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德经全解
22648800000009

第9章 不争无尤

【原文】

上善若水[1]。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2],故几于道[3]。居善地[4],心善渊[5],与善仁[6],言善信[7],正善治[8],事善能[9],动善时[10]。夫唯不争,故无尤[11]。

【注释】

[1]上善:最高的善。

[2]处:停留。恶:厌恶。

[3]几:接近。

[4]善:善于。地:选择适宜的地方,这里即指趋向低下之处。

[5]渊:深邃沉静。

[6]与:施与,又说为交往之义。仁:仁爱。

[7]信:诚信,含有可以进行验证的意思。

[8]正:即“政”,为政之义。治:治理。

[9]事:处事,行事。能:发挥效力,达到效果。

[10]动:行动。时:选择合宜的时机。

[11]尤:责怪,怨恨。

【今译】

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帮助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而让自己停留在人们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水是很接近“道”的。居处善于选择合适的地方(即卑下之处),心思善于沉静,施与(或交往)善于仁爱,言谈善于诚信,为政善于治理,做事善于达成既定的效果,行动善于选择合宜的时机。正是因为不争,才不会遭受责怪和怨恨。

【解析】

上善若水

在这一章,老子用水来比喻善的品格。所谓“上善若水”,意思就是最高的善好像水一样。那么,水又有什么特点呢?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不争”,这就又点出了老子的“无为”的立场,“不争”的表现,就是“无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但是,我们以前也不止一次地提到过,老子所倡导的“无为”不是一无所为,而是不妄为、不乱为,在这里,“不争”,就并非是单纯的“不争”,它是以“善利万物”为前提的,只有“善利万物”,才谈得上“不争”。这就是老子思想主张中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不争”,另一方面是“善利万物”。

老子接着又说:“(水)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几于道”,也就是接近了道。道,是一种非常高尚和圆满的境界,那么,老子因何称誉水接近了这一境界呢?因为水停留在人们都厌恶的地方。这是与“善利万物而不争”相承续的,由于“不争”,所以水才甘心居于大家都不愿意待的地方,而这正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美好品德。在中国,“孔融让梨”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孔融在吃梨的时候,自己专拣小的吃,而将大的留给哥哥们,这种做法备受家人的称赞,并且流传开来,成为传颂千古的美谈。人们为什么对孔融如此赞美呢?因为孔融在分享好处的时候先人后己,将好的留给别人,而将差的留给自己,丝毫没有争夺之心。而这,不正是一种“处众人之所恶”的精神吗?所以说,“处众人之所恶”,这是一种美好的品质。

其实,以水来喻道,在《老子》一书中,此例并非仅有,而是见于多处,例如,在第六十一章,老子说:“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而在第六十六章,老子又说道:“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这两句中虽然没有出现“水”字,但是所提到的“流”和“江海”都是水的表现形态,其内涵与水是相同的。我们先来看第六十一章中的这句话,什么叫做“大国者下流”呢?人们或许很容易将其理解成这样的意思:大国的品行是很低劣的。其实,“下流”在这里与我们当今通常说的“下流”,其含义是不同的。我们现在所讲的“下流”,一般采用的都是其比喻义,意为品性不佳。但是在古代,特别是在先秦时期,“下流”的本义还是被运用得比较多的,在这句话中所采用的就是它的本义,也即河流的下游之义。“大国者下流”,也就是说,大国居于江河的下流。“天下之牝”,说的是大国居于天下雌性的位置,而雌性则代表着柔弱。“天下之交也”,即为天下所归附之义。总起来说,这句话讲的是,大国居于卑下和柔弱的地位,然而却为天下所归附。第六十六章的一句说的是,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川归往之处,是因为他们善于处在低下的位置,这样百川才都来归附江海。这一句与第六十一章中的那句话所讲的道理是完全一致的,这两句中都提到了一个“下”字,而“下”,正是为老子所首肯的水之所具有的最接近于“道”的品质。

人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将人与水区分开来,肯定的是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而老子却恰恰肯定的是水的这种“往低处走”的品质。事实上,水为什么要往低处走呢?因为它受到重力作用的牵引。同样,人也是受到地球引力约束的,但是人为什么与水不同,不是只能一味地往低处,而还可以往高处走呢?因为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这种强大的主观力量驱使着人克服外力的束缚而争求一种更好的结果,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项根本的因素。而老子却刚好相反,他告诫人们,要向水学习,水是无意识地处下,而人则应当有意识地自处卑下,往那些大家都不愿意去的地方去。老子的用意何在呢?在这一章的最后,老子指出:“夫唯不争,故无尤。”这与老子前面所讲的“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等话语是一脉相承的,因为只有不争,才可以避免别人的怪怨。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苏辙在注解这句话的时候提到:“有善而不免于人非者,以其争也。”这句话恰好是老子之语的反面表达,意思是,有优点却仍不能避免遭受非议的人,是因为他与别人相争。苏辙又说道:“水唯不争,故兼七善而无尤。”相反,水就是因为不争,所以身上具有那么多的优点却不会招惹他人的非议和怨恨。有句俗语,叫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对利益的追逐就像鸟争求食物、就像昆虫趋光一样,正所谓“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人们在利益的诱惑面前,往往只见到了它的好处,却忽视了它的害处,就如同水中的鱼儿只见到了食饵,却没有注意到食饵之中还包藏着会令其致命的钩子。而有些人不仅自身为了争夺利益而疯狂,还会对与其争利的同道们以仇敌视之。所以,老子才说出这样意味深长的话语:“夫唯不争,故无尤。”抛弃争夺之心,正是全身远祸的根本之法。而不争夺,就意味着要将利益让与他人,将好的位置奉献给别人,而自己则“处众人之所恶”,待在最为卑下的地方。水正因为具有这种特点而为老子所青睐。

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泰勒斯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宇宙的本原就是水。”他说:“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而泰勒斯更将下面一句话作为自己的格言:“水是最好的。”这与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简直是如出一辙。那么,泰勒斯又是根据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呢?是什么令这位伟大的古希腊先哲对水如此地厚爱呢?

泰勒斯为什么说宇宙的本原是水呢?因为水是人们生活当中的一种最为基本的物质,一切生物都不能离开水而存活,泰勒斯还细心地发现,每次洪水退后,都会留下肥沃的淤泥,而淤泥里面则生满了植物的幼芽和动物的幼虫,他将这一现象推而广之,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即万物都是由水而生的。可老子的观点是怎样的呢?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些能够讲出来的道理,都不是终极的道理;那些能够说出来的事物,都不是永恒的事物。而水恰恰是一种现实当中的可名之物,既然可名,也就并非终极,并非永恒,既然并非终极和永恒,它又怎么可能是宇宙的本原呢?显然这是很荒谬的。那么,老子是怎样来描述世界之本原的呢?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见第二十五章)老子将先天地而生的“道”作为世界的本原,而“道”是不可捉摸、不可想见的,它超出了直观的认识范畴,而真正地达到了终极的高度。老子思想的高渺之处正可由此而略窥其端倪。至于水,在老子看来,水是“几于道”的,它只是接近道,但决不等同于道。

【为人之道】

杨修之死

杨修(175~219),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汉献帝建安年间被举为孝廉,后来在曹操的手下担任丞相主簿。主簿是掌管文书的官员,类似于现在的秘书,但杨修所做的这个秘书是直接隶属于丞相的,所以职位是很重要的。曹操也正因为很看重杨修的才华,对他也很信任,才将这个重要的任务委派给了杨修。

杨修的出身是很显耀的,先祖杨喜,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重臣,受封赤泉侯,杨修的高祖、曾祖、祖父和父亲也都位列三公(三公是朝廷中最为显耀的官职,东汉末年的三公是司徒、司空和太尉),杨氏家族在当时是与显赫的袁氏家族齐名并称的,只不过后来杨家没有出现袁绍、袁术式的雄霸一方的强势人物。而杨家和袁家之间也有姻亲关系,杨修的父亲杨彪迎娶了袁术的女儿,也就是说,杨修是袁术的外孙。

杨修本身颇富才学,又出身显贵,并且还受到当时把控朝政的丞相曹操的宠信,因此很多人都争相攀附他,这其中也包括曹操的儿子们。在曹操的儿子当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就是曹丕和曹植。他们二人都想与杨修结交,而文采出众的曹植更为杨修所欣赏,于是,杨修就与曹植走到了一起,两人往来密切,不曾料想的是,与曹植的交往在日后给杨修带来了深重的灾祸。

杨修虽然才智不凡,但是也因此而恃才放旷,对自己的言行不加约束,尤其喜欢在他人面前耍弄小聪明。一次,曹操要建造一座花园,工匠们在设计好了方案之后将图纸呈给曹操看。曹操看了之后,没有说什么,只是用笔在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工匠们不解其意,而人们都知道杨修很聪慧,于是就去请教他。杨修看过图纸之后,微微一笑,说道:“丞相是嫌门设计得太大了。”工匠们惊奇地问:“您是怎么看出来的呢?”杨修答道:“这不很显然嘛,‘门’中加个‘活’字,就是‘阔’,丞相说,这个门太开阔了。”工匠们听了不禁大喜,遂按照杨修所说的,将花园的门改小了一些。花园建成之后,曹操过来视察,对园门的修改感到很满意,问工匠们是如何猜到他的心意的。工匠们回答说:“我们这些笨头笨脑的人哪里猜得出丞相的意思啊,这全赖杨主簿的赐教啊。”曹操听了,虽然口中夸赞杨修,心中却不免对杨修的聪明有些妒意。

其实,杨修在曹操面前卖弄小聪明的做法决非一次、两次的,下面又是一个例子。有人送给了曹操一盒酥,曹操吃了少许之后,在盒盖上写了“一合酥”三字,然后传给大家,自己则走开了。大家拿着这盒酥,看着盖子上面的字,谁也不知道曹操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传到杨修那里时,杨修毫不客气地将酥取出来吃了一口,别人看了,都表示惊疑。杨修不慌不忙地答道:“丞相让我们每人吃一口,还有什么犹豫的呢?”大家这才明白,那个“合”字,不正是“(一)人一口”吗?

若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小游戏,或许也就罢了,曹操至多不过对杨修有些小小的嫉妒就是了,但有一件事情却让曹操对杨修产生了极深的反感。曹操是一个非常多疑的人,为了防范有人趁他入睡的时候去行刺,他导演了一出梦中杀人的好戏。曹操经常对自己身边的侍卫说,自己有梦中杀人的习惯,所以告诫侍卫们在他睡觉的时候一定不要靠近他。曹操有一次白天休息的时候,假装睡得正酣而在翻身的时候将被子弄到了地上,他身旁的侍卫因为担心他受寒,就过去将被子拾起来,欲给曹操盖上。哪知,刚一到曹操近前,只见曹操腾身跃起,抽出身边的宝剑一下子就把这个毫无防备的侍卫给杀掉了。然后,曹操若无其事地又睡去了。待醒来时,曹操见到自己卧榻之旁倒在血泊之中的侍卫,大声惊问道:“是谁在我床边杀了人?”其他的侍卫小心翼翼地讲述了刚才发生的事情,曹操听了,失声痛哭,众人百般劝慰,方才止住,随即命令,对这个牺牲的侍卫进行厚葬。大家知道了这件事,都认为曹操果然有梦中杀人的习惯,而主簿杨修却一语道破:“丞相非在梦中,而是汝等在梦中也。”这话被曹操知道了,不仅对杨修愤恨异常,甚至起了杀心。

还不止于此,杨修又犯下了一个大忌,也就是参与了曹操儿子之间的夺嫡之争。曹操为了考验儿子的才能,经常问他们一些关于如何处理国家军政大事的问题。杨修对曹操的心思颇为谙熟,知道如何回答才能讨得他的喜欢,就将一些重要问题的作答方法都写下来,交给曹植。当受到曹操提问的时候,曹植就按照杨修所教的来对答。曹操发现,对这些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曹植不仅每每都回答得特别流利,而且又深得他自己的心意,这不禁令曹操产生了怀疑。曹丕买通了曹植身边的人,细作将杨修写给曹植关于如何作答的文字偷出来呈给曹操看,曹操见了,立时大怒,深深觉得,此人不可留之。

杨修等人对曹植的帮助,使得曹丕对自己被立为储君一事更加没有把握,于是,他秘密邀请吴质到自己的府中商议对策,因为怕外人知道,曹丕让吴质藏在一个大筐里,然后用车运进来,对外宣称运送的是绢。杨修得知了此事,就告诉了曹操。曹操就命人去伺察。曹丕知道消息后,感到很慌张,吴质说:“不必惊慌,明天再用筐装一些绢运进来就是了。”曹丕如其言而行,第二天,曹操派去的人见到又有车进入曹丕的府中,就请求检察,结果发现筐里装的都是绢。这样一来,曹操就以为杨修是蓄意诬害曹丕,同时对曹植也变得疏远了。

杨修屡屡介入曹丕、曹植兄弟之间的夺储之争,这令曹操感到很不安。因为他担心自己百年之后,杨修会撺掇曹植与曹丕相对抗,而这对自己的江山社稷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曹操决定杀掉杨修。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曹操征讨汉中,与刘备军对峙,长久相持不下,陷入进退两难之中,因为若进攻,蜀军戒备森严,无利可图;若撤退,则兴师动众而来,又一无所得、空手而归,必为蜀军所耻笑。但是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因此曹操心中颇为踌躇。一天晚上,厨师进献了一碗鸡汤,汤中有鸡肋,曹操于是有感而发,对进入帐中讨求命令的军官说道:“鸡肋。”于是,“鸡肋”的命令就传了开去,这又是曹操给大家出的一个字谜。杨修听到这个命令,立即吩咐身边的人收拾行装。将士们见了感到很不解,问之何故。杨修说:“魏王传令‘鸡肋’,所谓‘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当前的形势,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回朝,所以先打点行装,免得急时慌乱。”将士们听了,觉得果然有道理,于是也都纷纷去收拾自己的东西,准备撤退了。曹操因心中烦闷,就走出大帐,到外面巡视,却见大家都在整理行装,感到很吃惊,一经询问,原来又是杨修所为。曹操不禁大怒,以惑乱军心为名,立即将杨修给杀了。

杨修之死与他的自恃有才、口无遮拦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说,正是杨修的浮浅,导致了他的被杀。老子在描述“上善若水”的时候曾提到一点,叫做“心善渊”,即心思要善于渊沉,断不可以将自己心中所想暴露无遗,尤其是一些敏感性的话语,而杨修正是犯了此忌,才招致了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