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每天读点好玩心理学
22658400000002

第2章 心理学能给我们帮什么忙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就是科学地研究人类心理的学问。

讲前面的几个实例,无非是想让大家对心理学有个形象化的了解。

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学呢?

在有些人的眼里,心理学是一门很神秘的学科,认为学过心理学的人会看出别人正在想什么,会洞悉别人的情感,或者以为心理学家与相面、算命的人差不多。应该说,这是对心理学的误解。

其实,心理学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神秘而难以琢磨,也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遥不可及。相反,心理学离我们每一个人都很近,心理学的研究表现出了对人们现实生活的极度关切。

心理学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即“灵魂之科学”。在汉语中,我们习惯于把思想和感情叫做“心”,把条理和规则叫做“理”。心理就是心思、思想、感情的总称,而心理学则是关于心思、思想、感情等规律的学问。也就是说,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1842~1910)在他的《心理学原理》中就已指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生活的科学;它既研究心理生活的现象,又研究这些现象产生的条件……所说的现象就是我们称之为情感、欲望、认知、推理、决定等一类的东西。”

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心理学这门科学的特定性质:

从心理现象产生的主题——人的角度看,人既是自然主体,又是社会主体;

从心理现象产生的器官——人脑角度看,人脑也是其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

从心理现象所反映的内容看,既包括自然现实,也包括社会存在;

从心理现象的实质看,人的心理既是自然的客观产物,也是社会存在影响下的产物。故而,我们说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科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和边缘性的科学。

心理学的综合性和边缘性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即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发展规律,使之服务于人类实践。据此,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可以分为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

心理学的理论任务是通过对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深入揭示人的意识世界和自然的客观世界的相互关系及其产生原理。比如,运用心理学我们就能解答许多类似于人看到漂亮的花朵为什么会感觉赏心悦目;看了感人的电影为什么会流泪;明明是自己喜欢的人,为什么却故意冷落他,面对不喜欢的人为什么反倒热情相待等让我们犯糊涂的问题了。

心理学的实践任务是研究社会实践中人的心理现象的特殊规律,并结合人的心理现象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来解决具体的心理问题,服务于人类的伟大社会实践。比如,在东京新宿的夜总会,酒水促销小姐就要研究顾客的心理,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策哄顾客高兴,让他们买更贵的酒水,喝更多的酒。业绩好的酒水促销小姐都是经过反复实验、失败、再实验才取得了促销的真经。

此外,通过研究发生自然灾害时人们的心理,可以制定出最合理的避难措施;通过研究罪犯的心理,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有效减少犯罪,并改造罪犯的人格;还可以通过心理学研究,纠正人类视觉的错觉。

可以说,心理学的理论任务为其实践任务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准备,心理学的实践任务是其理论任务的必然结果。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指人类探索自己的心理现象,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说它年轻,是指心理学最初包含在哲学中,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直到19世纪70年代末,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尽管年轻,但科学的心理学有着巨大的生命力。

心理学的历史

在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之前,心理学是附属于哲学的。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说过:“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从以上的描述我们知道,最初心理学是附属于哲学的范畴的,在心理学还未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时候,人的心理现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关于心理现象的思想、观点也已有很多,所以说,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是,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却为时较短,直到1879年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才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诞生。因此,心理学作为独立科学的历史也才不过一百多年。说到心理学的起源问题,恐怕没有人会给它划定一个准确的界限。但是总体上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时期对心理学的历史进行介绍。

第一阶段为哲学心理学时期,这一时期心理学发展的中心在古希腊罗马。

在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之前,心理学是属于哲学范畴的。古希腊罗马时代之前的哲学家们对心理学的研究并没有形成理论的体系,真正理论性地研究人的心理始于古希腊罗马时代,这往往被看作是心理学的开端。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是人的理性;柏拉图认为世界是由“理念”构成的,心理由理性、意气与情欲构成;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灵魂是身体的形式,灵魂与身体不可分割。可以看出,从那时候哲学家们就开始对心理学进行探讨,为理论性地研究心理学开辟了道路。但是把心理学放在哲学的范畴进行研究,不免会带有一点儿神秘的色彩,让人琢磨不透。虽然那时候很多的哲学家对心理学进行了理论性的研究,但是仍然是将其放在哲学的范畴中,因此那时候的心理学被称为哲学心理学。

第二阶段被称为科学心理学时期,这一时期心理学发展的中心在欧洲。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以及哲学心理学时代的结束。从此,心理学从哲学的范畴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被看作是近代心理学的开端。

此时的心理学之所以被称为科学心理学是因为它的研究方法更趋于科学化,与自然科学如物理、化学等学科相比,之前心理学没有属于自己的研究方法,冯特实验室的建立标志着心理学和自然科学一样也有了客观的、可数量化的和易操作的研究方法了。这一时期,心理学家们开始尝试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对人的心理进行研究。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等世界各地的学者追随冯特,跟随他学习心理学,心理学逐步发展起来。

第三阶段为美国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此时美国是世界心理学的中心,心理学在美国得到蓬勃发展。

一战、二战结束之后,欧洲大批心理学家移居美国,在美国继续心理学的研究,世界心理学的中心开始转移到美国,心理学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系统的心理学的理论体系。继19世纪后期弗洛伊德在欧洲创立精神分析学派之后,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心理学流派在美国逐渐发展起来。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重视对潜意识的研究;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为代表的,这一学派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行为而非意识,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非内省法;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只把病态的人作为研究对象,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主张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重视人的潜力的发掘,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

每一门学科的发展历程都要经历诞生、发展和成熟的阶段,心理学也不例外。起初心理学就像哲学母体中的婴儿,在吸收了哲学的营养之后逐渐长大,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娩出来,成为独立的个体。

心理学的种类

心理学如同一棵大树,由此衍生出来的分支学科就像大树的枝枝叶叶,繁茂而茁壮。

理学从哲学的襁褓中诞生之后,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由当初的幼苗长成了一棵大树,枝繁叶茂。尽管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它也只不过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它应用比较广泛,为了适应各个领域的需要,在其短暂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派生出很多种类。心理学出现了跨学科和多学科的性质,例如,与管理学相结合产生了管理心理学;延伸到科学技术领域,与计算机相联系,形成了认知心理学;与社会学相结合产生了社会心理学。现在的心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学科众多、边界模糊的学科。

因此,在对心理学进行分类的问题上,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很难达成共识。一种心理学效应可能既属于这个类别也在另一个类别中有介绍,不同的类别之间难免会产生交集,这样将其归为哪一类就成为一个难题。其实,只要能够对人们有帮助,分不分类的问题都是次要的,而且这也不是心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下面我们介绍一些主要的心理学种类,以帮助大家对心理学的类别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把握。

理论心理学

理论心理学主要是对心理的生理基础、感觉与知觉的形成机制、个体与环境交感互动中学习的过程、个体的身心变化与年龄增长的关系、个别差异、动机与情绪、个体在团体活动中的行为和心理历程、异常行为和心理治疗等八个问题来进行研究的。包括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下面主要对理论心理学中的一些学科进行简单的介绍。

(1)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感觉、知觉、记忆、思维、问题解决等心理现象,以计算机模拟人类对信息的处理过程,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和计算机一样,都是信息通道的输入、编码、译码、存储、提取、输出等处理信息的过程。例如,对物体的视错觉、对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的知觉都属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2)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发展过程的心理上的转变,主要的时间跨度是从受精卵开始到个体死亡的整个过程。如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差异、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儿童有心理障碍时应当如何处理、老人在面对死亡时的心理感受等等,这些都属于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领域。

(3)社会心理学是一门较贴近人们生活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在社会情境下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现象的学科,如人际关系、集体凝聚力、从众、服从等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

(4)变态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异常心理的学科,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等。

应用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主要是将心理学的理论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犯罪心理学、消费心理学、法律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管理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

(1)教育心理学是将心理学的理论用于教育实践中,达到改善教育效果的目的。如哪一种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学习作用更大。

(2)犯罪心理学对犯罪者的心理进行研究,协助警方尽快侦破案件,并预防犯罪的发生。如现在测谎仪被广泛应用于犯罪心理学领域,通过测量犯罪者的心跳、脉搏等生理指标来判断其是否说谎。

(3)广告心理学是指与广告宣传有关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利用这种规律怎样才能使广告更大程度地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是图画的形式还是图文并茂的形式、是色彩丰富的广告还是单调的黑白广告。

(4)健康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或矫治引起疾病的某些不良行为,尤其是在预防不良行为与各种疾病发生中所应发挥的特殊功能。例如,A型性格的人容易患冠心病,这就属于健康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当然,心理学的种类远不是列举的这些所能穷尽的,随着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它的研究领域将会更加精确和细微,各学科会进一步分化出更多的学科,心理学的这颗大树也会更加茁壮。

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的区别

只有少数心理学家为了获得治疗心理疾病的处方权而学习必要的医学课程。

据最近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心理学家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例如:

(1)公众认为大多数心理学家在私人开业。事实上,美国每四个心理学家中私人开业的只有一人。多数心理学家在学校、商贸企业、社会机构和其他组织中供职。

(2)公众认为多数心理学家在诊所或医院工作。事实上,只有13%的心理学家在诊所或医院工作。心理学家并不都是心理治疗者,而心理学工作涉及许多领域和研究专业。

(3)公众认为多数挂牌开业的心理学家没有博士学位。事实上,获得心理学的开业执照要求有博士学位,因此多数职业心理学家是有博士学位的。

(4)公众认为心理学家的工作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作。公众的这一看法基本上是正确的。大约有75%的心理学家确实在做直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作。当然,所有的心理学家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帮助人们,比如向公众提供有关人类行为的有价值的信息。

从以上公众对心理学家的认识的误区中,我们可以看到,多数人对心理学家的认识还是不全面的,甚至有很多人将心理学家误以为是精神病医生,认为二者是等同的。下面我们就主要谈谈这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

一般来说,做一名职业心理学家通常要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获得这些学位需要经过3~8年的学习和训练,因此,他们在研究方法、实际知识和心理学理论方面都接受过高水平的训练。心理学家可以教书、做研究工作、出心理测试题,或为工商企业、政府或军队做咨询顾问。

以解决情绪问题为专业的临床心理学家在临床心理学或咨询心理学领域工作。临床心理学家的工作是对心理障碍进行治疗,或研究与临床治疗有关的课题。咨询心理学家的工作是治疗较轻的情绪及行为障碍,主要是帮助人们调整在学习或工作中的心理状态。但现在很多咨询心理学家也主要从事心理治疗工作,因此,咨询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的界限已逐渐消失。

如果你打算从事职业心理学工作,最好读完博士。临床心理学家一般是在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之后再按照“科学家—开业者两栖模型”继续接受专门的训练,然后才去做临床工作或与临床有关的科研工作,也有不少人二者兼顾。在美国的临床心理学家中,一些人获得的是心理学博士学位,这些人所受的主要是治疗技术方面的训练,而不是心理学研究的训练。

精神病学是医学而不是心理学的一个专业。精神病医生拥有医学博士学位,并且接受过治疗精神和行为疾病的专业训练。因此,精神病医生拥有行医和开具处方的执照,所以,精神病医生往往从医学角度来审视病人。然而,在大众心目中,精神病学往往和临床心理学混为一谈,因为两种行业的从业人员治疗的都是饱受心理障碍折磨的人。心理学家要指出的是,虽然精神病学专业训练重视心理疾患,但对于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内容却只是一笔带过,这些内容包括感知、学习、心理测试和发展等。

与精神病学相比,心理学所涵盖的内容更为广泛,并包括许多不同的专业。每一个专业如实验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心理学教学和工业组织心理学,都有各自关心的问题。我们已经看到,大多数专业领域并不涉及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此外,虽然心理学家也拥有博士学位,但他们所接受的训练并不是医学训练。只有少数心理学家为了获得治疗心理疾病的处方权而学习必要的医学课程。

心理学能给我们帮什么忙

心理学就像指南针一样,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他人。

心理学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发挥自身的优势。

心理学能帮助我们适应现实,感觉幸福。

心理学能帮助我们少犯“低级错误”。

心理学能帮助我们读懂对方,进而获得了解和引导对方的方法。

心理学能帮助我们说话滴水不漏,办事天衣无缝,做人恰到好处。

心理学能帮助我们提高职场情商,获得更大发展。

心理学能帮助我们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清除侵入心灵的毒素。

心理学能帮助我们正确放松自己,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心理学能帮助我们每天都有好心情。

心理学能帮助我们了解不同人群的需要。

心理学能帮助我们找到女朋友,做一个好丈夫、好爸爸。

……

相信心理学的工作者或学习者都遇到这样的尴尬,当你告诉别人你是学心理学的,他们都会向你投来诧异的目光,紧接着会说,这太可怕了,我心里所想的岂不是在你面前暴露无遗了,还会问:“那你猜猜我现在正在想什么?”

这明显是对心理学的误解,他们将心理学家和算命先生等同起来,认为心理学家就能看透人的内心。心理学只是研究人们心理活动的规律,进而通过这些规律来推测人们的内心活动和外在行为,而并不是像他们所认为的那样能够看穿你的内心世界。如果真像他们所想的那样,心理学真是无所不能了,我们每个人也就没有自己的隐私了,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还好一切都还没有那么糟,心理学不过是一门研究人的科学,它的最终目的不过是帮助我们更好地去了解自己和他人,在此基础上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从而使得我们每个人都能幸福快乐地生活。当然,这只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说的,具体从两个方面来了解心理学能够提供给我们的帮助。

首先,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学科,它对人的各种心理特征如性格、气质、情绪等进行研究,从而发现那些适用于大多数人的普遍规律,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出某些行为,这些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以及自己现在的个性、脾气等特征又是如何形成的等。比如,通过气质的测验,我们知道自己是属于抑郁质还是多血质。如果是抑郁质的话,可能面对同样的令人不开心的事情,多血质的人可能会一笑置之,而抑郁质的人可能会耿耿于怀。了解这些之后,我们大可不必烦恼,这是气质使然,而气质是一种天生的心理特性,后天是很难改变的,所以一笑置之和耿耿于怀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一种很正常的反应。同样,我们还可以把自己所学到的有关心理活动的规律运用到人际交往中,通过他人的行为推断其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实现对外部世界更准确的认知。例如,在教育心理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以及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各种条件,有效地组织教学,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学习心理学不仅能够达到“助己”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助人”。在心理学的各种分支学科中,心理咨询就是一门助人的学科,它是一门关注人的心灵的艺术,建立在人与人的尊重、坦诚和共情的基础上,帮助他人解决生活中的困惑和烦恼。心理咨询所提供的全新环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己与社会,学会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并可以逐渐改变与外界不合理的思维、情感和反应方式,以及学会与外界相适应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品质,以便更好地发挥人的内在潜力,实现自我价值。比如,一个在人际关系上有障碍的人,每次和别人说话时都很紧张,甚至语无伦次,两腿发抖。咨询师了解情况之后知道原来他是担心说错话被别人笑话,其实这是一种内心自卑的表现。咨询师会告诉他说错话是很正常的,要自信地去和别人交流,要敢于直视对方的眼睛,这样慢慢树立自己的信心。通过这样的交流,逐步改变他在人际交流中的错误观念,从而帮助他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