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希区柯克悬念故事集
22645900000008

第8章 临终推理

有一个地方,四周围着八尺高的围墙,围墙的顶端还嵌着锋利的玻璃碎渣,沿着围墙的走向,还种着高高的木棉树,微风拂过,枝叶摇摆。院内的四周铺满了鲜绿的草坪,而在这森严的院落中央有一栋房子,里面住着这个院落的主人——马斯特。然而,就在一个漆黑的雨夜,这里发生了一桩谋杀案。

这栋三层楼的房子里面只有马斯特一个人,房间的管家玛格丽特今天也刚好休息。马斯特并不觉得独处有多么难受,只是觉得,一个人的生活会有诸多不便。

这天晚上,他早早地就吃完了晚饭,随后,他离开客厅,穿过走廊,来到了敞亮的厨房里面。他打算弄些茶点,来打发漫长的夜晚。管家玛格丽特虽然不在,但想得非常周到:由于主人有喝晚茶的习惯,她把水壶盛满水,留在灶台上,以免主人马斯特找不到。他打开壶盖,往里面添加了一些优质的茶叶,然后开火煮茶,并关掉了屋里的灯,径直走向自己的书房。

书房门刚被推开,屋子的角落里就传来了一阵低沉的狗叫声。马斯特打开了房间的灯,他养的那只身形硕大的德国牧羊犬睁开眼睛,歪着脑袋从地上坐了起来,当看到进门的人是自己的主人之后,它便又乖乖地躺在地板上,找寻那跑得不远的睡意去了。

这条牧羊犬叫“上校”,忠心耿耿地陪伴着马斯特度过了十二年光阴。别看它现在老在打盹,但它的警觉性丝毫没有下降。

除了“上校”,马斯特很少相信他人,因而他也非常注重保护自己的安全。一到晚上,他准备与自己的太太休息时,就会开启整个院子的警卫防护系统,以抵挡外来的不速之客。马斯特拥有一笔可观的财产,还拥有一副健康的身躯,这是他五十年来不断努力的最好回馈。

此时,窗外风雨大作,倾泻而下的雨水打在黑色的玻璃窗上噼啪作响。大雨下了一整天,这让马斯特觉得非常烦闷,于是他走到窗前。窗外一片漆黑,玻璃上反射出他魁梧的罗马人身躯,威风凛凛之下略带着几分自负。他拉上了窗帘,红色的窗帘从窗户的两侧向中间收拢,马斯特的身影最终被隐匿在窗帘的背后,这种情景,仿佛就像一出舞台剧表演完毕,演员在台上谢幕离场一般。

马斯特坐在书房的一张大桌子边,无聊地把玩着一把黄金刀柄的拆信刀。此时,房子的另一头传来了一阵细碎的吱吱声,像是门窗发出来的声音。马斯特看了看拉上的窗帘,想象着窗外的风雨,不以为意地陷入了沉思之中。随后,他突然打算做些什么。于是,他把拆信刀随手放在了身前的桌子上,起身向橡木书架走去。

马斯特双手按在书架上,用力往里按压了半英寸,然后将书架向右推送,书架很快地就滑到了一边,随即,一扇铁门出现在眼前。它看起来很像一个保险箱的门,马斯特使尽全身力气旋开了铁门,然后向里面走去。

门里面是一个黑暗的密室,宽约六尺,深约八尺,密室的两边摆满了架子和保险柜。他随手拉开了右侧的一个抽屉,里面摆满了各种档案,他随手翻看了几卷。当他翻到有关夏季的那部分档案时,传来了茶水烧开的声音。

看来水烧好了,真不是时候,马斯特骂骂咧咧地整理好了文件。尖叫的茶壶声一直在响着,马斯特突然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他关好抽屉,正准备转身离开,突然发现书房里闪过一个人影。马斯特心中暗想:看样子,这人是想用茶壶的响声来分散我的注意力了。马斯特刚准备快步走出去的时候,眼前的一幕让他感到万分惊恐,铁门居然慢慢地关上了!密室里一片漆黑,马斯特摸索到门口,无论怎么使劲,铁门都关得死死的,再也打不开了。

这应该算是马斯特这辈子遭遇的最为惊慌失措的局面了。今天晚上,不会有第二个人能进到这个房子里,而明天早上最可能出现的,也就是管家玛格丽特。此时,马斯特可以肯定一件事情,里面的空气撑不过今晚,自己估计得死在这儿,而关门的那个人,应该就是凶手。

这种情况,马斯特之前从未预料过。不过,马斯特很快调整了自己的状态,由起初的绝望转变为现在的冷静。他预估了一下自己的剩余生命,最快可能也就两个小时,最多也不超过六个小时。等待他的,将是痛苦的窒息死亡。此时此刻,马斯特是多么希望,当时自己在修建这样一个密室的时候,安装了照明设备,哪怕是一盏灯。

凭着记忆,马斯特摸黑找到了一个角落,他背靠着书架坐了下来,尽量让自己处于一个平静的状态,让自己的呼吸节奏变缓,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氧气。

就这样,时间平淡地流过了两个小时。渐渐地,马斯特开始觉得呼吸有一点困难了。此时,他内心只好奇一件事情,究竟是谁要置他于死地?

恐惧感随着呼吸的逐渐困难而不断提升,为了让自己不被这种恐惧感打垮,马斯特开始琢磨这个问题。他的脑海中很快地浮现出一连串人影。他在生意场上向来铁面无情,不过,他虽然找出了几个有嫌疑的人,却怎么也找不出他们下手的动机。

就在茫然的时候,马斯特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随即,他在黑暗的密室里得意地笑了起来。因为,不论是谁要进入书房,开关这扇保险门,都必须从“上校”身边经过。他能够毫无动静地进入,说明“上校”对这个人一定很熟悉,于是搜索的范围很快就缩小到几个人的身上。他开始逐个分析。

首先就是他的太太丽达。是的,她有充分的作案动机,她渴望钱,也渴望自由。丽达比马斯特年轻二十岁,并且拥有曼妙的身姿。而且就在不久以前,他听说丽达做了一些不太安分的事情。不过就在前天,他才将丽达亲自送上飞往纽约的飞机,她要去探望她的姐姐——一个非常时髦而著名的百老汇演员,按常理来说,丽达现在应该还在千里之外的大洋彼岸。

其次,他想到了自己的弟弟查理。查理是艺术家,这给人感觉不可思议,作为兄弟,一个是钢铁大亨,一个是山水画家,反差太大了。虽说查理在绘画方面有一定的天赋,不过这点天赋并不足以支撑他以此来养家糊口。至于每月从信托基金那里获得的补助,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因此,钱就是查理的最大动机。而且遗嘱中有明确规定,兄长去世之后,他的其他兄弟能够依次继承家产,而不能继承的那些人仍要依靠领取救济金过日子。从遗产继承的角度来看,查理的动机很充分。不过,他转念一想,平日和弟弟相处得非常融洽,别的不敢保证,但弟弟的为人自己还是非常清楚的。因此,马斯特很快就将自己的弟弟排除在外。

马斯特想起,就在今天早上,自己还打电话约查理共进午餐,不过被查理婉言谢绝了。他兴奋地说路边有一大片长势喜人的向日葵,由于那片地方是地产商的待开发区域,所以他想在这里被开发之前完成这幅画的创作。一直以来,查理都是这样,只要看到漂亮的东西,他就想用画笔记录下来。不过,查理也说了,要是画不成,他会打电话回来的。但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打电话来,估计这位大画家还沉浸在创作的乐趣之中吧。

第三个嫌犯就是洛克,他是马斯特的助手,担任公司的副经理。只要马斯特不在,公司的财政就由他全权负责。不过,此时的洛克应该在圣路易,他应该在与一家棉纺公司谈判。和丽达一样,按照正常情况来看,他也不在城里。

马斯特想了想,找不到另外的人了,也就是说,凶手就是这三个中的某一个。

那么,究竟是谁呢?马斯特只觉得密室里的空气越来越浑浊,要非常努力地呼吸才能够满足肺对氧气的需求。他很清楚,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所以他愈发冷静地来思考这个问题。

今天早上,丽达曾经打了一通电话过来。如果她要一早从姐姐那儿坐飞机回来,她是有足够的作案时间的,她甚至能够赶在我的尸体僵硬之前离开现场。不过,在早晨的电话中,他曾经与丽达的姐姐通过话,也就是说,丽达确实在纽约。要是从纽约赶回来,就必须搭乘直达航班,而且要耗费差不多一天的时间,如果丽达平白无故地消失了一整天,她的姐姐必然早已发现了。要说她们两个人联合起来进行谋杀,这也不太现实,她姐姐在纽约如此成功,犯不着冒这么大的风险来为她妹妹争夺遗产,何况,若是他死了,丽达所能分得的遗产还不如她现在拿到的多。所以几经判断,丽达也应该不是凶手。

难道是洛克?可是洛克应该在圣路易市啊,几个小时之前,他们也通了电话。当时洛克明确地答应了,只要敲定了价格,就会带着资料回来向他请示。他们约定的时间是晚上九点,常年的接触,马斯特确信洛克是个非常守信的人。借着手表的夜光指针,马斯特判断出现在应该是八点五十二分。如果洛克九点的时候打来电话,那就意味着,洛克也不是凶手。反过来想,如果他真的是凶手,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不过,在这个小密室里,能不能听到外面的电话铃声呢?马斯特在心中盘算着,觉得应该能听到吧,凶手也许想让这件事情看起来像一个意外事件,所以门外的橡木书架一定没有归位。所以声音一定能穿过来。

马斯特吃力地抬了抬手臂,仔细地看了看手表,此时距离九点还有五分钟。马斯特努力让自己站起来,慢慢地挪到门口,然后把耳朵紧紧地贴在门上。如果九点钟,电话铃声没有响,那么凶手就是洛克,如果响了……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但细小的电话铃声传到了马斯特耳朵里。他看了看手表,九点差一分。是的,这个电话一定是洛克打来的,他提前一分钟开始拨电话。

马斯特又努力让自己挪回到最开始的位置,他现在呼吸已经非常吃力了,感觉整个密室的氧气就快要被吸干了。他尽量让自己不去注意这些事情,以减轻自己的恐惧感。

这个时候,他在琢磨,如果敲打外面的铁门,是否能够引起他人的注意呢?他躺在地上,完全听不到外面的声音,他用力推开墙边的一个小书架,也丝毫感受不到墙壁边的阵阵凉意,看来外面的声音真的传不进来啊。想到自己居然奢望外面的人能够听到微弱的呼救声,马斯特就忍不住苦笑起来。哪里会有人进来,除非玛格丽特有东西落在这里提前回来了,否则,根本不可能。他打算把耳朵贴在铁门上,想听听下了一天的雨是否停了。

由于力气耗得差不多了,马斯特一下没撑住,脑袋撞到了柜子上,顿时头晕眼花。

这时,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外面下了一整天的雨,而查理却说要在路边画向日葵。他在哪里画呢?另外,查理还说过,要是画不成,他会再打电话过来。不过,马斯特转头一想,没准弟弟刚刚睡醒,忘记他早上说过的话了吧。

不过,洛克在圣路易市,丽达也在纽约,他们都不可能出现在这里,所以,必然是查理了。想到这里,马斯特的内心居然变得平静起来,他对于自己的推理非常满意。如今,他的生命就要耗尽,查理从小和自己一块儿长大,而作为哥哥的马斯特处处都占据着上风,想到这里,他甚至觉得自己能够原谅查理。只不过,这种谋财害命的做法,真是太不值得了。

马斯特从衬衫的口袋里拿出一支圆珠笔,同时,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打火机,并很快地打着了。他很清楚,在这个时候用打火机照明意味着什么。他随手从文件上扯下一张纸,左手拿着打火机,右手握着圆珠笔,借着微弱而跳跃的火光,在文件纸的反面写下了查理的名字,并且留下了两句话。第一句是“我看见他靠近了这扇门”,第二句是“这是预谋”。最后的落款写的是自己的名字。短短三十秒,马斯特却觉得倾尽了全部的生命力量一般。看着留下的第二句话,马斯特的神情异常凝重。就这四个字,足以让查理死在另一间黑暗的小屋之中。

打火机的火焰渐渐变得昏暗,孱弱地跳跃了两下之后,火焰的光辉就被黑暗彻底吞噬了,密室重新被一片黑暗笼罩着。

警长耐心地询问玛格丽特:“你是因为看到这书架被推开了,所以才报警的吗?”

她点点头。

警方打开了密室的铁门,刑侦的人员对现场进行了拍照,随行的法医也正式宣称马斯特已经死亡。听到消息的玛格丽特一直不停地哭泣,警方将马斯特的遗体抬上了救护车。她除了目送主人的遗体,别无任何选择。所有人都走到屋子的外面,包括忠实的“上校”,它今天早上还没有外出活动呢。

“上校”在草地上翻滚着,虽然动作不如以前灵敏了,不过仍旧很活跃的样子。厨房里的茶壶声非常刺耳,它想叫主人去关火,于是跳起来去撞击铁门,没想到用力过猛,使得自己的前爪碰伤了,直到现在都还只能跛着脚走路。

屋子里,警长向玛格丽特问了一个问题:“查理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