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人性
22654600000003

第3章 把握人际交往的关键

管住自己的舌头

你如果没有好话可说,那就什么也别说。

要记住,不愉快的时刻迟早会过去,如果我们的舌头没有闯祸,就不会留下需要医治的创伤。

大卫的父母离婚后,协议规定他和母亲一起生活。由于手头拮据,母子二人只好搬到另一个城市去。大卫于是也要到一所新的学校去上课,结交新的朋友。这种种变化叫他伤透了心。他开始对那些父母没有离婚的孩子感到反感,而且经常因为小事或无缘无故跟人打架。在这种痛苦的生活中,他养成了对人过分苛求的习惯。他几乎对谁都没有一句好话。

一天,有个对大卫的情况十分了解的同学走到他身边。“我父母也离婚了。”他轻声地说,“我知道你心里难受。不过,你得抛弃你的怒气和痛苦。你跟别人过不去,这只能伤害你自己。要是你没法说点儿什么好话,那你最好什么也别说。”

由于痛苦,大卫最初的确很难接受这位同学的建议,但既然情况似乎变得越来越糟,他就对自己的谈吐变得比较谨慎了。他经常把马上就要冲出口的话咽回去;若是在以前,他的这些伤害人、挖苦人的话简直是没遮没拦的。他开始意识到他从前对身边同学的关心是多么不够。随着理解的增加,他开始明白,像他一样遭受家庭变故的不只他一个人,许多孩子也经历过令人难堪的家庭解体。大卫开始想办法去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处理好自己的痛苦与茫然。到学期结束时,大卫的态度产生了180度的转变,并获得了那些当初由于他管不住自己的脾气而与他疏远了的同学的好感。

我们无论是谁,在家里、学校里或工作中,都可能经历过精神上受到压抑的情形。当事情进展不顺利时,我们就往往忍不住责怪别人,我们或许认为,找别人的错,能使我们觉得好受点儿。但也可能是这样想的:我不好过,你也别想好过。

在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沮丧”时刻里,如果我们不能对人说有益的好话,那我们最好还是什么也别说。破坏性的语言,往往会产生破坏性的结果。除了会给周围的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之外,从我们口中说出的那些消极性的话语往往只会使问题变得复杂。

在生活中遇到了难于应付的挑战,我们就可能认为,说些粗野和伤人的话是有道理的。上文提到的那个父母离了婚的孩子,受着许许多多他无法理解、无法解决的感情和情绪的折磨。但他终于还是发现,贬低和伤害他人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客气和富于理解的言词,或干脆怀着同情听别人说话,他终于学会了帮助他人;反过来,他又得到了周围人的帮助,而他终于在自己身上找回了生活的勇气。

当我们遇到灾难或烦心的事儿,倘若我们还记着应与面前的事物保持一定距离,直至能够看清与之相联系的背景为止;倘若我们学会了管住自己的舌头,那么,我们也许就能避免说出许多具有破坏性的话。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倘若人们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这对他们自己和其他人,都会产生致命的影响,因为这些思想问题所强调的是否定的而不是积极的方面。因此,重要的是我们要懂得,创造性的思想产生于不断寻找答案的过程之中。

有句久经时间考验的名言:“你如果没有好话可说,那就什么也别说。”这实在应该成为你的座右铭。倘若你出于某种原因而感到沮丧,如有必要,可以找朋友或师长谈谈。每个人都有不顺心的时候。当你感到情绪有些不对头时,千万别发作,以免伤害别人,因为别人也同样需要听到些表示理解和支持的话。对自己要说出的话,要时刻保持警惕。要记住,不愉快的时刻迟早会过去,如果我们的舌头没有闯祸,就不会留下需要医治的创伤。

抓住每一个机会

只要他愿意探取,凡与他结交的每一个人,都能告诉他若干个秘密,若干闻所未闻却足以辅助他的前程、加强他的生命的东西。

错过与一个胜过我们自己的人相交往的机会,实在是一个很大的不幸,因为我们常能从这个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一个人从别人那里所吸取的能量愈大,则其个人的力量愈大。假使他在社交上、精神上、道德上同他的同辈有多方面的接触,那么他一定是个有力量的人。反之,假使他断绝人际关系,那么他一定会成为弱者。

人类需要各种精神食粮,而这些精神食粮,只有在同各种各样的人们相处相交中得来。这就像枝头上葡萄累累,其汁液的甜蜜,其色香的醇美,都是从葡萄藤的主藤上来的一样。树枝本身不能生存,把树枝从树干上砍掉,树枝定会萎黄枯死。个人的力量也是从“人类树干”中得来的。

在同一个坚强伟大的人相面对、相接触的时候,常常能觉得自己的力量会突然增加几倍,自己的智慧会突然提高几倍,自己的各部分机能会突然锐利了几分,仿佛自己以前所梦想不到的隐藏在生命中的力量,都被他释放了出来,以至于自己可以说出、做出在一人独处时,所不能说出、不能做出的事情。

演说家的演讲词可以唤起听众的同情,因而产生伟大的力量。但是假使他在“没有人”或者只有个别人的情况下讲话,则决不能生出这种力量来;正像化学家决不能使分贮在各只瓶中的药品发生化学作用一样。新的力量、新的影响、新的创造,只有在“接触”和“联系”中才能。

常同他人相处相交的人,仿佛永远在他的“发现航程”中发现自己生命中的新的“力量岛屿”,而若是他不常同别人接触,这种“力量岛屿”是会永远被埋没的。

只要他愿意探取,凡他结交的每一个人,都能告诉他若干的秘密,若干闻所未闻却足以辅助他的前程、加强他的生命的东西。

我们大部分的成就总是受他人所赐。他人常在无形之中把希望、鼓励、辅助投入我们的生命中,在精神上振奋我们,使我们的各种能力得到提高。

我们生命的生长,都依靠我们的心灵从四处吸收营养,而这种营养,我们的感觉是不能觉察、测量的。从表面上看,我们是从耳目中吸收进“力量”的,但事实上,这种力量的吸收绝不是取道于官能的视觉、听觉神经的。

一幅名画中最伟大的东西,不在于画布上的色彩、影子或格式上,而是在这一切背后的画家的人格中——那黏着在他的生命中,那为他所传袭、所经历的一切的总和所构成的一种伟大力量!

大学教育的大部分价值,都是从师生同学间感情的交流、人格的陶冶中所得来的。他们的心相摩擦,刺激起各人的志向,提高各人的理想,启示新的希望、新的光明,并将各人的各种机能琢磨成器。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价的,然而从心灵的沟通中所得来的知识是无价的。

假使你不能同别人发生密切的关系,不能培养起你的丰富的同情心,不能对别人的事产生兴趣,不能辅助别人,不能分担别人的痛苦、共享别人的快乐,则不管你学问怎样好、成就怎样大,你仍是冷酷的、孤独的、不受欢迎的。

试着同比你优秀的人交往。这并不是说,你应当和比你有钱的人交往,而是说你应当同人格、品行、学问、道德都胜过你的人交往,因为这样你就能尽量吸收到种种对你的生命有益的东西,就可以促使你实现自己的理想,使你对事业激起更大的努力来。

脑海与脑海之间,心灵与心灵之间,有着一种伟大的“感应”力量。这种“感应”力量,虽无法测量,然而它的刺激力、它的破坏及建设力是十分巨大的。假使你常同不如你的人混在一起,则一定会降低你的志愿和理想。

错过与一个胜过我们自己的人相交往的机会,实在是一个很大的不幸,因为我们常能从这个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只有在“交往”中,生命中粗糙的部分才可以擦去,我们才可以琢磨成器。同一个能够启发我们的人相交的机会,其价值远大于发财获利的机会,它能使我们的力量增加百倍。

扩大交际范围

善于交际的人,总是在不停地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

定期举办的各种活动可为其成员提供充分的交往机会,所以,不要放弃你感兴趣的任何团体。

善于交际的人,总是在不停地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认识一个新的朋友,等于进入他的社交圈,从而又认识一批人,不断地产生倍数效应。我经常鼓励我的学员这样做,并给了他们一些建议:

1.广泛参加各种团体活动

对于参加联谊会、集训、研讨会或志趣相同者的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都是许多人在一起的集体活动,即便你兴趣不浓也还是积极参加为好。

因为,此类活动所创造的交际机会是非常多的。比如,有些不喝酒的人,稍微喝了一点,就把心里话全都倒了出来,从此与这些人成了好朋友。如果你总是说“乱哄哄的有什么意思”之类的拒绝之辞,那么以后就不会有人再邀请你了。

各类社团组织、学术团体聚集了各种人才,大家志趣、爱好相同,有共同语言,可以相互切磋技艺,研究学问。定期举办的各种活动可为其成员提供充分的交往机会,所以,不要放弃你感兴趣的任何团体。

2.好好利用与人合作的机会

与人合作的过程也是交友的过程,为扩大交际范围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因为共同的事业是寻觅知心朋友的前提条件。

不可错过与人合作的项目,而且还要积极寻找共同完成的事业,才可广交朋友。

3.培养自己的好奇心

爱好、兴趣广泛的人,易于同各种人交朋友。一个人如果会打桥牌、跳舞、游泳、滑冰、打球、下棋等,爱好一多,与大家“凑趣”的机会就多,结交朋友的机会也就多了。

即使自己并不擅长某一方面,但若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博得对方的好感,肯定了他的特点,也能引起共鸣。抱有好奇心,集体活动时,不管谁邀请都一起活动。自己感兴趣的要去,不感兴趣的也要去,不管男性和女性都要兴致勃勃地参加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感受你的魅力,并让人感受快乐的气氛。当大家聚到一起时,不要忘了这一点。

此外,要关心各种问题。常关心大家所关心的事,特别是关心你结交的人所感兴趣的事情。

4.不要让性格差异成为障碍

常言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志趣相投的人容易接近,反之,则容易疏远。但要记住,社交与选择朋友不完全是一回事。社交圈中,更多的不是朋友,或者只是普普通通的朋友。因此,在社交过程中,不要用选择朋友甚至是知心朋友的条件来作标准,凡是志趣不符、性格不合的人一概拒之门外。

在社交圈中认识的新朋友应是与你有较大差别的人才好。朋友之间在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气质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别,有助于双方广泛地了解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层面。新朋友的见解即使与你大相径庭、迥然不同,也是一大幸事,这可以补充、丰富你的思想。

5.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有些人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这些人老埋怨自己没有朋友,实际就是缺少热情。无论大家做什么,需要多少时间,就知道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绝不与大家一起干。什么都是自己决定,自己能领会的才想做,像这样的人是很难交到朋友的。

自己制造交往的机会

你需时时鞭策自己,设法找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多让人了解自己,进而建立互相尊敬、信赖的关系。这是交朋友的理想步骤。

关于个人交际,我想说的是:“不要以为漫无目的地出外寻找,就可以找到对自己有益的朋友。交际通常是发生在存有某种目的的时候。当你向自己的目标前进时,所走的路与旁人的交错,才会产生交际,也才会交到有实际助益的朋友,于是成功的机会才会显现。”

你需时时鞭策自己,设法找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多让人了解自己,进而建立互相尊敬、信赖的关系。这是交朋友的理想步骤。

交际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很重要。伊丽莎白十分了解这个道理。她是德拉威州唯一的女性眼科医生,在该州是相当有名望的人物。

这位女医生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声望的呢?一个上班族若想建立声望,除了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外,别无他法。伊丽莎白就是如此获得既有活力又有爱心的评价的,而这种评价使她成为极受信赖的眼科医生。

她知道由于工作之故,无法借报纸、广播作自我推销,于是,她便选择了为公众服务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声望。果然,这种方法使她深得人心,也将她的事业推向成功。

伊丽莎白23岁时在德拉威州的乔治城开业。开业后,她的第一件工作就是整理出所有曾经交往过的朋友名单,同时参加该城的妇女团体。不久,她便当上妇女会会长,并且连任两届。此后,她又当上职业妇女组织州联合会会长。

她曾一度在主妇学校及业余剧团中十分活跃。她还经常参加宗教、妇女及其他各类聚会。她抽空把到国外旅游时的所见所闻制作成幻灯片展示给大家看,这个举动使她与大家的心更接近。

她的社会生活多彩而忙碌,但她仍然能抽出时间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她曾出任视力鉴定协会会长,另外,她还被州长两次任命为德拉威州的视力鉴定考试委员。目前,她是德拉威州残疾人协会干事,并且也是州长直属高速公路委员会中的三名女性之一。

那么,她对于参与社交活动的看法又如何呢?她说:“能多参与社会性的工作,被人们信赖的机会就较高,随时有可能把自己推销出去。”

就是这样,伊丽莎白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大众的尊敬与信赖,不但生活更为丰富,也为工作带来了便利。她的声望可以说,就是不断扩大交际范围的结果。

另外,在企业界,愈成功的人愈受重视。人们想加入“成功者俱乐部”很难,但一旦加入,以后便是坦荡的大道。因为若活跃于其间,能轻易获得同类的成功意识,同时,对方的知识与经验,都能使你的脚步更稳健、更扎实。

这里,我建议所有有雄心、有抱负的年轻人,多与前辈、有成就者接触,这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年轻人创业的最好范本。对于他们来说,看到对未来充满雄心、憧憬的年轻人就好像看到当年的自己,他们通常会特别有好感。所以,相信他们很乐意为年轻人提供自己的见解与经验。

让对方有备受重视的感觉

人类行为有个极重要的法则,如果我们遵从这个法则,大概不会惹来什么麻烦;事实上,如果我们遵守这个原则,便可以得到许多友谊和永恒的欢乐。但是如果我们破坏了这个法则,就难免后患无穷。这个法则就是:时时让他人感到自己很重要。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会出现交际的障碍,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或者忘记了一个重要原则——让他人感到自己重要。他们喜欢自我表现,夸大吹嘘自己。一旦事情成功,他们首先表现出的就是自己有多大的功劳,做出了多大贡献。这样其实就相当于向他人表明:你们确实不太重要。无形之中,他们伤害了别人。

有一天,我在纽约第32街和第8道交汇处的邮局里排队等候寄一封挂号信。柜台后面的那位办事员显然对工作感到不耐烦——称重、拿邮票、找零钱、写收据,一年复一年都是同样单调的工作。所以我对自己说:“我要让那位办事员喜欢我。而要让他喜欢,我显然必须说些好话——不是关于我自己,而是有关他的。”我又自问:“他有什么值得让我称赞一番的呢?”有时,这实在是个难题,尤其是对方是一个陌生人时。但是,称赞眼前的这位办事员似乎并不让我感到困难,我马上找出可以称赞的地方了。

当他为我的信件称重时,我热切地对他说:“我真希望能有你这样的头发。”

他抬起头,半惊讶地看着我,脸上泛出微笑:“啊,它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好啦!”他谦虚地应答。我告诉他,虽然它可能已没有原来美观,但仍然状况极佳。他十分高兴,和我谈了一会儿,最后说道:“许多人都称赞我的头发。”

我敢打赌这位先生出去吃午饭的时候,一定步履生风,晚上回家的时候,一定会将此事告诉太太,也一定会照着镜子对自己说:“这头发是多么漂亮!”

有次我演讲的时候提起这件事,事后有人问我:“你想从那人身上得到什么?”

我想从那人身上得到什么?我想从那人身上得到什么!

如果我们真是这么自私,一旦没有从他人身上得到好处,就不对他人表示一点赞赏或表达一点真诚的感谢——如果我们的灵魂比野生的酸苹果大不了多少,我们的心灵会变得多么贫乏。

不错,我是希望从那位先生身上得到一点东西。但那东西是无价的,而且我已经得到了。我得到了助人的快乐,这种感觉会在事过境迁之后,永存在我的记忆里。

人类行为有个极重要的法则,如果我们遵从这个法则,大概不会惹来什么麻烦;事实上,如果我们遵守这个原则,便可以得到许多友谊和永恒的快乐。但是,如果我们破坏了这个法则,就会后患无穷。这个法则就是:时时让别人感到自己很重要。我们前面提过约翰·杜威所说的:“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还有威廉·詹姆斯说的:“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我也曾指出,就是这种需求,使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也就是这种需求,使人类产生了文化。

几千年来,许多哲学家曾就这个问题深刻思量过。而他们产生的结论只有一个,这法则并不新颖,可以说和历史一样陈旧了。用一句话做总结——这大概是世上最重要的法则:“你要别人怎么待你,就得先怎么待别人。”

你需要朋友的认同,需要别人知道你的价值;你希望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有种深具重要性的感觉。你不喜欢言不由衷的恭维,而渴望真诚的赞美。你喜欢友人像查理·夏布所说的“真诚、慷慨地赞美”。我们都喜欢那样。

所以,让我们衷心服膺这永恒的金律:我们希望别人怎么待我们,我们就怎么待别人。

怎么做?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答案是:随时,随地。

住在威斯康星州的大卫·史密斯,告诉我们他如何处理一个尴尬场面。故事发生在一个慈善音乐会的点心摊上。

“音乐会那天晚上,我到达公园的时候,发现有两名上了年纪的女士,站在点心摊旁边,都显得不怎么高兴的样子。很显然,她们两人都认为自己才是那个点心摊的负责人。我站在那里,正思索着该如何是好,有名赞助委员会的成员走过来,交给我一个募款箱,并感谢我的帮忙。她也介绍那两位上了年纪的女士——萝丝和珍——与我认识,然后便匆匆离开了。紧接而来的,是令人尴尬的沉默。我知道那个募款箱可算是一种‘权威的标记’,便把它交给萝丝,向她说明自己恐怕不能管理好,希望她能帮忙料理。我又建议珍负责照顾另两名少年助手,并教他们如何操纵汽水贩卖机。于是,整个晚上,萝丝都很高兴地清点募款,珍也很尽责地照料两名助手。我则很轻松地坐在椅子上,欣赏整个音乐晚会。”

你不用等到当上了驻法大使,或是宿舍里的“聚餐委员会”主席以后,才来运用这个法则,你几乎每天都可以使用它。

举例来说,如果你在餐馆里点了一份炸薯条,而女侍者却端给你马铃薯的时候,让我们说:“对不起,麻烦你了,但我比较喜欢炸薯条。”女侍者可能会这么回答:“不,一点也不麻烦。”而且她还会高高兴兴地把马铃薯端走。因为我们已经对她示以了敬意。

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许多日常用语来解除每天生活的单调与忙碌,如“对不起,麻烦你……”、“可否请你……”、“请问你愿不愿意……”、“你介不介意……”、“谢谢”等。

下面让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罗纳尔德·罗兰是我们在加州开课时的讲师,也教美工课。他曾提起初级手工艺班里的学生克里斯的故事。

“克里斯是个安静、害羞、缺乏自信心的男孩,平常在课堂上很少引人注意。一天,我见他正在伏案用功,便走过去与他搭话。他的内心深处似乎有一股看不到的火焰,当我问他喜不喜欢所上的课时,这个年仅14岁的害羞的男孩脸上的表情起了极大变化。我可以看出他的情绪波动很大,想极力忍住泪水。‘你是说,我表现得不够好吗,罗兰先生?’‘啊,不!克里斯,你表现得很好。’”

“那天,上完课走出教室的时候,克里斯用那对明亮的蓝眼睛看着我,并且肯定、有力地说:‘谢谢你,罗兰先生!’克里斯教了我永远难忘的一课——我们内心深处的自尊。为了使自己不致忘记,我在教室前方挂了一个标语:‘你是重要的。’这样不但每个学生可以看到,也随时提醒我:每一个我所面对的学生,都同等重要。”

这是一个未加任何渲染的事实:差不多你所遇见的每一个人都自以为在某些地方比你优秀。所以,打动他们内心的最好方法,就是巧妙地表现出你衷心地认为他们很重要。

唐纳德·麦克马亨是纽约一家园艺设计与保养公司的管理人。他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

“有一次,我替一位著名的鉴赏家做庭园设计,这位屋主走出来作了一些交代,告诉我他想在哪里种一片石楠和杜鹃花。我说道:‘先生,我知道你有个癖好,就是养了许多漂亮的好狗。听说每年在麦迪逊广场花园的展览里,你都能拿到好几个蓝带奖。’”

“这一小小的称赞所引起的效果却不小。鉴赏家回答我:‘是的,我从养狗中得到了很多乐趣。你想不想看看它们?’他花了差不多一个钟头的时间,带我参观各类的狗和所得的奖品,甚至向我说明血统如何影响狗的外貌和智慧。后来,他转身问我:‘你有没有小孩?’‘有的。’我回答,‘我有个儿子。’‘啊,他想不想要只小狗呢?’他问道。‘当然,他一定会很高兴的。’‘那么,我要送一只给他。’鉴赏家说。”

“他告诉我怎么养小狗,讲了一半却又停下来。‘你大概不容易记下来,我写一份说明给你。’于是他走进屋里,打了一份血统谱系和饲养说明给我。他不但送我一只价值好几百元的小狗,还在百忙中给了我1小时又15分钟的时间。这完全是因为我衷心赞美他的嗜好和成就的缘故。”

柯达公司的乔治·伊斯曼因发明了透明胶片而大发其财,成为举世闻名的富豪。像他这么有成就的人,渴望被肯定的心理却是和你我没有什么两样。

事情是这样的:伊斯曼在兴建伊斯曼音乐学校和基尔本厅的时候,纽约一家专做椅子的公司的经理詹姆斯·亚当森很想拿下剧院座椅的生意,便打电话给建筑设计师,希望能通过他安排时间,到罗契斯特去会见伊斯曼先生。

见面那天,建筑设计师对亚当森说道:“我知道你很想做成这笔生意。但我先告诉你,伊斯曼是个纪律严格的人,十分忙碌,所以你最好长话短说,把来意在5分钟内说完。”亚当森也正准备那么做。

进了办公室,亚当森见到伊斯曼正埋在一堆文件之中。伊斯曼抬起头,取下眼镜,然后走过来向亚当森和建筑设计师招呼道:“早安,两位先生,请问有何指教?”

建筑设计师为两人介绍过后,亚当森便说道:“这是间很好的办公室。虽然我从事室内木工艺品的生意,却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办公室。”

乔治·伊斯曼回答道:“你使我回想起某些往事。是的,这是间很漂亮的办公室。刚建好的时候,我喜欢极了。可是后来事情一忙,也就不再有那种感觉,有时甚至好几个星期也不来一趟。”

亚当森移动脚步,用手指抚过窗格的镶板。“这是英国橡木,是吗?跟意大利橡木稍有不同。”

“不错。”伊斯曼答道,“这是从英国进口的橡木,是我的一位木料专家朋友特别为我选的。”

伊斯曼便逐一介绍室内的一些建材,不时对结构的比例、材料的色泽和制作的手工等提出批评,并说明当初他如何参与计划和施行。

后来他们停在一扇窗户前面,伊斯曼以他特有的声调,指出他未来的好几项计划:罗契斯特大学、综合医院、友谊之家、儿童医院等。亚当森对他的人道精神又大大赞赏一番。接着,伊斯曼打开一个玻璃箱,取出一个照相机来——那是他的第一部照相机,从一个英国人手中买来的。

亚当森又询问他做生意时的种种奋斗情形。伊斯曼提到自己童年的贫困和寡母的辛劳,由于对贫穷的恐惧,他因此特别努力工作。亚当森凝神细听,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如干性感光盘的实验等,伊斯曼也都很详细地回答。

亚当森被引进办公室的时候,是10点15分。建筑设计师曾警告他,面谈最好不超过5分钟。但现在一个小时过去了。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他们还是谈个不停。

最后,伊斯曼对亚当森说道:“上次我在日本买回几张椅子,放在阳台上,结果油漆都被阳光晒剥落了。前几天,我到市区买来一些颜料,自己动手油漆一遍。你想过来看我漆得如何吗?要不你等一下可以到我家来用午餐,我可以让你看看那些椅子。”

用完午餐之后,伊斯曼带亚当森去看那张椅子。那不过是普通的日本座椅,只因经大富豪亲手油漆过,便备受珍惜。

剧院座椅的订单高达90000美元,你猜谁会做成这笔生意呢?

了解鱼的需求

成功的人际关系在于你能捕捉对方观点的能力;还有,看一件事须兼顾你和对方的不同角度。

天底下只有一种方法可以影响他人,那就是指出他们的需要,并让他们知道怎样去获得。

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了解别人心里想些什么的人,永远不用担心未来。

每年夏天,我都会去梅恩钓鱼。我喜欢吃杨梅和奶油,然而基于某些特殊原因,我发现水里的鱼爱吃水虫。所以在钓鱼的时候,我就不作其他想法,而专心一致地想着鱼儿们所需要的。

我也可以用杨梅或奶油作钓饵,和一条小虫或一只蚱蜢同时放入水里,然后征询鱼儿的意见——“嘿,你要吃哪一种呢?”

为什么我们不用同样的方法来“钓”一个人呢?

有人问到路易特·乔琪,何以那些战时的领袖们,退休后都不问政事,唯独他还身居要职呢?

他告诉人们说:“如果说我手掌大权有要诀的话,那得归功于我的心里明白,当我钓鱼的时候,必须放对鱼饵。”

我们怎么会扯到这上面来,那是无知的、不近情理的?世上唯一能够影响别人的方法,就是谈论人们所要的,同时告诉他,该如何才能获得。

明天你希望别人为你做些什么,你就得把这件事记住,我们可以这样比喻:如果你不让你的孩子吸烟,你无须训斥他,只要告诉孩子,吸烟不能参加棒球队,或者不能在百码竞赛中夺标。不管你要应付小孩,或是一头小牛、一只猿猴,这都是值得你注意的一件事。

有一次,爱默生和他儿子想使一头小牛进入牛棚,他们就犯了一般人常有的错误,只想到自己所需要的,却没有顾虑到那头小牛的立场……爱默生推,他儿子拉。而那头小牛也跟他们一样,只坚持自己的想法,于是就挺起它的腿,强硬地拒绝离开那块草地。

这时,旁边的爱尔兰女佣人看到了这种情形,她虽然不会写文章,可是她颇知道牛马牲畜的感受和习性,她马上想到这头小牛所要的是什么。女佣人把她的拇指放进小牛的嘴里,让小牛吸吮着她的拇指,然后再温和地引它进入牛棚。

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天开始,我们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都是为我们的需要而做。

哈雷·欧佛斯托教授,在他一部颇具影响力的书中谈到:“行动是由人类的基本欲望中产生的……对于想要说服别人的人,最好的建议是无论是在商业上、家庭里、学校中、政治上,在别人心念中,激起某种迫切的需要,如果能把这点做成功,那么整个世界都是属于他的,再也不会碰钉子,走上穷途末路了。”

明天当你要向某人劝说,让他去做某件事时,未开口前你不妨先自问:“我怎样使他要做这件事?”

这样可以阻止我们,不要在匆忙之下去面对别人,最后导致多说无益,徒劳而无功。

在纽约银行工作的芭芭拉·安德森,因为儿子身体的缘故,想要迁居到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去。于是,她写信给凤凰城的12家银行。她的信是这么写的:

敬启者:

我在银行界的十多年经验,也许会使你们快速增长中的银行对我感兴趣。

本人曾在纽约的金融业者信托公司,担任过许多不同的业务处理工作,现在则是一家分行的经理。我对许多银行工作,诸如:与存款客户的关系、借贷问题或行政管理等,皆能胜任愉快。

今年5月,我将迁居至凤凰城,故极愿意能为你们的银行贡献一己之长。我将在4月3日的那个星期到凤凰城去,如能有机会做进一步深谈,看能否对你们银行的目标有所助益,则不胜感谢。

芭芭拉·安德森谨上

你认为安德森太太会得到任何回音吗?11家银行表示愿意面谈。所以,她还可以从中选择待遇较好的一家呢!为什么会这样呢?安德森太太并没有陈述自己需要什么,只是说明她可以对银行有什么帮助。她把焦点集中在银行的需要,而非自己。

但是仍然有许多销售人员,终其一生不知由顾客的角度去看事情。曾有过这样一个故事:几年前,我住在纽约一处名叫“森林山庄”的小社区内。一天,我匆匆忙忙跑到车站,碰巧遇见一位房地产经纪人。他经营附近一带的房地产生意已有多年,对森林山庄也很熟悉。我问他知不知道我那栋灰泥墙的房子是钢筋还是空心砖,他答说不知道,然后给了张名片要我打电话给他。第二天,我接到这位房地产经纪人的来信。他在信中回答我的问题了吗?这问题只要一分钟便可以在电话里解决,可是他却没有。他仍然在信中要我打电话给他,并且说明他愿意帮我处理房屋保险事项。

他并不想帮我的忙,他心里想的是帮他自己的忙。

亚拉巴马州伯明翰市的霍华德·卢卡斯告诉我,有两位同在一家公司工作的推销员,如何处理同样一件事务:

“好几年前,我和几个朋友共同经营了一家小公司。就在我们公司附近,有家大保险公司的服务处。这家保险公司的经纪人都分配好辖区,负责我们这一区的有两个人,姑且称他们作卡尔和约翰吧!”

“有天早上,卡尔路经我的公司,提到他们一项专为公司主管人员新设立的人寿保险。他想我或许会感兴趣,所以先告诉我一声,等他收集更多资料后再过来详细说明。”

“同一天,在休息时间用完咖啡后,约翰看见我们走在人行道上,便叫道:‘嗨,卢克,有件大消息要告诉你们。’他跑过来,很兴奋地谈到公司新创了一项专为主管人员设立的人寿保险(正是卡尔提到的那种),他给了一些重要资料,并且说:‘这项保险是最新的,我要请总公司明天派人来详细说明。请你们先在申请单上签名,我送上去,好让他们赶紧办理。’他的热心引起我们的兴趣,虽然都对这个新办法的详细情形还不甚明了,却都不觉上了钩,而且因为木已成舟,更相信约翰必定对这项保险有最基本的了解。约翰不仅把保险卖给我们,卖的项目还多了两倍。”

“这生意本是卡尔的,但他表现得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关注,以致被约翰捷足先登了。”

在这个世界上,一些表现得不自私、愿意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极大益处,因为很少人会在这方面跟他竞争。欧文·杨是个著名律师,也是美国有名的商业领袖。他说过:“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了解别人心里想些什么的人,永远不用担心未来。”

许多推销人员,每天踏破铁鞋,疲累沮丧,所获却并不多。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心里想的都是自己的需要。他们不知道你我并不想买什么东西,如果想的话,也一定会自己出门。顾客总喜欢主动采买——而非被动购买。

“注意别人的观点,引起别人的渴望”,这并不能解释为“操纵别人,使他去做对你有益,而对他却有害”的事。而应该是说“双方都能因为此事而获利”。在安德森太太发给凤凰城12家银行的信里,在约翰向卢卡斯推销人寿保险的交易行为当中,双方都因处理事务的方式得当而彼此获利。

我曾为一些大学毕业生开讲《有效谈话》的课程。这些毕业生刚进入开利公司工作,其中一名学生想利用休息时间打打篮球,于是他便这样去说服其他人:“我要你们出来打篮球。我喜欢打篮球。但是,前几回我到体育馆的时候,人数总是不够。我们当中的两三人,一直把球传来传去——我还被球打得鼻青眼肿。希望你们明天晚上都过来打,我喜欢打篮球。”

这名学生谈到别人的需要了吗?我想,假如别人都不愿去体育馆的话,你也不一定会去的。你不会在意那名学生想要什么,你也不想被打得鼻青眼肿。这名学生有没有办法让你们觉得,假如你们到体育馆去,可以得到许多东西,像更有活力、会更有胃口、脑筋更清醒、得到许多乐趣等等。

我们再重复一遍欧佛斯托教授充满智慧的忠言:“要首先引起别人的渴望,凡能这么做的人,世人必与他在一起。这种人永不寂寞。”

训练班有名学生,一直为自己的小儿子操心不已。他的小男孩体重过轻,而且不肯好好吃东西。这对父母用的是大家最常用的方法——责备和唠叨。“妈妈要你吃这个和那个。”“爸爸要你以后长得高大强壮。”这个小男孩听得进多少这类的要求?这就好像把一撮沙子丢到海滨沙地一样。

只要你对动物还有一点认识,你就不会要求一名3岁小孩对他30多岁父亲的看法会有什么反应,更不要说完全依照父亲所期待的去做,那是荒谬无理的。这名学员后来也发现错误,便告诉自己:“我的儿子想要什么?我如何能把自己的需要和他的需要联结起来?”只要这位父亲一开始想,问题就变得容易多了。小男孩有一部三轮车,他最喜欢在自家门口附近骑着到处跑。但是街的另一头住了一个喜欢欺负弱小的大男孩,常常把小男孩从车上拉下来,然后把车子骑走。自然,小男孩会哭叫着跑回家去,然后妈妈便会跑出来,先把大男孩从三轮车上赶开,再让小男孩骑着车子回家。这事几乎每天发生。所以小男孩想要什么,这并不需要侦探福尔摩斯来回答。小男孩的自尊、愤怒和渴望具有重要性——所有他性格中最强烈的情绪——都促使他要采取报复行动,最好能一拳把那大男孩的鼻子打扁:这时,这位父亲就趁机向小男孩解释,假如他能把妈妈所给的食物吃下去,终有一天能足够强壮得把大男孩痛揍一顿。此法果然奏效,小男孩从此不再有饮食方面的问题。他肯吃菠菜、泡菜、腌鲭鱼——凡是可以让他快快长大的食物都吃。因为他实在太渴望早日把那个大男孩狠揍一顿,好一解长久以来所受的怨气。

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这对父母又得处理另一个问题:原来小男孩一直有尿床的坏习惯。小男孩与祖母同睡,每天早上,祖母醒过来发现被单是湿的,便会说:“强尼,看,你昨晚又尿床了!”小男孩就会回答:“不是我,是你自己尿床。”

责备、处罚、取笑或一再警告,所有能用的方法都用遍了,就是无法让他改掉这个坏习惯。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自己想要不尿床?

小男孩调皮地回答,他想要一套像爸爸一样的睡衣,而不是现在所穿的睡袍,那看起来像祖母穿的。老祖母早已受够小男孩尿床的坏习惯,所以很乐意买一套那样的睡衣送给他。他还想要一张自己的床。祖母也不反对。

小男孩的母亲带他到家具店去。她先对店里的女店员眨眼示意,然后说道:“这位小男士想要买些东西。”

“年轻人,我可以帮什么忙吗?你想要什么东西?”

这话使小男孩深觉自己的重要。他尽量站得使自己看起来高些,然后回答:“我要给自己买张床。”

女店员便带小男孩看了好几张床。等男孩的母亲示意哪一张比较合适,女店员便说服小男孩把它买下来。

第二天,床送来了。当天晚上,父亲回家的时候,小男孩就赶紧拉着爸爸到楼上看他的床。

父亲看了那张新床,然后真诚而慷慨地发出赞美之言:“你不会把这张床尿湿吧,会吗?”

“哦,不会的,不会的,我不会再把床尿湿了。”小男孩果然遵守诺言,因为这里面有他的尊严,而且,这是他自己买的床。他现在穿着和父亲一样的睡衣,完全像个小大人了,所以他也要举止行为像个小大人一样。

另一个电话工程师,他无法叫3岁大的女儿吃早餐,无论怎么责备、哄骗或要求,都无济于事。这个小女孩喜欢模仿母亲,喜欢觉得自己已长大成人。所以,有天早上,这对父母就把小女孩放在椅子上,让她自己准备早餐。果然小女孩弄得十分起劲,一看见父亲进到厨房便叫道:“爸爸,看,今天早上我自己调麦片!”她吃了两份麦片,完全不用哄骗,因为这不但使她兴趣盎然,更使她觉得“深具重要性”。她完全在调制麦片的过程当中,找到了自我表现的途径。

自我表现是人类天性中最主要的需求。我们也可以把这项心理需求适用在商业交易上。当我们想出一个好主意的时候,别让其他人以为那是我们的专利。不妨让他们自己去调制那些观念,他们会认为那是自己的主意,也会因特别喜爱而多摄取了好些的分量。

我们应记住:要首先引起别人的渴望。凡能这么做的人,世人必与他在一起。这种人永不寂寞。

我要喜欢你

外交的秘诀仅在5个字:我要喜欢你。

只是我们把次序弄错了——我们是希望别人先来喜欢我们,却不曾想到如何才能让人喜欢。

当然,为了要得到友谊和情爱,我们必须先认清“施比受更有福”,然后把这种认知用实际行为表现出来。我们不能只是把金矿藏在内心,黄金必须使用才能显示其价值,像《圣经》所说的:“由所结的果子,便可认出他们来。”

我常听到许多人埋怨:“我性情过于羞怯,很难引起别人注意”,“没有人会对我感兴趣”,或是“别人并不想认识我”等。

不错,别人为什么要喜欢你呢?这世界并没有义务非要喜欢你或我,或任何一个人。有什么特别理由别人会特别选中你(无论是工作或社交的理由)?除非我们具有他们所要的特质,否则,他们没有必要特别注意到你。

玛丽安·安德逊曾经很生动地描述她早期的生活——她那时事业失败,整个人很不得志,几乎就要放弃歌唱生涯。后来,凭借祷告和心灵的追求,她才逐渐恢复勇气和信心,准备继续为自己的事业奋斗下去。有一天她兴致勃勃地向母亲说道:“我要再唱下去!我要每个人都喜欢我!我要继续追求完美!”

母亲回答道:“很好啊!这是很好的志向——但是,要知道,耶稣以完美的形象到这世界上来,却还是有人不喜欢他。人在成就伟大的事业之前,必须先学会谦卑。”玛丽安听了深受感动,因此决心在音乐造诣上“力求”完美,而不是“想要”完美。“谦卑先于伟大”,这是母亲给她的最好赠言。

名作家荷马·克洛伊是我的好朋友,十分懂得交友之道。凡是碰到他的人,无论是清道夫、百万富翁、妇孺老幼——都会在与他相处15分钟之内对他产生好感。为什么呢?他既不年轻,又不英俊,更不是百万富翁,他有什么魅力可以吸引人呢?很简单,因为他一点也不矫揉造作,并且能让别人感觉到他真的喜欢、关心他们。

小孩会爬到他的膝上,朋友家的仆人会特别用心为他准备餐点,而且,假如有人宣布:“今晚荷马·克洛伊会到这里来!”则当天的宴会一定没有人缺席。除朋友间深厚的感情之外,荷马·克洛伊的家人也都十分敬爱他。他的妻子、女儿,还有好几个孙儿,全都对他称赞不已。

究竟这位作家是如何赢得这种幸福的?说来也很简单——就是待人诚恳、热爱人类而已。对他来说,对方是什么人,或做什么事,他都不会在意。只要是身为一个人,对他便意义重大,值得付出关爱。每次他遇见陌生人,很快就能像老朋友一样交谈起来——并不是专谈自己的事,而是尽量谈对方的事。他借由问一些问题,可以知道对方是从哪里来,做什么事,有没有什么家人,等等。他也不会唠叨个不停,只是向对方表示自己的兴趣和关心,借以建立起友谊。

这种方法,连最爱嘲笑人生的人,都会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吐露芬芳。正像约瑟夫·格鲁大使所说的:“外交的秘诀仅在5个字:我要喜欢你。”

得到友谊的最佳方法,是必须注重施予,而不是获得——但应该是亲自赢取得来的,而不是靠一时的吸引或哄骗。所谓赢取友谊的能力,并不是指勾肩搭背、与人攀谈、动作滑稽或讲些逗趣的笑话等。那应该指的是一种心境、一种处世的态度或是一种愿意把自己的爱、兴趣、注意力及服务精神献给他人的愿望。

一个有经验的推销员懂得对自己能否成功推销产品的担心会给心理造成障碍,这样会影响他适当地介绍他的产品。通用制造公司的董事长哈瑞·布利斯在大学期间靠推销缝纫机为生,他总结说:要想在推销员这个岗位上取得成功,就要忽略自己渴望销售出去的数量,而应该集中心思向客户介绍自己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如果一个人将精力用在为他人服务上,内心就会充满难以抗拒的力量。你怎么会拒绝一个企图帮你解决问题的人呢?

“我对推销员们说,”布利斯先生说,“如果他们一天到晚想的都是‘我今天要尽力多帮助一些人’而不是‘我今天要尽力多卖出一些产品’的话,就会发现接近买主不是那么困难了,然后销售业绩会出奇地好。能够帮助同胞获取快乐、轻松生活的人,是最高级的推销员。”

打高尔夫球时,会有人叮嘱我们不要让眼睛离开球;向成年人传授说话技巧时,我们告诫学生要把精力集中心思在他想要传达的信息上。紧张、害怕都是担心结果的表现,这是不可取的。

我自己就是从吃过的苦头中学到这一点的。我曾经是一个害羞的人,天生不善于公开讲话,要我面对一群听众就好比要一个普通人面对国会调查委员会一样费力。

好几年前,我准备发表演讲,当时的听众据说相当难缠。我事前与一位好朋友共餐,免不了流露出紧张的情绪。“假如听众不同意我讲的话,那怎么办?”我神经兮兮地问那位朋友,“假如他们不喜欢我,该怎么办?”

“不错,”朋友回答道,“他们为什么要喜欢你呢?你能给他们干什么?你认为自己要讲的话很重要吗?”

我承认那些东西对我来说的确意义十分重大。

“很好,”她继续说道,“我倒不觉得听众喜不喜欢你有什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把想讲的信息传达出去。至于他们喜欢或讨厌你,又有什么关系呢?至少,你已完成了任务。”

朋友的这番话,改变了我对演讲的整个看法。现在,每当我准备发表演讲的时候,都会在事前先静心祷告:“神啊,求你帮助我传达出对这些听众有益的信息来,让他们有所收获,满心欢喜地回家。”这样的祷告对我十分有用,而我也的确希望能对听众有帮助。这样的祷告使我谦卑地体会到自己只不过是个传达某些信息的演讲员,而不是要显露自己的学问或风采。我的目的是要带给听众一些鼓舞性的思想,以期对他们的生活有助益。

好莱坞的J.艾伦·布恩是著名的喜剧片《狗明星“强心”》的主演,他在观察“强心”表演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因而他又为此写了一本名叫《给“强心”的信》的畅销书。据布恩先生介绍,这是一只很了不起的狗,总是欣然地执行他的命令,在电影中表演为剧情所需的各种动作。难得的是它这么做,从来不是为了得到报酬,而是出于爱和享受把事情做好而带来的快乐。有好几次,“强心”都纯粹是为了自身的乐趣而表演。这也许正是它能成为电影明星的原因。

布恩先生还曾谈到有一次他面对一个跳舞的年轻女孩。她第一次试跳的时候,紧张得像新娘出嫁,怕自己会失败!于是他安慰她:“不要在乎结果,只当是纯粹为了享受跳舞的乐趣而跳,为了上帝而跳吧。”

很快地,她的心态来了个彻底的转变。

同理,获得友谊的全部秘诀也在于不要担心结果,不要在意别人是否会喜欢我们,现在就着手去做所有能激发爱和友情的事。在这方面,威廉·奥斯勒爵士的话很值得我们思索,他说:“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张望缥缈的未来,而是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事。”

现实的情形是:

当我们还是处在做梦年龄的时候,常常梦想有朝一日要写出最伟大的小说来。想象别人是如何欣赏那本书,如何听到掌声,如何得到那永远的荣耀。

想象自己要穿什么样的衣服,所到之处,别人是如何赞美、追求、不断引用自己讲过的话。我们想了许许多多,就是从来不曾想过可能会遭到的困难,或是那些沉闷辛苦的工作,那些在创作过程中所要流出的泪和汗。我们想的都是有关荣耀的报偿,而不是如何努力去赢得这份荣耀。

像这种幼年时期的稚气行为,可说是典型的“一颗寂寞的心灵想要得到友谊”,或是“想要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心理表现。只是,我们把次序弄错了——我们是希望别人先来喜欢我们,却不曾想到要如何才能让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