把大王塑像搬来搬去,多有得罪!”然后拜了又拜才离去。

过了一会儿,艾子听见庙中的小鬼说:“大王,您作为一方之尊居住在这庙里,本该受乡里人祭祀、崇敬才对,可竟被那个不懂道理的愚民所侮辱,为什么不给他施加一些灾祸惩罚他呢!”大王问道:“如果降灾祸,你说应该给谁施加灾祸呢?”小鬼不假思索地回答:“那还用问吗?当然给前者了,因为他是那样无礼啊!”大王说:“不对,应当施加给后来的那个人。”

小鬼迷惑不解地问:“这我就不明白了,前边的那个人踏着大王塑像过河沟,你受的侮辱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了,你却不降祸给他;后来的那个人对您那样崇拜、尊敬,反而要施加祸患给他,究竟是为什么?”大王听了,无可奈何地说:“我怎么不想给前边的那个人施加灾祸呢?但是前边那个人已经不信鬼神了,我在他的心目中已经失去了尊严和威信了,我又怎么敢给他施加灾祸呢?”坏人只能欺侮善良的人,我们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任何邪恶势力都是不可怕的。

魏文侯改过

师经弹琴,魏文侯随着乐曲跳起了舞,并且高声说道:“我的话别人不能违背。”师经拿起琴去打魏文侯,没有打中,却把帽子上的穗子撞断了,文侯大惊,气愤地问道:“寡人有何过失,你打寡人?”师经没有回答问题,在一旁默默不语。

文侯接着问手下的人说:“身为臣下却打他的国君,应该处以什么样的刑罚呢?”“应该处以死刑。”左右答道。师经说:“我想在死之前说一句话,可以吗?”文侯说:“可以。”师经说:“以前尧舜做国君时,只怕他讲的话没有人反对;桀纣做国君时,只怕他讲的话遭到别人的反对,我打的是桀纣,不是打我的国君。”

文侯说:“放了他吧!是我的过错,把琴挂在城门上,用它作我的符信;不要修补帽子上的穗子,用它来时常告诫我自己。”必须善于倾听逆耳之言,不要怕别人反对你,因为这才是对你的另一种关心与爱护,深刻的道理往往就存在于这些逆耳之言中。

不说人之过

春秋时期,晏子手下有个人叫高缭。他在晏子手下做了3年的官,一直以来都是很小心,为人也非常谨慎,为官3年以来从来没有犯过错。可是突然有一天,晏子没有任何的原因就把他辞退了。晏子左右觉得很奇怪,对晏子说:“高缭为你做事已经3年,从来没有办错事,你不给他奖励倒也罢了,可是还要将他辞退,似乎太过分了吧。”晏子说:“我是一个不中用的人,正如一块弯弯曲曲的木头,必须用墨斗来弹,用斧头来削,用刨子来刨,才能做成一件有用的器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毛病和缺点,但是如果别人不给予提示的话,自己是看不到的。但是高缭呢,他在我身边足足3年,看见我的过错,却从来不说,这对我有什么好处?所以,我把他辞退了。”一个正直的人应该既不讳疾忌医,也不专做“好好先生”,而应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只动物与风

很久以前,有一种叫夔的动物,长得像牛却没有角,只长了一只脚。夔因为只有一只脚,所以走路一跳一跳的。它很羡慕有多只脚的动物炫,炫的俗名叫百足。它认为炫有很多的脚,走路一定也很快,可是没想到炫也有羡慕的动物,它很羡慕没有脚而能走得比它快的蛇。

可是蛇却很羡慕无形而能飘动的风。有一天,夔和炫、蛇遇到一起了,它们自由自在地攀谈起来。夔对炫说:“我用一只脚一跳一跳地行走,这是只有我才能办到的。可是你用上万只脚行走,是怎么走的呢?”炫回答说:“是这样的,你没见过人吐唾沫吗?他们吐出的唾沫,大的像珠子那么大,小的像雾滴那么小,混杂在一起落下来,数也数不清。我凭借自然本能行动,为什么能行走,其实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炫也不理解蛇为什么没有脚也能走得很快,它问蛇:“我用很多只脚行走,却不如你没有脚走得快,这是为什么呢?”蛇回答说:“我是凭借自己腹部的鳞来摩擦地面行走的,至于没有脚却能行走这么快,我也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但是我却能够逮住有脚的动物。有时候我真的很庆幸自己没有长脚,要不然像你一样有那么多的脚却跑这么慢,还不得饿死啊!”

炫惭愧地低下了头,看到炫的样子,蛇显得极为得意。这时候,一阵风刚刚过去,又吹来一阵风。蛇不解地对风说:“我运动着我的脊背和两肋行走,好像有脚行走一样。可是你呼呼地从北海刮起来,又呼呼地刮到南海去,像没有形迹似的,但是速度却比我快得多。这是什么缘故呢?”风回答说:“你只看到我风光的一面,却不知道我也有我的痛苦。

我从北海刮起来到南海去,虽然速度很快,但这只是一个方面。从另一个方面看,我还有小的失败之处。在我前进的途中,有人用手指挡住我,我不能吹断人的手指,人的手指胜过了我;有人用脚踢我,我不能吹断那人的脚,那人的脚也胜过了我。这都是我小的失败之处啊!虽然这样,刮断大树,吹飞房屋,却只有我能够办得到。所以,我是用许多小的失败来换取大的胜利的,这是只有圣人才能够做到的啊!”听了风的话,夔、炫、蛇这三只动物都瞪着大眼睛,听得入迷了,对风佩服得五体投地。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不要盲目羡慕别人,也不要妄自菲薄。

艾子打猎

艾子有打猎的爱好。他养了一条猎狗,这条猎狗非常能捉兔子。艾子每次出去打猎,必定要让它跟随着自己。

每次捕捉到兔子后,艾子必定会掏出兔子的心肝,让它饱吃一顿。所以猎狗每次捕捉到兔子,就会摇着尾巴注视着艾子,喜滋滋地等待着艾子喂它。有一次,艾子出去打猎,这天兔子很少,猎狗的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忽然,两只兔子从草丛中跳出来,猎鹰飞过去追击,兔子很狡猾,拐着弯奔逃。猎狗奔过去,猛地一扑,却误捕到猎鹰,把猎鹰咬死了,兔子趁机逃跑。艾子连忙跑过去把死鹰捡起来,心疼愤恨得没办法说,猎狗却又像从前那样摇着尾巴沾沾自喜地走来,两眼瞅着艾子,等待着喂给它东西吃。艾子盯着猎狗痛骂道:“你这条糊涂的狗,竟然还在这里自以为是哩!”人难免犯错误,但犯了错误不认识错误,反而当做功劳,那就不能容忍了。

列子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