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本万历
22548800000094

第94章 被闲置的李涤祝旦

背着手皱着眉头在路边来回踱着步子的陈用良,见凌远和方三娘走过来,连忙上前,“凌解元,方将军”。

“先生来了,怎地不过去”,陈用良昨日便帮着张罗了一天,见他今天这般踟蹰,当是有什么事了。

“昨日回去,陈鉴陈大人找我过去说了些话,邀我跟他去京城”,陈用良自是明白这是凌远托付的,否则便是靠着伯父的关系又哪有机会接触陈大人那样的人物了,“用良谢过先生”。

“这谢字凌远可不敢受了。陈大人并不是因为我的原因,他很看重先生,便是三娘也想请你过去呢”,凌远拱拱手,“恭喜先生了”,能入锦衣卫,在他这个心心念念却投奔无门的人眼里如何也当得一声恭喜的。

“谢先生美意,但陈某志不在此”,陈用良整理了衣衫一躬到地,“用良只想跟着凌先生,还望先生成全”。

凌远不由怔住,跟着我,他这是什么意思?自己虽是侥幸中了解元,能不能金榜题名可是一点把握也没有的,便是中了进士又如何,最多也只是从七品小官儿做起,能混到锦衣百户那样的正六品都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陈鉴已许了一个锦衣百户,以陈用良的才干,又是举人出身,在锦衣卫那群文盲里定能做出一番事来,跟着自己可就真的耽误了。连忙伸手扶起,“凌远尚有自知之明,当真使不得,切莫误了先生前程”。

“先生有自知之明,陈某也自认一双眼睛不会看错人,陈某不是不贪慕荣华富贵,正因为如此,陈某才要跟着先生”,陈用良话说得很直白,我看好你,跟着你就是冲着荣华富贵来的。他人情通达,本不是这样直来直去的性子,但他知道如何才能获取凌远的信任,怎样做才能留在凌远身边。

凌远可不相信自己这个小医生能有什么王霸之气,能做出那些事来不过是因为脑子里存了些历史知识而已,以后顶多也就是混在老师身边提个醒儿,想做些助力都是难能,真是要自己做出怎样一番作为,还真是一点底气都没有的,“先生,不是凌远惺惺作态,将来如何凌远实是没有半分把握,以后若是真能有些作为,定不会忘了先生”。

“待到那个时候,凌先生身边就没有陈某一席之地了”,陈用良苦笑了一下,他自也有自知之明,更知道错过今天这个机会,以后就再没有机会了,“陈某只后悔在第一次见到先生时犹豫了,这次再不能错过,还望先生成全”。

“承蒙先生厚爱,委屈先生了”,陈用良说出这样的话来,凌远便不再犹豫。压力就是动力,有个把荣华富贵都压在自己身上的人在身边,也能让自己时时警醒不敢松懈,两万族人也都在看着自己,更不能让他们失望。陈用良的投奔,让他心里也生出危机感来,若不能走得更远,不能掌握住自己的命运,一旦老师走了没有了靠山,师兄张敬修都会被逼得愤而自杀,自己和弟弟妹妹包括进二叔这些家人和三娘他们又如何能得个好结果来,在这样一个封建时代里,不进则退失去的可不仅仅是理想不止是荣华富贵,很可能还有身家性命。而促成他答应接受陈用良的关键原因是,他对陈用良的确很欣赏,不忍拂了他一片心意。

“谢先生”,陈用良深施一礼,直起身来已是满面笑容,“解元公,喜报是送凌宅,还是西城”。

因为是守孝期间,喜报还在海大人那里压着,“送凌宅吧”,大爷爷虽然没有说,但心里一定在期盼着。

“凌家的宅门需要重新置办,我这就去”,明朝在第宅等级制度方面有着严格的定制,厅堂间架根据等级都有明确的数目,尤其是宅第正门,更不容有丝毫逾制。如今凌远乃一省解元,依制,宅第大门可拓宽数尺还可以加开两扇侧门,这就是所谓读书人的门面了。

“不必了”,凌远摇摇头,只要自己点头将喜报送去凌家祖宅,这种事自会有人去做。陈用良投奔自己可不是来做管家的,若是让他去做这样的事,不仅是对他的不尊重,对自己也是,“善之,有件事我还没想明白,你来得正好,我们上去说”。

虽是草庐,凌福至又怎会让凌远再受委屈,里面空间很大还特意分了内外两间,因是守孝期间,家俱虽是简单粗陋,却也有一些。这个时代孝衣穿着都是有着相应的规定和约定俗成的规矩,陈用良取了白绫系在腰间,落后半尺在凌远身边跪坐下,常斌几人便猜出了他在四弟身边的位置。凌远也将几位结义兄长向他重新作了引见,“原戎县典史祝旦祝大人,善之可有印象”。

“性格耿直,行事稳重,能力只是一般”,陈用良身为四川首县县令的左膀右臂,陈以庄又是他的伯父,四川官场的大小官员他自是熟知,但还不至于记住一个偏远小县一个小小典史的名字。可既然有意投奔凌远,凌远以前接触的人自然要了解一番,何况李涤、祝旦、陆灏三人皆因凌远而升迁,他们与凌远的关系自不会一般了,是以陈用良才能说出这番评价来。

行事稳重?袁锦咧咧嘴,殴打言官,锦衣卫行刑竟敢要换棍子,又那般大呼小叫地,简直就是个愣头青,祝爷这性子倒是对了几位老祖宗脾胃,可又哪里看出半点稳重了。当下便将祝旦殴打户科给事中余懋学的事细细说了,又将京城那边李涤做的那些事也一并说了,“李大人杖责二十,祝大人杖三十罚俸一月,本来这事也就过去了。祝大人办了督粮的差事也消停了下来,安安稳稳地过着清闲日子,没招谁也没惹谁。不想那余懋学却是忍不下这口气来,几次请辞不成竟是挂冠而去,他去了也就去了,祝大人却跟着遭了殃,调去北京闲置了”。

按说从南京这样的虚设衙门调入京城,便是平调也绝对算是升迁了,但闲置起来就完全不一回事了。陈良用沉思了片刻,“祝大人调去了哪个衙门?”。

“户部丁字库”,袁锦叹了口气,丁字库五位大使都是从九品未入流的官儿,堂堂从五品员外郎去了那里,哪里还能有什么前程了,“听说京城李大人也被调去了户部司务厅,这余懋学当真害人不浅”。

李涤李大人原为户部陕西清吏司正五品郎中,陕西清吏司共设有三位郎中,除了管理陕西全省的钱粮、户口、土地、仓储诸务之外,还分管朝廷直接管辖的百官、勋贵、宗室的俸禄事务,李涤具体掌管的便是百官、勋贵、宗室俸禄这一块,算得是个清贵职位。司务厅协理户部直属的民、度、金、仓四科,两个司务也都才是从九品。祝大人原在南京任职,京城里知道他的人不会有多少,李大人被这样安排,被闲置的意味就太明显了,“也不知他们得罪了哪位大人”,看了眼凌远,难道是开罪你家老师?

“他们在等先生您”,陈用良沉思良久,忽地一笑,见凌远面现惊诧,很肯定地点点头,“对,就是在等您。首辅大人想已看出来了,李大人、祝大人是您的人,是以大人才会有这样的安排”。心下不由愈加地热切,看来首辅大人对他这个弟子当真很是看重啊。

我的人?凌远有些哭笑不得,自己还没谋个一官半职,竟然成了香饽饽,陈用良一个师爷投奔过来了也就罢了,一个正五品郎中、一个正六品员外郎竟然也要凑过来。可想起老师写于吴师兄信中的那些话,心里有些明白,这事儿只怕还真是这样的,这不是逼着我去啃八股文么。

既然两位有心,对小凌远兄妹又是有过恩的,也算知根知底儿的人,他们投奔自己不管其中有多大成分是冲着自己身后那座大靠山去的,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往外推了。他们二人都有那般勇气梗起脖子往前冲,自己还有什么可怕的,要潘朵拉找出丁字库、司务厅的资料,沉默了片刻起身去了内间。

出来时,手里握了两只厚厚的信封,“善之,你即刻起程去京城”。两位大人已伸过手来,自己自然不能视而不见不能不有所表示,要陈用良亲自过去也是最合适的人选。陈用良对李、祝二人的评价都是‘能力一般’,但这有什么关系,能力如何还要看如何用了,让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他们的能力能量才能真正发挥出来。当初两位大人在戎县时,在推广红薯种植过程中的表现有目共睹,他当着海大人的面托着李大人手掌说出的那番话,可不都是虚言。有勇气肯做事,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如何就不能闯出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大好前程来?

陈用良点头接过,去小凌远父母坟前重重磕了头,转身便去了。

“师弟,是不是有什么事儿?陈先生怎地走得那般急切”,一行人走上山来,张敬修回头看着陈用良的背影有些疑惑。

“是我托陈先生办点事,没什么要紧的”,凌远方三娘几人出来与一行人见了礼。

“师弟,我给你引见一个朋友”,张敬修拉过顾宪成,“你们俩肯定能说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