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一堂口才课
22664200000002

第2章 口才定律

白德巴定律:能管住自己的舌头是最好的美德

【核心提示】多说无益,请管住自己的嘴巴。

【理论指导】

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过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人际沟通中,很多时候谁说的话多,谁的话就越没分量。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认识误区:总以为话说得越多,在社交圈子里就会越成功,其实不然。要知道,言不在多而贵精。那种信口开河、滔滔不绝讲话的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谈话的对象是谁,都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

古印度哲学家白德巴认为,能管住自己的嘴巴是最好的美德。后来人们将其称为白德巴定律。而松下幸之助的这一理论是根据白德巴定律提出的:能管住自己的舌头是最好的美德。

松下幸之助认为,高明的人善于欣赏别人的所作所为,懂得管好自己的舌头,而不是去挑剔、斥责下属的缺点。他说:“根据多年的管理经验,有些人喜欢赞扬部属的优点,有些人喜欢挑剔缺点,往往前者的工作推行较顺利,业绩不会太差。爱挑剔毛病的上司结果正好相反。所以唯有懂得欣赏别人的长处,才能领导更多的人。”

有的时候,适当地少说话,不但可以突出自己言语的珍贵,更会引起对方的好奇心和信赖感。从这个角度来说,尼克松“一言九鼎”的少说话策略,无疑是一种明智的做法,说得越少,话越有分量,越能给人一种稳重、踏实、可信赖的感觉。

1960年美国的总统选举,尼克松和肯尼迪是竞争对手。尼克松时任副总统之职,在开始时占绝对的优势,但选举的后期,肯尼迪扭转了形势,获得胜利。

1968年,尼克松再次竞选美国总统,他吸取上次失败的教训,想要彻底改变自己的形象。这次选举对尼克松来说远比上次艰难,因为他必须首先打败洛克菲勒等强劲的对手,取得共和党的提名。所以尼克松在迈阿密的共和党大会中,尽量保持沉默稳重。他说话时,除了强调“法和秩序”以及“尽力达到完美境地”外,绝口不提其他具体的政策,希望能借“一言九鼎”的策略,给人以信赖感,彻底改变之前的形象。最后,他成功了,他不仅以微弱的优势获得共和党提名,而且在总统大选中,大败民主党对手,荣登美国总统宝座。

现实中,聪明人都会管好自己的嘴巴,不会说太多的废话。很多时候,与人沟通的最佳方式,并不在于你表达了多少,而在于你聆听了多少。真正的谈话高手,总是能够专心地听对方说话,关注别人的内心感受。

一位外交官在初涉外交领域时曾带自己的太太去应酬,可他的太太在那些场合总是感到很别扭。她是个来自小地方的人,面对满屋子口才奇佳、曾在世界各地游历过的人,感到自卑。为了改变这个状况,她拼命地找话题和他们聊天,不想只听别人说话。结果可想而知,人人都疏远她,没有一个人想与她交流。

有一天,她向一位讲话不多但深受欢迎的资深外交家吐露了自己的困扰。这位外交家说:“你必须学会约束自己的嘴巴,没什么可讲时,就不要勉强。多听听别人说不是挺好的吗?相信我,善于聆听的人同样受欢迎。”后来,这个外交官的太太因自己沉默寡言的性格而让人觉得威严而庄重。

的确,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的:“简洁是智慧的灵魂。”掌握“话以稀为贵”的真理是成为明智的管理者的必要条件。白德巴定律最开始应用在企业管理方面,它认为,作为团队领导者,管好自己的嘴和手,少插话,少插手,适时控制自己发表演说和多管“闲事”的欲望,让下属有更多参与的机会和发挥的空间。而白德巴定律在人际交往中则指的是管住自己的舌头,这是一种很好的美德,因为懂得并善于约束自己嘴巴的人,会在行动上得到最大的自由。

哈佛礼仪课教授克莱尔说过:“我们都曾在社交场合中遇到过某些人,他们在你耳边唠叨个不停,不肯闭嘴。他会谈他的孩子、他的狗甚至他的外科手术,以及任何其他事情。或许这个时候,作为听众的你,都已经两眼空洞无神,丝毫不知道他的重点在哪里,可他却丝毫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

的确,没有重点的话说再多遍也只是废话,不仅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态度,还会招人厌烦。在与人交流的时候,有很多人的形象之所以受损,就在于他们没完没了地说,却根本没说到重点,或者,他们的重点已经被其他喋喋不休的话语淹没了,使得对方完全不知道他们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可见,简洁的谈话有多么重要。言简意赅地表达我们的观点和立场,会给人留下办事利索、思维清晰、言谈精练、尊重他人的良好印象,是人格魅力的最佳展示,这是白德巴定律在人际交往中的体现。

那么,在人际交往中,怎样才能做到“话以稀为贵”,真正达到“管住自己舌头”的境界呢?

1.训练思维

反复地对事物进行综合整理、逻辑分析,这样可以让自己尽快抓住事物的本质,然后试着把这些事物的本质归纳出来,注意语言要精练。

2.斟字酌句

平时,要养成斟字酌句的习惯,对字句进行反复推敲,审慎使用。

3.学会用“重点标题”的模式思考谈话内容

所谓“重点标题”模式,就是把要说的话分成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提炼出一个标题,熟记于心,这样讲起话来就会井井有条,不会出现离题万里的情况。

总之,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交谈的高手,那就得学会少说多听,该说时说,不该说时就闭上自己的嘴巴,这样你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

比林定律:该说“不”时,不要犹豫

【核心提示】人在一生中所遇到的麻烦,有一半是由于太快说“是”,太慢说“不”造成的,太快说“是”与太慢说“不”,都将贻害无穷,给人带来无尽的麻烦。

【理论指导】

生活中,常常听人说:平生最怕的事情就是拒绝别人。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的普遍心理。的确,很多人,包括一些处世高手,在如何拒绝他人这件事上,都是很伤脑筋的。往往是出于爱面子和怕得罪人的心理,在别人提出一些要求或者请求帮助的时候,即使自己很忙,或者力有不逮,也往往要勉为其力,那个“不”字就是说不出口。

美国作家比林认为,“人在一生中所遇到的麻烦,有一半是由于太快说‘是’,太慢说‘不’造成的”。这就是著名的比林定律。正因如此,人们常常使自己陷入到“不得不”或者“被逼无奈”的窘境当中。长此以往,正常的人际交往与互动都会沦为一种负累,又何有快乐可言呢?

因此在与人交往中,要懂得发言的艺术,考虑问题不能急躁,也不能怠慢。觉得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就要明确而快速地告诉对方,以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比林定律告诉我们,学会在恰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方式表达拒绝,我们的人生会轻松很多。

陈涛夫妻俩下岗后,自谋职业,利用政府的优惠贷款开了一家日用品商店,两人起早摸黑把这个商店办得红红火火,收入颇丰,生活自然有了起色。陈涛的舅舅是个游手好闲的赌棍,经常把钱扔在麻将桌上。这段时间,他手气不好又输了,他不服气,还想捞回本钱,又苦于没钱了,就把眼睛瞄准了外甥的店铺。

一日,其舅舅来到了店里对陈涛说:“我最近想买辆摩托车,手头尚缺五千块钱,想在你这借点周转,过段时间就还。”陈涛了解舅舅的嗜好,借给他钱,无疑是肉包子打狗,何况店里钱也紧,就敷衍着说:“好!再过一段时间,等我有钱把银行到期的贷款还了,银行的钱可是拖不起的。”舅舅听外甥这么说,没有办法,知趣地走了。

陈涛不说不借,也不说马上就借,而是说过一段时间,等还了银行贷款后再借。这话含多层意思:一是目前没有,现在不能借;二是我也不富有;三是过一段时间不是确指,到时借不借再说。舅舅听后已经很明白了,但他并不心生怨恨,因为陈涛并没有说不借给他,只是过一段时间再说而已,给了他希望。

因此,处理事情时,巧妙地一带而过比正面拒绝有效,且不伤和气。一般人都不太好意思拒绝别人,但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困扰,对一些不合理或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有必要拒绝,但怎样既不伤害对方自尊心又能达到拒绝的目的呢?当对方提出请求后,不必当场拒绝,你可以说:“让我再考虑一下,明天答复你。”这样,既使你赢得了考虑如何答复的时间,也会使对方认为你是很认真对待这个请求的。

某单位一名职工找到上级要求调换工种。领导心里明白调不了,但他没有马上回答说“不可能”,而是说:“这个问题涉及好几个人,我个人决定不了。我把你的要求报上去,让厂部讨论一下,过几天答复你,好吗?”

这样回答可让对方明白:调工种不是件简单的事,存在着两种可能,使对方有思想准备,这比当场回绝效果要好得多。不仅给人留了面子,也使自己摆脱了尴尬的境地。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某位作家接到老朋友打来的电话,邀请他到某大学演讲,作家如此答复:“我非常高兴你能想到我,我先查看一下我的日程安排,之后回电话给你。”

这样,即使作家表示不能到场的话,他也有了充裕时间去化解某些可能的内疚感,并使对方轻松、自在地接受。

仔细回想一下,生活和工作中遭遇到的种种挫折与不如意,大多是因为碍于情面,过于草率地答应了他人的要求,事后却发现自己力有不逮而造成的。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轻松地说出那个重要的“不”字来呢?

1.每个人都有说“不”的权利

说“不”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权利。我们要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比如“我有权利拒绝他人”。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可以用社会能接受的方式表达个人的权利和情感,这与斤斤计较是不能划等号的。

2.拒绝要婉转

在拒绝别人时要讲究技巧,委婉表达自己的意愿。向对方阐明自己的难处或能力所限;根据对方的情况给出一个合适的建议,即使没有直接帮忙,却一样为他解决了问题。

拒绝的艺术,如同生活中的调味品,多加修炼,你就能创造出五彩斑斓的生活。

喜剧大师卓别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会说“不”吧!那样,你的生活将会美好得多。

古德定律:准确把握对方的观点,才能驾驭全局

【核心提示】成功的沟通,靠的是准确地把握别人的观点。

【理论指导】

人们常说,“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王子复仇记》,人们对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感觉迥然不同,一百个读者将可能幻化出一百个各自不同的王子形象。同样的道理,同样一个人说话,不同的听者对他观点的理解也会有所偏差。这是因为人们之间存在各种沟通位差,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尽相同的理解。

但是这种对言语理解上的差异常常被忽略,人们总以为自己说出的话,听者没有异议,就等于听懂了,这其实是主观感觉,也是过高的期望值。

实际上“对牛弹琴”、“曲高和寡”,或“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等现象,在沟通中普遍存在。于是,因为不能准确地把握别人的观点,沟通失败也就在所难免。

因此,如果我们能准确地把握对方的观点,得知对方的想法,那么沟通将会取得最大程度的成功。这就需要提到沟通中的“古德定律”。

古德定律是美国心理学家P.F.古德提出的。他认为,人际关系交往的成功,靠的是准确地把握他人的观点。即有的放矢,方能无往不胜。如果我们不知道别人想什么,那么,无论你做什么说什么也不过是徒劳。

古德定律强调了人际交往中要会“换位思考”,也就是学会“善解人意”。比如,在一个家庭中,如果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妻子能体谅、体贴丈夫。这个家庭一定会和睦美满,夫妻也容易沟通。这种妻子不光有教养,关键是她们懂得换位思考,凡事能够站在丈夫的立场、角度来感受、考虑与权衡,从而作出与丈夫相近的判断与决定,与丈夫有“所见略同”的智慧和“不谋而合”的默契。

当然,善解人意不单是女子的传统美德,是所有人的美德。一个员工或者领导者,只要学会了换位思考,他就容易善解人意,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别人的观点,使沟通步入佳境,获得顺畅与成功。

曹操很喜爱曹植的才华,因此想废了曹丕转立曹植为太子。当曹操将这件事征求贾翊的意见时,贾翊却一声不吭。曹操就很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说话?”

贾翊说:“我正在想一件事呢!”

曹操问:“你在想什么事呢?”

贾翊答:“我正在想袁绍、刘表废长立幼招致灾祸的事。”

曹操听后哈哈大笑,立刻明白了贾翊的言外之意,于是不再提废曹丕的事情了。

曹操提的问题对于身为下属的贾翊来说非常棘手,稍有不慎就会引起龙颜大怒。而贾翊并没有正面地回答问题,这一点相当聪明,既避免了冒犯领导权威,也没有给人阿谀奉承的感觉。这正是建立在准确理解领导背后意图的基础之上的。

通常,在公司员工与员工、员工与领导者之间的沟通活动中,不论是员工还是领导说话,其实都很难被听者百分之百理解和接受,尽管听者没有表示异议,甚至连连点头称是,却难保听者听懂了,更难保听者是否准确把握了言者的观点。也难怪,许多沟通虽反复多次交谈,却不能奏效,可能正缘于言者观点未能被听者准确把握,甚至听者根本没诚意听,沟通失败就是自然的事情。

李平准备通过好友刘兵的帮助做生意,在他将一笔巨款交给刘兵后,刘兵不幸身亡。李平立刻陷入了两难境地:若开口追款,太刺激刘兵的家人;若不提此事,自己的局面又难以支撑。

帮忙料理完后事,李平对刘妻说了这样一番话:“真没想到刘哥走得这么早,我们的合作才开始呢。这样吧,嫂子,刘哥的那些朋友你也认识,你就出面把这笔生意继续做下去吧!需要我跑腿的时候你就尽管说,吃苦花力气的事我不怕。”

他丝毫没有追款的意思,还很豪气,其实他明知刘妻没有能力也没有心思干下去,话中又蕴涵着巧妙的提醒:我只能跑腿花力气,却不熟那些生意,困难不小又时不我待。

结果呢?倒是刘妻反过来安慰他说:“这次出事让你生意上受损失了,我也没法干下去了,你还是把钱拿回去再想别的方法吧。”

如果我们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用真情打动他,引起他情感的共鸣,一般情况对方是会理解的。

上述案例中李平只字未提追款一事,相反还让对方先开了口。试想,如果他直接说出来会有多尴尬。他的巧妙之处在于说了一席站在对方立场考虑的话,将心比心,对方自然也能站在他的立场思考问题,不知不觉中就说出了李平想说的话。

因此,在沟通中,我们要尽量准确地去把握别人的观点,这就需要我们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说话时要学会“换位思考”,用“善解人意”准确把握对方的观点,否则就会影响到沟通的效果,甚至会导致人际关系陷入僵局。

波特定律:批评宜曲不宜直

【核心提示】有的时候过于关注别人的错误,尤其是一些非根本性的错误,会大大挫伤他人的自尊和积极性,甚至使其产生对抗情绪,这样就会产生非常恶劣的后果。所以,我们应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批评时顾全对方的自尊和面子,委婉表达。

【理论指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到批评这种手段。尤其是当下属犯了错误时,有些领导者会严辞批评一番,有时甚至将员工骂得狗血淋头。在他们看来,似乎这样才会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才能体现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才能显示出领导管理者的威严。

其实,这种批评方式不但无法达到让他人改正错误的目的,而且有碍于人际关系,严重时甚至会毁掉一个人。而运用波特定律却可以使一个人在批评时,懂得如何顾全他人的面子,有效避免伤害其自尊和自信。

波特定律原是经济管理方面的术语,由美国心理学家莱曼·波特提出。原意是指当遭受许多批评时,下级往往只记住开头的一些,其余的就不听了,因为他们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

正因为这个原因,在口才交际中,需要指出对方错误或在批评他人时,就必须照顾到被批评者的心理感受,注意批评的方式,以较为缓和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因此,批评他人,宜曲缓而不是直接“放大炮”。

宋朝知益州的张咏,听说寇准当上了宰相,对其部下说:“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尔。”这句话一语中的。张咏与寇准是多年的至交,他很想找个机会劝老朋友多读些书。

巧的是时隔不久,寇准因事来到陕西,刚刚卸任的张咏正好也从成都来到这里。老友相会,格外高兴。临分手时,寇准问张咏:“老兄,有什么可以指教的?”张咏对此早有所考虑,正想趁机劝寇准多读书。可是又一琢磨,寇准已是堂堂宰相,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怎么好直截了当地说他没学问呢?

于是,张咏略微沉吟了一下,慢条斯理地说了一句:“《霍光传》不可不读。”回到相府,寇准赶紧找出《汉书·霍光传》,从头仔细阅读,当他读到“光不学无术,阉于大理”时,恍然大悟,自言自语地说:“此张公谓我矣!”当年霍光任过大司马、大将军要职,地位相当于宋朝的宰相,他辅佐汉朝立有大功,但是居功自傲,不好学习,不明事理,这与寇准有些相似。寇准读了《霍光传》,很快明白了张咏的用意。

张咏与寇准过去是至交,但如今寇准位居宰相,直接批评效果不一定好,而且传出去还会影响寇准的形象;说轻了,又不易引起其思想上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张咏的一句赠言“《霍光传》不可不读”,可以说是绝妙的。别看这仅仅是一句话,其实它能胜过千言万语。“不学无术”,这是常人难以接受的批评,更何况是当朝宰相,而张咏通过教读《霍光传》这个委婉的方式,就使寇准愉快地接受了自己的建议。正所谓:“借他书上言,传我心中事。”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不可能没有批评,但要学会巧妙地批评,让他人既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也理解你善意批评的意图,使他内心里对你心存感激。批评最好的方式就是暗示。

有一次,几个属鼠的男同学在期中考试中考了满分,挺得意,有点飘飘然。他们的班主任发现了,就对他们说:“怎么,得意了?你们知道得意意味着什么吗?请注意今天下午的班会。”那几个男学生猜想:糟了!在下午的班会上,等待他们的准是狂风暴雨!

可奇怪的是,在班会上,班主任的批评却妙趣横生,他说:“树林子要是大了,就什么鸟儿都有,自然,天下大了,就什么老鼠都有。我就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有只小老鼠外出旅游,恰好两个孩子在下兽棋,小老鼠就悄悄地看。它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就是,尽管兽棋中的老鼠可以被猫吃掉,被狼吃掉,被虎吃掉,却可以战胜大象。于是立刻认定,自己才是真正的百兽之王呢!这么一想,小老鼠就得意起来了,从此瞧不起猫,看不起狗,甚至拿狼开心。”讲到这里,班主任看了一眼那几个男同学的表情已经由得意洋洋转变为好奇。于是,班主任又讲下去。

“这天,小老鼠竟然大摇大摆地爬到大象的身上,恰好大象正在打瞌睡,懒得动,就抖了抖身子。小老鼠于是更加得意,它还趁着黑夜钻进了大象的鼻子。大象觉得鼻子痒痒,就打了个喷嚏,小老鼠立刻像出膛炮弹似的飞了出去。就这么飞呀飞呀飞,好半天才‘扑通’一声掉在臭水坑里!”

故事讲到这里,本来已经结束了。班主任趁机又说:“好,现在就请大家注意一下,‘臭’字的写法,是怎么写的呢?‘自’‘大’再加一点就是‘臭’。有趣的是,今年正好是鼠年,咱们班有不少属鼠的同学,那么,这些‘小老鼠’们会不会也掉到臭水坑里呢?我想不会,但必须有一个条件,这就是永不骄傲!”

说到这儿,这位班主任还特意看了看那几个男同学,那几个男同学当然明白,老师的批评全包含在那个有趣的故事中了!他们挺感激,并且很快改正了自己的缺点。在社交中,如果我们能够巧妙而间接指出别人的错误,要比直接说出口来得温和,且不会引起别人的强烈反感。那些对直接的批评会非常愤怒的人,间接地让他们去面对自己的错误,会有非常神奇的效果。

首因效应:巧妙利用第一印象俘获人心

【核心提示】第一印象作用强,持续时间长,相比以后得到的信息,第一印象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会更加明显。

【理论指导】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初次见面,彼此便留给別人深刻的印象,无论是你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在別人的心目中,都会留下烙印。这个烙印就是你的符号,也是你给他人的第一印象。

在与陌生人的交往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称为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过程,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

我们常说的“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一般指的就是第一印象,这里存在着首因效应的作用。

首因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首因效应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的积极作用,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美国总统林肯曾经接见了一个朋友推荐的人,但是林肯最后拒绝了这个才智过人的人才,理由是相貌不过关。在朋友愤怒地指责林肯不应该以貌取人的时候,说了这样的话:“任何人都无法为自己天生的面孔负责。”林肯却回应道:“一个人过了40岁,就应该为自己的面孔负责。”

据说哈佛教授经常给新生们讲述林肯这个以貌取人的故事,他们说:“我们暂且不管林肯以貌取人是否有其可圈可点之处,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忽视第一印象的巨大影响和作用,尤其在这个人才济济的时代,外表似乎越来越成为一个人能否给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重要衡量标准。”

哈佛心理学教授解释说,在与一个人初次会面时,我们会在45秒钟内产生第一印象。这一最初的印象对我们的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并且在我们的头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当不同的信息被排列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排在前面的信息。退一步说,即便人们对后面的信息保持同样的重视度,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通常,人们的习惯是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当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不一致时,就会否定后面的信息而服从前面的信息,使整体印象保持一致。

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一天,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不需要!”“那么记者呢?”“不需要!”“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佣”。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

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达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其极大的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工作。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印象相当重要。有时候,首因效应所带来的影响,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前程甚至命运。因为它主要体现在先入为主上,这种先入为主给人带来的第一印象是鲜明的、强烈的、过目难忘的。对方也最容易将你的首因效应存进他的大脑档案,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虽然我们也知道仅凭一次见面就给对方下结论为时过早,首因效应并不完全可靠,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差错,但是,绝大多数的人还是会下意识地跟着首因效应的感觉走。

在生活节奏较快的现代社会,很少有人会愿意花较多的时间去了解一个给他留下不好第一印象的人。因此,我们若想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别人的好感和认可,就应当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在日常交往中,我们要提醒自己,尤其是与别人初次交谈时,一定要注意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包括姿态、谈吐、表情、衣着打扮等。具体要注意以下两点:

1.要注重仪表风度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愿意同衣着干净整齐、举止落落大方的人接触和交往。与人见面交谈,要注意面带微笑,这样可以给人留下热情、善良、友好、诚挚的印象。注重仪表,至少让人看起来干净整洁。这样容易给人留下严谨、自爱、有修养的第一印象,尽管这种印象并不总是准确。我们却不能忽视第一印象的巨大作用,无论外在和内在,我们都应该格外注重。

2.要注意言谈举止

想要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好印象,还要做到言辞幽默、侃侃而谈、不卑不亢、举止优雅。言谈要恰到好处,使自己显得可爱可敬,同时还要尽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在对方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当然,在社交活动中,利用首因效应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只是一种暂时的行为,要想与对方有更深层次的交往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自己的修养和品格。

布朗定律:潜入对方大脑,言语真诚得人心

【核心提示】一定要找到对方心灵的那把锁,找到心锁就是沟通的良好开端,知道别人最在意什么,别人的意愿就会在你的把握之中。

【理论指导】

一个虔诚的修女为了拯救受难的人们只身来到印度,当她看到当地的人们因为贫困而衣衫褴褛甚至没有鞋子穿的时候,她决定自己也不穿鞋子,因为这样才能够更加挨近他们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以致后来戴安娜王妃听说了她的丰功伟绩之后来印度拜访她的时候,王妃因为自己穿了一双洁白的高跟鞋而感到无比羞愧……

后来中东发生了战争,这位修女孤身一人来到战场上,当作战的双方发现这位修女来到的时候,竟然不约而同地停止了攻击,等她把战区里的妇女和儿童都救了出来……在这位德高望重的修女去世的时候,印度举国上下都为她而悲痛,在她的灵柩经过的地方,没有人站在楼上,因为不愿意自己站得比她还高,而她遗体的双脚仍然是裸露的,向世人宣告她与那些贫苦的人们平起平坐。这位高尚的修女就是特蕾莎。

特蕾莎修女的真实故事告诉我们,找到心锁就是沟通的良好开端。知道别人在意什么,你就会知道别人的意愿。这就是沟通学中著名的布朗定律。布朗定律是美国职业培训专家史蒂文·布朗提出的。

布朗定律可以解决沟通中遇到的暂时性障碍。当一个人受到外界强大的不良刺激时,比如遭遇爱情、亲情、友情的失落,比如在工作、事业上碰到挫折等等……此时你会觉得他判若两人,表现反常,甚至有点奇怪。即便这个人曾经与你沟通得十分融洽,但是现在不同了,变得难说话,难沟通了。

当我们试图与对方沟通时,却因对方处于“绝缘”状态而导致失败。对方的思想显得乖僻,情绪非常不好,拒绝与外界交流。他甚至呆若木鸡、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任何人都无法访问他的心灵世界,不知他在想些什么。这时,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布朗定律,很多疙瘩都会迎刃而解。

一位30多岁的女人,在失业一年多后,终于找到一份在某高级珠宝店当售货员的工作,没想到刚上班就出现一件麻烦事。圣诞节的前一天,店里来了一位土里土气的年轻男子,他衣衫破旧,一脸的悲哀、狐疑,不时用贪婪的目光盯着那些高级首饰。

这时电话响了,女人只好先去接听电话,可她却一不小心把装戒指的碟子碰翻,6枚精美绝伦的金戒指落到地上,她慌忙捡起其中的5枚,但第六枚怎么也找不到。

这时,她看到那男子正向门口走去,顿时她醒悟了,戒指可能在他那儿。

当男子即将走出店门时,女人柔声叫道:“对不起,先生!”

“什么事?”他问,脸上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我先生和我都失业一年多了,我也是上个星期才找到这份工作。现在找份工作真不容易,是不是?”女人神色黯然地说。

男子长久地注视着她,终于,一丝腼腆的微笑浮现在他的脸上:“是的,正是这样。但我觉得你在这里工作会做得很好。”

说完,他向前一步,把手伸给她:“让我握握你的手,表示我真诚的祝福好吗?”

然后,他转过身,慢慢走向门口。女人目送着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外,转身走向柜台,把手中握着的第六枚戒指放回了原处。

故事中的女人不批评,不苛责,更没有咆哮,就成功地收回了男人偷拾的第六枚戒指。其奥妙就在于女人真诚的话语产生了撼人心魄的作用,真诚在此处胜过了任何技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用情感来凝铸语言,是一种最高境界的智慧。

在与人交往中,打开别人心锁的钥匙就是真诚。一个说话者如果感情不真切,是逃不过对方的眼睛的,同时也难以打动对方。很多著名政治家的交际之所以出色,主要在于他们特别注意培养自己说话、演讲的真切情感。

“二战”期间,年近70岁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对秘书口授反击法西斯战争动员的讲稿时,讲到激动之处,热泪盈眶。他的这一次演讲直指人心,极大地鼓舞了英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志。一次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在谈到“真诚”的时候,一个毕业生的话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他说:“一个说话者如果讲话华而不实,只追求华丽的辞藻,开出的只能是无果之花;缺乏真挚而热烈的情感,只是‘人工仿制’的感情,虽然能欺骗听众的耳朵,却永远骗不到听众的心。而说话者一旦讲话袒露情怀,敞开心扉,就会达到语调亲切、激情迸发、内容充实的效果,也就会字字吐深情,句句动心魄。”

如今,我们的社会充满了太多的虚假和浮躁,人们普遍存在着不信任的心理。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之一很可能是生活中“口是心非”的人太多了。有些人尽管表面上说得天花乱坠,而内心并非如此;表面上百依百顺,实际上则是我行我素;嘴里说着赞誉之词,而内心则是咒骂。

因此,要找到打开某人心锁的钥匙,是一个需要细心洞察、耐心寻找的过程,需要“由表及里”,根据一些现象逐步深入分析,最后找到根源;当然,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是交往中最基本的准则。

所以,做人就要做个真诚的人,言行一致的人。对待别人要诚实,不要两面三刀,在算计别人中度过一生,是很累、很痛苦的事。坦诚地做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别人,得到的不止是对方的信赖,还有机遇。

自己人效应:将对方拉进自己的战壕

【核心提示】与人沟通时,如果能熟练应用“自己人效应”,通过情感、地位、目的、经历等方面的相似之处,引起对方的共鸣,找到我们与对方心灵沟通的连接点,那么,我们的谈话将是成功的。

【理论指导】

生活中两个人初次见面,经常会询问籍贯、学业、工作之类的问题,有时候会惊喜地发现对方是自己的老乡或校友。这样,就可以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接下来,如果有什么事想要对方帮忙,也会比较容易了。

在这样的人际交往中,其实人们已经不知不觉地利用了“自己人效应”,就是让对方把自己当作他的“自己人”,使关系迅速拉近。

自己人效应,又叫作“亲和效应”,指的是在人际沟通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因相互之间存在某种共同或者近似之处,而感到彼此更易接近,而这种彼此接近,一般又会让交往对象萌生亲切感,并更加体谅。

在人际交往与认知中,人们常常存在一种倾向,也就是对自己比较亲近的对象会更乐意接近。如果双方关系良好,一方就更容易接受另一方的某些观点、立场,甚至对对方提出的为难的要求,也不太容易拒绝。

在人际沟通中,人与人之间会相互影响。这种影响有时是有意的,有时却是无意的,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有意”的影响,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苏联最受广大青年学子欢迎的演讲家加里宁被邀请到一个中学发表演讲。加里宁的演讲是这样开头的:

“亲爱的同学们,我也经历过像你们这样的学生时代,我深知作为一名在校学生的追求和梦想。我的想法跟你们现在的想法一样,就是能好好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不但是你、我的希望,也是家长的愿望,更是政府、社会以及老一辈人对你们的共同期望!”

加里宁在演讲的一开始就从自己的经历入手,坦言自己也经历过这样的学生时代,而且表示自己理解作为学生的心理感受,从而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让台下的学生感到亲切,激发认同感,从而产生共鸣。把听众拉进自己的战壕里,这样以来,听众便会对这个“自己人”所说的话更加信赖,也更容易接受。

用“自己人效应”激发共鸣要找到与听众心灵沟通的连接点,寻找出与听众心心相印的共鸣区,其实并不难。情感、地位、目的、经历等都能在听众中间产生“自己人效应”,引起听众的共鸣。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国做圣诞演说时曾这样讲道:“我今天虽然远离家庭和祖国,在这里过节,但我一点也没有异乡的感觉。我不知道,这是由于本人的母亲血统和你们相同,抑或是由于本人多年来在此所得的友谊……在美国的中心和最高权力的所在地,我根本不觉得自己是个外来者,我们的人民讲着共同的语言,有着同样的宗教信仰,还在很大程度上追求着同样的理想。我所能感觉到的是一种和谐的兄弟间亲密无间的气氛……”

不可否认,首相的“自己人策略”的确奏效了,他将听众拉进了自己的战壕,使他们与自己站在同一条战线,并轻松地“俘虏”了听众的心。丘吉尔从友谊、情感等角度导出了“我们”“本人的母亲血统和你们相同”“一种和谐的兄弟间亲密无间的气氛”,这样的讲话产生了异乎寻常的“自己人效应”,激发了听众强烈的共鸣,获得极大的成功。

利用“自己人效应”强化我们在对方心中的印象,就是要让对方确认我们是他的“自己人”。林肯引用过一句古老的格言说:“一滴蜜比一加仑胆汁能够捕到更多的苍蝇。人心也是如此,假如你要别人同意你的原则,就要先使他相信,你是他的忠实朋友即‘自己人’。用一滴蜜去赢得他的心,你就能使他走在理智的大道上。”

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促使对方产生“自己人”的认同感,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相互平等

要想得到他人的信任,首先要和对方缩短距离,与之平等相处。在保持相互平等时,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交往中的用语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某次公开谈话中,如果我们说“希望在座各位献计献策”,这就像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在命令大家,容易被人理解为对人不尊重。如果改说“我们一起商量”,就承认了大家具有平等的地位。

2.要对别人感兴趣

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曾说:“你要是真心地对别人感兴趣,两个月内你就能比一个光要别人对他感兴趣的人两年内所交的朋友还要多。”

纽约一家电话公司曾作过一项有趣的调查,结果发现在电话交谈中出现得最多的词竟是第一人称的“我”。这说明人们总有一种“想要让别人对我感兴趣”的心理趋向。因此,我们应该活学活用“自己人效应”,调整这一心理趋向在交谈中产生的影响,使之尽量对我们产生有利的影响。在交谈中,先要对别人感兴趣,然后才是让别人对我们感兴趣。

3.给人以可信感

在与人交谈时,必须让人感觉到我们的话说得中肯,这样才能增强信息传递的效力。这就要求我们在与人交谈时要说真话,保持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可信度。这一点看似简单,却是最难坚持的,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要坚持让自己言行一致,该说的话诚恳地说,不该说的话不要信口开河。

尼伦伯格定律:最成功的谈判是双赢或多赢

【核心提示】一场圆满的、成功的谈判,每一方都是胜利者。如果你总想自己得势,必然造成与他人势不两立的局面。

【理论指导】

现代社会,不管是商业活动,还是日常生活,谈判可谓无处不在。谈判不应该是零和博弈,而是双方不断寻求共同点,直至取得满意结果的过程。美国著名谈判学家尼伦伯格提出,成功的谈判,双方都应该是胜利者,其结果是双赢或多赢。这就是尼伦伯格定律。

双赢强调的是双方的利益兼顾,即所谓的“赢者不全赢,输者不全输”。双赢谈判是把谈判当作一个合作的过程,谈判的双方通常在利益与需求上存在一定的矛盾,需要通过谈判来化解矛盾,并尝试和对手像伙伴一样,共同去找到满足双方需要的方案,使双方的利益最大化,冲突更少、风险更小。当然,双赢或多赢的局面需要双方进行充分沟通。

有两个孩子去找邻居家的小朋友玩,这个小朋友的妈妈给了来家里玩的两个孩子一个橙子。这两个孩子开始讨论如何分这个橙子。两个人吵来吵去,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由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而另一个孩子选橙子。

结果,两个孩子按照商定的办法各自拿了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第一个孩子把半个橙子拿到家,把皮剥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果肉放到果汁机上打果汁喝。另一个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橙子皮留下来磨碎了,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尽管两个孩子各自拿到了看似公平的一半,然而,他们各自得到的东西却没有物尽其用。这就在于他们事先并未做好沟通,也就是两个孩子并没有申明各自利益所在。没有事先申明价值导致了双方盲目追求形式和立场上的公平,结果,双方各自的利益并未在谈判中达到最大化。

试想,如果两个孩子充分交流各自所需,或许会有多个方案和情况出现。比较理想的情况是:两个孩子想办法将皮和果肉分开,一个拿果肉去榨汁,另一个拿皮去做烤蛋糕。也许经过沟通后会出另外一种情况:有一个孩子既想要皮做蛋糕,又想喝橙子汁。想要整个橙子的孩子提议可以将其他的问题拿出来一块儿谈。他说:“如果把这个橙子全给我,你上次欠我的棒棒糖就不用还了。”其实,他的牙齿被蛀得一塌糊涂,父母上星期就不让他吃糖了。另一个孩子想想也许就答应了。他刚刚从父母那儿要了5块钱,准备买糖还债。这次他可以用这5块钱去打游戏,才不在乎这酸溜溜的橙子汁呢。

事实上,两个孩子的谈判思考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沟通,创造价值的过程。双方都在寻求对自己最大利益的方案的同时,也满足对方的最大利益的需要。其实,商务谈判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样。好的谈判者并不是一味固守立场,追求寸步不让,而是要与对方充分交流,从双方的最大利益出发,创造各种解决方案,用相对较小的让步来换得最大的利益,而对方也是遵循相同的原则来取得交换条件。在满足双方最大利益的基础上,如果还存在达成协议的障碍,那么就不妨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替对方着想,帮助其扫清达成协议的一切障碍。这样,最终的协议是不难达成的。

在谈判桌上,谈判双方通常都会竭尽全力维护自己的立场。例如,一位精明的卖主会把自己的产品功能讲得天花乱坠,以抬高产品的价格;而聪明的买主会鸡蛋里挑骨头,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产品的不足之处,从而将价格压低。双方都会讲出无数条理由来支持自己的报价,导致谈判陷入僵局。如果谈判没有陷入僵局,那么通常是一方作出了一定的让步,或双方经过漫长的多个回合的讨价还价,各自都进行了让步,从而达成一个中间价。

这种谈判方式,是一种典型的“立场争辩式谈判”。立场争辩式谈判的特点是,谈判每一方都在为自己的既定立场争辩,欲通过一系列的让步,最终达成协议。

必须正视的是,在商业活动中,如果大家都采取这样的谈判方式,往往会使谈判陷入一种误区。人们从实践中得到的教训是,这种谈判方式有时会导致谈判各方不欢而散,甚至还会破坏双方今后进一步的合作。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想让谈判达到双赢效果,那就要遵循以下原则:

1.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要知道人们在谈判中,不是为同样的东西而来的。不要认为对方想得到的东西,你就一定有所损失。你们要的不一定是同样的东西。糟糕的谈判对手试图强迫对方改变立场,而高明的谈判对手知道即使立场差别很大,双方的利益也可以是共同的,所以他们通过行动让对方改变立场,关注双方共同的利益。

2.从全局出发

谈判时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要把谈判局限在一个问题上。

3.忌贪婪

不要太过贪心,不要企图拿走谈判桌上的每一分钱。

4.不要过于斤斤计较

谈判时要较真,但不要太过分,不妨把一些东西放回到谈判桌上,比如给一些额外的优惠。

牢骚效应:牢骚宜疏不宜堵

【核心提示】慈悲地关照牢骚,不是采取压抑或逃避的态度,而是学会面对,并及时进行疏导和发泄,这会对工作和生活起到积极作用。

【理论指导】

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的梅约教授组织过一个“谈话试验”。具体做法就是专家们找工人个别谈话,而且规定在谈话过程中,专家要耐心倾听工人们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并做详细记录。与此同时,专家对工人的不满意见不准反驳和训斥。这一实验研究的周期是两年。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研究人员前前后后与工人谈话的总数达到了两万余次。

结果发现,这两年以来,工厂的产量大幅度提高了。经过研究,他们给出了原因:在这家工厂,长期以来工人对它的各个方面有诸多不满,但无处发泄。“谈话试验”使他们的这些不满都发泄出来了,从而感到心情舒畅,所以工作干劲高涨。这就是牢骚效应。

牢骚效应告诉我们,人有各种各样的愿望,但真正能达成的却为数不多。对那些未能实现的意愿和未能满足的情绪,千万不要压制,而是要进行疏导,使之发泄出来,这对人的身心发展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都非常有利。

在希尔顿21岁那年,父亲把一个旅店经理的职务交给了他,同时给他转让了部分股权。然而,在这段时期,父亲却经常干预他的工作,也许是父亲总觉得儿子还太年轻,事业尚未稳固,如果儿子一旦失误可能会给家族事业带来重大打击。而对希尔顿来说这是一件非常让人恼火的事,他觉得自己有职无权,处处受父亲的制约。

后来,当希尔顿日后有权任命他人时,总是慎重地选拔人才,但只要一下决定,就给予授权。这样,被选中的人也有机会证明自己是对还是错。事实上,在希尔顿的旅馆王国之中,许多高级职员都是从基层逐步提拔上来的。由于他们都有丰富的经验,所以经营管理非常出色。希尔顿对于提升的每一个人都十分信任,放手让他们在各自的工作中发挥聪明才智,大胆负责地工作。

如果下属中有人犯了错误,希尔顿常常单独把他们叫到办公室,先鼓励安慰一番,告诉他们干工作的人都难免会出错的。然后,他再帮他们客观地分析错误的原因,并一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希尔顿之所以对下属犯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是因为他认为,只要企业的高层领导,特别是总经理和董事会的决策是正确的,员工犯些小错误是不会影响大局的。如果一味地指责,反而会打击一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从根本上动摇企业的根基。希尔顿的处事原则,是使手下的全部管理人员都对他信赖、忠诚,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

牢骚效应实际上讲的是一个“堵”与“疏”的问题。这就像一个水池一样,当流通不畅,慢慢地就会堵住了,水从上边溢出来了。当流通顺畅时,杂质就随着水流走了,水池就不会堵了。不让职工发牢骚,职工的不满情绪无法发泄出来,就会导致:一是公司死气沉沉,如死水一潭,没有活力,形成无声的抗争;二是一旦爆发,就会矛盾激化,无缓冲期,搞不好闹成劳资双方两败俱伤。为此,建立公司的上下沟通机制,给员工发牢骚的机会,让员工把不满都发泄出来,其才会心情舒畅地投身到工作之中。其实,在日本,很多企业都非常注重为员工提供发泄自己情绪的渠道。松下公司就是如此。

在松下,所有分厂里都设有吸烟室,里面摆放着一个极像松下幸之助本人的人体模型,工人可以在这里用竹竿随意抽打“他”,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等他打够了,停手了,喇叭里会自动响起松下幸之助的声音,这是他本人给工人写的诗:“这不是幻觉,我们生在一个国家,心心相通,手挽着手,我们可以一起去求得和平,让日本繁荣幸福。干事情可以有分歧,但记住,日本人只有一个目标,即民族强盛、和睦。从今天起,这绝不再是幻觉!”当然,这还不够,松下说:“厂主自己还得努力工作,要使每个职工感觉到,我们的厂主工作真辛苦,我们理应帮助他!”

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使松下的员工自始至终都能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日本公司的这种做法被世界许多国家的企业借鉴。在美国的有些企业,有一种叫作Hop.Day(发泄日)的制度设定。就是在每个月专门划出一天给员工发泄不满。在这天,员工可以对公司同事和上级直抒胸臆,开玩笑、顶撞都是被允许的,领导不许就此迁怒于人。这种形式使下属平时积郁的不满情绪都能得到宣泄,从而大大缓解了他们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美国企业提供了一种给所有员工的更好的沟通机会,起到了调节气氛的作用。所以,牢骚效应本质上是一种沟通效应,只是这种沟通更多是在员工有挫折感时发生而已。能将一种消极的发泄变为积极的提供建议,显示了管理者的高人一筹。当然,无论是发泄还是提建议,其本质都是沟通。只要渠道通畅,就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在沟通过程中,要想更好地应用牢骚效应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建立好沟通的渠道,能让员工的牢骚很好地发泄出来,有时可以让管理人员听听员工的牢骚,但不可让管理人员的牢骚让员工知道。如果那样,会影响员工的士气。可以像松下公司那样,建立员工发泄室。

·要建立适合的制度,分清哪些牢骚是允许的、哪些是不被允许的。

·员工的牢骚宜疏不宜堵。公司里大多存在着正式和非正式的组织,而牢骚在非正式组织内传得比较快。一句真话经过多个人传后就可能变成假话,而牢骚经过多人的传播,就可能形成谣言。

·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要认真地分析牢骚的背景、产生原因,从而推动工作改进,建立和谐的工作环境。

鸟笼效应:要想不被别人反复提及,就得先行道破

【核心提示】在沟通中,如果我们不想被别人反复提及讨厌的话语,我们自己就得先行打破令人反感的话题。

【理论指导】

鸟笼效应是一个著名的心理现象,发现者是近代杰出的心理学家詹姆斯,其内容是:如果你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你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其含义是要想不被别人反复提及,就得先行道破。

鸟笼效应来源于一个有趣的故事:

1907年,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于哈佛大学退休了。闲来无事,他去好朋友物理学家卡尔森家走访。这天,两人开玩笑似地打了一个赌。

詹姆斯说:“老伙计,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的。”卡尔森笑着摇头:“我不信!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养一只鸟。”

没过几天,恰逢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他的礼物——一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笑纳了:“我只当它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然而从此以后,每逢有客人到访,看到卡尔森书桌上那个精致的、空荡荡的鸟笼,便会问:“教授,您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

卡尔森只好一次次耐心解释:“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态度虽然诚恳,客人的目光却分明是不信任的。

最后,出于无奈,卡尔森只好买了一只鸟。这就是詹姆斯著名的鸟笼效应。正如一个男孩送了女朋友一束花,女孩很高兴,特意让妈妈从家里带来一只水晶花瓶,结果为了不让这个花瓶空着,她的男朋友就必须隔几天就送花给她。当然这是鸟笼效应的一种甜蜜的体现。

鸟笼效应为什么会奏效呢?心理学家解释说,这是因为买一只鸟比解释为什么有一只空鸟笼要简便得多。即使没有人来问,或者不需要加以解释,鸟笼效应也会造成人的一种心理上的压力,使其主动去买来一只鸟与笼子相配。

其实,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当中,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在自己的心里先挂上一只“鸟笼”,再不由自主地往笼子里放“小鸟”,给自己制造一次又一次的麻烦。

以卡尔森为例,其实就算是没有客人来问,卡尔森长时间面对着空鸟笼心理上也会产生一种压力,精致漂亮的鸟笼弃之可惜,只有买鸟来养才能与之匹配,环境才能协调、才能和谐,才不致招来猜疑的询问和怪异的眼光。

应用在沟通过程中,鸟笼效应告诉人们,如果我们不想被别人反复提及讨厌的话语,我们自己就得先行打破令人反感的话题,否则你就只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南风法则:没有人能够拒绝温暖的力量

【核心提示】在与人打交道或者办事情的时候,用好的态度、温和的方式比用高傲相恃的生硬方式更容易提高办事的效率。在与人相处时,用友善体贴的方式会比强悍冷漠的方法更易俘获他人的心。

【理论指导】

南风法则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在风的家族中,北风和南风一直较劲,它们都觉得自己比对方厉害得多。有一天,北风和南风偶然相遇了,它们谁也不服谁,决定比试一下谁的威力更大。比赛的内容就是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谁就算赢了。

于是,它们一起来到道路上,找到一个行色匆匆的行人。北风先刮来一股凛冽的寒风,对着那个路人猛吹一阵寒风,想通过更大的风把人的衣服吹掉。寒风凛冽刺骨,冻得行人直跺脚,大骂这该死的北风。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比以前更紧了。北风只得精疲力竭地败下阵来。这时,只见南风徐徐吹动,顿时阳光和煦,行人似乎感觉到了温暖,不一会儿就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最终南风获得了胜利。

这就是南风法则的由来。南风法则启示人们:温暖胜于严寒,引导胜于压迫,最有威力的武器,往往是爱与关怀。生活中,我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要特别注意方法。北风和南风都想使行人脱掉大衣,但方法不一样,结果也大相径庭。

现实中,有些领导者忽略了爱的力量,常常用冷漠的眼神和冰冷的言语紧紧地把自己包裹起来。实际上,比严厉更有力的“武器”是爱、关心和尊重,也就是让他人感到温暖。

因此,我们在与人打交道或者办事情的时候,用好的态度、温和的方式比用高傲相恃的生硬方式更容易提高效率。在与人相处时,用友善体贴的方式会比强悍冷漠的方法更易俘获他人的心。

被人誉为“黑珍珠”的球王贝利,是足球史上享有盛名的天才。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足球天赋,并且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有一次,小贝利参加了一场激烈的足球赛。赛后,伙伴们都累得腰酸腿疼,有几位小球员点上了香烟,说是能够解除疲劳。小贝利见状,也要了一支。他忘我地抽着烟,看着淡淡的烟雾从嘴里吐出来,觉得自己很潇洒、很时尚。不巧的是,这一幕被前来看望他的父亲看到了。

晚上,小贝利的父亲坐在椅子上询问他:“你今天抽烟了?”

“抽了。”小贝利红着脸,低下了头,准备接受父亲的训斥。

但是,父亲并没有这么做。他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在屋子里来回走了好半天,才开口说话:“孩子,你踢球有几分天赋,如果你好好坚持下去,将来或许会有点儿出息。但是,你应该明白做一名足球运动员的前提是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可今天你抽烟了。也许你会说,我只是第一次,我只抽了一根,以后不再抽了。但你应该明白,有了第一次便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每次你都会想,仅仅一根,不会有什么大碍的。但天长日久,你会渐渐上瘾,你的身体就会变差,而你最喜欢的足球可能会因此渐渐地离你远去。”

说到这里,父亲问小贝利:“你是愿意在烟雾中损害身体,还是愿意做个有出息的足球运动员呢?你已经懂事了,自己做选择吧。”说着,父亲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沓钞票,递给小贝利,说道:“如果不愿意做个有出息的运动员,执意要抽的话,这些钱就给你买烟用吧!”说完,父亲走了出去。

小贝利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仔细回味着父亲那动情入理的话语,不由得伤心地哭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止住哭,拿起钞票,来到了父亲的面前。

“爸爸,我再也不抽烟了,我一定要做个有出息的运动员。”从此,贝利训练更加刻苦,终于成为一代球王。

从贝利的这则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入情入理的沟通要比大发雷霆的训斥管用得多。情感,是进入别人内心,拉近双方距离的最有利武器。因此,凡是有沟通的地方就有情感发挥的余地。只要懂得这个道理,情感就会在你人际沟通中助你一臂之力,让你轻易地征服对方。

用情感动对方,用心温暖对方,这无疑是人们获得他人认可的最佳方式。通过南风法则,人们进一步地体会到“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真正意义,也告诉人们在与他人的接触过程中,应该多用关心、爱护、尊重、赞美等积极情绪感动对方,让对方感到你是从内心深处关心他,这样能将彼此的感情拉得更近、更亲,也更易得到他人同样的关心和爱护。

韦奇定律:不要让闲话动摇了你的信念

【核心提示】不要让闲话动摇了你的信念。一旦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就要一直走下去,如果觉得那就是自己想要的,就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努力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理论指导】

你或许很有主见,可如果有十个朋友的看法和你相反,恐怕你很难做到不动摇,这就是韦奇定律。提出这个定律的是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的经济学家伊渥·韦奇。现实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但是这种看法和想法很可能会因为别人的怂恿而发生改变。

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助于更全面地掌握信息、更深入地分析问题,以最小的偏差做出正确的决定;然而过多地听取别人的观点,往往导致自己思维混乱、莫衷一是,难以坚持自己的选择。这看起来是一个可笑的悖论,但确实我们经常走进这样的怪圈。

魏国太子与大夫庞恭一同作为人质,定在某天启程前往赵国首都邯郸。庞恭知道魏王身边有许多小人,担心自己不在时,这些小人会在魏王面前挑拨是非。因此,临行之前,庞恭向魏王提出了一个问题。

他说:“要是有一个人对您说,他看到闹市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有一只老虎,君王信吗?”

魏王说:“我当然不信。”

庞恭又问:“要是有两个人这样对您说呢?”

魏王说:“那我也不相信。”

庞恭随后又追问一句:“要是有三个人都说亲眼看到了闹市有老虎,您是否还不信?”

魏王回答:“既然有这么多人都说看到了老虎,那就肯定确有其事,因此我不能不信。”

听了这话之后,庞恭深有感触地说:“果然如我所料,问题就在这里!其实,人人皆知,一只老虎是绝对不敢闯入闹市中的。现在君王不顾及情理、不深入调查,只听三人说虎就肯定有虎,那等我到了比闹市还远的邯郸,您如果听到三个或者更多讨厌我的人说我的坏话,岂非要断言我是坏人吗?临行前,我向您说出这一点疑虑,希望您千万别轻信人言。”

魏王知道庞恭的忠诚,当时认为他多虑了,自己如此信任他,怎会相信他人的胡言乱语呢?但是,事实并非如魏王所想的那样,庞恭走了以后,一些平日憎恨他的人就开始在魏王面前说他的坏话。久而久之,魏王就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了,于是就听信了那些谗言。

后来,当庞恭从邯郸回到魏国之后,魏王就再也不愿召见他了。

由此可见,妖言惑众,流言飞语多了,的确足以毁掉一个人。随声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会被说成黑的,真是叫作“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所以我们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分析,不要人云亦云,被假象所蒙蔽。

不管是别人恶意的中伤还是好意的劝诫,对我们的生活来说可能都是一种阻碍,一不小心就把我们的生活导向了别的方向。当我们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管是谁,也不管有多少人觉得不妥劝你的时候,你一定要坚定信心,并且做好实际的调查,坚定自己正确的信念和希望。

韦奇定律告诉我们,即使我们已经有了主见,但如果受到大多数人的质疑,恐怕就会动摇乃至放弃。但许多伟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比别人看得更高、想得更远,更坚定地忠于自己所做出的选择。

兵乓球定律:积极与对方形成互动

【核心提示】一个好的交流者必定是一个好的提问者,就像打乒乓球一样,球打出去的同时还能让对方打回来,这样一来一往,才真正算得上是成功的交流。

【理论指导】

成功的沟通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如果只有一个人说话,永远都称不上是交流,更谈不上是有意义的沟通。有效地互动,你一言我一语才是交谈成功的前提。

可以这样说,一个好的交流者必定是一个好的提问者,就像打乒乓球一样,你在把球打出去的同时还能让对方打回来,这样一来一往,才能够真正算得上是成功的交流。这就是乒乓球定律。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想有效地与对方互动,就要做一个会问问题、能打开别人话匣子的交流者。如果你既想让别人开口,又想让自己掌握和控制谈话,那么就要学会提问。有效的提问可以促进交谈,使双方的表达更加顺畅。一个得体恰当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对方积极的回应和愉悦的情绪。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并不懂得如何提问。我们不妨来看看下面案例:

小露生了孩子后就做了全职太太,一心一意在家里照顾孩子。孩子几乎占据了她的全部精力。直到丈夫向她提出抗议,说她不关心自己,小露才意识到自己忽视了丈夫的感受。

于是,为了表示对丈夫的关心,每天丈夫下班回来,她都会关切地问一句:“今天怎么样啊?”

丈夫也只是冷淡地回应一句:“还行。”

接下来,两个人似乎都失去了表达的欲望。

在这个案例中,小露的问题太宽泛了,丈夫似乎只能简单回答,两个人没有形成有效的互动。而且,“今天怎么样”这样的问题听上去就像是随口问问,不是真的想了解什么情况,所以回答也往往是套话、敷衍。每天都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丈夫一定会感到厌烦。

其实,小露可以读读报纸,看看新闻,然后在丈夫休息的时候就他比较熟悉的话题提出一些具体和开放式的问题。采取这个方案之后,小露就不会向丈夫提出诸如“怎么样”之类的问题,而是和丈夫聊起他喜欢的话题,这样,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便能形成很好的互动,心情自然非常开心,夫妻感情也将更加融洽。

交流要掌握分寸和技巧,不合时宜的提问会引起对方的厌烦;不合适的问题也会招致别人的反感。一个好的交流者必定是一个好的提问者,根据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提问的几个注意点:

1.提问要具体

面对具体的提问,对方有话可说。太抽象的提问让人无从回答,不知从哪里说起,甚至会产生反感的情绪,正如“今天怎么样”之类的问题。所以,提问要具体,不要宽泛,要让对方用更多的语言来回答。

2.不要带有引导性

如果是一个引导性的提问,会让别人除了顺从别无选择。例如:“每天晚上看两个小时电视就够了,你说呢?”“已经很晚了,你就不要出去了,怎么样?”这样的问题对对方似乎是一种命令,只能同意,而不是征求对方的意见,对方自然不想发表观点。

3.不要加入个人意见

提问时事先不要加个人意见,尤其是否定意见。当别人还没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时候,你首先就表示了不赞同。这样一来,就阻断了对方原本可能想和你进行的讨论——既然你不同意,那就没有再讨论的必要了。对方会感到不愉快,没有表达的机会。

如果你能在生活中注意这几点,就不会因为不恰当的提问而引起别人的反感了。提问是我们交流中的重要的一个部分,在提问中游刃有余,才能更自如地交往!

权威效应:利用权威赋予你的权力

【核心提示】“人微言轻、人贵言重”,权威是说服他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理论指导】

美国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们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说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试验中这位化学家煞有其事地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由于这位权威的心理学家的语言暗示而让多数学生都认为它有气味。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都有一种“安全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思想、行为和语言往往是正确的,服从他们会使自己有一种安全感,增加不出错的“保险系数”。与此同时,人们还有一种“认可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会要求相一致,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会得到各方面的认可。因此,这两种心理就诞生了权威效应。

权威效应,又称为权威暗示效应,是指一个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么他所说的话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让他们相信其正确性,使吹毛求疵或别有所求之人打消原有的念头。

在现实生活中,利用“权威效应”的例子很多:做广告时请权威人物赞誉某种产品,在辩论说理时引用权威人物的话作为论据等等。

在人际交往中,利用“权威效应”,还能够达到引导或改变对方的态度和行为的目的。

南朝的刘勰写出《文心雕龙》后无人重视,他请当时的大文学家沈约审阅,沈约不予理睬。后来他装扮成卖书人,将作品送给沈约。沈约阅后评价极高,于是《文心雕龙》成为中国文学评论的经典名著了。

在说服别人的时候,也可以抬出权威来加强自己说话的力度,这就是权威说服法。有些推销人员在卖保险的时候,他们喜欢提到权威人士。他们说:“你们工厂的经理也买我们的人寿保险。”大家会说:“噢,我们公司的经理那么精明能干,他们都买你们的保险,看来你们的保险是不错,买吧。”他没有经过很深的判断,就这么做了。这就是利用了权威的心理。

举世闻名的航海家麦哲伦正是因为得到了西班牙国王卡洛尔罗斯的大力支持,才完成了环球航海的壮举,从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改变了人们一直以来天圆地方的观念。麦哲伦是怎样说服国王赞助并支持自己的航海事业的呢?原来,麦哲伦请了著名地理学家路易·帕雷伊洛和自己一块儿去劝说国王。

那个时候,因为哥伦布航海成功的影响,很多骗子都觉得有机可乘,于是就都想打着航海的招牌,来骗取皇室的信任,从而骗取金钱,因此国王对一般的所谓航海家都持怀疑态度。但和麦哲伦同行的帕雷伊洛却久负盛名,是人们公认的地理学界的权威,国王不但尊重他,而且非常信任他。

帕雷伊洛给国王历数了麦哲伦环球航海的必要性与各种好处,让国王心悦诚服地支持麦哲伦的航海计划。正是因为相信权威的地理学家,国王才相信了麦哲伦,正是因为权威的作用,才促成了这一举世闻名的成就。

事实上,在麦哲伦的环球航海结束之后,人们发现,那时帕雷伊洛对世界地理的某些认识是不全面甚至是错的,得出的某些计算结果也与事实有偏差。不过,这一切都无关紧要,国王正是因为权威暗示效应——认为专家的观点不会错——从而阴差阳错地成就了麦哲伦环绕地球航行的伟大成功。

看来,在劝说他人支持自己的行动与观点时,恰当地利用权威效应,不仅可以节省很多精力,还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但是权威效应有好有坏。消极的权威效应是以权威人士的名望来吓人、压人,是“拉大旗,做虎皮”,这是我们要坚决抵制的。

因此,生活中面对他人的言语和行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和主张,只要不过度迷信权威,也就不至于把蒸馏水“闻”出味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