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脉圈大全集
2252900000010

第10章 人脉圈越早建立,越容易成功(2)

美国小镇上有一家人,儿子的名字叫做怀特。怀特十六岁时中学毕业,来到镇上的铁道电信事务所工作,成为一名学徒工。怀特不是个容易对现状满意的孩子,他积极进取,为自己的未来而不断奋斗。结果,在他不断的努力下,二十七岁的怀特的人生发生了第一次重大转折,他成功当上了管理所所长。后来,怀特先是进入西部合同电信公司任职,后来又接替了俄州铁路局局长的位置。

怀特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多结交一些比自己优秀的朋友。因此,当他的儿子还在上中学时,他就建议儿子:“在学校要和一流人物结交,越有能力的人越容易成功……”

有人会觉得怀特的想法太势利,其实,只要换个角度来思考,你就会改变看法,因为把有能力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并不可耻。好的朋友不仅是良伴,也是你的老师。要与伟大的朋友缔结友情,跟想一步登天类似,是相当困难的事。这原因并非在于伟人们的出类拔萃,关键在于你自己的态度。

年轻人只要把心态放平和,要和人相识,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困难,只要你肯不断努力,早晚会成功。

约翰·诺拉出身于美国的一个贫寒家庭,他很早便开始给别人打零工。在工作之余,他最大的爱好就是阅读一些名人传记。从中他可以知道成功者的大概经历。然而,这并不能让诺拉满足,他很想知道得更详细些,想亲自跟这些成功人士面对面交流。

一次,他想和威廉·亚斯达交流就专程跑到纽约,早上七点就到了威廉·亚斯达的事务所。在第二间房子里,诺拉立刻认出了面前的人就是亚斯达。一开始,亚斯达对这个莽撞少年并没有好感。本来亚斯达要让秘书赶走诺拉,但是当他听到诺拉说“我很想知道,我怎样才能赚得百万美元”时,亚斯达转变了自己的态度,两人竟谈了一个小时。随后,亚斯达还介绍他去找其他成功人士。

诺拉按照亚斯达的指示,遍访了一流的商人、总编辑及银行家。虽然他所得到的忠告并不一定对他有所帮助,但是与那些成功者的交流,给了他自信,他开始仿效他们成功的做法。过了两年时间,二十岁的诺拉成为一家工厂的老板。二十四岁时,他成为一家农业机械厂的总经理。在短短五年时间里,他就如愿以偿地拥有百万美元的财富。这个来自乡村粗陋木屋的少年,取得了难以想象的成功。

有这样的说法:“如果要求我说一些对青年有益的话,那么,我就要求你时常与比你优秀的人一起行动。这是最有益的。学习正当地尊敬他人,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

但是有人对这样的说法不屑一顾,他们对于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更津津乐道。这样做对提升自己的优越感的确有益,但我们得不到进步与提升。而结交比自己优秀的朋友,不仅能促使你更快成熟起来,他们还会提供给你建议与意见。

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比自己优秀的朋友的帮助,他们可以促使自己不断进步。从比自己优秀的人身上你可以学到很多在其他地方学不到的东西,可以大大加速你迈向成功的步伐。

投资人脉要有长远打算

曾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起初他们把一只活蹦乱跳的青蛙放在一个煮沸的开水锅中,因为水温太高,青蛙一下子从水里蹦了出来,它顺利逃生了。然后人们改变了方式,把青蛙放在装着冷水的容器中,再慢慢加热。结果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结果,青蛙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直至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却再也不能蹦出容器了。

由这个实验可以知道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很多时候,人们会由于对渐变的适应性和习惯性而失去戒备,突然的变化才容易使人提高警惕。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你某天突然对一个陌生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恐怕没有人会认为你是出于善意的举动,很容易会以为你有什么非正当的目的。因为,交朋友是一个交心的过程,必须循序渐进。每个人对陌生人都有一种防范心理,这是人们很自然的自我保护反应。如果操之过急,对方必然会对你采取拒之门外的态度,甚至认为你居心不良,或认为你太幼稚,有些荒唐。

人脉的经营需要的是长期的战略眼光,一定不要怀着一份过于势利的短浅眼光经营人脉,这样的做法最终会让你走进死胡同。

某保险企业的业务代表玛丽,为了拓展人脉,多结交朋友,她频繁地参加各种聚会。有一次,玛丽参加了一个大型的社交聚会。在聚会上,她不停地与人们交换名片,但很多人只是泛泛而谈,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交谈过就忘了。几天后,玛丽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是几天前在聚会中见过玛丽,和她交换过名片。

听过之后,玛丽终于想起来了,的确有这么一个人。当玛丽问他打电话有什么事,是不是要买份保险时,那人却说:“我只是想和你随便聊聊,感觉你跟别人不太一样。”

玛丽听到这样的话,感觉很反感,因为自己的时间很紧,这个人却要浪费自己的时间与自己闲聊。于是,她随便编了一个理由,就挂了电话。

又一次聚会时间到了,玛丽还是如约而至。当她走进大厅时,发现一群人正围着一个人讨论着什么,她也想凑凑热闹借机认识更多的人。走到跟前时,她发现被大家当做焦点的那个人似乎有点眼熟。原来就是上次给她打电话的人。

她正在想那个人为什么可以成为焦点时,正巧两个侍者走过来,端着鸡尾酒,并对那个人礼貌地说:“史密斯先生,您请用!”玛丽差点昏倒,原来他就是本地大名鼎鼎的企业家维尔·史密斯。

玛丽失去了一个很大价值的潜在客户。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交友一定要有长远眼光,要注意有目标的长期感情投资。假如你的功利心太重,那么就算发再多的名片,参加再多的聚会,你跟别人也只是泛泛之交。交朋友毕竟是在交心,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不假以时日,对方是不能看出你的真心的。而在此之前,所有人都是有警戒之心的,尤其是与一个自己不信任的人成为朋友。

有过钓鱼经验的人肯定深有感触,凡是善于放长线、钓大鱼的人,看到大鱼上钩时,不是急于把大鱼钓上来。因为这样做,到头来不仅可能抓不到鱼,还可能把钓竿折断。他会按捺住心头的喜悦,慢慢地把鱼拉近岸边;一旦大鱼挣扎,便又放松钓线,让鱼游窜几下,再慢慢收钓。通过这样的方法,待到大鱼筋疲力尽,无力挣扎时,才将它拉近岸边抓上来。

日常生活当中,人脉投资也应如此,要放长线,钓大鱼,要一步一步慢慢来。交朋友是一门艺术,必须遵循渐进的原则,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努力使自己成为“圈内人”

要想在如今的社会里混得好,就必须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善于把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变成自己的圈子。关系只意味着你与某几个人关系好,而圈子的建立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巩固扩大你的交际圈,在这个圈子中实现利益和信息资源的共享,这种共享要比一个人的努力效果好得多。

圈子在社会上无处不在:歌星、影星、笑星组成的圈子,这叫娱乐圈;众多商家云集一地形成规模效应,这叫商圈;同样,搞政治的,大多数都是以政党的形式出现在政坛上,并作为“政圈”的同义词出现。

但凡与“圈”沾上点边儿的,跻身其中,“身份”就会立刻提高许多。不管你表现的怎样,但是骨子里多少有些喜出望外,毕竟说明你在“圈子”中已有了位置,获得初步承认,从此,你便被允许以“圈内人”的身份出席各种场合,被这个“圈子”所承认容纳。

“圈内人”,也就相当于“自己人”的意思。不是自己人,当然什么也不好办,打不进圈子内部,即使你再厉害再出众,也很难大红大紫。武林中人,都要拜师,一是为了学艺,二来也是为了有所归依。拜了这个师,也就有了支持与后盾。

被某个行业接受,是我们在这个行业取得成功的前提,试想,如果武则天没被选进皇宫,她肯定当不上女皇帝。由此可见,所有的交流、提拔,甚至争斗,都是在圈内发生的,进不了圈子,这一切就无从谈起;一个人与圈子的核心越近就越容易成功,甚至成为核心。可见,物以类聚,人以“圈”分,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附属于某个圈子。

就像《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将,假如他们没有汇合,对大宋不会构成真正的威胁。武松再怎么能打,也不能与大宋的千军万马抗衡。吴用善谋,没有兵马供他调遣,再好的谋略也只能在脑中想一想,没有施展的机会。一旦他们聚义梁山泊,大宋的皇帝就很慌张了,别说是武松、吴用等人,仅一个燕青就够让他们头疼的了。

开始的时候,刘备在还没有完全建立起自己的圈子之前,论带兵打仗他不如关羽、张飞、赵云,论运筹帷幄他不如诸葛亮,但他有一种别人都不及的优点,那就是他的宽容大度,他能够吸引这些优秀的人才为他所用,建立以自己为核心的圈子,凭借着圈子的力量,才最终三分天下。

项羽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理想英雄,是人们心中崇拜的偶像;刘邦却是“好酒及色”之徒,甚至他的妻子都嫌弃他。但在楚汉之争中,刘邦屡败屡战,垓下之战一胜而平定天下;项羽百战百胜,垓下之战一败而身死人手。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他们的命运是由他们的性格与人脉圈决定的。

建立西汉后,刘邦在洛阳的庆功宴上曾说过这样的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他们三个都是极优秀的人才。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所擒也。”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一统天下,是因为他重用了有识有才之士,他把取得天下的原因归之于自己善于经营圈子,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自己成功的原因。

有人也许会说,现在都二十一世纪了,是凭能力吃饭,只要自己有本事还愁没饭吃?这话说得没错,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在这个世界上,有才华而穷困潦倒之人并不在少数。他们为什么在这个标榜能力至上的社会里至今仍然没有脱贫呢?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自己的人脉圈。

成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有意无意地运用了圈子的生存法则。

卡内基说过:“你可以将我所有的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全部夺去,但只要我有人才,几年后,我可以再次成功。”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西方资产阶级企业家经营圈子以及利用圈子为自己创造财富的能力,即他们认识到,圈子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人们在卡内基的墓碑上刻上了这样一首短诗:这里安葬着一个人,他最擅长的能力是:把那些强于自己的人,纳入自己的管理范围。

同学会有很多,仅在北京大学,各种各样的同学会就不下几十个。据说其中有一个由金融投资进修班学员组成的同学会,有200余人组成,控制的资金高达1200亿,颇为惊人。上海中欧工商管理学院是中国最好的工商管理学院之一,除了在上海本部有一个学友俱乐部外,在北京还有个学友俱乐部分部。除此之外,人大、清华等名牌大学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都有同学会或校友会分会。在这些地方,同学会的数量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