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邵局
22535500000015

第15章 江心掀起风浪

“娘娘”

ER毫不犹豫跟着跃入水中。

韦妃呛了好几口水,努力在水中挣扎着。

ER冷眼旁观,就让她再多泡一会儿吧,也许能洗清她的罪恶,洗去她的仇恨。

她终于失去知觉,不再扑腾,像石头一样快速下沉。ER这才游近她身边,一把扯住她的头发向大船游去,这种肉体的直接接触,使他从容地把这个女人脑区检索了几遍,确保这几年的记忆都已抹干净了。

将出水面之时,他松开韦妃头发,假装小心谨慎地双手托举着她的头,双脚打着水,做出一副吃力的样子。

大船已经不再晃动,各色人等都涌在船的一侧,抛下绳索,很快将二人拉了上去。

韦妃肺部积水,呼吸仿佛已停,ER顾不得抹一把水,令人大力掐按人中,自己则用力按压她的胸腔。终于,一口积水喷了出来,她开始吸气了。

足足躺了两日,韦妃才算真正醒了过来,一睁眼,看见ER,喊出的名字却是韩……

ER笑了:“娘娘请静心休养,韩将军的故事定当慢慢讲给娘娘听。”

临安城外,赵构亲自率领文武百官来迎接母亲和父王的棺椁。

到了,到了,赵构满眼泪水,想着母亲这些年受的苦,定要加倍给她补偿。

没想到,帘子掀开,母亲下轿开口却道:“谁是韩世忠啊?俺在北方听说了他不少传奇,快快唤来,让俺想见上一见。”

所有人面面相觑,ER赶紧拉了拉韦妃的裙裾,这女人迅速切换到了当初在宋室皇宫的记忆,一把拉住赵构的手,放声痛哭:“儿啊,想死俺了。”

在场上百号人跟着哭成一片,这种场面,才是号称以孝治国的赵构预想的画风吧。

ER冷眼旁观着,第一时间扫描了赵构的脑区,他早已不是当年英武挺拔敢跟金人当面对掐的那个九王爷了,如今这个皇帝,经历了东躲西藏,禁军叛乱等多次命悬一线的危险境遇,不仅失去了作为一名男人的正常功能,更失去了堂堂大宋帝王的雄心,只想偏安一隅,最是憎恶战争。

这样的皇帝,自然不值得他ER来襄助。也许,所有的一切,都只为成就一个机会,一个让他全身心投入,去寻找或者去创造晶片的机会。

机会很快来了。

当一切安顿下来,赵构单独召见了ER。

“听闻你在北地多年,悉心照料母后,朕甚是欣慰。”

“这是老奴应尽的本份。”

“母后在北地可有什么特别的事项需上禀告?”

赵构这点小伎俩岂能瞒得过ER。

他全身匍在地面,嚎啕起来:“老奴罪该万死,没能保护好太后。”

“你且慢慢道来。”

ER明显感觉到赵构的紧张,毕竟分别多年,他最担心的当然是母亲的名节。

“太后这些年太苦了,万金之躯在浣衣局里劳作,还曾落入冰中,幸好太后福大命大,只怕落下了病根,从此要受苦了。”

赵构长叹一口气,两行眼泪适时落下,充分表现了一个儿子不能为母亲分担痛苦的自责。

对ER的表现,赵构甚是满意,这是一个忠诚能干的太监,而他身边正缺少这样的人才。

没想到ER委婉拒绝了,那理由还振振有词不好驳回:“臣怕陪侍宫中,遇见太后,勾起伤心之事。”

“依你的意思,去哪里合适?”

“老奴家乡以烧窑为业,可否请皇上恩准,让老奴返乡烧窑,定当竭尽全力。”

赵构沉吟了,毕竟南渡之后,一应用具全无,连祭祀之器都只能勉强替代。更别宫中用器,比之他当王爷时那些东西都差。虽然也命人在附近寻找窑口烧制,成品总是差强人意。

“也罢,你既有此心,朕就命你提举后苑。”

终于快接近目标了。

ER学着宋人的样,假装推却:

老奴听闻,绍兴二年,皇上已下令罢后苑作,惟留老工数人,作弓铠以为武备。惟恐有负圣恩,请皇上收回成命。

赵构笑了笑,是个懂规矩的人,“也罢,改日再议吧。”

三请三辞之后,终于走马上任了。

此时的后苑八监不再,名义上仅有文思院、军器所,设将作、军器二监实按临之。

文思院,本是太平兴国三年始置,掌金银、犀玉、工巧之物,金彩、绘素、装钿之饰,以供舆辇、册宝、法物及凡器服之用,隶少府监。到此时已改隶工部,制造范围包括金银器、玉器、铜竹木漆祭器、册宝玺印、仪仗、马具、冠帽袍带、度量衡器等。

军器所,旧就军器监置,别差提举官,以内侍领之。此时也改隶工部,罢提举官,日轮工部郎官、军器监官前去本所点验监视。主要任务是制造军器,偶尔涉及车舆、马具、仪仗、乐器的制作。

转隶之事,倒也不难。工部自知ER是皇上钦点,自然不敢怠慢,把文思院和军器所一应场所、物品、工匠系数移交。

ER看着册录,偏偏没有自己最关心的修内司,心里颇有点失望。

好在赵构也没有给他设定什么框架,假以时日,在自己手里恢复亦未可知。只是,时间对于他来说特别宝贵。之前折腾了那么久,绕了那么大的圈子,还是不能直达目标,难道就没有一点捷径可走?

“邵大人如果看完没有异议,小的这就回去复命了。”说话的是一名青年内侍,看模样也就二十五六岁,面皮白净,看着倒挺伶俐。

“你叫什么名字?对内苑详情可了解?”

“回大人,小的叫王晋锡,自小入宫就在修内司,南下之后才到工部当差的。”

“你既在修内司当过差,我且问你,谔少时曾看过烧窑,记得当时烧造的青瓷,恰似雨过天青之色,甚美!”

“回大人,那是汝窑,上脉偏滋媚,高庙在日?直钱,今时押眼看价例。有鸡爪纹者认真,无纹者尤好。”

“怎么如今偏寻宫中,竟找不到一件这等器物,难道咱这宫里再烧不出来?”

王晋锡并不吱声,四下环顾一周,确信无人,这才小声道:“大人,想来这临安也并非寻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