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脉圈大全集
2252900000025

第25章 生意的成交仅仅是开始(2)

不过很快,老夫妇就明白了,他除了按时修剪植物外,还总是不断给他们带来惊喜:他会选一个更好的地方放圣诞树;他会给他们寄一些关于绿色肥料的文章;他还会在周末来临时,提前为他们准备娱乐项目。这时,老夫妇明白为什么邻居都向他们推荐这个园艺师了。

华为公司某地的办公室主任,为了与某处长拉关系,平时非常留心关心对方。他发现这位处长在学驾车,但是供练习用的车很少,十天二十天也不定能用上,而且,那里的车都很落后。

这位主任想找一辆好车给那位处长练车,但是办事处也只有一辆破旧的吉普车。于是他托关系借了一辆崭新的小轿车,利用周末时间,与处长一起练习。

当时刚下过雪,练习场内泥泞不堪,车子一下子就陷入泥坑里了,怎么也出不来。办事处主任二话不说,就跳进泥坑中推车,陪同的华为人也纷纷脱了鞋袜跳进泥坑去推车。

当时正值寒冬,滴水成冰,华为人站在冰水里,寒气刺骨,但心里却是温暖的——终于可以展现自己的诚意了。

像这样的故事,以前也经常有。为了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有的员工能把领导的儿女送去上学、让领导的爱人去深圳看海、甚至领导的家里的家务事他都能包了,这一点也不夸张。也正是凭着这种超出对方预期的无私行动,华为才打动了客户,处好了关系,同时也得到了大笔的订单。

你做的事满足对方预期了吗?你所做的事达不到对方的预期,对方很难与你合作;如果只是刚刚符合,对方和你的关系也就一般而已;但是如果超过了对方的预期,对方才会愿意与你合作,你和他之间才会有长久的关系和生意。

机会不可能两次光顾

某人想投资开一个日式料理店,想找店面,看了无数的房子,最后终于确定了一个。接下来开始装修,请来装修公司,讲了自己的意图。但是他说得太详细了,不仅店里任何角落都没有放过,而且,店外远至百米的路段也做了精心布置,精细得吓人。

在按要求交付之后,人们进到里面,给人的感觉非常舒服,因为你能想到的他全想到了。可他还不放心,让朋友帮他挑毛病,找找漏掉的地方。从选店址到装修,不仅多跑了许多路,多花了许多钱,更重要的是,花了不少时间。如果换成别人,现在早就营业赚钱了,但他还是不着急。朋友说:“挺好的,赶快开业吧,早开一天早收入一天。”

他却看着朋友,说:“还要再等两个星期。从明天开始,我请你带朋友来吃饭,全部免费。但有一条,每吃一次,至少要提一条意见。”

“为什么?”朋友大为不解。

“因为我不能让客人等候超过5分钟,要让他们找不出毛病。但是现在开业我没有把握,所以我花钱请来一些挑剔的顾客来试尝。如果你方便也请你来,多挑毛病,拜托了!”他说。

“你也太认真了,不用这样的。要我说,还是先开业为好,等有问题再说,到时再改也来得及。”

“不,我不能冒这个险。我做过调查,开业最初10天进店的顾客,基本上就是你店里长期的顾客,10天内留不住客人,你就完了。”

“为什么?一个新开的店,有不足是当然的了,客人会谅解的,下次改正就行了。”

“不,没有下次,你只有一次机会。谁都不比谁聪明多少,你最多骗人家一次,以后他永远都不会和你来往。机会只有一次,你犯了错就不得不走。所以只给你一次机会,没有下次。”

朋友看着他,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这些天来他如此认真、如此精细。这个在别人看来没什么了不起的料理店,在他看来,却仅次于他的生命。原来他是深深地知道,吸引顾客只有一次机会,如果仅有的这一次机会都抓不住,就没有下一次。

很多人不注意和顾客之间的关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认为自己有很多次机会,一次机会抓不住,以后还可以弥补。但你越是这么想,你就越容易消极,你自己也就越来越被动。因为你在主观上就没有打算把它做好。

其实,关系和生意就是如此:你只有一次机会,成败在此一举。不仅吸引顾客如此,与朋友合作也是如此。只进行一次,对方就会对你的为人处世态度和习惯有所了解。如果你身上没有任何吸引他们的地方,他们就觉得,你只顾一己私利,不会为别人着想,甚至你直接对他们敲诈欺骗,这还能指望人家继续与你合作吗?当然就不会考虑下次了。

所以,要想保持关系,获得持久的生意,你就必须从主观上重视起和对方的第一次生意或者第一次合作,把第一次作为开始。要告诉自己,机会只有一次,把握住才能赢得未来。

提升你的人脉竞争力

飞速发展的商业社会需要你发展自己的人脉,因此人脉竞争力的重要性也就凸现出来。那么,什么是人脉竞争力呢?

人脉竞争力,简单地说,是一种特殊的竞争力。一个人在人际关系、人脉网络上的优势就是人脉竞争力。换言之,人脉竞争力强的人,所拥有的人脉资源就比别人更深更广。在平时,这个人脉资源可以帮我们得到更多信息,进而转换成工作升迁、发展生意的机会;危急时刻,也往往可以发挥转危为安或临门一脚的作用。

对于个人来说,专业是利刃,人脉却是必杀技,如何以极自然的、有创意的、互利的方式去经营人脉,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正如常言道,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认识谁。

凌航科技的董事长许仁旭也是一个靠人际关系和人脉竞争力打天下的例子。从彰化县鹿港小镇只身到竹科闯荡,他没有任何背景,但是,外界估计他目前的身价接近数亿元,并身兼十几家科技公司的董事长。有人问他如何做到的,他说:“就是靠朋友。朋友越聚越多,机会也越来越多。很多机会根本没料到。这些,都是机缘。”

可见,人际关系网是一个人通往财富、成功的入场券,而人脉竞争力则是有力工具。尤其是在当前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人脉竞争力已成为专业知识的支持体系,而前者却更要高出一筹。有了广泛的人脉,你对内可以服众,对外可以取得客户的信任、获得朋友的帮助。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有6个方面非常重要:守信、被利用的价值、分享、多曝光、创意与细心以及助人。其中,守信和多曝光我们已经说过了,这里介绍一下其余几点:

1.增加自我价值。“一切都是假的,靠自己是真的。人缘也是靠自己。自己是个半吊子,哪里来的朋友?”这一句话引自高阳的《胡雪岩》,描写得相当贴切。

身经百战的台湾投资界老将杜英宗也说,人脉到最后就是互利,而非单方面的游说。“你对别人有什么价值?你有什么不同的观点?如果你只是一个应声虫,或只着眼于自己的利益,嘴巴一开,对方就知道你想要什么,那就不好了。”他说,“你对人一分好,对方自然会涌泉相报。”就是所谓的“得道多助”。

2.乐于与别人分享。不管是什么,懂得分享的人,最终往往可以获得更多,因为人们会愿意与他一起。“有怎样的度量,就有怎样的福气。”正像一个企业家总是对人说的一句话:“只要跟着我,就有钱赚。”

3.多些创意与细心。经营人脉是一门艺术,更多的创意与细心,绝对是事半功倍的做法。例如,善用信息管理就是如此。法国亿而富机油前总裁,每年总要立下志愿,与1000个人交换名片,并跟其中的200个人联络,还要与部分人成为朋友。据传,日月光半导体总经理刘英武当初在美国IBM服务时,为了找机会,每天都观察老板上洗手间的时间,在那个时间进去,以增加互动。

4.把握每一个帮助别人的机会。“施比受更有福”,花旗银行副总裁程耀辉(英文名字Roman)一直秉持这个信念,不管什么人,他总是尽量帮助别人,所以大家总是知道:“有事找Roman就对了。”这就是他突出的地方。

不断扩大自己的交际圈

建立人际关系网需要你扩大自己的交际圈,一点点积累。这是很多生意人都很注重的一条为人经商的原则。

比如读书原本是为了深造,但现在已成为一条交友之路。拿目前最火的MBA班来说,早已不是纯粹的学习途径,已成为了一块向上的跳板。由于攻读MBA的学员层次普遍较高:有的是国企栋梁,有的是外企的资深员工,更不乏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如果跻身这个圈子,就能寻找到更多的机会。一位老总曾说:“读这个班的有房产界人士,有银行老总,大家成为同学,可以更好地互通信息。而在竞争激烈的房产市场,信息常常是关键。”可见,很多人学习MBA并不是单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结识更多的关系,寻找更多资源。

北京大学有家俱乐部,是以北大经济学院中国金融投资家研修班学员为主体的俱乐部,成员包括投资公司老板、证券商、银行家,以及这方面的官员。据了解,这些学员手握巨资。正是“资本”的魅力和无限的关系商机吸引了许多有心人士降低身份参加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