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了凡四训(详解版)
22646500000013

第13章 云谷禅师答疑解惑指迷津

【原文】

云谷曰:“孟子之言不错,汝自错解耳。汝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1],不离方寸[2];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若不反躬内省[3],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注释】

[1]福田:佛教以为供养布施,行善修德,能受福报,犹如播种田亩,有秋收之利,故称福田。

[2]方寸:指人的内心、心绪。

[3]内省:内心自我反省。即在内心省察自己的思想、言行有无过失。

【译文】

云谷禅师说:孟子的话没有错,你自己理解错了。你没听过六祖慧能大师说,每个人的福田,全在自己的内心。只要从心里去求福,就没有感应不到的。从自己心里去求,不只是道德仁义可以求得,身外的功名富贵也可以求到,这种内外双得,是有利于得到的。如果不能自己反省自己,而是盲目地追求身外的名利福寿,那就只能像孟子所说的,“求之有道,得之有命”了。最终内外都有损失,因此没有什么益处。

【解读】

这段话是云谷禅师针对前面了凡先生所提出的问题而进行的回答,当然,也可以是说是为自己的观点做解释。

云谷禅师认为,孟子的话表达的意思是正确的,但是了凡先生自己在理解这句话的时候出现了偏差,他根本没有明白这句话所包含着的真正的道理。云谷禅师认为,对于孟子的话,了凡先生只是理解对了一半。孟子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真正的意思是说仁义道德,是内心追求的,可以获得,荣华富贵虽然是外在的东西,但是它的本质未尝不是内心所追求的,所以应该也是可以获得的。

那么云谷禅师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他这么解释孟子的话根据又是什么呢?云谷禅师的根据就是六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那就是“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六祖是指佛教禅宗的第六代祖师慧能,前面的五代分别是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或许有人还是不知道慧能禅师,但是有一句话大家一定知道,那就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根据记载,慧能祖师的家庭很贫穷,并且幼年丧父,是在偶然的情况下看到了《金刚经》之后才萌生了出家的想法,于是便拜入了五组弘忍的座下学习佛法。慧能大兴禅学,使得禅宗得以风靡全国,甚至是传播到海外,他总计说法三十七年。慧能是中国历史上影响重大的高僧之一,著有《六祖坛经》流传于世。

《六祖坛经》和《金刚经》、《楞严经》一起,自古以来被大家公认为是三部佛教经典之作。《六祖坛经》,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六祖慧能以及他的著作,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六祖将自己修行中的内心体验记录下来,将原始佛教中的抽象本体转换成了便于中国百姓理解和参悟的心性。正是他这一大改革,使得禅宗成为隋唐以后最具影响力的佛家宗派。

六祖慧能禅师这句“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就是出自《六祖坛经》,大概意思是说,一切福田,皆在自己的内心,向自己的内心探求寻觅,便没有什么是感应不到的。遵循自己的内心,不仅可以获得内在修养,也能够体现自己的外在价值。

这段话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无论是内在的精神需求还是外在的物质追求,全部都需要向内心求取。反过来说,只要是用真心去追求,不论是内在的精神追求还是外在的功名利禄都是能够得到的。只有用真心去求取才能算作是真正的追求,才能真正帮助人们得到所追求的东西。

云谷禅师在这里所讲述的重点就是“求在我”,只要是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内在的精神世界和外在的物质世界是都能够得到满足的。而做不到这一点的呢,那就会像了凡先生一样,内心之中没有太多的妄想,因而精神的世界还算清静;但是由于把自己的命运归结于上天的注定,导致没有了对外部物质的追求,因而就得不到物质世界的满足。

像了凡先生一样的状态毫无疑问是不正常的。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希望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有谁不想有一个精彩的人生呢?那么要想实现自己所追求的命运要怎么样做呢?那就应该多向自己的内心去寻觅,去追求。人们无论是求内在的德行,还是求外在的富贵,都必须在自我的内心之中进行自我省察。通过内心的自我分析,来取得自身的进步,最终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命运。相反,什么事都不花费真心去追求,而总是想着依靠外力的帮助,就只能看上天的安排了。

当然了,求索必须结合实际,必须向善。如果贪得无厌,有损别人的利益,就会迷失自己。人们在世间往来求索,因为一时的贪念,在盲目追求中就会迷失自我,迷失原本清净的心性。或者被外界形形色色的欲求扰得方寸大乱,或因为求而不得,导致内心悲观绝望,这样不仅外部欲求得不到满足,就连内心的宁静也失去了。

总之,想要得到某些东西或者是想要掌控自己的命运,就要听从自己的内心,坚定下去。只有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内心,才能真正地走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