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东汉大陆
22563200000044

第44章 隆中对

刘协实在没想到一个白面书生竟能说出这等话来,诧异的同时已经确定有人在孙乾来的时候对他嘱咐了什么,并且这人肯定是诸葛亮、庞统、法正中的一个。

说起益州,刘协再熟悉不过了。为了印证心中所想,他又故意说道:“益州确实是个天府之国,但是刘焉皇叔祖的使者还没来到并州呢。”

“刘益州虽贵为汉室宗亲,但他派人阻断了益州通往中原的路,听闻其出行排场也远超地方官的规模,还私造龙袍,因此殿下怕是等不到刘益州的使者了。”孙乾道。

“竟有此事?”刘协故作惊讶,顺便问道:“如此本王也去不了益州呀!”

“刘皇叔说过,大汉的忠臣都是他的朋友,敢与大汉为敌者都是他的敌人。因此皇叔听闻刘焉敢如此时怒不可揭,毅然出兵讨伐他,护我大汉之威!”孙乾顺势说着,又从袖口里取出一份文书继续说道:“这是刘皇叔写给殿下的讨伐文书。”

刘协嘴角不易察觉的翘了一下,令近侍取来文书浏览一番后压低声音道:“好一个刘皇叔!不过他虽有忠心,但私自出兵也不和规矩吧!”

孙乾看起来早有对策,不急不缓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况且兵贵神速,若是有了殿下的文书再去攻打益州,怕是事倍功半。皇叔说了,以殿下的圣明,自不会责怪于他。”

刘协大笑,心想巴不得他们两败俱伤呢,不过还是做出一副很担忧的样子道:“皇叔以一郡之兵对抗益州一州之兵,怕是很难取胜呀!”

“殿下无需担心,皇叔虽然兵少,但他一心向汉,部下万众一心;而益州虽然兵多,但刘焉离经叛道,部下人心涣散。因此皇叔必胜!”孙乾笑道。

“就算皇叔胜了,本王也不能去益州偏安一隅。”刘协还在试探着孙乾。

“殿下圣明!但殿下忘了一个人。”孙乾摆出一副很精明的样子,但眼神里明显缺少了一种智慧的光芒。

“莫不是荆州刘表?”刘协猜测道。

孙乾心中一惊,他没想到刘协竟然如此聪慧,不禁点了点头道:“不错,荆州刺史镇南将军刘表也一心向汉,只要殿下出马,十有八九会对殿下唯命是从。荆州虽是四战之地,但如果能与益州连到一块待时而动,届时益州出兵北上收复长安,荆州出兵北上收复洛阳,如此天下可定,汉室可兴!”

“隆中对!”这次刘协大吃一惊,竟失语了。

“殿下也知道隆中对?”孙乾脸色数变,此时已经不能用吃惊来形容了。

要知道,诸葛亮制定的隆中对刚开始时只有刘备、诸葛亮两人知道,后来关羽、张飞、法正、庞统也知道了此事。若不是这次出使并州,孙乾也无法知道此事。

不过孙乾始终想不明白,在任何情况下,一个集团的战略方针始终是不会透露给其他集团的,除非藏不住。可诸葛亮竟要孙乾主动把战略方针告诉刘协,刘备也不面阻拦。

若不是孙乾跟了刘备这么久,对刘备有一定的了解,那还真觉得刘备是想做刘协的忠臣呢。

不仅是孙乾,刘协释疑的同时心中也疑惑起来,暗忖道:“果然是诸葛亮与孙乾说了什么,不过他为何要通过孙乾把他制定的战略目标告诉本王呢?难道真的是徒有虚名?又或是想把本王引到益州?”

“只希望是前一种吧!”刘协心中有些犹豫,命人把孙乾带下去休息。

“果然不出军师所料,夸他几句圣明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孙乾下去后心中大喜,但对刘协一口说出的“隆中对”三字仍然深感不安。

……

孙乾下去后,刘协没有继续接见毛玠,仍在反复寻思着诸葛亮的用意。

一直到了晚上,刘协也没想明白诸葛亮为何要把刘备集团的战略方针告诉他。

这时,近侍禀报刘协派去寻找赵云的亲信回来了。

刘协大喜,急忙召见,只是亲信的话让他着急起来。

“小的按照殿下嘱咐,在常山真定千方百计寻找赵云壮士的下落。只是小人找到赵云壮士住处时赵云已经带着他的一家搬到了城中。到了城中,小人发现赵云壮士的住处被袁绍兵马给围住,小人亮出身份后依然被拦住。”亲信有些无奈道。

刘协不悦,心中大感不妙,又写了一封书信令亲信连夜去邺城质问袁绍为何如此无礼,同时又派出几名亲信前往真定,还派人星夜赶往乐平郡告知武松、鲁智深早做准备,待打发了毛玠便去与他们会合,共赴常山。

第二天,刘协送走了孙乾才接见毛玠。

礼毕,刘协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问毛玠:“孟德派孝先来仅仅是为了贺喜?”

“启禀殿下,兖州牧派臣来不仅是为了贺喜,还想请殿下移驾兖州!”毛玠道。

在刘协面前,毛玠实在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曹操,只能以兖州牧来称呼。

“难得孟德有此心,不过要想让本王去兖州怕是得孟德亲自前来吧?”刘协居高临下的问毛玠。

“这个自然。只是殿下也知道兖州到并州要么得途径袁绍所在的并州,要么得途径董卓侵占的司州,因此兖州牧还要谋划一番才能亲自前来。”毛玠有些为难道。

“不错,本王这边也应谋划一番。只是本王身边缺少谋士,还需孟德派一智士来为本王出谋划策呀!”刘协看起来也有些为难。

“殿下本就聪慧无双,身边又有皇叔祖、王司徒、杨太尉这般雄才大略者,岂是兖州牧身边谋士所能比的。”毛玠推脱道。

“唉,论治国安邦,本官是有点经验,但要说出谋划策,本官真的有心无力呀!”一旁的刘虞叹了口气,很是无奈。

王允、杨彪也自以为是的配合着摇了摇头。

“殿下太谦虚了,能在短短数月平定并州……”

“好你个毛玠!”刘协不等毛玠说完便勃然大怒,道:“兖州离并州如此之近,你却来得如此之慢!如此本王尚且没怪罪你,现在要个谋士你也推三阻四,这究竟是你善做主张还是曹操的意思?”

刘协这一怒可把毛玠给吓坏了,急忙跪地解释:“自高祖斩白蛇起义以来大汉便以孝治天下,不孝者,天理难容。而前些日子兖州牧的父亲死于陶谦之手,所以兖州牧举兵复仇,因此没能及时收到皇叔祖的文书,还请殿下宽恕!”

一说起徐州,刘协更是怒气不减,大发雷霆道:“本王对此事早有耳闻,陶恭祖此人敦厚老实,对我大汉忠心不二,又在徐州治理有方,深得徐州百姓爱戴。而曹嵩遇害乃是黄巾乱党张闿所为,曹操却把此罪扣在了陶恭祖的头上,讨伐大汉忠臣,屠戮大汉百姓,意欲何为!”

毛玠被刘协说得额头不停冒冷汗,虽然现在是乱世,但在这讲究忠诚的年代里曹操要是被扣上一个讨伐大汉忠臣、屠戮大汉百姓的罪名那可不得了,从此以后天下义士谁还会投奔曹操,如此下去曹操就会如袁术那般成为冢中枯骨。

别看袁术现在活得有滋有味,但他的部下早已人心涣散,五年之内,必众叛亲离,有灭顶之灾。

也别看很多诸侯纷纷称王,那是因为少帝、陈留王都不在,他们又不肯承认刘和、谁都不服谁的结果。

现在刘协出来了,他们未必会去除王号,但绝对会尊刘协。

“幸好在来得时候志才、奉孝等人早为此事做了准备。”想到这里,毛玠松了口气,对刘协说道:“启禀殿下,陶谦表面上是大汉忠臣,实则暗地里有很多小动作。就说去年,陶谦出兵从发干东上,与反贼袁术一同攻打袁绍。曹兖州身为大汉忠臣,怎能看着反贼袁术如此猖狂,便主动出兵,与袁绍打败了袁术、陶谦联军,陶谦便因此怀恨在心。”

毛玠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数月前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陶谦便始虚以委蛇、与他们合兵一处一起攻取泰山华、费两地还有任城,事成之后杀了阙宣,吞并了阙宣的部下。当曹兖州父亲经过徐州时,陶谦暗中指使这支兵马将兖州父亲杀害。曹兖州出兵找陶谦要个说法,奈何陶谦大骂曹兖州,还说兖州之父死有余辜,曹兖州这才开始攻打徐州,以至于徐州生灵涂炭。为此,曹兖州也深感愧疚,亲下命令让人为死去的徐州百姓修建棺木。”

“呵呵!”刘协冷笑一声,心道:“曹阿瞒果然是曹阿瞒,做起事来死不承认,看来你是吃定本王现在不会得罪你了。”

确实,现在还不是得罪曹操的时候,而且徐州的军政大权都在尊刘和的宋江手里,刘协也无暇顾及他。

因此,刘协又是大笑两声,提醒毛玠让曹操早些送个智士过来才令人带他下去休息。

第三日,刘协送走了毛玠后便留刘虞、琼英、马岱守城,自己则是带着马超、林冲、张清还有两三骑赶往乐平与武松、鲁智深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