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灯火下的守候
22536700000002

第2章 技术谈判

多情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

秋天过完了,没有音讯。

冬天也过完了,没有音讯。

春天来了,还是没有音讯。

每当夜晚,看着天上的那轮明月,王如意的内心还是会产生莫名的惆怅。

日子就这么过着,有规律的倒着班。直到3月份的某一天,突然接到通知,停止倒班,准备参与工厂主要生产线设备的改造谈判工作,整个项目的总投资达到了6.5个亿。

如意听说后,内心非常的开心,因为工厂现在的设备都已经用了30年了,尤其是电气部分,毫不夸张的说都快成破铜烂铁了。

那些主要的设备,机械设计和系统控制,国内都做不了,基本上都是欧美和日本的公司可以做。这次邀请来的机械商有:德国的SG,法国的VI,日本的MIT。电气商有:德国的SIE,瑞士的ABB,日本的T-M等,国内配套的项目也邀请了几个上市公司和研究所。

为期半年的技术交流和招投标工作正式拉开了序幕。各位读者看到这里,肯定期待着这样的桥段:王如意因为某一次的机会露脸,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开始了他逆袭的人生。但很坦率地说,没有这样的故事。王如意只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一点点实习经验,有一点点自动化理论,其他什么都没有,就是约等于一个菜鸟。

但这次谈判给了如意一个学习地机会,通过他自身地努力,从谈判中他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无法学到地实战经历,这也将是他一笔终身可贵的财富和经验,因为若干年后王如意作为主谈手参与了一个更大的项目地谈判,这里就不多说了。

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是公司设备部第一副部长余承豪,熟悉他的人都喊他豪哥。当然,王如意是没有资格这么喊的。第一次见到余部长,给王如意的第一印象是:彪悍、霸气、见多识广、经验丰富、极有威严。

谈判的流程是每家谈判都要经历三轮,然后技术部分谈完封卷,再启动商务流程参加招投标,最后谈价格签合同。

技术谈判相对而言要简单一些,老外带来的设计方案是非常的成熟和先进,但有的时候也会有比较纠结的地方,只要遇到这样纠结和浪费时间的时候,余部长往往会选择先记录下来作为会议纪要,待第二天开会再澄清,这样就保证了会议的效率和进度。每一家都安排了一个星期的会议,要把技术部分全部过一遍,第一轮会议纪要上面最多的时候有200多条要澄清的内容或者有争议需要进一步沟通的内容,但倒第二轮的时候基本上只有20多条了,到了第三轮的时候全部解决。

第三轮谈判是非常艰苦的,和VI的谈判到倒数第二天,还有14条难以达成共识。余部长组织内部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认为这14条中那些是必须争取的,哪些是可以退一步的,然后大家清理了一下,最后内部达成共识,重新编写顺序后分前七条和后七条,前七条退一步,保后面七条。

重新开会之后,余部长直接开门见山:“在没有达成共识的14条中,前面的7条我同意你们的提议,后面的7条你们要同意我们的提议,因为到时候招标文件上是带星号的项,你们必须响应。如果答应就明天签字封卷,不答应你们明天带走资料就不用再来了。”

老外面面相觑,谈判到这一步,放弃是不可能的。最后,老外用电话和他们法国本部的领导沟通之后,终于答应了,双方在会议纪要上面签了字,表示确认。

那场谈判从早上8点半一直谈到了凌晨2点。那天的前后参与的翻译都有4个,全部累得没有吃晚饭。

也许在大家的印象中或者在那些影视作品中,谈判都是那些帅哥打着领带风度翩翩,气宇轩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美女们气质不凡,雍容华贵,谈笑间便征服对手赢取胜利。但真的不是的,所有的利益都是靠唇枪舌剑争取回来的,所有的让步都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利益。

谈判最后一天就是签技术附件,大家在电视里面往往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双方领导在一张挂着各种国旗的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然后握手相庆,面带微笑的对着大家,其实不是的,是一种你们可能都没有听说过的极度苦逼的方式结束:

在上万张一份技术附件上面每一张都要签下自己的姓,而且要签三份:设计院一份,老外一份,公司一份。

最后在签之前,发现王如意的王字,笔画最少,最好由王如意来签,这是如意此次谈判唯一露脸的地方。四个工作人员轮流给如意翻着那厚厚的资料,如意签着他的姓,从上午9点一直签到晚上9点,除了吃饭上厕所就是签字,如意的感觉是看着这些资料觉得恶心。

其他几家地谈判大致和VI差不多,都是这样过来的。

如意一直以为后面地几家也会让他签,但是余部长没有再安排他,安排其他人签了,所以王如意一直对余部长印象非常地好。

其实在技术谈判完成之后,项目组就已经有合适地选择了,机械商:德国SG,电气商:德国的SIE。就是看招标的情况了。

过了一个多月,商务招标开始了,由北京专业的招标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在原则上面是没有资格参与的,这些都是由余部长带着商务人员参与,王如意也没有参与。

最后的结果是德国两家的价格最高,机械商2.32亿,电气商0.43亿,在各自的招标中排最后,下一个环节将是澄清和第二轮报价。也不知道余部长他们是怎么操作的,反正最后的结果是德国的两家公司中标,机械商签的合同价是:

199,505,183元。电气商的签合同价是:39,901,036元。也是一个非常奇怪的数字。如意也不知道是怎么来的。

下一个环节大家就比较熟悉了,双方领导签字,然后大家举杯向庆,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开始了新一段合作。

在后来的一次内部沟通中,项目组的人都问余部长那个奇怪的价格是怎么来的,余部长哈哈大笑:”那天是1995年的5月18日下午3点一串数字是199505183,我把他们两个多亿的价格压到了这个数,不然不能中标啊,电气商的价格是39901036是19550518*2得来的,也是从4千多万压下来的。“

余部长还说:“就这个价格就签,不是这个价格就签别人,就这么简单。”

我的天啦,什么是简单粗暴,什么是霸气侧漏,这就是。原来以为非常神秘的事情居然是这样来的。经过这次谈判,确实让王如意开了眼界,也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后面的项目像什么土建、公辅能源设施、供电设施、辅助系统等都是国内公司做,因此按照招投标方式都一一确定。

主要的项目老外回去搞设计,到时我方要派人过去审图纸,那肯定轮不上王如意了。如意每天就在单位消化技术附件,翻译资料,全英文的,如意觉得还是挺充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