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邵局
22535500000008

第8章 太子称病

笑声叫声闹声继续乱作一团,ER继续冷冷看着。

那个人,究竟有何特别?

他已把陈东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扫描了无数遍。在生理特征上,此人与常人无异。只是那个脑反应区,实在让ER捉摸不透。那个区域完全洞开着,没有一丝一毫防备,就像一名婴儿,可以接受任何信息。

一束红光直冲因夜空,在星际绽放。

烟花?!

又不逢年过节,怎么会放烟花呢?

ER厉声询问:“这是作甚?”

“回客官,咱们带来的酒喝完了,出门老板交待,以烟花为讯号,一来可为客官助兴,二来也可方便及时补充吃食。”

果然,几道烟花一放,不一会儿,又有几名伙计挑着担子赶来。

夜空中的烟花自然是美丽的,虽然那美丽持续的那么短暂,却带给了人们意想不到的欢乐。

ER看着看着,突然,眼前一亮:讯号!人类尚且可以用这样的方式传递讯号,大首领怎么可能没有给自己传递过讯号呢?

他闭上眼,把每一次晶片出现的时间、地点、相关人物等信息在脑中进行了快速计算,又把韩世忠和陈东的所有异同点进行了一次比对,脑中勉强拼出一点图形:情!

韩世忠与陈东看似全然不同,一文一武,性格迥异,但在真性情这一点上是一致的,而且他们俩都有一个特点:让ER动情。

情,M星球上是没有这种东西的。

每个个体遵循着脑反应区接受的指令行事,谁的本事大谁就能进入其他个体的脑反应区。没有个体去思考公不公平应不应该正不正确,只会考虑如何高效率地完成指令。可来到地球,他居然两次体验到动情的感受:肾上腺素上升,血压升高,心跳加速……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以为是因为晶片出现而激动,其实还有另外的原因:被那两个人的言行感染了。

想清这点,ER会心一笑,没什么好纠结的,他必须等待,他相信,人类让他感动的不会只有这两个人。

太学一夜,再回太子殿时,ER比往日多了几分从容。尽管他已经超凡脱俗到连太子都不敢多问他几个问为什么。

正如他所言,金灭辽之后就开始对宋用兵。

“金兵已接近黄河北岸,也不知这天险能否守住。皇上已经动了心思,准备去南方晢避。”赵桓终于也按捺不住,吩咐全府收拾随时准备出逃。

“请问太子殿下准备乘车还是骑马?”

“全府几十口人,自然是乘车!”

“请问太子,什么样的车能跑得过金军的快马?”

赵桓被问住了,直楞楞盯着他:“依你言,难道在此孤注一掷?”

“恭喜殿下,大事可图矣!”

“一派胡言!”赵桓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虽然他知道这名近侍从没算错过一步,在此之前听他的话都是对的;虽然他对帝位也充满了渴望,可是眼下,他更珍惜自己的生命。邵谔居然让他在这么危险的节点上图谋大位,这也太不靠谱了吧。

“殿下放心,东京可守!”

ER将近期联络的人员以及形势择要点分析给赵桓听,赵桓这才冷静下来。

“即使如此,皇上正值盛年,并无传位之意啊。”

“兵法云,善动敌者,予之,敌必取之!皇上急于出逃,自然不会顾虑太多。到时自然有人站出来,请皇上退位。”

“果真?”赵桓还在犹豫,他只怕费力不讨好,连出逃的机会都没有了。

“谔以人头担保,请殿下放心。如今,殿下只需做一件事!”

“何事?”

“称病!”

“这是为何?”赵桓迫切问道。

“太子只需谨记一点,坚辞不受,其余琐事交与鄂即可。”

赵桓不再多言。他太了解邵谔了,一个肯为了自己牺牲男人尊严的人,还有什么不可相信呢?再说,他也没什么损失,反正从头到尾只有一句台词:“不”。

当天夜里,太子府就向皇宫报告:太子突发急症,口吐白沫晕倒了。

皇上正与重臣们商量出逃路线,哪里还有心思管这些。毕竟他有三十几个子女,对这个大儿子本来就没什么特殊感情。在这节骨眼上生病,派个人去看望一下吧。

环顾四周。众大臣或研究地图或讨论细节,一个个认真仔细全不得空。

“这帮老狐狸”赵构心里暗骂一声,很清楚这些人都怕此时与太子扯上关系误了出逃机会。

只有一人一如既往,拱手站立一侧,脸上挂着永远不变的微笑。

“梁公公,你且替朕走一遭吧。”

“遵命!”

梁思平带着御赐补药和太医来到太子府,病床上的赵桓正昏睡着。他把太医留下,示意ER别处说话。

赵桓那点小伎俩自然逃不过他的眼睛,跟侄儿说话也不必绕弯,只是他确实搞不懂,此时称病有何用意。

“叔叔,你无须担心,只需回禀皇上,太子此时只能卧床即可。”

梁何等聪明,当下猜着几分,依旧不放心:“可有万全之策?”

ER点点头。

“那就放手一搏吧。”

听了梁思平的回话,赵佶一开始并没上心,他最亲密的朋友、少宰王黼一句话提醒了他:“太子病重至此,只怕不能随驾出行。”

其余大臣也纷纷附议:“正是,京师重地,尚须有人把持。何不将太子留下安心休养。”

从始至终,梁思平静静听着,不发一言。直到皇上问他:“太了精神如何?可能下床走动?”

“回皇上,奴才见太子面如黄纸,气息微弱。”

“既如此,就让太子好生将养,担起监国之责吧。”

赵佶说完,静待反响,大家一起跪下:“皇上圣明!”

出行路线选定,监国人员安排,赵佶即日便想启程。却不料,有一人跳出来拦住了他:“皇上,金兵此次大举进犯非同儿戏,各路勤王之师赶到,东京必有一场恶仗,能否守住,全靠上下同欲。若太子仅以监国之名,恐难服众。”

“大胆!区区一个监察御史也敢阻拦圣驾,还不让开”梁思平吩咐侍卫将那人拖到一边。

不想那人还在大叫:“皇上,此事干系东京存亡,请皇上早做决断”

是的,那个人正是李纲。

李纲上次捕到金国细作,本是有功,梁思平却按ER设计,将他一贬再贬,直至大事临近才由太子出面恳请,官复原职。

赵佶无心找李纲麻烦,他自己的麻烦来了:民间闹事。

金兵围城在即,皇上弃城自保,你我百姓如何跑得了?

陈东于闹市中振臂一呼,就这一句,点燃了全城的怒火。数以万计的百姓在太学院一众学生带领之下直奔皇宫请愿。

“请皇上与东京共存亡!”

登高一看,皇宫外跪倒一片,乌泱泱全是人,那喊声几乎要把宫里的院墙推倒。

“这可如何是好?”赵佶急火攻心,没有了往日吟诗作画的优雅。

“请皇上暂时传位于太子,以应对眼下恶仗。”李纲不知从哪里又冒了出来,跪在楼底一个劲叩头。

“如今这情形,也只好应了,出了京城再作打算。”赵佶喃喃自语。

梁思平看在眼里,是时候了,只需要最后点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