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怪诞心理学大全
22655200000002

第2章 大脑就爱找借口

第一节 潜意识力量:你相信什么,什么就会成真

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人,你就会成为什么人

你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人,你就会按照那种人的行为方式行事,而且,即使你做了一切有意识的努力,即便你具有很强大的意志力,你也不会有别的不合这种意识的行为。如果自己把自己想象成失败的人,那无论怎样想尽办法避免失败,也必定会失败。这就是“自我意向”心理在发挥作用。一个人的“自我意向”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事实。

心理学家马尔慈说,人的潜意识就是一部“服务机制”——一个有目标的电脑系统。而人的自我意向犹如电脑程序,直接影响这一机制运作的结果。如果你的自我意向是一个失败的人,你就会不断地在自己内心的“荧光幕”上看到一个垂头丧气、难担大任的自我,听到“我是没出息、没有长进”之类的负面信息,然后感受到沮丧、自卑、无奈与无能,而你在现实生活中便“注定”会失败。但是,如果你的自我意向是一个成功人士,你会不断地在你内心的“荧光幕”见到一个意气风发、不断进取、敢于经受挫折和承受强大压力的自我,听到“我做得很好,我以后还会做得更好”之类的鼓舞信息,然后感受到喜悦、快慰与卓越,你在现实生活中便“注定”会成功。因而,个人自我意向的确是十分重要的,其正或负的倾向是我们的生命走向成功或失败的方向盘、指南针。

一个人若想取得成功,并全面地完善自己的意识,就必须有一个适当的现实的自我意向伴随着自己;就必须能接受自己,并有健全的自尊心。你必须信任自己,必须不断地强化和肯定自我价值,必须有创造性的表现自我,而不是把自我隐藏或遮掩起来。你必须有与现实相适应的自我,以便在一个现实的世界中有效地发挥作用。此外,你还必须认识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并且诚实地对待这些长处和弱点。当这个自我意向完整而稳定的时候,你会有“良好”的感觉,并且会感到自信,会自由地作为“我自己”而存在,自发地表现自己。如果它成为逃避、否定的对象,个体就会把它隐藏起来,不让它有所表现,创造性的表现也就因此受到阻碍,你的内心会产生强烈的压抑机制,且无法与人相处。一个人难以改变他的习惯、个性或者生活方式,似乎有这样一个原因:几乎所有试图改变的努力都集中在所谓自我的圆周上,而不是圆心上。他们所尝试改变的都是环境而非心理。但是,自我心理暗示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左右你的一切行为,所以你必须重视自我意向,这样才能通过不断努力,走向成功的人生。

为何有人对自己的行为完全没有控制力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孩子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越是不让做的事情,越是要去尝试,这种现象被称为“注意力缺失”。它大多发生在被父母抛弃,或是父母被剥夺抚养权的孩子身上。

泰瑞莎和马特是一对不孕的夫妻。泰瑞莎是小儿科护士,她在医院认识了大卫和丹尼这对双胞胎兄弟。“在急诊室就看得出来他们的母亲无法照顾他们。当我去看他们的时候,他们会兴奋地爬到我身上。于是我收养了他们。”

泰瑞莎说:“他们精力充沛、冲动、不肯睡午觉,随意拿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如果他们在外面想爬到两米高的杆子并从上跳下来,虽然他们才四岁,但他们绝不会犹豫。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完全没有任何控制力。”

“大卫和丹尼就是那种不肯控制自己的孩子。大人越是这样限制他们,大卫和丹尼就越反抗。他们回家会说今天谁又流鼻血了,因为老师抓住他的时候,他的脸撞到地上。大卫和丹尼常常被抓住压在地上,我们一个人抓手,一个人抓脚。一年之后,他们比我还清楚怎样抓住一个失控的人。”

“这两个孩子……如果一开始我们就知道怎么帮助他们,说不定他们早就是小天才了。而那些人让我们相信这两个孩子心理异常,当时他们是这么告诉我们的。我们心想,天啊,我们惹上了什么麻烦?我们得一直养着这两个孩子!我们现在相信,这两个孩子希望无穷,只要他们有兴趣,他们可以做任何事。”

大卫和丹尼的故事给我们很多启示,如果这两兄弟的问题始终没弄清楚,后果难以想象。作为父母的泰瑞莎和马特极为坚强、肯付出,虽然孩子们的注意力缺失症得到诊断且开始治疗,但问题并不会全部消失。

注意力缺失症不是任何人的错,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不当的教育方式会使注意力缺失症的状况更糟,但并不是成因。当一个孩子很聪明、成绩又很好时,我们比较不会想到他可能有注意力缺失症,但恰恰相反,许多聪明的孩子都有注意力缺失症,这些孩子如果没有被诊断出来,他们的聪明会使他们惹上更多麻烦。

注意力缺失症患者常有一种心态,就是觉得自己有缺陷,因此老师和家长必须给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只要治疗得当,他们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和潜力。注意力缺失原发性症状:分心、冲动、静不下来。许多成人有注意力缺失症却不自知,可能很没耐性、静不下来、易冲动、直觉强、有始无终及无法维持长久的亲密关系等。注意力缺失症的症状不会一直保持不变,虽然我们多数时候都在谈注意力缺失症对学习的影响,但是它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患者比较不会注意到别人的细微表情或暗示,因此不容易与人相处。

为什么会出现“心猿意马”的情况

上课不注意听讲,做事心猿意马,对待人和事都不能专注……分心,是环境的错,还是你自己的问题?

46岁的伊利莎白从小就有阅读障碍。直到最近,她才知道自己也有注意力缺失症。“我一直知道自己无法阅读,我不是完全不会读,只是读得不好。我不懂为什么我的生活总是一团糟。我认为自己很没用。后来我去参加妇女成长团体,知道注意力缺失症是怎么回事,一切才忽然清楚了。我了解自己为什么会拖延,为什么没信心,为什么讲话讲到一半就分心了,为什么总是一团糟。我只希望自己早一点了解原因。”

这证明在分心的情况下,人应该投入更多的意志来克服分心。

杰克是杂志编辑。他做得很好,但是大家觉得他很粗鲁。他会不打声招呼就突然离开会议、不回电话、不自觉地得罪作者、毫不遮掩他的无聊感觉、讲到一半会突然改变话题或者缺乏人际相处的技巧。一位同事说:“他很聪明,但你很难预料他会做出什么。你可能正在和他说话,当你看一看别处,回过头来,他已经不见了。这实在是非常惹人厌。而有时他又很好,因为他总是有很多主意和用不完的活力。”

疲劳、身体不适和不稳定的情绪等也可引起分心。分心可以通过意志努力排除干扰加以克服,分以下多种情况:

不论成就大小,觉得自己尚未发挥潜力:生活中,我们最常听到的是,“我就是没办法完成任何事”。客观来看,这个人可能已经取得成就,也可能生活与工作一团糟,无法发挥自己的潜力。

很难有组织性:没有父母的督促,注意力缺失症成人在日常生活中无法保持规律性。长期拖延,很难开始做一件事,开始做一件事的焦虑感特别强,因为他们害怕自己会做不好,于是他们一拖再拖,焦虑感越来越强烈。同时做很多件事,很难有始有终。

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会考虑时机或场合是否合宜:心里一有想法,他们会马上就忍不住说出来,也不管时机是否合宜。

经常追求刺激:永远在追求刺激的新经历。

不能忍受无聊:注意力缺失症患者从来不会无聊。只要他们觉得无聊,就会找件新鲜事做。

另外,很多成年人在做事的时候容易分心,无法专注,话说到一半或者书读到一半就会发呆或跑神,但是又能够在某些时候比一般人更专注。他们往往具有创造力,直觉强,非常聪明,在缺乏组织和无法专注的一片混乱之中,常常冒出惊人的创造力。一般人以为他们对权威有反抗心理,其实这是他们对无聊及挫折的反抗。对他们而言,遵照规则行事代表无聊,而新的行事方式则代表兴奋,不能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思做事则会产生挫折感,且他们很难忍受挫折,任何一次挫折都会让他们想起自己所有的失败经历。他们言行冲动,比如爱乱花钱、经常改变计划等。同时,不论生活多么稳定,许多成年患者长年觉得没有安全感。他们往往觉得自己的世界随时会崩溃。他们情绪不稳,尤其是和人分别时。可能对药物或酒精有依赖感,也可能对一种活动成瘾,比如赌博。

生活中,有很多人,尤其是女人,具有典型的注意力缺失症症状。分心并不是谁的错,每个人多少都会存有一定的分心症状,只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分心不会影响你的工作和生活。

为什么我们容易在脏的地方乱扔垃圾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观察过,如果一个房子的一扇窗户破了,隔不了多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这是为什么呢?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就是“破窗效应”。仔细回想一下我们的经历,不难发现,破窗效应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果一面墙出现一些涂鸦,很快地,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如果一片干净的地面上有人扔纸团,没有被禁止,很快就有其他人把纸团扔在地上了。人们总是以为:“别人这样扔东西没有责任,自然我也就没有责任了。”所以,当秩序被打破之后,没有了责任意识的人们很快就让这片干净的墙面或地面脏乱不堪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现象”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心理学家詹巴斗的汽车实验。

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巴斗把两辆相同的小汽车分别放在两个地方,一辆放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小区,第二辆放在脏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并取走了第二辆汽车的车牌。结果,第一辆车停了很长时间也“无人问津”,而第二辆车不到一天就被偷了。詹巴斗又用锤子把第一辆车的车窗敲了个大洞。这次,几个小时之后,第一辆车也不翼而飞。

对于第二辆车的被偷,我们大概没有什么疑问,毕竟这辆车停在脏乱的地区。但是对于第一辆车的被偷,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感到不解:为什么在那个中产阶级的小区停了一个星期都没事,但是车窗被打破之后,几个小时之内就被偷走了呢?

对此,犯罪学家凯琳和政治学家威尔逊是这样解释的:一辆完整的车因为没有漏洞,所以很难引起人偷的欲望。但是当它的车窗被打破之后,就给别人这样的暗示:这辆车被打破玻璃也没有关系。因为一个车窗的打破,本身就透露了“秩序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完美”,也没有引起我们想象的后果——抓住打破玻璃的家伙。这就勾起了人们打破其他玻璃将其偷走的欲望。

当然,破窗效应并不总是让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当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它也能巧妙地发挥其积极作用。下面这个例子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20世纪80年代,纽约市的城市环境和治安状况相当不好,地铁车厢十分脏乱。为了解决这种混乱、肮脏的状况,纽约市政府从整洁车厢、查询车票做起。虽然当时的人都不以为然,认为这是“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的行为,根本没有什么作用。但是,这个方法实行不久以后,就出现了奇迹:随着城市整体面貌的干净整洁,人们犯罪的欲望大大降低了;警察在查票时,检查人们随身携带武器的情况,发现带武器的人少了……最后纽约的治安和环境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为什么地铁车厢保持整洁和警察大力查票会让纽约焕然一新了。很简单,因为“窗子”被打破了,人们发现原来脏乱的秩序是可以被打破的,而且正在被强迫地打破,渐渐地,这就唤醒了人们爱护环境和维护安全的意识。当这种意识渗透到生活的其他方面时,恶性循环被打破了,引发了一系列的变化,纽约也就变成了另外一个纽约。

懂得了破窗效应的原理,我们不妨把它运用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打破恶性循环,让工作和生活有一个良性的发展。

假如我们是领导者,当我们的员工出现了一个小问题,千万不要等闲视之。因为一次小的忽视,看起来是很轻微的、个别的,但是之后很可能带来大的隐患。比如,某个员工因为心情不好而对工作大意,这种不佳的状态很快就会蔓延。所以,一旦发现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尽快与这位员工沟通。尤其是那些触及公司利益的错误,更要及时处理,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同样,在生活中,假如我们有很多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觉得一下子要改正过来很艰难,那么,可以试着先改变某一个习惯,比如不吃早饭、总是熬夜、不做运动中的一项。当我们体验到坏习惯的秩序被打破之后,自然就会慢慢地去打破其他坏习惯的“窗子”。当然,如果把自己原来某个好习惯改变了,很快我们其他的好习惯也会被改变。所以,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千万不要忽视破窗效应的作用,小细节也要做好,才能保持自己工作和生活的良好秩序。

如何找回真实的自我

今天,你摸过了你的袜子、鞋子、上衣、裤子……这些东西,在你日常生活感受到的事物里,只不过是一小部分。然而你每天接收了上百种感觉,真正觉察到的有多少呢?

法兰西斯在报告“运用觉察身份认同系统以成为更有效的父母”时,说了这样一件事:她的儿子有严重的多动症,当她儿子开始躁动不安的时候,唯一能让他安静下来的,只有用手指在他的身体上行进。她大声说道:“其实我一直在停止他的身份认同系统,但我一点儿也没有发觉!”

身份认同系统会过度缩减一个人的觉察,渐渐导致你脱离现实,也就是扼杀你的感官活力。我们太习惯于陷入自己的想法,付出的代价就是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的现实脱离。一旦你放开身体里有关受损自我的“内在信念”,让其进入你的感官,一些常见的小病痛都会消失。你在感到心神不宁或无法入睡的时候,都可以利用这个好方法——简单地用手指揉揉太阳穴。重回你的感官世界,能使你镇定并让你心神安宁。

将你的觉察集中在触觉,是种很重要的搭桥练习。在每天忙碌的生活中,你有很多机会可以进行搭桥练习。当你洗澡的时候,不要忽视这样的美妙感受:水珠在身上跳舞、手指轻轻地按摩头皮、流水汩汩地灌入排水孔。欣赏这些感受和声音,能让你对洗澡以及未来生活的每件事物都有新的体验。

你在卖场排队的时候,不要只是对于缓慢移动的长长队伍感到不耐烦,甚至还由此增强受损的自我。你可以听听周围环境的声音——店里的广播声、母亲逗弄小孩的欢笑声及每刷过一样东西时发出的嘀嘀声,仔细觉察你的身份认同系统以何种方法试图将你带离此地。

在治疗无法控制饮食习惯的人身上,搭桥也有很好的成效。一旦你学会搭桥通往觉察的练习,你就更能了解身体的渴望,更清楚饥饿的感觉。闻一闻食物的香气,感受它在你的叉子上或手中的重量,看看它的外表,并且在吃每一口的时候品尝它的味道。

37岁的两个小孩的母亲——罗冰,在她成年后的记忆里,体重一直都是多了二十几公斤。尽管罗冰非常了解营养学,不过她从来没有找到一个成功的饮食控制方法。在她的头号问题——体重控制身心导图里,满满都是压制手和修复手的想法。她的压制手告诉她,“我很肥而且很讨人厌”“我就是做不到”“我天生就胖”“我没有自制力”“我试过一百种节食方式,但没有一种成功”。她的修复手则试图用这样的想法使她振作,“其他的每件事我都做得很好,所以我会成功的”“我只要每天摄取1400以下的卡路里,而且天天骑脚踏车运动,就可以达成目标”“我不会轻易放弃”。在她体重控制身心导图里出现的身体感觉,包括肩膀紧绷和背痛。

不要低估你自然、自由运作自我的宽阔感带给你的持久不变力量。要记住,身份认同系统的目标是分离,要随时随地排除这种不自然的分离,持续不断返回此时此刻正在进行的事物。你不必费力达到平静或放松的状态,通过搭桥,你会进入当下的情境,无论在什么环境都是如此。如果你很紧张,不必对抗,只要觉察它的存在。如果你的呼吸很短浅,也只要知道这件事就可以。你不需要修复任何东西、任何事情。

有了搭桥,你会因为真实自我有空间可以喘息而感到更愉快,你也会从身份认同系统的掌控中解放出来。这些练习都有疗愈的效果,因为它们可以降低恐惧、焦虑和紧张,让你回归自然。

第二节 黑就是白:为什么错觉让我们视而不见或信以为真

为什么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我们常说:“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痛苦的时光则总是很漫长。”也就是说,人们对时间的估计与这段时间的活动内容和心情有关,假如内容有趣、心情愉快,当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而事后回忆时却会觉得很长;假如内容无聊、心情很坏,那么当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事后回忆时会觉得很短。所以,热恋时情人间的幽会,总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这是一种错觉,是情绪欺骗了我们的大脑,让它产生了与客观实际不符合的感受。

什么是错觉?错觉是人们观察物体时,由于物体受到周围环境干扰,或自身的生理、心理等原因,而产生的与实际不符的判断性的感觉误差。错觉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在火车站站台上,当和我们所坐的列车并排停靠的另一辆列车启动时,我们会以为是自己所坐的列车启动了。在列车上,当我们翘首窗外时,窗外的田野、森林如快马般向后飞驰,这是运动错觉。假如问一个孩子,是一斤棉花重呢还是一斤铜、铁重?孩子会脱口而出,是铜铁更重,这就是所谓的大小—重量错觉。对于热恋中的男女,通常会觉得自己的情侣最美丽最可爱,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同样,几乎所有的小孩,都会认为自己的母亲要比别人的母亲漂亮。这些是爱的错觉。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有宽大玻璃窗的房间要比它的实际面积显得大一些,这是整体—部分错觉;穿横条纹的衣服要比穿竖条纹的衣服显得人胖,这是几何图形错觉;同一个姑娘,穿一身黑衣服要比穿一身其他颜色的衣服显得苗条,这是色彩错觉;人在夜晚行走时,天上的月亮总像是在跟着自己走,这是心理错觉。

从以上这些例子可以看到,错觉的产生是普遍存在的“正常现象”:一方面,只要产生错觉的条件具备,同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产生同样的错觉;另一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错觉的产生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视同仁的。对一个人来说,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错觉是一种正常的知觉,在这个条件下不产生错觉反而是不正常的。

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错觉的产生呢?原因比较复杂,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生活环境和条件会影响我们对同一事物的感觉。同样一餐饭,分别让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儿童和一个来自富裕家庭的儿童来吃,会吃出不同的感觉:在多数情况下,前者会觉得味道更好,而后者对这个味道的评价则会差许多。同样这俩儿童,因学习成绩较好分别获得100元的奖金时,前者会比后者感觉得到的更多。

其次,错觉的产生,与我们的生理构造息息相关。某些几何图形错觉,可能是视觉分析器内部的兴奋和抑制的诱导关系造成的。这种关系可能会造成视觉的某些错位现象。

最后,过去的经历,也会导致我们对当下的处境产生错觉。人们对事物的知觉是在自己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当目前发生的情境与过去的经验相矛盾时,如果仍然按照经验习惯去知觉当前的事物,那么就容易发生错觉。

虽然,错觉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但并不等于说人不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相反,利用错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世界。近年来,人们在对错觉现象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已经将视野转到利用错觉理论进行产品的研究开发上。目前,错觉已经在电影电视、广告制作、服装设计、商品装潢、军事工程等实际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都将利用错觉的原理,为我们呈现一个更契合我们感官体验的世界。

我们拥有预知别人下一步行动的能力

所谓的第六感,就是除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之外的第六感“心觉”。通常我们都是通过感官(五感)——眼(视觉)、耳(听觉)、鼻(嗅觉)、舌(味觉)、肌肤(触觉)来感知外在的世界。但也有一些人提到,我们拥有第六感,能够超感官地感知周围事物。

仔细留意一下我们的生活中,第六感或说是超能力是普遍存在的。比如,我们走进一个房间,会自觉地感受到哪些地方有问题,有差异,并且从细小的地方,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一些东西,并能得到一个整体的印象,虽然我们并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或者,我们准备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会预料到有什么事情发生,而在我们进行的时候,真的发生了!

许多人都认为这就是第六感或直觉,它超出了一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的范围,是神秘的、无法解释的。事实上,直觉和第六感背后是有原因的。

首先,相对理性来说,我们身体的感性要敏锐得多。

其次,我们的潜意识时刻在帮我们搜集信息,可能在我们还没有察觉的时候,潜意识已经通过这些信息得出结论,并谨记在心。

但是,无论如何,在这些事情的背后,都有大脑无形的运作。我们得到的直觉,更多的是大脑从生活中进行推演的结果,这个过程是在大脑感知区域进行的,而不是认知区域,所以我们并不能理解为什么是这样,但我们却实实在在地觉得会是这样。

关于这个问题,17世纪的哲学家兼数学家帕斯卡说过这样一句话:“心灵活动有其自身的原因,而理性却无从知晓。”经过4个世纪,这一观点得到了证实,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要知道,在我们的思维中,自动的那部分要比主动的部分多很多,我们是难以把握这些自动的思维的。而这些自动思维的外显,便构成了生活中的直觉。

同时,生活也为直觉提供了“土壤”。当我们面对一些危险事情的时候,大脑就会从那些已经得到的“生活”中给我们一些警告。比如,当我们害怕某个人的时候,身体就会在大脑的支配下,出现一系列不舒适的信号:起鸡皮疙瘩、手心出汗、胸口发冷、恶心等。相反,如果我们面对某个安全人物的时候,身体就表现得比较舒适,比如身体感到温暖、肩膀放松,整个身心都会比较轻松舒服。

由此看来,直觉并不是可以呼之即来,可以随时帮我们做出判断的。直觉需要我们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才能对新情况迅速做出反应。毕竟所有的直觉都不是偶然获得的,是我们长期积累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象棋大师一眼就可以看到什么是关键的棋子,而新手却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磨炼,才会有这样的直觉。在这里心理学家给我们提供了一些锻炼和启发直觉的小窍门:

质疑日常的思维方式和对传统问题的处理方法。

回忆自己的经验。

有勇气去冒险。

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捕捉自己瞬间的猜测,记下来。

让思维紧张。

与其他人交流。

详细地陈述问题。

总之,第六感或直觉也是感官功能的一种,如果我们能科学对待,努力训练,让自己的感知能力更全面、更敏锐,那么当我们处于两难之中,用知性和理智难以解决问题的时候,也许直觉可以派上用场,帮我们做出一个真正符合自己心理需求的选择。

为什么她老觉得自己的眼睛一大一小

有时候,人会把自身的一个小缺点无限夸大,并为此烦恼不已,严重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其实,很多时候,这些缺陷都只是我们的一种错觉,是某种心理因素在作祟,是我们的心理作用让事情不断恶化。

于小姐,相貌虽然说不上百里挑一,但是也很不错了。江南女孩子的苗条秀美,白领整齐端庄的服饰,五官端正……不过她总觉得自己的眼睛一大一小,并为此烦恼了很多年。若仔细看她的两只眼睛,的确大小稍稍有异,不过差别很小。实际上,如果仔细看,大多数人的眼睛都有一点点差异,所以她的眼睛应该说完全正常。

可是,她总是担心眼睛大小的差异会影响视力,在看书或其他用眼的时候,她就会注意感觉“这两个眼睛的感觉”,看两个眼睛的感觉“是不是相同”。这样,她看书的效率大幅度下降,看一页杂志对她来说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她曾经找过眼科医生,医生反复向她保证她的眼睛完全正常,为了让她放心,还对她的眼睛做了详细的检查。她也知道按道理应该没有问题,可她还是没有办法抛弃“眼睛大小不同会影响视力”这个想法。而且她感觉症状越来越明显,最后甚至连东西都看不清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奇怪的症状呢?于小姐和家里人都感到不解,最后于小姐走进了心理咨询室,才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其实,很多人的烦恼都来自于内心的某种焦躁或者忧虑的情绪,并且一些怪异的行为都指向一个确实存在但不为当事人所知的目的。带着这种观点,心理医师试着了解于小姐的生活和最近的心理状态。

医师发现,她对一切的期望值都很高:本希望自己考上好大学,结果没有考上大学只读了一个大专;本希望找一个高学历的丈夫来补偿自己的不足,但是丈夫的学历比自己还低,而且在其他方面也不能令自己满意;此外,在近期,她和丈夫产生了很多矛盾,她比较任性,丈夫在婚前对她百依百顺,但是在婚后就不同了,她感到丈夫对她态度越来越不好;在工作中,她也面临着许多压力。比如她正在准备一个很重要的考试,有些书需要读,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她又开始想眼睛大小的问题了,以至无法专心读书。

总之,从于小姐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她的生活充满各种压力,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而她又总是无法放弃对自己对别人的高要求。于是,现实让她感到不满,因此她也无比烦恼。

她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婚姻正濒临破裂的事实,也不愿意面对自己在工作中不可能达到自己希望的样子这个事实。所以,她的眼睛问题实际上是她无意识中找到的一种回避这些问题的手段。一天到晚纠缠在眼睛的大小上,她就没有时间去想学历、婚姻和工作压力。这是一种逃避。她不敢抛弃这个痛苦的烦恼,因为眼睛的痛苦烦恼是回避更大的痛苦烦恼的唯一方法。

一旦消除了关于眼睛问题的烦恼,不需要再想眼睛问题,她就不得不面对这些比眼睛的问题更让人难以承受的现实。但是,要知道回避问题虽然可以一时减少心理压力和焦虑,但是问题依旧存在,它带来的压力也依旧存在。

这种情况下,要让症状有所缓解,一方面,要鼓励她抛开眼睛的问题,支持她直面生活中真正的难题并找到解决方法。一旦解决了这个难题,眼睛问题就可以不药而愈了。另一方面,要帮助她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骄傲,做一个自信的女人。很多女性之所以会对外貌感到烦恼,很大原因是因为缺乏自信和安全感,担心自己不漂亮会被世界所遗弃。其实这都是不必要的忧虑,对女性的身心健康毫无益处。

为什么手机没动,我们却常感觉它在振动

在手机没有设置振动功能的情况下,你能感受到你的手机在振动吗?那种“吱吱”的吵闹声,像虫子在叫一样,甚至你的身体也感受到了一种持续的轻微的震颤。正常人很难有这种体验,可是在心理咨询与治疗室,这样的诉说并不是稀罕事。

小张在半年前听力出现一些异常:有时明显听见手机在振动,拿起来一看,却什么也没有;有时埋头工作,突然听见旁边有人叫她,猛地一抬起头,却谁也没有。小张心想,可能是工作太繁忙,压力太大,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也没有特别重视。谁知道,半年过去,这种幻听却变本加厉,最近,她常常听到一个人在肚子里骂她,这不仅引起小张心理的恐惧感,也让小张变得心神不宁,难以集中精神做其他事情。

是小张的耳朵出问题了,还是她身体的其他部分有毛病?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幻听。

幻听就是现实环境中根本就没有这种声源,但患者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某些声响,一般的幻听患者听到的声音主要是人的说话声。另外,幻听还伴随着身体其他的幻觉,比如该患者经常听到有人在旁边喊他的名字。通常,在过度疲劳、精神极度紧张和惶恐等情况下,容易出现幻听。

当然,以上提到的怪现象只是幻听的部分症状。心理学家经过大量心理学和医学上的临床资料观察,总结出了幻听病人的一些症状:早期,幻听出现次数较少,幻听的虚幻程度较接近真实世界;随着病情的发展,幻听频率上升,内容也变得离奇古怪。在这种大量的虚幻刺激下,患者的精神能量逐渐耗竭,他们再也没有能力分辨出自己到底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了,感觉自己就像生活在一个梦幻的世界里。一般幻听病人听到的语言多是针对他们自己的,大部分是对他们的议论、批评、命令、攻击等。患者在这些声音的主导下可能去伤害别人或自己。这个时候,患者对于社会来说就成了危险人物,需要接受治疗才行。

幻听深入发展,还伴随着患者和虚幻中的声音的争吵,但在我们看来,他是在自言自语,并伴有脸部肌肉痉挛、精神起伏剧烈的症状。精神分裂症的幻听,往往是随疾病发展而发展,不经治疗很少能自动消失。经过治疗后,幻听随病情好转而逐渐减少,患者对幻听的态度逐渐淡漠,最后幻听消失。幻听的重新出现,往往预示着病情的波动与复发。

此外,幻听的临床表现还分为假幻听和真幻听。通常假幻听患者认为声音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他的身体内部,比如他的腹部、头部等,他会指着自己的肚子说:“你听,他们在开会,商量如何杀死我呢!”而真幻听患者听到的,声音是真实的,他会说:“你听,就在门口,那个男人又开始骂我了。”门口确实有个男人在说话,但是并没有骂他。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听大多为真幻听,也有一些假幻听。

看到各种幻听的怪现象之后,我们不禁要问,幻听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奇怪的声音,混淆我们的听觉呢?

心理学家认为,幻听是大脑听觉中枢对信号错误加工的结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满是声音刺激的世界,正常人对不同的声音都能给予合理的加工,而幻听患者却错误地加工和解释了这些声音。幻听者是对声音世界进行了主观改造与加工,是加工系统混乱造成的,比如声音刺激和过去的记忆会产生混淆,导致患者的时间感混乱,内外世界混乱,导致对声音来源的判断错误,从而表现出离奇的行为。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常常感觉手机在振动,实际却什么也没发生时,可不要轻易一笑了之,而应慎重对待。如果还伴随有其他的幻听现象,应尽快去心理咨询中心或精神治疗场所进行诊断,将症状遏制在初始阶段,不要让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声音打乱了我们原本正常的生活。

有人爱看色彩,有人爱看形状

我们在观察和认知事物的过程中,通常会受颜色和形状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凭直觉进行判断,选出自己中意的商品。不过,每个人的直觉“依据”都有所不同,有人受形状的影响比较大,有人则受颜色的影响比较大。前者被称为“形型人”,后者被称为“色型人”。

小洋洋四五岁的时候,对色彩特别敏感,母亲给他买了一整套的涂色画册和24色彩笔,他十分高兴。每天他都在画册上涂涂抹抹,乐此不疲,甚至连家里干干净净的墙面也成了他色彩涂鸦的广阔天地。

但奇怪的是,随着小洋洋的逐渐长大,他的喜好也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他对彩色图画的兴趣正在慢慢变淡,而开始喜好上素描、漫画,也不太追求五颜六色,一根铅笔他也能画得不亦乐乎,并且,在他的涂鸦作品中,也出现了各种多样的图案。

小洋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成长的变化”呢?其实,这是正常的知觉变化发展过程。

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可知,人类的大脑在发育过程中,对颜色的认知要早于对形状的认知。一般来说,九岁以下的儿童大部分都属于色型人,他们对色彩相对敏感,能迅速地记住各种颜色,并试图将其表现出来。色彩,是这个阶段的儿童认识外部世界的最直观途径。但到了九岁左右,大多数儿童会转变为形型人,他们开始被形状吸引。形状取代色彩,成为他们观察世界的重点。这种转变将一直保持到成年后,因此,大多数成年人都属于形型人。

当然很多时候,对色彩或形状的“偏爱”也会因人而异。比如,选择一件商品时,如果功能、品质、价格完全相同,我们会根据什么做出选择?是颜色,还是形状?答案并不总是偏向形状。

有心理学家对此做了相关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男性中形型人略多,而女性中色型人稍多。从年龄段上进行分析,二三十岁的女性中色型人居多,尤其是三十多岁的女性,色型人的比例达到70%。可见,成年人中色型人的比例较高。对此,心理学家的解释是,日常所见的事物对大脑的发展会产生刺激,而现代社会中,色彩比以前要丰富得多。身处色彩缤纷的世界中,人对颜色也会变得敏感,色型人也因此增加。

在实验调查过程中,心理学家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假如一个人的主要工作是绘制色彩丰富的图案,那他与颜色相关的细胞一定相对发达。而长年看某种特定形状的人,对该形状产生反应的细胞自然发展迅速。

可见生活环境和自身经历,也会影响我们大脑对色彩和形状的敏感度。其实,对环境做出反应的这种大脑系统,并非人类的专利。有实验表明,在正常环境中喂养动物,动物对各种光的刺激做出反应的细胞均得到发展。在竖条纹的房间中喂养动物,动物只有对竖条纹做出反应的细胞得到发展,而对横条纹做出反应的细胞几乎不存在。

这就是为什么生活环境相同的人,比如夫妻、兄弟姐妹、朋友同事,多属于同一类型。因为生活环境相同的人,常常看到的都是一样的颜色和形状,对颜色和形状产生反应的细胞发达程度也大体相当,从而产生了对色彩或形状相类似的偏好。

那么,我们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影响了我们对色彩和形状的感知,那么反过来,对色彩或形状的感知又会对我们自身的成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色型人和形型人之间又有什么差别呢?很多心理学家进一步研究了这两类人的性格差异。

德国精神病理学家恩斯特·克雷奇默在性格分析研究领域颇有建树,而他的学生们则对色型人和形型人的性格差异进行了研究,并搜集到大量有价值的数据。根据他们的研究成果可知,容易受形状影响的人不善言谈,社交是他们的弱项;而容易受颜色影响的人,性格开朗,善于交际。

但是,也有持相反意见的,认为色型人趋向内向,神经敏感,形型人则性格爽朗。对于这些认识上的差异,我们不必要深究。重要的是,了解其中的原理,并能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意义地去提高对色彩和形状的感知,尤其是在幼儿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过程中,多让孩子接触五颜六色的东西,多给孩子玩不同形状的玩具,这些都有利于刺激他们大脑对色彩和形状的感知,促进其智力的发育。

为何我们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管是看人、看事还是看景,经常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也就是说,在现实环境中(相对于梦境),我们会突然感到自己曾经亲身经历过某种画面或某些事情。在心理学上,这种体验被称为“既视感”。

看过《红楼梦》的人,应该都记得宝玉与黛玉第一次相见的场景:

宝玉看罢,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未为不可。”

宝玉在黛玉身上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经历其实几乎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有些人即使第一次见面,却莫名地觉得亲切和熟悉,仿佛已经认识很久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不是真如一些人所说的存在前生往世呢?

关于这种体验出现的原因,前生往世我们无法做考究,倒是医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做出了下面一些解释。

首先,似曾相识源自大脑的错误储存。医学上对“似曾相识”有这样一种解释:每个人的大脑都会有一个记忆缓存区域,当你看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会把这些记忆先放到缓存区里面。但有的时候,大脑会把这些记忆储存到错误的地方——历史记忆区。于是当我们看着眼前的事情,就会感觉自己好像看到过一样。尤其当我们疲劳的时候,这种现象更容易发生。

其次,似曾相识是过去的记忆惹的祸。心理学家认为,似曾相识感的出现可能是因为我们接收到了太多的信息而没有注意到信息的来源。生活中,我们所经历的事情很多很多,有的我们会刻意记下来,但有的我们却不会在意,这些记忆就变成了无意识的记忆。而当我们面对新的事物和情景的时候,这些事物会刺激我们储藏在大脑里的一些记忆,让我们曾经经历的记忆与现状进行匹配,于是似曾相识的感觉便产生了。

最后,似曾相识是现实与虚拟信息的产物。有一些心理学家也认为,我们未必都真的经历过那些“相匹配”的事情。但是,我们做过相匹配的梦,看过相匹配的小说、电视、电影,它们通过各种虚拟的场景,给我们提供“相匹配”的信息。于是,当我们在面对一些与这些虚拟信息相符合的场景的时候,便会突然想起我们忘记的梦,或者是忘记的小说、电视、电影的情节。这样,便产生了似曾相识的错觉。

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经常在外旅游的人、喜欢电影小说的人和想象力丰富的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在生活中会来得更加频繁。因为他们的信息来源要远比其他人多。

除了以上这些人容易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有关研究结果还发现有以下特点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出现似曾相识的情况。

一方面,情绪不稳定的人更容易出现似曾相识的现象。这是因为与情绪相关的记忆我们会更容易记住。所以,曾经的恋人在很多年后,还记得分手前说过的话、经历的事,甚至连一个动作也那么历历在目。

另一方面,青年人和更年期的人,相对于年幼和年老的人,更容易出现“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和人体的内在状况有很大关系,由于内分泌剧烈变化,情绪不大稳定,记忆也就变得活跃起来,那些无意识的记忆,不需要去想,就可以深刻地映现在我们的大脑里。

但值得注意的是,过于强烈、过于频繁的“似曾相识”并不好,它意味着储存记忆的脑细胞正遭受着强烈刺激,而这很可能是癫痫的前期症状。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要细心体察自己的情绪和感觉,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当出现奇怪的感觉时,可以科学地给自己一个解释。就像对待似曾相识的感觉,既不要将其说得玄乎其玄,也不要忽略其存在,如果频繁出现这种感觉,及时地咨询有关心理专家是最安全的做法。

为什么说视觉并不可靠

俗语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句话意在告诫人们道听途说的不要相信,很可能是虚假的;只有自己亲眼所见才是真实可信的。不可否认,眼睛是人的感觉器官中最直接、最能反映事物原貌的。但眼睛看见的是否真的就是真实可信的呢?

视觉是一个生理学词汇。光作用于视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其信息经视觉神经系统加工后便产生视觉。人们感知到的很多信息都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而人的心理通常会干扰视觉的正常工作。据统计,在五官中,视觉获得的信息占80%以上。视觉获得的信息并不可靠。

例如,警察在进行犯罪调查需要询问目击者时,目击者的叙述有时会受到先入为主的观念的影响。有人认为自己看到的人与凶犯非常相似,也许他并没有看清那个人手里拿着什么,却会认定他手里拿的是凶器。因此,有些证人的证词反而会将案件调查引入歧途,这也说明人是可以通过想象来制造印象的。

在实际生活中,人的视觉往往产生错觉。产生错觉的原因,除来自客观刺激本身特点的影响外,还有观察者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原因。来自生理方面的原因是与我们感觉器官的机构和特性有关;来自心理方面的原因是和我们生存的条件及生活的经验有关。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很多错觉,如不用理智来精细推测,往往会被表面现象迷惑,甚至哲学家也不例外。亚里士多德就曾经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落地快,可是后来伽利略的斜塔实验证明他是错的。

我们往往说“一见钟情”,这说明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其实是十分模糊的。我们对于一件事物的认识,一般一开始只是对视觉信号进行模糊处理,即只对信号进行轮廓辨认和处理,也即只辨认主要特征。我们只有在多次接触的时候才会注意到更多的细节。这就造成我们被第一印象所欺骗的情况。

“度日如年”中的时间错觉

不知道你是否留意过,当做喜欢的事情时,你就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当做一件不喜欢的事情时,你便如坐针毡,觉得时间过得很慢,似乎都过了1小时了,可实际上才过了10分钟。这是因为你对时间的知觉出现了错误。我们对时间长短的感觉,会因在这个时间内所做的事而产生不同的错觉。

时间错觉是指对时间的不正确的知觉。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时间的估计有时会不符合实际情况——有时估计得过长,有时估计得过短。

一般来说,当活动内容丰富、引起我们的兴趣时,对时间估计容易偏短;当活动内容单调、令人厌倦时,对时间的估计容易偏长。

当情绪愉快时,对时间的估计容易偏短;情绪不佳时,对时间的估计容易偏长。当期待愉快的事情时,往往觉得时间过得慢,时间估计偏长;当害怕不愉快的事情来临时,又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时间估计偏短。此外,人们的时间知觉还具有个体差异性,最容易发生时间错觉现象的是儿童。

人们对时间的错觉容易使人想起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关于《相对论》,爱因斯坦有一个精妙的比喻:“当你和一个美丽的姑娘坐上2小时,你会觉得好像只坐了1分钟;但是在炎炎夏日,如果让你坐在炽热的火炉旁,哪怕只坐上1分钟,你都会感觉好像是坐了2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和美丽的姑娘聊天,当然是甜蜜的体验,人人都希望它能长时间持续下去;相反,炎炎夏日,在炽热的火炉边烤着,分分秒秒都是煎熬,自然希望它赶快结束。也许正是因为自己的主观愿望和实际情况的比较,使我们产生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时间错觉。我们平时所说的“欢乐嫌时短”“寂寞恨更长”“光阴似箭”“度日如年”,也是这种情况的体现。

在一个时间周期内,人们往往感觉到前慢后快。比如,一个星期,前几天相对于后几天感觉慢,过了星期三,一晃便到了星期天。一段假期,前半段时间相对后半段显得慢,当过了一半时间,便觉得越来越快。所以有人说:“年怕中秋日怕午,星期就怕礼拜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一段时间的前期,你觉得后面的时间还很多,不着急,就感到时间慢;越到后来,你越感到时间所剩不多就越感到着急,也就觉得时间过得快。

人生也有这个规律,人在童年时代感到时间过得慢,就像歌里唱的,“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因为你觉得以后时间还有的是。等年龄渐长,尤其过了三十岁,就感到时间不那么多了,于是开始着急,也就觉得时间过得快了。

为什么蒸馏水会变得有气味

在意大利的一个小镇上,一栋看起来不起眼的二层楼住宅,下面有个毫不起眼的阳台,一扇毫不起眼的木门,旁边有一个毫不起眼的钟亭,却常常挤满了慕名而来的游客。每个人都要在阳台上摄影留念,年轻的恋人们还不忘在留言簿上写下海誓山盟,因为这是莎士比亚笔下经典爱情故事女主角朱丽叶原型的家。

这则故事反映了一种特殊的社会效应——名人效应。名人效应是指名人的出现所达成的引人注意、强化事物、扩大影响的效应,或人们模仿名人的心理现象。

名人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

在给大学心理系学生讲课时,心理学家向学生介绍说聘请到举世闻名的化学家。这位化学家来到课堂上,手里拿着一个瓶子,他向学生介绍说自己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具有强烈的气味,但对人体无害。然后,化学家说他想在这堂课上测试一下大家的嗅觉。接着他打开瓶盖,让瓶子里的液体慢慢挥发。过了一会儿,他要求闻到气味的同学举手,不少同学举了手。其实这只瓶子里装的是蒸馏水,“化学家”是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

教室里并没有特殊的气味,但在“化学家”的心理暗示下,加之对“举世闻名的化学家”的崇拜,让学生们的鼻子不得不屈从于心理。如果不举手的话,就表示他们的嗅觉有问题,学生们不想让别人看自己的笑话,纷纷举手表示闻到了气味。

名人效应是一种非常有利用价值的社会效应。名人是人们心目中的偶像,他们是人们生活中接触比较多、比较熟悉的群体。名人的影响力有着一呼百应的作用。

名人效应在社会中的应用是很普遍的。在广告方面,一打开电视机,铺天盖地的广告迎面而来,几乎大部分的广告都在利用名人效应,因为受众对名人的喜欢、信任甚至模仿,能够转移到对产品的喜欢和购买上,这有利于商品的销售。在电影和电视剧市场,名人效应也是广泛存在的,借助名人的影响力提高影片的知名度,同时利用名人的个人魅力提升影片的观赏性,这些都是名人效应的应用。

许多企事业单位及商场、酒店、学校、娱乐场所,大都愿意请名人雅士赠字;一些商品的宣传资料上,常常见到政界高级官员的题词和接见董事长、总裁的照片,就是因为人们更容易买名人的账。

还有许多人初次见面,总爱向对方夸耀自己认识某某大人物,一提到那些官居要职的人,即便攀不上亲戚,也一定要说成是自己的熟人或曰“朋友”,或“朋友的朋友”。这些人无非是想借名人的光环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在商品销售中,借助人们对名人的仰慕心理是十分重要的。翻开众多销售成功的案例,名人效应屡试不爽。在化妆品、香皂等广告宣传中,利用名人效应,选择大明星、歌星做广告,效果就很好。现在,许多体育用品厂商利用世界级著名运动员大做广告,通过赞助比赛、提供比赛服装和用品的形式让著名运动员为其产品扩大影响力,这样的销售方式风行于全世界。

常见的利用名人效应销售商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在书店里请著名作家与顾客见面,对所购书籍签名留念,一般销售情况都比较好。消费者买书是为了收藏自己所喜爱作家的作品,而作家签名的书籍无疑更有纪念价值。

第二,在商场中请著名演员献艺,可以吸引大量顾客,生意自然兴旺。大多数人都有凑热闹的心理,请著名演员献艺,既可以使顾客看到喜欢的演员,又能在商场引起轰动效应,增加客流量。

第三,在商品及包装上请名人写字作画。如布娃娃在美国原售价每个20美元,而“椰菜娃娃”设计者亲手签名的布娃娃售价曾高达300美元,这种“椰菜娃娃”在美国曾一度供不应求。但是在邀请名人签字时也不宜过多过滥。有的书法家到处为店铺题名,无疑会在某种程度上失去名人签字的吸引力。

第四,请有关领导到商场,可吸引大批群众进店。领导的权威性无疑是巨大的,在很多百姓心里,领导认可的东西必定是货真价实的东西。

第五,在广告中邀请名人宣讲或表演,广告效果特别佳。名人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相当的美誉度及特定的人格魅力,邀其参与广告活动特别是直接代言产品,与其他广告形式相比,更具有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可信度,有助于引发受众的注意、兴趣和购买欲。

在选择名人进行宣传的时候,不能盲目地追求大牌明星,一定要选择与宣传内容相符的明星,因为名人的类型与所带来的名人效应有着莫大的关联。譬如,让一位歌星去学校代言,起初可能会有不少人慕名而去,但时间一长,名人效应就会慢慢减弱。如果由一位在教育界非常有名气的学者来为学校做宣传,带来的名人效应会长久存在。

第三节 “盗梦空间”:未来是如何潜入你的梦中的

为什么有些梦境会在现实生活中再现

很多人偶尔都有过这样一种感觉,即面对第一次发生的事件,他会觉得好像在以前的梦里曾经出现过。

做梦是人的一种本能,是在人的睡眠中尤其是在快速眼动睡眠时期神经活动的结果。梦也是一种心理活动,是意识的一个层面活动的结果。

梦境是在大脑皮层少数细胞活动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少数细胞的活动失去了觉醒状态时的整个大脑皮层的控制和调节,记忆中某些片段就不受约束地复活,那么人就会产生千奇百怪的梦。如果在睡眠中少数处于兴奋状态的细胞是大脑皮层某些与语言或运动有关的神经细胞,那么,就会出现说梦话、梦游等现象。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梦是睡眠期中某一阶段的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预示未来的作用,此外还有守护睡眠、调节心理、启迪灵感、增强记忆等作用。

1988年8月28日,萨姆森在波士顿一家报社值班,当晚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南洋爪哇岛附近的一个小岛火山爆发,当地居民被熔岩埋没,接着又发生了海啸,好几艘巨轮颠覆沉没。萨姆森醒来,回想刚才的梦境,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味的题材,便把梦中见到的一切写成了文章。

早上,他把稿子放在办公桌上就回家休息了。不一会儿,主编来上班,一眼瞧见萨姆森办公室桌上的稿子,误以为是昨夜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新闻稿,匆匆拿去发稿了,事后才知道,这篇稿子是萨姆森根据自己梦见的内容写出的趣味读物。

但是,为时已晚,报纸已经发到市民手中了,社会上引起一场轩然大波。报社社长赶紧召集各部门负责人举行碰头会,磋商善后事宜,决定在报纸上就此事公开道歉。

恰在此时,消息传来,爪哇岛附近的小岛火山爆发,情形与萨姆森所梦见的完全相同。与此同时,位于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克拉卡托岛的火山也爆发了,并引发了海啸,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时有发生。最初这种尚未得到解释的熟悉感被称为记忆错觉,并成为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们热烈争论的一个话题。其中有一种理论认为,记忆错觉反映了某一片段的影响,而这一片段虽然因当前情境的作用而被激活,却不能加以外显的回忆。

假设我们在和某一同事的谈话过程中,突然觉得以前曾和某人谈过这一话题,但又想不起来那次谈话的情景,那么这很可能是因为谈话过程中的某一术语或观念,激活了你对前一次谈话的某些方面的内隐记忆。

所谓的内隐记忆是指当人们受到某一过去经验的影响时,未完全意识到他们是在进行回忆。内隐记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可能比我们任何人想象的都大得多。

心理学家们在许多条件下,使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对正常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研究者们发现,人们有时候没有意识到自己某方面的记忆,却表现出了记忆效果。这不是大脑有意识参与的记忆,而人们没有觉察到自己拥有这种记忆,也没有下意识地提取这种记忆,但它却在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表现出来,这就是内隐记忆。

人们之所以觉得眼前的场面曾在梦里出现过,是因为内隐记忆在人的睡眠中发生了作用。当人在睡眠时大脑神经细胞受到广泛抑制,然而这个抑制过程有时完全,有时不完全。不完全过程中,大脑皮层的某些神经还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产生梦。

为什么会出现灵异之梦和预知之梦

相信在生活当中许多人都遇到过类似的经历,也曾听许许多多的朋友谈起过类似的经历,也许是个梦,也许是一种感应。古代奇闻逸事中,刘邦的母亲怀孕的时候梦见飞龙入怀,岳飞的母亲生产时梦见大鹏展翅,这样的梦境都预示着其子今后将大有作为。为什么梦中能预知未来发生的事情?

李牧有一位朋友,没有工作,经常打麻将,且赢多输少。

2001年春节刚过,李牧从家回到上班所在地,有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正是关于朋友打麻将的事。梦的情节很简单,朋友正在打麻将,旁边有一个声音说:1.7万!1.7万!第二天一大早,李牧就给朋友打电话说:“你注意!两个月之内,你会在麻将桌上一次赢一万七千元左右,到时候可要请我吃饭啊!”

但李牧并没有特别在意,过一段时间也就把这事忘记了。因为李牧知道,这位朋友虽然经常打麻将,但赌头都很小,一次赢上万的可能并不大。

大约是四月底的样子,突然有一天下午,朋友打来电话,兴高采烈地要请李牧吃饭。一问方知,她在几个小时之内真的赢了1.8万元。

一般来说,睡梦中的人处于轻微催眠状态,此时的心灵是放松的、精神集中的,更容易接受潜意识的直观指引。

自从佛罗里达州开始发行六个数字的彩券后,一个特别的灵异之梦让新泽西州的男士赢得了1050万元奖金。根据佛罗里达当地报纸的专访,中奖的男士说,女儿去世将近一个月后出现在他梦中,敦促他买彩券。

“我女儿说:‘为什么不玩玩我的号码?’她说:‘我很想带给你一点快乐!’”

这位父亲是名61岁的房地产经纪人,曾带着家人到佛罗里达度假,希望冲淡女儿意外死亡的悲伤。他23岁的女儿,几星期前从200英尺高的悬崖上摔死。父亲从逼真的梦中醒来后想起女儿车上有张新泽西州的彩券,上面圈有号码。他觉得整个梦颇怪异,但仍打电话回家,问出彩券号码是2、6、11、14、31、34。开奖那天晚上,全家人前去签注,结果真的赢得大奖。

一个月之后,58岁的扳金技工,也从彩奖赢得1120万元。他是古巴人,一辈子从未买过彩券。开奖的前4天晚上,去世的母亲来到梦境,告诉他该买张彩券。第二天他在附近的超市买了10张,结果其中一张中了大奖。

灵异之梦与预知之梦不但经常出现,而且还非常真实。预知之梦和后来的事在细节上也会有些差异,有些差异可以找到动机,也许是梦者的潜意识有意歪曲。我们常常分不清一个梦是心灵感应梦还是预言性的梦。唯一的判别方法是看时间:如果梦和事件同时发生,那么是心灵感应梦;如果梦比事件先出现,则是预言梦。

梦中有些现象是现代科学难以解释的。即使是最严谨的科学家也不得不承认,有时梦似乎真的能预言未来事件。虽然这种梦很少,有些梦表面上看是预言性梦,实际上只是巧合或者是其他原因。但是,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也很难说成是巧合的预言性梦也的确偶尔出现。在梦的研究者中,某些科学家倾向于相信此现象存在,但是仍不愿轻易下结论。有些科学家却宁可不愿相信这种现象存在。

做梦其实是灵魂在旅行吗

梦,千奇百怪,令人困惑。梦又是人人都熟悉,都曾经历过的一种现象,许多人对梦境的扑朔迷离、千变万化感到莫名其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看现代心理学是如何对千奇百怪的梦做出解释的。

一提起梦,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睡眠。要想阐释梦境的起因,也必须失从睡眠说起。我们知道,人人都需要睡眠,从某种意义上说,睡眠比吃饭更重要。生理实验证明,如果不让狗吃东西,它还能活一个月左右;如果不让它睡眠,它则最多只能活10~12天。

睡眠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睡眠是人体借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自然休息。睡眠能使大脑皮层的细胞免于衰竭和破坏,使神经组织在觉醒时的消耗得到恢复和休整。

提起睡眠,人们自然会想到梦,人在睡眼中常常会做梦。世界上没有不做梦的人,而且每个人做梦的时间还很长,成年人做梦的时间要占整个睡眠时间的1/4,婴儿可达1/2。人在梦中会碰到许多奇怪的景象,因而使梦染上了十分神秘的色彩。有的人认为梦是“灵魂”的旅行,“灵魂”回来时若迷了路,人就会因此死去。

科学研究指出,人在睡眠时,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弥漫性抑制,如果抑制扩散到大脑两半球皮层各个区域,人就处于熟睡状态;如果抑制不平衡,皮层上有些区点的神经细胞抑制不深或没有抑制而处于微弱的兴奋状态,这些兴奋点的奇特组合就会导致梦的产生。

一般,正常的梦不仅不会影响人的睡眠,还能维持人的所必需的正常心理活动。如果剥夺个人的快速眼动睡眠(亦即做梦),就是说每当出现快速眼动时就叫醒他的话,那就会出现睡眠不足和要求补偿的现象,甚至还会直接影响记忆。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快速眼动睡眠是人的生理及心理需要。有些人总以为做梦会影响脑的休息,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反复思索的问题,夜里做梦时便很有可能梦到。另外,睡眠时机体所受的内外刺激也有可能成为致梦原因。如在冷屋里睡觉的人,偶然双脚外露,会梦见自己在刺骨的冰水中行走;空腹睡觉的人会梦见自己到处找东西吃;双手放在胸口时,会梦见打架时被别人压住身体不能动弹,等等。

有些梦看上去似乎有预言的含义,事实上,这些梦仍然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不过这种反映是在睡眠中进行而已。人的某些生理变化或心理变化,在人觉醒时,往往被其他强烈的刺激所掩盖,而在睡眠时,这些变化可能显现出来,构成人的梦境。

另外,对于某些外界信息,人在觉醒时可能不大在意,夜晚时,这些信息便很可能进入人的梦中。比如白天看到几个不三不四的人在自己家周围转悠,并未在意。夜晚做梦时便可能会梦见自家被盗:果不其然,过了几天自家便被洗劫一空。自然,这也不是什么预兆。只不过事情过后,人们记忆起致梦的原因,只记住了梦的内容,反而觉得梦成了预兆。所以从根本上说,虚无缥缈的预言梦是不存在的。

总之,人需要睡眠,也需要做梦,梦和睡眠对人都是必不可少的。

为什么有些梦很清晰,有些梦醒了就忘记

梦对人们来说,总是奇妙而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有时早上醒来,你会伸个懒腰说:“啊,昨晚又做梦了。”有时,你也会说:“昨晚一个梦也没做。”如果做梦了,梦里的内容肯定是丰富多彩的。有时,梦中的情节会有个完整的结局,有时却会梦到莫名其妙、难以理解的现象或事情。有时,多年不见的朋友会突然出现在梦中。当我们醒来时,有些梦我们记得很清楚,甚至连细节都能回忆起来,而有的梦只剩下支离破碎的片段,甚至完全模糊不清。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

梦者觉得梦见许多事情,却记得很少,这可能具有其他的意义。譬如,梦的运作一整晚都在工作,但只留下了一个短梦。无疑地,时间愈久,我们忘掉的梦内容也就更多;有时虽然费尽心思也无法将它们记起来。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会把愿望埋藏在内心深处。处于清醒状态时,意识会抑制愿望。而当人入睡后,意识的控制就放松了,内心深处的愿望会影像化,于是便形成了梦。人进入睡眠状态后,虽然意识的控制放松了,但并非完全失去控制。当梦中的内容过度刺激意识时,这些内容会被埋藏进内心深处。这就是我们醒来后回忆不起来的梦。实际上,我们每天都会做梦。说没有做梦,其实是想不起来了。一个人平均每天要做4~5个梦,照这么计算每年大约要做1300个梦,而一辈子大约要做10万个梦。

一般情况下,人在睡眠中大脑的语言中枢和运动中枢处于抑制状态。如果在睡眠中脑皮质的语言中枢兴奋,就会在梦中出现各种无意识的动作,人的大脑好像一台十分精密的计算机,一瞬间可运算上千万次,这就是在较短时间里能做内容很长的梦的原因。做梦的快波睡眠又称“有梦睡眠”,平均一次持续20分钟左右;不做梦的慢波睡眠,又叫“无梦睡眠”,大约持续90分钟。这两种睡眠状态在一夜之中交替出现5~6次,所以人一天最多只能做5~6次的梦,总的做梦时间不会超过2小时,而且每个梦的持续时间不会很长。当人们醒来时,所能回忆起来的梦,只不过是最后一次“有梦睡眠”中的部分内容。一个很长的梦,实际上所花的时间很短。科学家总的认为,梦的内容是受个人动机、思维、记忆和性格的影响,它与人的性别、年龄、心理活动、工作和生活经历、身体状况及自然环境等因素有关。人在睡眠时,有两种状态交替出现,一种是脑和身体都休息的状态,另外一种是脑清醒但身体休息的状态。人主要在脑清醒的睡眠状态下做梦(但最近的科学研究发现,在脑休息的状态下,人也会做梦)。人是非常贪图安逸的,那些对自己不好的事情,我们会主动忘记。这叫作自我保护。也就是说,从不做梦的人,也可以说他们天天都在做噩梦,只是醒来后都不记得罢了。

晚上睡觉时,如果做了梦,一般当时都觉察不到。只有到第二天早上醒来时,才会意识到。不过,有时我们在做梦时也能意识到自己是在做梦,这就叫作“清晰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科学家称,人在睡眠时,如果大脑中掌管语言和运动的部分处于半清醒的状态,就会做“清晰梦”。科学家还说,经常做“清晰梦”的人非常少。不过,如果普通人进行正确的训练,也能做“清晰梦”。

“清晰梦”有一个很厉害的地方,那就是人在梦中可以控制故事情节的发展,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可以满足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做“清晰梦”将表层意识中一直惦记的愿望在梦中实现。有研究人员采访了很多做过“清晰梦”的人,他们都感觉在梦中实现愿望可以得到幸福感和满足感。

那么,如何训练才能做“清晰梦”呢?首先,平时多给自己做心理暗示,对自己说:“做梦时,能意识到自己在做梦。”其次,像写日记一样,把梦的内容记下来。梦的神奇不是简单可以解释的,所以可以参考一些分析梦的书籍来剖析一下自己的梦境,这其中的乐趣也是无穷的。

人们为什么喜欢做白日梦

在经济状况紧张的时候,看到别人买爱马仕,你也想跟着买,周围的朋友会说你在“做白日梦”!现实生活中,大白天的,有些人往往会想些异想天开的美事儿,还忍不住在自个儿心里偷着乐,我们把这种没有依据的、一厢情愿的行为叫作“做白日梦”。但大白天里想想美事,总会让人其乐无穷。比如,你刚发表完一个演讲,正陶醉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或者,你和前夫共进晚餐,许多年前,他抛弃了你,现在却失魂落魄,祈求你与他复合……

这种情景在生活中司空见惯:清醒,却又心不在焉,因为你正在做着白日梦。

有一位律师,在参加律师资格考试的前一天中午去超市购物。因为没有零钱,收银员就找给他两张当天晚上出号的足彩奖券。他把奖券随手塞进口袋里,回到办公室却无法像往常一样工作。他的眼睛盯在文件上,脑子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自己真的中了大奖,并筹划着使用这笔巨款的每一个步骤,内心充满了欣喜与激动……这种景象反复出现,甚至让他怀疑,还有没有必要为第二天的考试做准备。

白日梦既可以让人心情变得愉悦,也会让人变得沮丧或感到恐惧。这取决于我们的情绪和环境。据估计,只有3%的白日梦会令人焦虑不安,比如遭遇一场恐怖袭击,或是丢掉工作。但是,更多的时候,人们的白日梦往往想的都是好事。

通常,人们都认为做白日梦是痴心妄想,是浪费时间,而心理学家却并不这样认为。研究发现,白日梦是一扇通向创造力的大门,能帮助我们解决难题,甚至帮助我们开发潜能。

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曾说:“正是有些人不能再讲故事,所以他们就有了心理问题。”故事的本质就是某种白日梦。白日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临床心理治疗主题,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基础。白日梦包含了一个人对于生命和生活的幻想,虽然不现实,却提供了许多可能性。所以,不要对自己的白日梦感到过多不安。在阳光明媚的街头小店,喝着咖啡,任由心灵在幻想的天空无拘无束地翱翔,不但有趣,而且有益身心健康。

白日梦可以帮助我们提前规划生活,提醒我们将要发生的事,帮助我们熟悉新的环境,给未来做计划,审视过去的经验,让人们从中学到有益的东西。即使是负面的事件,也不会产生太大的消极影响。

英国心理学教授克利夫·阿纳尔说:“白日梦中经历的虚构的负面事件,并不会让我们产生忧虑,反而可以帮我们渡过难关,检验一下如何能做得更好,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当然,白日梦其实是一种自我的体验和满足,是对自我心理的一种宣泄和解脱。它可以帮我们缓解紧张的情绪,让自己的思想放松下来,因此,它可以说是我们自身的一种心理防御机能。有时候,白日梦本身就会产生治疗的效果。做梦者可以通过想象改变自己的心情,让自己开心。重温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和愉悦感的白日梦,可以帮助我们应付现实生活中难以克服的局面。但是如果过于沉迷在消极的白日梦中,对解决情绪问题反而更加不利。

在面对压力、挫败时,我们会做逃避式的白日梦,它能让我们转向另一个世界,一个理想化的情境,使自己得到些许的满足和安慰。因此,它也是一种有益的自我交流方式,有利于化解不良情绪,促进心理健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激发创造力,帮助我们解决难题。

白日梦原来有这么大作用,那真应该多做做白日梦。其实白日梦是可以训练的,你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顺畅地呼吸,不必刻意地去想或者不去想,此时脑中出现的任何想象、念头,都让它像一朵云那样自然地聚来与散去。

听一些节奏舒缓的轻音乐,或者干脆用耳塞轻轻堵住双耳,什么也不听。

轻轻按摩头部、面部,尤其是眼睛四周与太阳穴。

另外,如果通过想象一个积极的场面,我们还能够提升自信心,表现得更加优异;而通过仔细思量消极的事件,我们可以改变未来的行为。

在尽量减少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任凭大脑做非主动的缓慢游思——在冥想中,到你想去的任何地方:沙滩、高山、草场……

为什么许多人会梦到自己考试

做梦考试,是很多学生都经历过的一件痛苦的事。这种情况,很多时候是由于我们在现实中碰到了考验,而这种考验唤起了我们内心深处的焦虑。

“最近,常常做一个噩梦。虽然醒来后知道这只是一场梦,但做梦时的痛苦感受还是清晰地留在记忆里。太难受了!”

一位大学生在论坛里发帖子,讲述他的遭遇。“梦中的情景,是大学时遇到的一个难关。当时对我来说,要解决几乎不可能,除非出现奇迹。但是如果不解决,我的大学就白读了,我就完蛋了。然而,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还创造了学校历史上一个经典的案例。虽然问题解决了,但它却经常出现在我的梦中,每次梦到这一情境,我都会重新体会到当时极其无助和惶恐的感受,于是每次都是一个噩梦。最近几年,不知道梦到了它多少次。”

在这位大学生的帖子后面,跟帖谈的都是自己高中时的考试焦虑。

考试梦一般有两层含义:“超我”的惩罚、“本我”的鼓励。有时还会有道德的考验。“超我”的惩罚:“超我”是规则层面的力量,“本我”渴望为所欲为,“超我”控制“本我”,“自我”协调“超我”和“本我”。不管什么原因,只要“超我”强大的人,就很容易在面临考验时感到焦虑。但是,这种焦虑并不仅是生存性的,也带有惩罚性。

小时候我们担心通不过父母要求的那一关,高中则变成担心通不过高考这一关。高考最重要,也最煎熬。尽管以后我们走入社会,面临着其他各种各样的考验,但高中的考试焦虑仍然是我们所体验过的最强烈的焦虑。由此,不难理解,当上述大学生说出自己的噩梦后,其他人回帖时,谈得最多的就是高中时的考试焦虑。

强大的“超我”所引起的焦虑和惩罚,是考试梦很明显的含义。不过,这还不是考试梦最关键的信息。最关键的信息其实是“本我”的鼓励,或者说是“本我”对“超我”的反抗。做考试梦的人,尽管在梦中没有通过考试,但现实生活中,他却已经通过了这些考试。也就是说,他经过艰苦努力后,是通过了考验的。所以,当再次面临考验时,我们也就会梦到曾经面临过的标志性的考试事件。

道德,是典型的“超我”层面的内容,而所谓的为所欲为,则是典型的“本我”层面的内容。道德感很强的人,也即“超我”很强的人,在渴望顺从源自“本我”的愿望时,势必会引发“超我”和“本我”之间的强烈冲突。“本我”的强大很重要,因为它是我们的人格力量的源泉。一个“超我”太过于强大的人,我们会觉得这个人没有魅力、没有意思,而一个“本我”强大的人,尽管他看上去可能令我们不快,但我们很容易被他吸引。

然而,如果我们强行走向与“超我”相反的方向,则势必会更强烈地引发“本我”和“超我”的激烈冲突。这样一来,考试梦可能会出现得更频繁。

梦中的记忆是可靠的吗

人们都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梦到一组中奖彩票号码,立马按照记忆中的数字去买彩票,却没有中奖;碰到熟人忘记名字;忘记买东西就回家……

狄先生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他和妻子在描述共同目睹的事情时,发生了严重的分歧。那是一年夏天,狄先生和妻子从朋友家吃过晚饭后驾车回家。狄先生开着车,他的妻子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在一个十字路口,他们停下来等待绿灯。这时,狄先生的妻子看到右手边一个男人骑着自行车,前进方向与他们相同。这时,突然不知道从哪里蹿出另一个人,上前把骑自行车的男人从自行车上拽了下来,然后用一把小刀猛刺。狄先生的妻子听到了一声声惨叫,她马上拿起了自己的手机,拨通了110,但是电话占线,需要等待。

当110打通之后,已经是1分钟以后的事情了,凶手早已经逃之夭夭。这时,交通信号灯变成了绿灯,狄先生继续开车,他的妻子在电话里描述刚刚发生的一切。受害人是一个二三十岁的男人,他在遇袭时骑着自行车,凶手则穿着一条牛仔裤。然而,狄先生却与他的妻子发生了争执,因为他们对凶手的身高、衣服的样式等特征的描述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很快,他们发现唯一能够统一的就是凶手是一个二十几岁的男人,作案凶器是一把小刀。其他方面,他们各执一词,使得警察感到有点儿无所适从。

两个人在同样的时间共同目睹了整件事情的发生,而后又经过同样的相隔时间来回忆,却有着不同的结果。

记忆真的没有想象的那么可靠。其实,我们对记忆的认识与记忆的真实工作情况存在巨大差别。实际上,人们的记忆信息并不是现实的复制品,每次回忆都是一个信息重新整合的过程,这个过程要受到个体主观意识的制约。

记忆信息可以永久地储存在人类的大脑中,而且这些信息是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的。事实上,很多信息的确是被完好无损地储存在大脑内,但这并不能代表所有信息都以这种方式存储。人类大脑不会记录所有传入的视觉、听觉信息,这已经被很多心理学家所认可。他们认为至少有很多细节信息是没有经过大脑处理的,所以也就谈不上存储了。

同样,大脑中的潜意识会在人们睡眠的过程中,慢慢地释放出来。很多在清醒的时候被遗忘的事情,可能会出现在梦中。但是,潜意识中对某些事情的记忆可能只有部分,不能还原整个事件。因此,梦中的记忆更加不可靠。

在现实生活中,物体相对来说是比较固定的,不会连续地发生变化,人类大脑的认知系统不需要随时准备察觉这些变化。比变化视盲更糟的是错误的认识,人们认为自己可以发现所有的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认知系统不会给人们任何有关变化视盲的反馈信息,人们只能够意识到那些已经察觉到的变化,而对于没有察觉到的还是一无所知。这样,人们就逐渐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借助自己所拥有的敏锐观察力,除了那些微乎其微的变化,其他的变化都逃不出自己的双眼。

做梦也能让人产生巨大的恐惧吗

人类每天都要保证一定的睡眠,梦境可以改善睡眠和增进健康,但如果所做的梦正是导致失眠的原因,我们将如何对待?

噩梦通常发生在青春期前的儿童身上,当然,少数成人也经常做一些令人苦恼的梦。这种梦时间长、情节复杂,当事人通常被惊醒,噩梦还历历在目。

长期的压力、创伤及一些常见的冥思会引发噩梦。不过,更多时候,噩梦是由内心深藏的情感重负造成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梦理解为潜意识发出的催促,要我们注意内心的自我。虽然噩梦通常无害,但它们常把当事人吓醒。梦是人在睡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正常现象。一般情况下,人在睡眠时大脑神经细胞都处于抑制状态,这个抑制过程有时比较完全,有时不够完全。如果没有完全处于抑制状态,大脑皮层还有少数区域的神经细胞处于兴奋状态,人就会出现梦境。由于少数细胞的活动失去了觉醒状态时的整个大脑皮层的控制和调节,记忆中某些片段不受约束地活跃起来,可能就表现出与正常心理活动不同的千奇百怪的梦。

要对抗噩梦里的恐惧,可以将梦展开,克服这种体验。要达到这一点,噩梦必须是“清晰的”。上床睡觉之前,静静地坐下,告诉自己你将全神贯注于你的梦。做梦时,尽量研究梦境里的物体、行为和场景。噩梦开始后,正视你的恐惧,问问你的恐惧为什么会出现在你的梦里。

冥想可以缓解做噩梦带来的后遗症,古代冥思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幻想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在心眼中看到的各种情景、物体、人或行为历历在目,幻想术就越是有效。幻想将我们的思想集中在具体的事物上而不是对睡眠的焦虑上。作为冥思的一种形式,幻想调节我们的呼吸,降低心率,促进放松。

幻想在改善睡眠中的最有效的功用是引发睡眠。如果我们在心中为自己创造了最佳的睡眠地方,当想入睡时,我们就会寻找这个地方。同样,当夜里醒来,我们再难入睡时,可以使用这一方法。

成功的睡前幻想在于提高你的观察力。吃饭时,既要饱口福又饱眼福,注意所有盘中食物的颜色,细细体味各种滋味;关注有趣的标志物。

与冥想有共同作用的催眠术是将病人置于一种深度放松状态下,各主要器官功能暂时关闭,催眠师将积极的暗示信息输入到病人的潜意识中,这些暗示在病人昏睡中和清醒后都对他们的感知和行为有一定影响。

为什么会让自己“故意地自作自受”

生活中,有些人总是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而且每次都能为自己找个很好的理由。比如,交作业的时候,突然电脑坏了。真的有这么巧吗?不过,生活中这样的人确实不少。

一位在金融公司工作的朋友,几年前准备考注册会计师,就早早买下一堆资料。你每次和她遇上,她都表现得很“有谱”的样子。可是临到考试,她突然发烧进了医院,结果错过考试,你觉得真是场意外。这是第一年。第二年,她继续备战,要命的是,就在考试当天,她骑自行车时被车剐了,考试又泡汤了,你觉得她命太不好了。第三年,你都可以预期倒霉的她是不是又有事了,果不其然,她妈报病危,她当即飞回老家,又错过了考试!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作“故意地自作自受”:当人们预期到自己可能失败时,往往会做出一系列导向失败的行为。用意很简单,主要是为了在失败的时候,昭示大家:不是我能力缺乏,都是外界惹的祸。

很多人喜欢给自己设置障碍:该写稿子了,其实不想写,于是想要是突然有别的事就有借口了;该去见一个人,其实不想见,于是想要不然就装病吧;该面对的事情总想逃避,能不去就不去吧……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事情很可能会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最后,你真的相信,是这些绊脚石阻碍了你前进的脚步。可事实上扔绊脚石的正是自己。这种巧合的背后,究竟藏了多少东西是你不愿面对的?你的逃避究竟有没有价值?错过一次还有第二次吗?其实,你这次没做,下次你可能得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做。如果你工作总是出岔子,不管什么原因,你是不是离出局也不远了?你丢掉的不只是这次,还有下次、下下次,以及别人对你失败的预期。

你竭力维护那份自尊,你觉得只有你自己知道真相,你宁愿撒谎也不愿面对现实。但当你被看透的时候,你极力维护的自尊还剩下多少了?所以,当你发现身边人的借口总是如同及时雨一样从天而降的时候,千万别羡慕;当你觉得自己的借口编织得完美无缺的时候,也千万别侥幸。真正的麻烦,在后头。

当预期到自己可能失败时,人们往往会做出一系列导向失败的行为。你害怕结果,所以寻找理由;你期待理由实现,结果真的实现;你自认为躲过了最坏的那个结果,所以更相信那个理由。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机会是有限的,不是谁都有,错过了这次也许就没有下次,或许就此会错过了一次精彩的经历,你难道不惋惜吗?

第四节 禁果效应:为什么越是得不到,就越想得到

为什么越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得到

无法知晓的事物,比能接触到的事物更有诱惑力,也更能强化人们渴望接近和了解的诉求,这是人们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在作怪。

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间后,主神宙斯为惩罚人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命令以美貌著称的火神赫菲斯托斯遣了一个美丽的少女,让神使赫耳墨斯赠给她能够迷惑人心的语言技能,再让爱情女神赋予她无限的魅力。她被取名为潘多拉,在古希腊语中,“潘”是“一切”的意思,“多拉”是“礼物”的意思,她是一个被赐予一切礼物的女人。

宙斯把潘多拉许配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耶比米修斯为妻,并给潘多拉一个密封的盒子,并叮嘱她绝对不能打开。

然后,潘多拉来到人间。起初她还能记着宙斯的告诫,不打开盒子,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潘多拉越发地想要知道盒子里面究竟装的是什么?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她终于忍不住打开了那个盒子。于是,藏在里面的一大群灾害立刻飞了出来。从此,各种疾病和灾难就悄然降临世间。

宙斯用潘多拉无法压抑的好奇心成功地借潘多拉之手惩罚了人类。这就是所谓的“潘多拉效应”,即指由于被禁止而激发起欲望,导致出现“小禁不为,愈禁愈为”的现象。通俗地说,就是对越是得不到的东两,就越想得到;越是不好接触的东西,就越觉得有诱惑力;越是不让知道的东西,就越想知道。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好奇心是求新求异的内部动因,它一方面来源于思维上的敏感,另一方面来源于对所从事事业的至爱和专注。而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逆反心理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形成逆反心理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生理发展的内在因素,又有社会环境的外在因素。一般地说,产生逆反心理要具备强烈的好奇心、企图标新立异或有特异的生活经历等条件。

“潘多拉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例如,收音机里播放的评书节目,每次都在最扣人心弦的地方停下,留下悬念,以使听众在第二天继续收听。再如,电视连续剧往往在剧情的关键处突然插播广告,这种做法除了能提高广告的收视率,更能吊足观众的胃口。

知道了这点,我们就可以变得更“聪明”一些:如果有人故意吊我们的胃口,我们要保持冷静、不为所动,避免受“潘多拉效应”的影响。例如,捂紧钱包,不被商家的“饥饿营销法”蛊惑。但是,如果对方是善意的,故意卖关子是为了给你一个惊喜,那么,你就要积极“配合”,否则会很扫兴的。

其实,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除了被动地受“潘多拉效应”的影响,还可以主动地运用“潘多拉效应”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或是避开“潘多拉效应”,以免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

日本小提琴教育家铃木曾经创造过一种名为“饥饿教育”的教学法。他禁止初次到自己这里学琴的儿童拉琴,只允许他们在旁边观看其他孩子演奏,把他们学琴的兴趣极力地调动起来后,铃木才允许他们拉一两次空弦。这种教学法使得孩子们学琴的热情高涨,努力程度大增,进步也就非常迅速。

“潘多拉效应”在我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了解其原理后,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购物动机来自内心满足感的获得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个动机,比如,吃饭可能是因为你有了饥饿感。我们真心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是不会没有任何理由的。

对于我们来说,购物行为是经常发生的。那么,我们是否有想过人们为什么会购买物品?通常来说,购物动机的类型一般有几种:

需要型。这是因需要产生的动机。人的需要有多个层次,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分类。

求实型。这类动机的特征是“实惠”“实用”。在选购商品时,这类顾客会特别注重商品的质量、性能等实用价值,不过分强调商品的款式、造型、颜色等,几乎不考虑商品的品牌等非实用价值的因素。

社会型。这是由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等因素而产生的动机。顾客的民族、职业、文化程度、支付能力等,都会引起其不同的购买动机。

惠顾型。这是基于情感或经验产生的动机。顾客对特定的服装及服务产生特殊的信任和爱好,使他们重复地、习惯地消费。

求美型。这是以追求美感为出发点的购买动机。这类顾客在选购商品时,首先注重的是款式、造型、颜色和外观美。

求廉型。这是注重价格的购买动机。

求名型。这类动机的特征是以品牌为出发点。这样的顾客在购买时几乎不考虑商品的价格、质量和售后服务,只是想通过购买名牌商品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从中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人们做某件事情或采取某种行动的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归根结底就是满足其内心的某种满足感。如果他所从事的这件事情,或者他采取的这种行动,不能给行动主体带来一定的满足感、愉悦感,就会使其感到厌烦、无聊,甚至觉得受到束缚,或感到痛苦。试想,有谁面对自己从内心就感到讨厌的事情,依然会充满激情地去做呢?无法获得内心的满足,就无法激发自身的动机,不想去做,或者即使做也是在敷衍、应付,这样怎么可能做好?

有一个烟瘾很大的人,一直都想戒烟,但是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总是过一段时间以后,他就不能够控制,又开始吸。很多时候,当再想吸烟时,他就会给自己找出若干的理由,说服自己没有必要这么折磨自己。结果戒烟戒了一年多,却没有一点效果。他的亲戚朋友对他也是苦口婆心地劝说,但最终还是无可奈何。

最后在一位心理学家的帮助下,这个人居然把烟给戒了。这位心理学家到底使用了什么方法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心理学家只给他看了两张照片,一张是不吸烟的健康人的肺,一张是因为吸烟而患有肺癌的人的肺。看着被厚厚的焦油覆盖和损坏的肺,有严重烟瘾的人被震撼了,他什么也没有说就离开了。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吸过烟。吸烟这种不健康的行为,让他发自内心地感到厌恶,于是产生了强烈的戒烟动机。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某种行为本身的意义,达到改变人们行为方式的目的。从理论上说,这是行得通的。当某种原本令人厌恶的行为,会给人带来某种满意的体验时,人们就会接受它;当某种原本会给人带来快感的行为,会对人造成某种伤害时,人们就会摒弃它。这就是内心满足感对人们的行为动机的激发作用。

所以对于我们很多人,尤其是从事销售行业的人来说,想要调动顾客购买的积极性,就要想方设法引起他内心的满足感,让他从购买你的商品中获得实惠,获得利益,获得好处,从而产生强烈的购买动机,掏钱购买你的产品。总之,销售工作不是销售人员的独角戏,你不仅要有工作热情,还要善于引导顾客,让顾客产生强烈的购买动机,让顾客主动购买。否则不管你的商品有多好,你要是硬塞给顾客,顾客无论如何是不会接受的。

占便宜心理和无功不受禄心理

打折促销之所以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就在于它满足了消费者的“占便宜”心理。推销人群中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顾客要的不是便宜,而是要感到占了便宜。顾客有了占便宜的感觉,就容易接受你推销的产品。

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对所需商品有不同的要求,会出现不同的心理活动。用尽可能少的经济付出求得尽可能多的回报,这种消费心理活动支配着大多数人的购买行为。而顾客占便宜的心理也给了商家可乘之机。

怎么做才能让顾客觉得占了便宜呢?你可以去看看商场中最畅销的产品,它们通常不是知名度最高的名牌,也不是价格最低的商品,而是那些促销“周周变、天天有”的商品。促销的本质就是让顾客有一种占便宜的感觉。一旦某种以前很贵的商品开始促销,人们就觉得买了实惠。虽然每个顾客都有占便宜的心理,但是又都有一种“无功不受禄”的心理,所以精明的销售人员总是能利用人们的这两种心理,在未做生意或者生意刚刚开始的时候拉拢一下顾客,如送顾客一些精致的礼物,以此来提高双方合作的可能性。

贪便宜是人们常见的一种心理。例如,某某超市打折了,某某厂家促销了,某某商店甩卖了,人们只要一听到这样的消息,就会争先恐后地向这些地方聚集,以便买到便宜的东西。

物美价廉永远是大多数顾客追求的目标,很少听见有人说“我就是喜欢花多倍的钱买同样的东西”,人们总是希望用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东西。这就是人们占便宜心理的一种表现。

另外,销售人员在推销自己产品的时候,可以利用顾客占便宜的心理,使用价格的悬殊对比来促进销售。其实在很多世界顶尖的销售人员的成功法则中,利用价格的悬殊对比来俘获顾客的心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你可以先在顾客的心里设置一个较高的价位,或者在对方心里设置一个价格悬念,然后再以一个比原来低得多的价格做比较,让顾客通过比较,感觉有便宜可占,于是做出购买决定。利用价格悬殊来诱导顾客购买产品时,要掌握好分寸,避免方式过激给顾客被骗的感觉。同时,优惠政策是你抓住顾客心理的一种有效推销方式。大多数顾客只看你给出的优惠是多少,然后和你的竞争对手做比较,如果你没有让顾客觉得得到优惠,顾客可能就会离你而去。所以你不仅要保证商品的质量,还要注意满足顾客这种想要优惠的心理需求。有些顾客在面对打折产品时,会因为产品对自己来说可有可无而犹豫不决,但顾客的贪便宜心理会告诉自己: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过了期限、商品恢复原价后就买不到了。从心理学上讲,顾客会在这种外界压力下产生强烈的心理不平衡,同样的产品,我现在买就能省好多钱,以后再买多不值啊。于是在这种焦虑下,顾客就会积极行动,强迫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购买任务。所以说,商家所规定的优惠时限会给顾客制造一定的购买压力。

但是,优惠不过是一种手段,说到底是用一些小利益换来回报,不然商场里也不可能经常有“买就送”“大酬宾”等活动。当然,在优惠的同时,你还要传达给顾客一种信息:优惠并不是天天有,你很走运。这样,顾客才会更满足,才会更愿意与你合作。

即使你推销的产品在某方面有些不足,你也可以通过某些优惠让他们满意而归。如果顾客对你的产品提出意见,你千万不要直接否定顾客,要正视产品的缺点,然后用产品的优点来弥补这个缺点,这样顾客就会觉得心理平衡,同时加快自己的购买速度。比如顾客说:“你的产品质量不好。”作为销售人员的你可以这样告诉顾客:“产品确实有点小问题,所以我们才优惠处理。不过虽然是有问题,但我们可以确保产品不会影响使用效果,而且以这个价格买这种产品很实惠。”这样一来,你的保证和产品的价格优势就会促使顾客产生购买欲望。

总之,利用人们占便宜的心理,从中可以获得许多商机。

为什么会出现哄抢事件

在物质丰富的当今社会里,满足了温饱之后,有些地方依然会出现哄抢食盐、哄抢药材等现象。人们为什么要哄抢?哄抢中,人们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哄抢者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结到社会和他人身上。

当哄抢者在分析参与哄抢的原因时,总是喜欢说“随大流”和“法不责众”。这个过程在心理学上叫作“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归因不仅是一个心理过程,也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因而每一个人都可以被看成业余心理学家,每个人都有一套从其本身经验归纳出来的行为原因与其行为之间的联系的看法和观念。

从哄抢者个人角度来说,社会中的孤独的个人为了求生存的需要,自然而然地会形成一种依赖群体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就会产生一种被称为“群集欲”愿望。当个人具有严重不安感和挫折感时,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暗示。因此,单个的个人不仅会以一种本能心态加入各种社会团体,而且很容易产生一种参加到聚集的群众中的意愿,与聚集的人群共同行动。

从众心理是人类的一个思维定式,是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是按照个体本意做出的,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内心具有安全感的个人一般不至于参加聚众而共同实施行为,只有那些具有严重不安感和挫折感的个人,才有这样的欲望,其目的就在于在聚集的人群中寻求某种安全感和发泄心中的挫折感。

由于多数个人在聚众之中产生交互作用的关系,聚众后所体验的不安感与挫折感比单独的个人所体验的要大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当有人向这种具有严重不安感和挫折感的个人提出某种指示时,他们最容易接受,并且把这种指示变成自身的目标,表现出带有激进色彩的情绪波动。

哄抢事件其实还反映出更深刻的社会心理原因。

比如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与社会发展的现实并不一致,哄抢油的人并不缺油。整体说来,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人们都本能地企图在交换中获取最大收益,减少代价,交换行为本身就变成了“得”与“失”的对照。如果收益与代价平衡,互动得以维持;相反,如二者不平衡则互动难以长期维持。

人们在衡量自身得与失之间的关系时,就形成了“满意度”。满意度的高低,跟现实中金钱名誉的得失并不一定是统一的,它更多的是一种自我体验。同样的处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满意度。钱多的人不一定自我满意度高,穷人也有自己的幸福生活。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并不是一直以物质作为交换的,也会顾及精神间的交换。

社会激烈变化和转型期间的特殊情况,对人们心理造成了巨大压力。当人们把所有问题的原因都归咎于社会和他人时,“趋利”心理就会让个体放大了不满意自我体验,感到自己获取利益少了,满意度开始下降。同时,个体在归因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避害”心理让哄抢个体认为自己只是在捡洒落的人民币,对自己并不会有任何坏处。

因此,在明知一件事情是违法或犯罪的时候,一个人可能不会去做。但是如果一群人中有人已经做了,并且在当时只能看到获益而没有产生相应后果的时候,人们就会产生非理性思维,最终“捡拾个体”组成了“哄抢群体”,造成了社会的不和谐。

哄抢中,人群体现出来对物质的过度追求的忌妒、敌对心理,体现出个体缺乏自身修养的程度正在上升,这个状况是非常令人担忧的;哄抢后,人们对“法不责众”的自我保护心理,如果处理不当,会给其他人产生不良的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具有消极的意义。有专业人士指出,人们心理卫生健康状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哄抢事件引发的深思表明,对大众心理卫生健康辅导迫在眉睫。

“杀人游戏”背后的心理动机

“杀人游戏”(又称“警匪游戏”)是1999年由硅谷留学生带回中国的,先是在上海流行,然后传入北京、广州等地,短短的时间便在全国大中城市的年轻人中风靡。据业内人士推测,全国应有30~50万人接触过该游戏。有人称赞其为减压好手段,有人担忧游戏有暴力色彩。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年轻人沉迷其中?是满足征服欲、发泄破坏欲?是缓解心理压力?是考察判断力?也许都不尽然,隐藏在“杀人游戏”背后的,正是对人的行为模式与心理动机的测评。

杀人游戏的利弊如何换算,只怕没人能说清楚。对这个游戏不“感冒”的人,可以历数出它的种种弊端,而沉溺其中的人也可以一一反驳。

杀人游戏最饱受质疑的地方,就是谎言。想在游戏中获胜,关键是不管真话假话,都要说得“理直气壮”。你不能相信其他任何玩家,必须不断制造谎言或者戳穿谎言。玩家们在游戏中达成默契,结下友谊。这些互为“老朋友”的人,也许不会主动询问你的职业、你的手机号,甚至对你的姓名和年龄都一无所知,但是需要的时候,会给予热情的帮助。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陈成文指出,这类游戏属于心理暗示游戏,游戏者追求游戏的快感和刺激程度往往容易沉迷其中,这对培养一个健康的心态非常不利,过分沉迷此类游戏必将对身心带来损害。

“和朋友可以喝酒,可以旅行,可以逛街,可以结死党,可以相互吹吹牛、拍拍马……但就是不能一起玩‘杀人游戏’。因为,‘杀人游戏’就是一个凶险江湖缩影,一不小心,就暴露了你隐藏很深的底牌,得不偿失。”这是很多人都信奉的一句话。

社会学家仇立平认为,在“杀人游戏”的过程中,玩家需要根据不同角色或自我辩白或诬陷他人,它让人们有机会在虚拟的游戏世界里扮演“杀手”,过上一把坏人的瘾。

游戏是一个客观的东西,关键在于游戏者的自控能力。“杀人”意味着剥夺人的性命,以此为游戏将模糊现实的犯罪与游戏的界限,造成犯罪游戏化,从而威胁到他人的生命安全;此外,“如何在犯罪后不被抓住”是这个游戏获胜的关键,人们在现实中真正犯罪后,很有可能会模拟游戏的情况,想尽一切办法逃避法律的制裁;而“杀人游戏”将最严重的犯罪当成游戏,玩家上瘾后,对“杀人”的敏感度也会不断降低,因此也有人担心“这样一来,在现实生活中一旦遇到棘手的问题无法解决,就很有可能真的杀人了”。

当然有人也认为,大部分爱玩杀人游戏的人都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有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自控能力,对社会危害性并不大。但是也不能排除游戏过度会产生的心理问题,大脑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容易造成失衡。

“杀人游戏”的参与者面对的是一个信息残缺、虚实难辨的局面,敌友与将来都存在不可预知性,由此,参与者人性的本质和弱点也会不自觉地暴露出来。人的行为模式表现为金字塔形,而塔底则是主导行为的心理动机。据此我们可以把参与游戏者分为这几种类型:

权力型:力图保持权威,充当意见领袖者。

协作型:缺乏主见,追随意见领袖。

控制型:无论成功与否,只求游戏继续,乐于操盘。

成就型:把游戏当作工作,苛求成功,从中获得成就感。

当然还有一种,不善言辞,容易紧张,往往惨遭错杀者,我们称之“无辜型”。

所以,风靡大众的“杀人游戏”背后其实有着许多神秘的心理动机。

巧用“从众心理”,扩大影响范围

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观察自己的人,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心深处常会有如下活动: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很多人支持你,你会有种安全感,进而大胆地去做;无论你说的观点正确与否,只要多数人同意你的观点,你便有胆量大声地说出来;无论你多么讨厌的人,如果周围的人都喜欢她,你也不会轻易地说出讨厌她的想法……告诉你,这种心理活动不仅你有,周围的人也都曾有过。

安阳在一个酒吧里做侍者。刚做侍者的时候,尽管他做得很用心,但是从没人给他小费。每次看到其他人获得小费时他都羡慕不已。他用尽自己的心思,想通过热情的问候、周到的服务赢得小费,但没成功。

几个月后,安阳发现并不是他的服务不好,并发现了一个获得小费的秘密,即在每次酒吧正式开门营业之前,他先主动地在自己的托盘中放上几张钞票,这会让后面进来的顾客认为该钱是前面客人留给他的,还能使其认为,给小费是酒吧中应有的行为,这时每个他招待的顾客都会在结账时向盘子中放一些小费。

《影响力》一书中曾介绍过销售顾问卡福特·罗伯特说过的一句话:“由于只有5%的人是原创者,而其他95%的人都是模仿者,所以其他人的行为比人们提供的证据更具说服力。”的确如此,安阳能够有效地影响顾客,使其给自己小费,正是巧妙地利用了人们这种从众心理。因为在特定的条件下,当受众没有足够或者准确的信息时,他们常常会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选择策略。因为这种模仿似的从众行为可以有效地避免风险及意外,因此人们宁愿随大流。

中国有句俗话:“一人胆小如鼠,二人气壮如牛,三人胆大包天。”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人们的从众心理。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不论好坏,只要有人敢做,其他人便会蜂拥而至。因为很多时候,当众人都参与到其中的时候,便会被少数人理解为是合情合理的行为,进而引发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譬如随意跨栏,随意横穿马路,随意践踏草坪,等等。

心理学家指出,当人们看到一种行为有很多人进行时,心理总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并做出判断,进而采取与其相符的同一种行为。因为在多数情况下,众人都去做的事情往往是正确的,人们参与到这样的行为中可以使其获得更好的评价以及利益,甚至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所以人们习惯性地受周围人做法的影响,也便不足为怪了。

为什么我们“欲得寸”,就需要“先进尺”

心理学家认为,在提出自己真正的要求之前,先向对方提出一个大要求,遭到拒绝以后,再提出自己真正的要求,对方答应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这便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留面子效应”,又被称作“欲得寸先进尺”。

有两家卖粥的小店,每天的顾客相差不多。然而晚上结账的时候,左边的那家小店总比右边的那家多出两三百块钱,天天如此。细心的人发现,先进右边粥店时,服务小姐微笑着迎上前,盛了一碗粥,问道:“加不加鸡蛋?”客人说加,于是小姐就给客人加了一个鸡蛋。每进来一个人,服务小姐都要问一句:“加不加鸡蛋?”有说加的,也有说不加的,各占一半。走进左边粥店,服务小姐也是微笑着迎上前,盛上一碗粥,问道:“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客人笑着说:“加一个。”再进来一个顾客,服务小姐又问一句:“加一个还是两个鸡蛋?”爱吃鸡蛋的说加两个,不爱吃的就说加一个,也有要求不加的,但是很少。一天下来,左边这个小店就总比右边那个卖出更多的鸡蛋。

心理学家认为,“留面子效应”的产生源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内疚感。人们在拒绝别人的大要求时,感到自己没有能够帮助别人,辜负了别人对自己的期望,损害了自己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形象,会感到非常内疚。这时,如果对方再次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人们为了恢复在别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也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便会欣然接受。

美国心理学家查尔迪尼曾经进行过一项“导致顺从的互让过程”的研究实验。他将一批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分为两个小组,首先,对第一个小组的实验者说,要他们花两年时间担任一个少年管教所的义务辅导员。这是一件劳神费力的工作,而且没有任何回报。结果,大学生们都以各种理由断然拒绝了。随后,他提出了另一个要求,让这些大学生带领少年们去动物园玩一次,需要耗时两个小时。结果有50%的大学生很爽快地答应下来。接下来,他向第二组大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时,却只有16.7%的人同意去动物园。

生活中,我们细心留意也能发现很多“留面子效应”的现象:你想要父母为你买数码相机,可以先提出要买一台电脑,父母以家中暂时紧张为由,拒绝了你,这时你再提出要买照相机,父母往往会考虑一番后答应你的要求;自己有一件棘手的事情需要朋友帮忙,先向对方提出了一个更大的要求,遭到拒绝后,再将真实的要求提出来,对方往往比较容易接受;上司需要将一项复杂的工作交给下属完成,可以假装让员工完成另一件更为艰巨的工作,当他面露难色的时候,再将这件工作交付给他,他便会愉快地接受任务。

在人际交往中,恰当地运用“留面子效应”,能及时地消除对方的不满情绪。“留面子效应”也经常被一些精明的商人运用,他们把物品标出很高的价格,然后来个“大甩卖”,很多消费者都兴高采烈地购买该商品。在商场,时常有这样的情形。其实,精明的商家无论最后给出了多大的折扣,都暗暗地运用了“留面子效应”,让顾客心甘情愿地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