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好心态好习惯好性格大全集
2252500000011

第11章 具备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做到最好(4)

乐观的人并不如人们认为的那样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事实上,他们能够正确面对自己的处境,能够看到现实中不利的因素,并且知道自己的弱点和优势。他们同别人的不同,就在于有着长远的目标,相信自己能达到目标,因此他们总是信心百倍,付出所有的精力来追求目标。

乐观的人大都有较好的人缘,他们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不管对方是什么个性的人,他们总能看到别人的长处,设法利用这些长处,让这些人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努力为他们工作。所以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之下,他们能更快地达到自己的目标。同样他们对身边的人的看法同样是积极的、信任的,因而乐于同别人交朋友。故即使是悲观低沉的人,在乐观的人身边久了,也会因为他们乐观的个性受到鼓励,因为受到他们持续不断的鼓舞而改变个性,变成一个奋发向上的人。于是,悲观低沉的人也很愿意同乐观的人打交道,他们不仅从乐观的人那里得到信任和帮助,也经常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和灵感,从而尽力协助乐观的人追求成功。

乐观的人具有一种巨大的感召力,能使他们身边聚集起一大批有志之士。生活中人们喜欢聚集在乐观的人身边。他们昂扬的斗志、乐观的个性、永不止息的精神,会鼓舞、带动着每一个人向前走,达到人生的梦想之地。因而,乐观的人人缘很好,不论什么时候,身边总有同他们一样志向远大的人们帮助他、激励他。

同时,乐观的人是最无私的人,他们不仅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还尽力鼓励、帮助他人走向成功。他们的目光所及,并不只是自己的狭小天地。他们比常人更关注大众的事,并且坚信未来是大家的,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力量。只有保持乐观,才会对人生充满信心,才能在通往成功的人生之路上保持高昂的士气。

乐观的人生态度,关键在于有一颗豁达、欢畅、幸福、安详的心。一般来说,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天堂或地狱,天堂和地狱只不过是人的内心投射或想象的结果。人生的幸福、快乐与否,往往并不完全取决于现实的世界,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亦即对问题的看法;种种烦恼的原因也往往不在于外界事态,而是主要取决于我们对该事态的看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乐观者实际上是以自己积极的心态看好了客观世界;相反,悲观者实际上是以自己消极的心态看坏了客观世界,在悲观者心中,现实是或多或少地被丑化了的。既然乐观或悲观的人生态度是在长时期中培养、发展出来的,那么反过来也可以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改变人生态度是完全可行的。

乐观能使人幸福、健康,要想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首先要做一个乐观的人。所谓乐观,指的就是一种积极的处世心态,是以接纳、豁达、宽容、愉悦和平常的心态去看待周边的现实世界。这种生活态度主张把人生感受与人的生存状态区别开来,认为人生是一种体验,是一种心理感受。即使人的生存状态一时难以改变,人也可以通过他们的精神力量去调节他们的心理感受。换言之,人的生存质量往往是主观心态的投射。它说明,人的生活并非是一种无奈,而是可以由自身主观努力去把握和调控的。世上实在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当代著名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认为:如果你的思想乐观,你的生活必然充满快乐;如果你心存悲观,你就会认为事事悲惨;如果你觉得恐惧,就会感到鬼魅在身旁窥伺;如果你老觉得身体不舒服,就会致病;如果你认为事情不能成功,则必定失败;如果你陷于自怜状态,必定会被亲友疏离。所以,当我们被恶劣情绪缠绕的时候,我们不要怨天尤人,而是要尽快地调整我们的心态,调整我们的心灵镜头焦点。

乐观生活,凡事多往好处想

有些遇到事情想不开的人,当烦恼袭来的时候,他们总会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不论谁都比自己强。而实质上,事情并不完全是这样的。就如上帝把某人塑造成矮子,但却给他一个聪慧的大脑一样,也许你在这方面是不幸的,但在另一方面却是幸运的。遇到事情只要你多往好处想,你就自然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圣诞节前夕,甘布士欲前往纽约。妻子在为他订票时,车票已经卖光了。但售票员说,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可能会有人临时退票。甘布士听到这一情况,马上开始收拾出差要用的行李。妻子不解地问:“既然已没有车票了,你还收拾行李干什么?”他说:“我去碰一碰运气,如果没有人退票,就等于我拎着行李去车站散步而已。”等到开车前三分钟,终于有一位女士因孩子生病退票,他登上了去纽约的火车。在纽约他给太太打了个电话,他说:“我甘布士会成功,就因为我是个抓住了万分之一的机会,因为我凡事都从好处着想。别人很有可能会以为我是个傻瓜,其实这正是我与别人不同的地方。”

对于这样一个拎着行李去散步,抓住万分之一的机会的人,心态是多么的积极,多么乐观啊!

从来就不抱怨自己的命运会如何,总是找快乐、找希望、找机会,这就是美国百货业巨子甘布士作为成功者的品格。

有一个名叫米契尔的青年,一次偶然的车祸,使他全身三分之二的面积被烧伤,面目恐怖,手脚变成了肉球(不分瓣),面对着镜子当中难以辨认的自己,他的内心痛苦而又迷茫。他想到某位哲人曾经说的:“相信你能,你就能!问题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你应当如何地面对它!”

他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从痛苦之中解脱了出来,几经努力、奋斗,变成了一个成功的百万富翁。此时此刻,他不顾别人规劝,非要用肉球似的双手去学习驾驶飞机。结果,他在助手的陪同下升上天空后,飞机突然发生故障,摔了下来。当人们找到米契尔时,发现他脊椎骨粉碎性骨折,他将面临终身瘫痪的现实。家人、朋友悲伤至极,他却说:“我无法逃避现实,就必须乐观接受现实,这其中肯定隐藏着好的事情。我身体不能行动,但我的大脑是健全的,我还是可以帮助别人的。”他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幽默去讲述能鼓励病友战胜疾病的故事。他走到哪里,笑声就荡漾在哪里。有一天,一位护士学院毕业的金发女郎来护理他,他一眼就断定这是他的梦中情人,他把他的想法告诉了家人和朋友,大家都劝他:“这是不可能的,万一人家拒绝你,多难堪。”他说:“不,你们错了,万一成功了怎么办?万一答应了怎么办?”

多么好的思维,多么乐观的心态!他勇敢地向她约会、求爱。在过了两年之后,这位金发女郎嫁给了他。米契尔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成为美国人心中的英雄,成为美国坐在轮椅上的国会议员。

有一句话说得好,“要想快乐,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看看比你还不幸的人。”这可以称作为对比推理法,想到别人还不如自己的时候,心里自然就会感到无比的快乐。悲观的失败者视困难为陷阱,乐观的成功者视困难为机遇,结果就有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凡事从好处想,就会看到快乐,有了快乐才能增添我们生活的色彩与轻松。

从前有个老婆婆,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盐,小儿子卖伞,可是,她却总是不快乐。

天晴时,她就为小儿子担心,这么好的天气,他的雨伞卖给谁呢,一家子吃什么啊,想着想着,她就哭起来。

天下雨时,她又为大儿子发愁,盐受了潮,就不好卖了,一家人都要饿肚子,想着想着,老婆婆又哭起来。

邻居老伯见老婆婆总是愁眉苦脸,身体越来越差,就对她说:“遇事要往好处想。”老婆婆问:“怎么才是往好处想呢?”

老伯说:“出太阳的时候,你可以为大儿子高兴,她的盐好卖了;下雨时,你可以为小儿子高兴,他的伞有人买了。”

老婆婆听了,觉得有道理,就照他的话去做,从此,无论天阴天晴,她都是高高兴兴的,身体也好起来。

有这样一则幽默:一个人老是感觉每天过得不顺心,有一天出门不小心,一脚踩空掉到水里,爬上岸一看,嘿!口袋里还装了一条鱼。以这种心态去生活,你就会过得很坦然,同时也会感到无比的快乐。

有许多人在遭遇到失败之后常会责怪环境和别人,也有很多人在成功后会感谢很多人。其实最后真正影响我们成败的人是我们自己。基督徒常把十字架看成是痛苦的标记,很少能体会它所蕴涵的光荣恩宠的真谛。坦白地说,如果把十字架当成痛苦来背,那确实是痛苦又沉重的,背起来就比较心不甘情不愿。然而如果能洞悉它那光荣而又恩宠的“结果”,而用另一种态度去面对,那么其所结出来的果子自然就会大不相同。“人生”这一棵树是很奇妙的,我们给“他”不同的思想(养分),他就会结出不一样的果实。《圣经》上说得好:“你怎么想,你就会变成怎么样的人。”

因此凡事往好处想的人,好事就会自然随之而来。

凡事要往好处想,就会以从容而镇定的心态尽情地去享受生活,即以“舒缓之心度日”,这样就能充分享用生活所赋予的每一滴琼浆,“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卑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劳攘者自冗。”

凡事要往好处想,就能够准确地找到生活的角度,在我们展示生命的风采的过程中,有轰轰烈烈的伟大,有朴实无华的平凡,有义无反顾的执著,也有大起大落的悲壮。不是夏风,不必妩媚;不是冬雪,何必凝练?我们终将能够守住自己情有独钟的那种生活姿态。

凡事要往好处想,就能够乐观地对待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和压力。生活本来就是这样:有挫折,有艰辛,有苦恼,有困惑,我们必定遭受挫折,然而对于曾经美好的生活,美好的心态让我们平静让我们豁达而自信。

凡事要往好处想,就能够淡化功利名禄。粉黛香艳,倚红弄绿,那是潇洒明星,我笑而避之;黄金富贵,肥食轻裘,那是巨富大款,我敬而远之。

凡事要往好处想,就能理智地对待自己,把握年轻的含义:一份幼稚,一份成熟,一份痴迷,一份自信,一份清纯,一份热情。

凡事要往好处想,就可能成为一个大度潇洒的人,一个善解人意的人,一个宽厚豁达的人,一个自信快乐的人,一个会爱护自己懂得尊重别人的人,一个重事业感情喜欢四季风景的人。

只要凡事都往好处想,我们就能像贝多芬一样对着漫漫人流喊出那充满骄傲的话语:“生活这样美好,活它一千辈子吧!”

排解困惑,学会自我安慰

在平时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会遭遇这样或者那样的失败,面对此种处境,怎么办呢?一味沉陷在其中而不能自拔,当然是不可取的。因此,作为现代人应懂得利用精神上的安慰来缓解自己的情绪,这种正常的排解心理困惑与苦痛的方法都谓之精神胜利法。

自我安慰可以说是精神胜利法的最大特征,俗话说,境由心造。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万事如意,遇到挫折、疾病,怎么办?是怨天尤人,整天沉溺在失败的痛苦之中,还是辩证地看待一时的不利?显然应该是后者。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里所说的精神胜利法的本质就是在逆境中如何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的一种方法。

现实中,有些人经受不得半点的委屈与挫折,名缰利锁,成天为一些鸡毛蒜皮之类的得失而唉声叹气,稍遇到一些对自己不利的小事,便悲观失望,“听天由命”,放弃生活的勇气。这些人缺少的正是自我安慰式的精神胜利法。尤其是有些年轻朋友,总是大喜大悲,遇上落榜、失恋之类事情,马上觉得“我完了”,一蹶不振者非常的多,轻生者也有。自己为何不想得开些呢?

自我安慰式的精神胜利法,则有着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待自身外貌方面的某些小瑕疵,不妨用“此乃特点”自我解嘲;在当我们事业失败的时候,我们正常会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当我们受到别人欺侮之时,我们会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当我们失恋时,我们会说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些安慰都是我们所需要的。对待贫富,不妨相信:“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对待受辱,不妨用“不与小人一般见识”而自我解嘲……许多事情,其关键就在于自身的心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见心态之真机”。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多思有何益?让我们来一点精神胜利法,那么我们的生活自然就会阳光四射。

在我们的现代社会中,竞争十分的激烈,人们都在为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生活,学习而忙碌地奔波着。有很多人因为没有很高的文化素质而被社会淘汰了,也许有的人会因此而灰心丧气,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生活的动力,就如同一艘迷航的船一样在茫茫的大海中到处漂流,结果弄得自己生不如死。然而有的人却能挺过来,他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安慰自己:“不要被眼前的难关所吓倒。”通过自己的努力调整好心态,又重新踏上了工作岗位。

精神远比物质重要,精神上的胜利当然大于物质上的胜利。因为精神上的胜利无处可买,或者说仅仅靠钱是根本买不来的。幸福并非存折、住房面积、消费指数之类能够衡量的,关键是看你是否满足,是否快乐。而对满足的标准,每个人都会做出各种各样的设定。达到标准有快乐可言,可见幸福与否,并不完全是命运造成的,其根本的窍门实际上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只不过有些人及时地意识到了,而有些人永远不可能察觉而已。

这种正常的精神安慰对人自身的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每个人都必须要学会从失落中走出来,必须学会调节情绪,使之获得某种平衡。否则,我们将会长期处在名利的斤斤计较中而痛苦。

一个人的快乐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需要自己去营造。快乐的生活也是有一定的方法的,就看你是否懂得为了获得自己的快乐而想方设法。可能你改变不了眼前的这个世界,但你应该有办法去改变自己的心情。“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更没有快乐生活的裁判,所有的这些都是要靠自己去经营。

由此可见,精神胜利法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也是有一定的现实实用意义的。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最消沉最失意的时候,用这种方法来安慰自己,使自己能够从阴影中走出来,重新找回自我,这样才能够从失败的教训中取得新一轮的成功。曾有这样一位老师,他是一位数学老师,他的思想开放且先进,他说:“一个人对于一些事应该放得开,作为一名学生,不要对于成绩,名次那么看重,每个班总有最后一名,考最后一名的人不一定他做什么都差,不要说他就一定成不了才,世界上也有很多大器晚成的人,因此,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对自己感到灰心丧气,忧心忡忡,应该坚信总会有发展自己的机会。”

有时想想,如果每一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安慰的心理,也许这个社会就会多一份快乐,少一份忧愁;如果每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烦心事放开一点,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整天陷入精神不振的状态。

改变态度,主动争取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