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努力到感动自己,拼搏到身无余力
22657500000004

第4章 你只需努力,剩下的交给时光

你只需努力,剩下的交给时光

没有人注定不幸,你绝对不比其他人更不幸。不要因为没有鞋子而哭泣,看看那些没有脚的人吧!绝对不要把自己想象成最不幸的人,否则,你就真正成了最不幸的人。

据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达到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还有一种就是蜗牛。

老鹰和蜗牛,它们是如此不同:鹰矫健凶狠,蜗牛弱小迟钝。鹰性情残忍,捕食猎物甚至吃掉同类从不迟疑。蜗牛善良,从不伤害任何生命。鹰有一对飞翔的翅膀,而蜗牛背着一个厚重的壳。它们从出生就注定了一个在天空翱翔,一个在地上爬行,是完全不同的动物,唯一相同的是它们都能到达金字塔顶。

鹰能到达金字塔顶,归功于它有一双善飞的翅膀。也因为这双翅膀,鹰成为最凶猛、生命力最强的动物之一。与鹰不同,蜗牛能到达金字塔顶,主观上是靠它永不停息的执着精神。虽然爬行极其缓慢,但是每天坚持不懈,蜗牛总能登上金字塔顶。

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都是蜗牛,只有一小部分能拥有优秀的先天条件,成为鹰。但是先天的不足,并不能成为自暴自弃的理由。因为,没有人注定命中不幸。要知道,在攀登的过程中,蜗牛的壳和鹰的翅膀,起的是同样的作用。可惜,生活中,大多数人只羡慕鹰的翅膀,很少在意蜗牛的壳。所以,我们处于人生低谷时,无须心情浮躁,更不应该抱怨颓废,而应该静下心来,学习蜗牛,每天进步一点点,总有一天,你也能登上成功的“金字塔”。

高尔基早年生活十分艰难,3岁丧父,母亲早早改嫁。在外祖父家,他遭受了很大的折磨。外祖父是一个贪婪、残暴的老头儿。他把对女婿的仇恨统统发泄到高尔基身上,动不动就责骂毒打他。更可恶的是,他那两个舅舅经常侮辱这个幼小的外甥,使高尔基在心灵上过早地领略了人间的丑恶。只有慈爱的外祖母是高尔基唯一的保护人,她真诚地爱着这个可怜的小外孙,每当他遭到毒打时,外祖母总是搂着他一起流泪。

高尔基在《童年》中叙述了他苦难的童年生活。在19岁那年,高尔基突然得到一个消息:他最为慈爱的、唯一的亲人外祖母,在乞讨时跌断了双腿,因无钱医治,伤口长满了蛆虫,最后惨死在荒郊野外。

外祖母是高尔基在人世间唯一的安慰。这位老人劳苦一辈子,受尽了屈辱和不幸,最后竟这样惨死。这个噩耗几乎把高尔基击懵了。他不由得放声痛哭,几天茶饭不进。每当夜晚,他独自坐在教堂的广场上呜咽流泪,为不幸的外祖母祈祷。1887年12月12日,高尔基觉得活在人间已没有什么意义。这个悲伤到极点的青年,从市场上买了一支旧手枪,对着自己的胸膛开了一枪。但是,他还是被医生救活了。后来,他终于战胜了各种各样的灾难,成为世界著名的大文豪。

你要明白,没有人命定不幸。你的困难、挫折、失败,其他人同样可能遇到,而其他人遇到的更大的困难、挫折、失败,你却没有遇到,你绝对不比其他人更不幸。不要因为没有鞋子而哭泣,看看那些没有脚的人吧!绝对不要把自己想象成最不幸的,否则,那你真正成了最不幸的人。要知道,没有什么困难能够打垮你,唯一能够打垮你的就是你自己,那就是你把自己看作是最不幸的。

许多人常常把自己看作是最不幸的、最苦的,实际上许多人比你的苦难还要大,还要苦,大小苦难都是生活所必须经历的。苦难再大也不能丧失生活的信心与勇气。与许多伟大的人物所遭受的苦难相比,我们个人所遭到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大都是由于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承受住一般人所无法承受的种种磨难。他们面对事业上的不顺、情场上的失意、身体上的疾病、家庭生活中的困苦与不幸,以及各种心怀恶意的小人的诽谤与陷害,没有沮丧,没有退缩,而是咬紧牙关,擦净那饱受创伤的心所流出的殷红的鲜血和悲愤的泪水,奋力抗争,不懈地拼搏,用自己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奋斗精神,为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而成为风靡世界的名人。

人生需要的不是抱怨、自怜,而是扎扎实实、艰苦地奋斗。人是为幸福而活着的,为了幸福,苦难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人生的苦难与幸福是分不开的。人类的幸福是人类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而逐步得到的,这其中要经历各种苦难,这正像人们常讲的,幸福是由血汗造就的。有些人太单纯、太简单了,他们只要幸福而不要苦难。切记,拒绝苦难的人,就不可能拥有幸福。

把工作当作幸福和快乐的源泉

你要是在生活中找不到快乐,就绝不可能在任何地方找到它。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可以将你的心思从忧虑上移开,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和舒适,甚至可以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即使不这样,也可以把疲劳减至最少,并帮你享受自己的闲暇时光。

有位英国记者到南美的一个部落采访。这天是个集市日,当地土著人都拿着自己的物产到集市上交易。这位英国记者看见一个老太太在卖柠檬,5美分一个。

老太太的生意显然并不好,一上午也没卖出去几个。这位记者动了恻隐之心,打算把老太太的柠檬全部买下来,以便使她能“高高兴兴地早些回家”。

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太太的时候,她的话却使记者大吃一惊:“都卖给你?那我下午卖什么?”

人生最大的价值,就是体会生活的乐趣。爱迪生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未感觉是在工作,一切都是对我的安慰……”然而,在职场中,像卖柠檬的老太太那样,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充满热情的人并不是太多,他们看不到生活的乐趣,只看到了生活中痛苦的一面。早上一醒来,头脑里想的第一件事就是:痛苦的一天又开始了……磨磨蹭蹭地挪到公司以后,无精打采地开始一天的工作,好不容易熬到下班,立刻又高兴起来,和朋友花天酒地之时总不忘诉说自己的工作有多乏味,有多无聊。如此周而复始,心情又怎会好起来呢?

工作是一个人幸福和快乐的源泉。卡尔文·库基说过:“真正的快乐不是无忧无虑,不只是享受,这样的快乐是短暂的。缺少一份充满魅力的工作,你就无法领略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然而,现实中能领略到工作中的幸福和快乐的人却寥寥无几。

工作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应该是一种幸福的差事,我们有什么理由把它当作苦役呢?有些人抱怨工作本身太枯燥,然而,问题往往不是出在工作上,而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如果你能够积极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并努力从工作中发掘出自身的价值,你就会像上文中的老太太一样,发现工作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乐事,而不是一种惹人烦恼的苦役。

有本叫作《栽种希望,培育幸福的人》的书,书中有个法国人,他独自生活在法国东南部一块荒凉的土地上。他的生活很简单:每天都出去种树。

一年又一年,他不辞辛劳,就这样一粒粒地播种、栽树。

树开始长成森林,保存住了土壤里的水分,于是其他的植物也能够生长了,鸟儿们可以在这里筑巢了,小溪可以流淌了,这里又成了适合人类居住的绿洲。

临终前,他用自己的辛勤劳作,完全改变和恢复了他生活的地区的自然环境。原来逃离那里的人,又重新搬了回来,幸福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这是一个关于工作的意义和快乐的故事:每天努力工作,为自己也为他人栽种希望,培育幸福。我们从事的工作可能简单而普通,但可以为我们带来无尽的快乐和价值感。

曾经在美国费城的大楼上立起第一根避雷针、有着“第二个普罗米修斯”之称的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读书多,骑马少,做别人的事多,做自己的事少。最终的时刻终将来临,到那时我但愿听到这样的话‘他活着对大家有益’,而不是‘他死时很富有’。”

当你竭尽全力,上帝自会主持公道

不论你的出身如何,不论别人是否看得起你,首先你就要自己看得起自己。只有相信自己的价值,才能保持奋发向上的劲头。要知道,上帝没有偏见,从不会轻看卑微,你所做的一切他都看在眼里。

人类有一样东西是不能选择的,那就是每个人的出身。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群人,他们以自己穷困的出身来判定自己未来的生活道路,他们因自己角色的卑微而用微弱的声音与世界对话,他们总是因暂时的生活窘迫而放弃了儿时的绮丽梦想,他们还因为自己的其貌不扬而低下了充满智慧的头颅。

难道一个人出身卑微注定就会永远卑微下去吗?难道命运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吗?实际上,即便一个人的身份卑微,上帝也不会轻看他,上帝偏爱的不是身份高贵的人,而是努力奋斗的人!所以,如果你出身卑微,那么努力奋斗吧,上帝一定会垂青你!

韩国贫民总统卢武铉1946年出生于韩国金海市郊的一个小村庄。卢武铉的父母都是农民,靠种植庄稼和桃子为生。他的故乡十分偏远贫穷,连村里人都说“即使乌鸦飞来这里,也会因没有食物而哭着飞回去”。

卢武铉曾经说过:“在韩国政坛,如果你没有钱,或者没有势力,很难当上总统候选人,更别提获胜了,然而我,这两样都没有。”有人说,卢武铉的政治经历与美国前总统林肯十分相似,对此,卢武铉也有同感。林肯是美国200多年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贫民总统,他上任伊始就遇到美国南北冲突;而韩国的这位贫民总统卢武铉,则遇上了朝鲜核危机。

1968年,卢武铉进入韩国陆军服兵役,34个月后退役返乡。卢武铉知道自己学识不够,也知道家中没有钱供他读书,于是他开始自学法律。勤奋刻苦的他于1975年4月通过韩国第17届司法考试,由此开始了自己的律师生涯。

在卢武铉的律师生涯中,他始终为社会的公正而奋斗。1981年,卢武铉勇敢地站出来,为12名被政府指控为“私藏禁书”的大学生辩护。因为此事,卢武铉有了些名气,被一些媒体称为“人权律师”。6年后,卢武铉又因支持“非法罢工”而遭逮捕,并且被剥夺了6个月的律师权。但牢狱之苦激起了卢武铉通过从政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信念。

1988年,卢武铉步入政坛,当选为国会议员。自1992年起,卢武铉3次放弃了自己在汉城的优势选区,赴釜山进行议员和市长的竞选,结果接连3次饮恨釜山。一批选民被卢武铉的精神感动,自发成立了一个叫“爱卢会”的组织。该组织在民间迅速扩展,以至韩国上下掀起了一股支持卢武铉的热潮,被舆论称为“卢旋风”。凭借这股“卢旋风”,卢武铉顺利当选了议员和市长,之后又登上了总统宝座。

所以,一个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只要踏上正确的人生之路,并能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创建一番辉煌的业绩。

多年前的一个傍晚,一位叫皮埃尔的青年移民,站在河边发呆。这天是他30岁生日。但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必要。

因为皮埃尔从小在福利院里长大,长相丑陋,身材也非常矮小,讲话又带着浓厚的法国乡下口音,因此他一直很瞧不起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既丑又笨的乡巴佬,连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应聘,他没有家,也没有工作。

就在皮埃尔徘徊于生死之间的时候,与他一起在福利院长大的好朋友亨利兴冲冲地跑过来对他说:“皮埃尔,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皮埃尔一脸悲戚地说:“好消息从来就不属于我。”

“你听我说,我刚刚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消息,拿破仑曾经丢失了一个孙子。播音员描述的相貌特征,与你丝毫不差!”

“真的吗,我竟然是拿破仑的孙子?”皮埃尔一下子精神大振。想到自己的爷爷曾经以矮小的身材指挥着千军万马,用带着科西嘉口音的法语发出威严的军令,他顿时感到自己矮小的身材同样充满力量,讲话时的法国口音也带着几分威严和高贵。

第二天一大早,皮埃尔便满怀自信地来到一家大公司应聘。结果,他竟然一应即聘。

10年后,已成为这家大公司总裁的皮埃尔,查证了自己并非拿破仑的孙子,但这早已不重要了。

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相信上帝是公平的,只是有时上帝会和人类开个小小的玩笑,会把那些聪慧的宠儿放在卑微贫困的人群中间,就像我们常把贵重的物品藏在家中最不起眼的地方一样,如此让他们远离金钱和权势,让他们从一出生就在黑暗的穴洞中徘徊,看不到光明,以此来作为对他们的考验。

上帝一定会青睐那些从黑暗中走出来的人——他们有着坚强的生存意识、果敢的斗志、不屈的傲骨和出众的天赋。他们必将会在某个有价值的领域脱颖而出。请相信命运的公正吧!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将到哪里去,那么全世界都会给他让路。

谁都知道要努力,但是真正努力的人少之又少

懒惰是一种精神腐蚀剂。因为懒惰,人们不愿意爬过一个小山岗;因为懒惰,人们不愿意去战胜那些完全可以战胜的困难。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闪闪发亮的。”懒惰,不但让你一事无成,还会贻害无穷。

谁都知道,深海里氧气稀薄,但为了生存,很多动物不得不根据深海里的环境来进化自己:它们尽量减少活动或者干脆不动,长期蛰伏在一处,以减少身体对氧气的需求。所以,尽管深海里环境恶劣,还是有不少动物顽强地生存了下来。最近,美国的一家海湾水族馆研究所,由克雷格·麦克莱恩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生活在深海里的动物渐渐减少的原因,居然不是因为氧气的减少,而是因为氧气的增多。

在南加州海域,就因为移植了大量含氧海藻,而导致许多深海动物消失。人们以为含氧海藻能够改善深海动物的生存环境,没想到反而害了那些动物。因为含氧海藻是一种能够制造氧气的深海植物,是普通海藻造氧量的100倍。

照理来说,增加了氧气的深海对鱼类应该是一件有益的事,可是因为千百年来,那些长期蛰伏于一处不动的深海动物已经适应了缺氧的环境,突然有新鲜的氧气注入,便容易产生氧气中毒。不会氧气中毒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迅速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改静止为动态。只有不停地游动,才能够加速呼吸,让过量的氧气排出体外,这样,过量的氧气不但对它们构成不了威胁,反而会让它们更加具有活力。

所以,生活在深海中的动物很快便会分为两种:一种因为无法改变自己原有的“懒散”的生活习性而变得无所适从,甚至被“淘汰”了;而另一种则一改往日的静止而快速行动起来,因为适应了由大量氧气注入的新环境而变得“如鱼得水”。

克雷格·麦克莱恩最后得出结论:不是氧气害了那些深海动物,而是它们自己的懒惰习性。

对从事任何种类工作的人而言,懒惰都是一种堕落的、具有毁灭性的东西。懒惰、懈怠从来没有在世界历史上留下好名声,也永远不会留下好名声。只有多行动,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创造美好未来。

20世纪初叶,一个华人泥水匠在美国洛杉矶北部一条铁路附近建了一座很漂亮的塔。他在那里打工时认识了一个比他小20岁的黑人姑娘。他天天买甜饼给她吃,后来二人渐渐有了感情,黑人姑娘就嫁给了他。那块空荡荡的荒地就是他为她而买下的,住房像一个工棚,很简陋,但后院却很大。黑人妻子坚持要在后院修建一个游泳池,起初他依了她,但后来他还是不顾她的阻拦把游泳池拆了,要改建成一座塔。修塔的时候,他也说不上有什么目的。他发动自己的孩子和周围的儿童去捡碎酒瓶和破瓷片,然后他再粘贴在塔上。妻子认为建塔没有什么用,他不听,妻子就带着孩子们走了。他一个人每天一点一点地建,总共花了34年的时间,终于把塔建成了。

但最后他却走了,把房子、院子和塔都交给了邻居的老头儿看管。当地警长要拆毁这个塔,说它不安全,倒下来会砸伤人。可一位大学教授呼吁全社会保护那座塔,并请来了力学专家鉴定塔的安全性能。专家用10000磅的拉力也没有拉倒塔,证明塔是坚固的,于是作为重点文物保护下来,那位大学教授也因保护那座塔而声名远播。

世界上有很多的事情最初是看不出它的端倪的,就说那个泥水匠建的塔,他随意而建,毫无目的,于是,当他日积月累地建成了,就成了一种建筑艺术珍品,就成了珍贵的文化遗产。那位支持他的大学教授对那座塔进行过多年研究,并在三藩市找到了已78岁的建塔老人。大学教授把他请上讲台,要他给大学生做一次学术报告,讲讲当年建塔的原始冲动。他说:“我当初建塔就像咳嗽一样地忍不住。”大学生们笑了,教授补充说:这是老先生的幽默,而我们应该领会到他所表达的一个真理,那就是艺术家都有最原始的创作冲动。

大凡灵感都像咳嗽一样忍不住,会产生一种原始的冲动,而将那种原始的冲动付诸实施,就会成就一件艺术珍品或者某种发明创造。当然,原始的冲动也是厚积薄发的,它来源于勤思与实践。一个懒惰的人,灵感是不会光顾他的。

懒惰是一种精神腐蚀剂。因为懒惰,人们不愿意爬过一个小山岗;因为懒惰,人们不愿意去战胜那些完全可以战胜的困难。因此,那些生性懒惰的人不可能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一个成功者,他们永远是失败者。成功只会光顾那些辛勤劳动的人们。

如果不得不跪在地上,那我们就用双膝奔跑

成长其实就是不断战胜挫折的一个过程。经历过挫折的生命,便是那绚丽无比的彩虹。

城里的儿子回农村老家,发现自家玉米地里玉米长得很矮,地已干旱,可周围其他地里的苗子已长得很高。当儿子买了化肥、挑起粪桶准备浇地时,却被父亲阻止了。父亲说,这叫控苗。玉米才发芽的时候,要旱上一段时间,让它深扎根,以后才能长得旺,才能抵御大风大雨。过了个把月,一个狂风骤雨的日子,儿子果然看到除了自家地里的玉米安然无恙外,别人都在地里扶刮倒了的玉米。

种玉米的故事,似乎亦告诉我们同样的人生道理:年轻时苦一点,受一点挫折,没关系,它只会让人多一点阅历,长一点见识,并因此而坚强起来,因此而获取成功。

在生活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我们正确地看待挫折,敢于面对挫折,在挫折面前无所畏惧,克服自身的缺点,在困难面前不低头,那么,顽强的精神力量就可以征服一切。不是吗?曾任美国总统的林肯一生中就遭遇过无数次失败和打击,然而他英勇卓绝,败而不馁,不正是因为这惊人的顽强毅力才使他走上光辉大道吗?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确,人生需要挫折。当挫折向你微笑,此刻你就会明白:挫折孕育着成功。

有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身上全部的钱加起来也不够买一件像样的西服。但他仍全心全意地坚持着自己心中的梦想——他想做演员,当电影明星。

好莱坞当时共有500家电影公司,他根据自己仔细划定的路线与排列好的名单顺序,带着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剧本一一前去拜访。但第一遍拜访下来,500家电影公司没有一家愿意聘用他。

面对无情的拒绝,他没有灰心,从最后一家电影公司出来之后不久,他就又从第一家开始了他的第二轮拜访与自我推荐。

第二轮拜访也以失败而告终。第三轮的拜访结果仍与第二轮相同。

但这位年轻人没有放弃,不久后又咬牙开始了他的第四轮拜访。当拜访第350家电影公司时,这里的老板竟破天荒地答应让他留下剧本先看一看,他欣喜若狂。

几天后,他获得通知,请他前去详细商谈。就在这次商谈中,这家公司决定投资开拍这部电影,并请他担任自己所写剧本中的男主角。

不久这部电影问世了,名叫《洛奇》。这个年轻人就是好莱坞著名演员史泰龙。

面对1850次的拒绝,所需要的勇气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但正是这种勇敢,这种不轻言放弃的精神,这种对自己理想的执着追求,让故事中的年轻人的梦想得到了实现。在我们实现梦想的路途中,也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种种挫折,让我们用执着为自己导航,坚定地树起乘风破浪的风帆,坚信终有一天成功的海岸线会在我们眼里出现。

挫折是一座大山,想看到大海就得爬过它;挫折是一片沙漠,想见到绿洲就得走出它;挫折还是一道海峡,想见到大陆就得游过它。

挫折是可怕的,但却是人生,是成长不可缺少的基石。

挫折是会给人带来伤害,但它还给我们带来了成长的经验。被开水烫过的小孩子是绝不会再将稚嫩的小手伸进开水里的。即使他再顽皮,他也会记得开水带来的伤痛。被刀子割破了手指的小孩子是绝不会再肆无忌惮地拿着刀子玩耍的,因为他知道刀子很危险。孩子们经历了挫折,但他们换来了成长的经验。这不正是我们所说的“坏事变好事”吗?

有位名人说过:“勇者视挫折为走向成功的阶梯,弱者视之为绊脚石。”上天之所以要制造这么多的挫折,就是为了让你在挫折中成长。当你战胜种种挫折,蓦然回首时,你就会惊喜地发现,你成熟了。

你必须很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勤奋能塑造卓越的伟人,也能创造最好的自己。大凡有作为的人,无一不与勤奋有着深厚的缘分。

古人说得好:“一勤天下无难事。”勤奋能塑造卓越的伟人,也能创造最好的自己。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化剂。”高尔基还有这么一句话:“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更激励我们说:“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大凡有作为的人,无一不与勤奋有着深厚的缘分。古今中外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他们无不是勤奋耕作走向成功的典型。

1601年的一个傍晚,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卧在床上,生命已经垂危。他的学生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坐在一张矮凳上,倾听着老师临终的话:“我一生以观察星辰为工作,我的目标是1000颗星,现在我只观察到750颗星。我把我的一切底稿都交给你,你把我的观察结果出版出来……你不会让我失望吧?”

开普勒静静地坐着,点了点头,眼泪从脸颊上流下来。

为了不辜负老师的嘱托,开普勒开始勤奋工作。但是他的继承引起了布拉赫亲戚们的妒忌,不久,他们合伙把作为遗产的底稿全部收了回去。无情的挫折没能使开普勒屈服,他日夜牢记着老师的托付“我的目标是1000颗星”。开普勒顽强地进行实地观测,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吃住都在望远镜边,开始了枯燥单调的天文工作。751,752,753……20多年过去了,终于在1627年,开普勒实现了老师的遗愿。

天才出自于勤奋,伟大来自于平凡的努力,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没有细致耐心的勤奋工作,也不会有大的成就。

所谓勤,就是要人们善于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于总结。看古今中外,凡有建树者,在其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都用辛勤的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勤”。

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58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

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相关的上千本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记得有人说过:“天才之所以能成为天才,只不过是因为他们比一般人更专注更勤奋罢了。”的确,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天只能给人天分,只有勤奋才能将天分变为天才。

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无论多么美好的东西,人们只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懂得这美好的东西是多么来之不易,因而愈加珍惜它。这样,人们才能从这种“拥有”中享受到快乐和幸福。

如果能试着按下面的方法去做,你就能变得勤奋,你的努力也会更加有效:

(1)要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学会自己做决定,哪怕是已定的事情也要学着自己决定一下;从小事开始,先做一些有把握成功的事情;把激发自己热情的事情记录下来;珍惜生命;鼓励自己,和热情的人在一起。

(2)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充分休息,自我放松,培养愉快的心情。在积极的心态下行动,才能事半功倍。

(3)做一个详细具体的计划,让自己的工作有计划、有规律,然后努力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4)只顾忙碌而不注重效率也不行,所以要做好时间管理,让自己的努力更有效率。

(5)绝不拖延,只有这样,才能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长此以往,便可拥有可贵的品质——勤奋。

青春的使命不是“竞争”,而是“成长”

生活中很多东西是难以把握的,但是成长是可以把握的。也许我们再努力也成为不了刘翔,但我们仍然能享受奔跑。可能会有人妨碍你的成功,却没人能阻止你的成长。换句话说,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

人生旅途中,似乎不总是那么一帆风顺、如愿如期,总有一些或多或少的困难与挫折,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既然上天给了我们一次锻炼与考验的机会,那我们又何必那么吝啬,畏首畏尾,退避三舍呢?与其在那儿蜷缩手脚、闷闷不乐,倒不如在逆境中顽强拼搏,急流勇退。或许我们能改变现状,毕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天无绝人之路。当老天为你关闭这扇窗,必定也为你打开了另一扇窗,只是你缺少睿智的眼睛。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六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一位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

禅师说:“你把孩子留在我这边,3个月以后,我一定可以把他训练成真正的男人。不过,这3个月里面,你不可以来看他。”父亲同意了。

3个月后,父亲来接孩子。禅师安排孩子和一个空手道教练进行一场比赛,以展示这3个月的训练成果。

教练一出手,孩子便应声倒地。他站起来继续迎接挑战,但马上又被打倒,他就又站起来……就这样来来回回一共16次。

禅师问父亲:“你觉得你孩子的表现够不够男子气概?”

父亲说:“我简直羞愧死了!想不到我送他来这里受训3个月,看到的结果是他这么不经打,被人一打就倒。”

禅师说:“我很遗憾你只看到表面的胜负。你有没有看到你儿子那种倒下去立刻又站起来的勇气和毅力呢?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气概啊!”

不断地倒下,再不断地爬起,正是在这种磕磕碰碰中我们成长了。故事中男子汉的气概并不是表现在我们跌倒的次数比别人少,而是在于,每次跌倒后,我们都有爬起来再次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

每个人都在成长,这种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也许你在某种场合和时期达到了一种平衡,而平衡是短暂的,可能瞬间即逝,不断被打破。成长是无止境的,生活中很多东西是难以把握的,但是成长是可以把握的,这是对自己的承诺。

抑郁症、躁郁症正威胁着现代人,仍有许多人无法坦然面对。但有谁想得到,曾两度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的尔冬升原来也曾受抑郁症的折磨。不过,他就是从那时开始才学会成长,从而一步步走向成熟,拍出了《旺角黑夜》这样成功的电影。

面对激烈的竞争、种种挑战和痛苦,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迅速充实自己,成长起来,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困难和挑战击倒。

在逆境中学会成长,姑且看成是上天对我们“特别”的关怀,对我们的怜悯与施舍,我们也应做出成绩,做出榜样。在逆境中提升人格的力量,磨砺性格的力量,增强信念的力量,最后交织融合,升华自己生命的力量。

逆境不但不会把人打倒与压垮,反而能让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迸发出来,创造出乎预料的奇迹。“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张海迪、霍金……他们都是在困难挫折面前,顽强奋发,自力更生,最终战胜磨难,实现了个人的价值。是啊!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逆境在某种程度上能造就我们的成功。

允许自己犯错,学会在逆境中成长,我们的羽翼会更加丰满,便能飞向天涯海角;我们的心胸会更加宽广,便能容纳百川,吸吮万千;我们的双臂会更加结实与厚重,便能承载千山万水、艰浪险滩。

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含着眼泪

奔跑的人

人生常常浸泡在痛与苦中。一次次心痛,一道道伤痕,一遍遍泪水,洗不去人生的尘埃,抹杀不了命运中的艰辛。何必跟自己过不去,放平自己的心,搁浅自己的梦,把希望打折,把生命烘干,学会在艰难的日子里苦中寻乐!

托尔斯泰在他的散文名篇《我的忏悔》中曾经讲了这样一个有深刻含义的寓言故事:

一个男人被一只老虎追赶而掉下悬崖,庆幸的是他在跌落的过程中抓住了一棵生长在悬崖边的小灌木。

此时,他才发现,头顶上,那只老虎正虎视眈眈,低头一看,悬崖底下还有一只老虎,更糟的是,两只老鼠正忙着啃咬悬着他生命的小灌木的根须。

绝望中,他突然发现附近生长着一簇野草莓,伸手可及。于是,他拽下野草莓,塞进嘴里,自语道:“多甜啊!”

生命进程中,当痛苦、绝望、不幸和畏难向你逼近的时候,你是否也能顾及享受一下野草莓的味道?人生一世,能够快快乐乐开开心心过一生,相信这是每个人心中的一个梦。

然而,尼采却说:“人生就是一场苦难。”的确,谁都无法让我们“心想事成,无忧无虑”地过一辈子,唯有“把黄连当哨吹——苦中作乐”,才能战胜忧愁,享受快乐。

戴维是饭店经理,他的心情总是很好。当有人问他近况如何时,他回答:“我快乐无比。”

如果哪位同事心情不好,他就会告诉对方怎么去看事物好的一面。他说:“每天早上,我一醒来就对自己说,戴维,你今天有两种选择,你可以选择心情愉快,也可以选择心情不好,我选择心情愉快。每次有坏事发生,我可以选择成为一个受害者,也可以先去面对各种处境。归根结底,你自己选择如何面对人生。”

有一天,戴维被三个持枪的歹徒拦住了。

歹徒朝他开枪。幸运的是发现较早,戴维被送进急诊室。经过18个小时的抢救和几个星期的精心治疗,戴维出院了,只是仍有小部分弹片留在他体内。

6个月后,戴维的一位朋友见到他。朋友问他近况如何,他说:“我快乐无比。想不想看看我的伤疤?”

朋友看了伤疤,然后问他当时想了些什么。戴维答道:“当我躺在地上时,我对自己说有两个选择:一是死,一是活。我选择活。医护人员都很好,他们告诉我,我会死的。但在他们把我推进急诊室后,我从他们的眼神中读到了‘他是个死人’。我知道我需要采取一些行动。”

“那么,你采取了什么行动?”朋友问。

戴维说:“有个护士大声问我对什么东西过敏。我马上答道:‘有的。’这时所有的医生、护士都停下来等我说下去。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大声吼道:‘子弹!’在一片大笑声中,我又说道:‘请把我当活人来医,而不是死人。’。”

戴维就这样活下来了。

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如果你把自己看成弱者、失败者,你将郁郁寡欢;如果你将自己看成强者,你将快乐无比。你可以快乐,只要你希望自己快乐。

古人讲:“不知生,焉知死?”不知苦痛,怎能体会到快乐?痛苦就像一枚青青的橄榄,品尝后才知其甘甜。品尝橄榄容易,品尝生活中的痛苦,这需要勇气!

再大的风浪我们也要远航

如果你拥有一颗积极向上、勇于攀登的心,就能够在逆境中找到快乐。即使再大的风浪,我们也能扬帆远航。

17世纪法国启蒙哲学家卢梭曾经说过:“一个真正了解幸福的人,无论什么样的打击都无法使他潦倒。”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也曾说过说:“人生在世,必须善处逆境,万不可浪费时间,作无益的烦恼,最好还是平心静气地去办事,想出补救的办法来。辛勤的蜜蜂,永远没有时间悲哀。杰出的人们,会在逆境中磨砺意志,卧薪尝胆,厉兵秣马,展现非凡的人生风采。”

在现实生活中,假如你没有被逆境所吓倒,反而以乐观的态度,把它们想象成理所当然的,那么,你就极有可能把逆境变成了顺境的前奏。

只要按乐观的方法去做,你的生活就会变得欢乐无穷了。

而在困境中,除了乐观之外,我们还须得有征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没有这种意志的人们常常浸泡在痛苦中。一道道伤痕,一次次心痛,一遍遍泪水,让他们自怨自怜悲叹不已,丧失了做人的斗志。

幸福来源于我们自己,不幸是命运强加给我们的。战胜命运,就是我们的幸福,没有战胜命运,就是我们的不幸。许多逆境通常是好的开始。有人在逆境中成长,也有人在逆境中跌倒,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我们如何看待?硬是在地上赖着,爬不起来的人,注定只能继续哭泣,而能立刻站起来的人却能成就更好的自己。幸福是甘美的,如同一杯美酒,越陈越醉人,也越容易被人喝干。

而且,逆境会让人变得更深刻,顺境却容易让人变得浅薄。霍兰德说:“在黑暗的土地上生长着最娇艳的花朵,那些最伟岸挺拔的树林总是在最陡峭的岩石中扎根,昂首向天。”

人生中,并不是每一次不幸都是灾难,其实,早年的逆境通常是一种幸运。与困难做斗争不仅磨炼了我们的意志,也为日后更为激烈的竞争准备了丰富的经验。

有的时候,顺境会变成一个陷阱,因为身处顺境的人很容易为眼前的景致所迷惑而失去危机意识,历史上人生一帆风顺而最后身遭其祸的人举不胜举。在逆境中,有的人自杀,有的人疯狂,也有的人化作不死鸟,涅槃后而重生,从他身上发出的光照亮了世间各个角落。

无论多大的苦难,多大的风浪,也无法磨掉我们的斗志,无法抹杀我们与命运搏斗做出的努力。只有在逆境中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快乐与幸福是什么!只有在逆境中我们才能真正正视自我!只有在逆境中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快乐与幸福!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必定善于面对生活中的逆境。或许,对于那些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的人来说,可以深刻体味出其中的滋味——在风浪中起航,更能体验到快乐!

你需要奔跑的最重要理由,就是为了自己的幸福

有些人打牌,总想着等到合适的时候再出好牌,但却发现与事实屡屡不符,等到别人都出完手中的牌了,才发现自己的好牌都攥在手里,没派上用场。

一位成功学大师这样评价行动和知识:行动才是力量,知识只是潜在的能量;不积极行动,知识将毫无用处。要克服任何障碍,都离不开行动,也只有行动才能够让梦想照进现实。

从前,有两个朋友,相伴一起去遥远的地方寻找人生的幸福和快乐,一路上风餐露宿,在即将到达目标的时候,遇到了一条风急浪高的大河,而河的彼岸就是幸福和快乐的天堂。

关于如何渡过这条河,两个人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一个建议采伐附近的树木造成一条木船渡过河去,另一个则认为无论哪种办法都不可能渡得了这条河,与其自寻烦恼和死路,不如等这条河流干了,再轻轻松松地过去,两个人的意见无法统一。

于是,建议造船的人每天砍伐树木,辛苦而积极地制造船只,并顺带着学会游泳,而另一个则每天躺下休息睡觉,然后到河边观察河水流干了没有。直到有一天,已经造好船的朋友准备扬帆的时候,另一个朋友还在讥笑他的愚蠢。

不过,造船的朋友并不生气,临走前只对他的朋友说了一句话:“去做一件事不一定都成功,但不去做则一定没有机会成功!”

能想到等到河水流干了再过河,这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创意,可惜的是,这仅仅是个注定永远失败的“伟大”创意而已。

这条大河终究没有干枯掉,而那位造船的朋友经过一番风浪也最终到达了彼岸。

只有行动才会产生结果,行动是成功的保证。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最终必然要落实到行动上。不肯行动的人只是在做白日梦,这种人不是懒汉就是懦夫,他们终将一事无成。

古希腊格言讲得好:“要种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同样,要成为赢家,最好的时间是3年前,其次是现在。

要成为人生牌局的赢家,就应该尽早地迈出自己的第一步。

20世纪70年代的一天,史蒂芬·乔布斯和史蒂芬·沃兹尼亚克卖掉了一辆老掉牙的大众牌汽车,得到了1500美元。对于史蒂芬·乔布斯和史蒂芬·沃兹尼亚克这两个正准备开一家公司的人来说,这点钱甚至无法支付办公室的租金,而且他们所要面对的竞争对手是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一个财大气粗的巨无霸。

租不起办公室,他们就在一个车库里安营扎寨。然而正是在这样一个条件极差的车库里,苹果电脑诞生了,一个电脑业的巨子迈出了第一步。也正是这个从车库诞生的苹果电脑,成功地从IBM手里抢走了荣耀和财富。如果当初这两位青年因为怕遇到很多的困难而不动手行动的话,那么恐怕就没有今天的苹果电脑了吧。

而惠普电脑的诞生与苹果电脑的诞生如出一辙。1938年,两位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惠尔特和普克德,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他们尝尽了求助他人谋生的艰辛,同时他们还看到了许多人因为找不到工作而陷入困境的惨状,于是他们决定摆脱受雇于人的想法,合伙开创自己的事业。两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总共才凑了538美元,他们有的只是想法和决心。但是,他们并没有停止或等待,在加州的一间车库里,他们办起了一家公司——惠普公司。经过艰苦创业,惠普公司现在是全球最重要的电子元器件、配套设备供应商之一,总资产达300多亿美元。

可能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的想法,有不少的想法甚至可以说是绝妙的。但是假若这些想法不去付诸实践,那它们永远也只是空想而已。不论你自己想得有多美,重要的是去做!没有人会嘲笑一个学步的婴儿,尽管他的步子趔趄、姿势难看,有时还会摔倒。

我们之所以难以将想法付诸实践,是因为当我们每一次准备搏一搏时,总有一些意外事件使我们停止,例如资金不够、经济不景气、新婴儿的诞生、对目前工作的一时留恋等种种限制以及许许多多数不完的借口,这些都成为我们拖拖拉拉的理由。我们总是想等着一切都十全十美的时候再行动,但事实总会和愿望不太相符,于是我们的计划不会有开始动手的那一天,只是变成了空想。

面对人生的众多机遇,我们看见了,也心动了,但是自己却因为各种原因或者不敢而没有付诸行动,眼看着机会从自己的身边溜走,到头来只能恨自己没有胆量。

安妮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可她有一个坏习惯,那就是她每做一件事,总爱让计划停留在口头上,而不是马上行动。

和安妮住在同一个村子里的詹姆森先生有一家水果店,里面出售本地产的草莓之类的水果。一天,詹姆森先生对来到店里买东西的安妮说:“你想挣点钱吗?”

“当然想。”她很不好意思地回答,“我一直想买一双新鞋,可家里买不起。”

“好的,安妮。”詹姆森先生说,“隔壁卡尔森太太家的牧场里有很多长势很好的黑草莓,他们允许所有人去摘。你摘了以后把它们都卖给我,1升我给你13美分。”

安妮听到可以挣钱,非常高兴。于是她迅速跑回家,拿上一个篮子,准备马上就去摘草莓。但这时她不由自主地想到,要先算一下采5升草莓可以挣多少钱。于是她拿出一支笔和一块小木板计算起来,计算的结果是65美分。

“要是能采12升呢?那我又能赚多少呢?”

“上帝呀!”她得出答案,“我能得到1美元56美分呢!”

安妮接着算下去,要是她采了50、100、200升詹姆森先生会给她多少钱。她兴奋地算来算去,已经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她只得下午再去采草莓了。

安妮吃过午饭后,急急忙忙地拿起篮子向牧场赶去。而许多男孩子在午饭前就赶到了那儿,他们快把好的草莓都摘光了。可怜的小安妮最终只采到了1升草莓。

回家途中,安妮想起了老师常说的话:“办事得尽早着手,干完后再去想。因为一个实干者胜过100个空想家。”

成功在于计划,更在于行动。目标再大,如果不去落实,也永远只能是空想。所以当你心动的时候,就应当尽快地将它付诸行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把握住机遇。

在一次行动力研习会上,培训师说:“现在我请各位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大家必须用心投入,并且采取行动。”他从钱包里掏出一张面值100元的人民币,他说:“现在有谁愿意拿50元来换这张100元的人民币?”他说了几次,都没有人行动,最后终于有一个人走向讲台,但他仍然用一种怀疑的眼光看着培训师和那一张人民币,不敢行动。那位培训师提醒说:“要配合,要参与,要行动。”那个人才采取行动,换回了那100元,那位勇敢的参与者立刻赚了50元。最后,培训师说:“凡事马上行动,立刻行动,你的人生才会不一样。”

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在心动的时候会考虑到很多因素,会想这能实现吗?会想到诸多的困难阻挠,会想到自己力量的薄弱等。但是为什么不去试试呢?没准儿一试就成功了呢。很多时候,我们缺少的是将心动变成行动的胆量。

人生就是这样,再美好的梦想,离开了行动就会变成空想;再完美的计划,离开了行动也会失去意义。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应当注重行动,在行动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古语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你可能曾经看过某些人在接近人生旅程的尽头时,回顾一生时说:“如果我能有不同的做法……如果我能在机会降临时好好地利用……”这些未能得到满足的生命,只是充塞着数不清的“如果……”他们的生命在真正起步之前就已经结束了。

只有行动才能让计划成为现实,这是千年不变的真理。如果你想改变你的现状,那就赶快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