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红楼梦
22664800000007

第7章 探宝钗初识金玉缘

宝玉听说宝钗病了,趁着一天有空,赶去梨香院探望。他先进薛姨妈屋里请安,薛姨妈一把拉住,揽入怀中说:“我的儿!这么冷的天,难为你还想着来!快上炕来坐着吧。”又命人沏滚滚的茶来。宝玉问:“姐姐可好多了?”薛姨妈道:“她在里屋,你去瞧瞧。我收拾收拾,就进来和你说话儿。”宝玉听了,连忙来到里屋。刚一进屋,就见宝钗正坐在炕上做针线,头上挽着黑漆油光的发髻,身上穿着蜜合色半新不旧的棉袄,看上去不觉得奢华,只觉得淡雅。

宝玉忙问:“姐姐可全好了?”宝钗抬头,见是宝玉,含笑答道:“已经大好了,多谢挂念着。”又命丫鬟莺儿斟上茶来,一面问老太太、姨娘安,问别的姐妹好,一面看着宝玉头上戴着累丝嵌宝紫金冠,脖子上挂着那一块出生时衔下来的宝玉。宝钗笑着说:“常听人提起你这块玉,却从没细细看过,我今儿倒要好好儿瞧瞧。”说着就凑到跟前。宝玉忙从颈上摘了下来,递在宝钗手里。宝钗托在掌上细看,只见它大如雀卵,灿若明霞。正面横写两行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翻过背面来又是三行字: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宝钗看完,小声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刚念了两遍,只听莺儿嘻嘻笑着说:“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是一对儿。”宝玉听了,忙问:姐姐项圈上也有八个字?让我也看看。”宝钗说:“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两句吉利话,不然,沉甸甸的,带着有什么趣儿!”说着,解开了排扣,取出项圈。宝玉看那项圈上的锁,果然每面都有四个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念了两遍,说:“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儿。”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说必须刻在金器上……”宝钗不等她把话说完,就催她去倒茶。

宝玉和宝钗并肩坐着,闻见一阵阵幽香,就问宝钗熏的什么香。宝钗说:“我最怕熏香了。想来是我早起吃了冷香丸的香气。”宝玉笑说:“什么冷香丸,这么好闻?好姐姐,也赏我一丸尝尝吧。”宝钗笑道:“又混闹了。一个药也是混吃的?”

一句话没说完,忽然听见外面有人说:“林姑娘来了。”话还未落,黛玉已从外面款款地走进来,一见宝玉,便笑道:“哎哟,我来得不巧了!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听了,很是纳闷,说:“这话怎么讲?”黛玉笑道:“姐姐是聪明人,怎么连这个都看不透?要来都来,要不来都不来,这样岂不是太热闹或太冷清了?倒不如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

这时薛姨妈已摆好了几样精致茶果和自家做的鹅掌请他们吃。宝玉兴致很高,忙说道:“这个须得就酒才好。”薛姨妈听了,便让人取来上等的酒,又叫人用热水温温。宝玉却说:“不必烫了,我专爱吃冷酒。”薛姨妈忙说:“这可使不得!”宝钗也劝道:“宝兄弟,亏你念了这么多杂书,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着吃下去,发散得就快;如冷着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五脏要受害的。往后别再吃冷酒了。”宝玉听这话很有道理,便放下冷酒,让人去热。

林黛玉在旁边看着,什么话也没说。可巧,小丫鬟雪雁给黛玉送小手炉来,黛玉便问她:“谁叫你送的?难为她费心,哪里就冷死我了?”雪雁回答道:“是紫鹃姐姐叫我送的。”黛玉一面接了,一面笑着说:“也亏你倒听她的话,我平时和你说的,你全当耳旁风;怎么她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灵!”宝玉听了,知道是黛玉借此奚落自己,无言以对,只得嘻嘻一笑了事。宝钗也知道黛玉是如此惯了的,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有薛姨妈不知内情,说:“哎哟哟,你这个丫头,她们挂念着你还不好?”黛玉笑道:“姨妈不知道。幸亏是姨妈这里,要是在别人家,那不叫人家恼吗?难道人家家里连个手炉也没有?人家不说是丫头们太小心,还只当我素日是这么轻狂惯了的。”薛姨妈道:“你是个多心的,我就没有想这么多。”

众人又说笑了一阵,黛玉问宝玉:“你走不走?”宝玉撑开眼皮说:“你要走,我和你一起走。”

这时,小丫头忙捧过斗笠来,宝玉把头略低一低,叫她戴上。那丫头便将这大红猩猩毡斗笠一抖,才往宝玉头上一合,宝玉便叫:“罢了!罢了!好个蠢东西,你也到底轻些!难道没见别人戴过?我自己来吧。”黛玉站在炕沿上道:“过来,我给你戴吧。”宝玉连忙上前。黛玉用手轻轻笼住束发冠,将笠沿掖在抹额之上,把那一颗核桃大的绛绒簪缨扶起,颤巍巍露在笠外。她端详了一会儿,说道:“好了,披上斗篷吧。”两人这才跟薛姨妈道了别,一起回到贾母房中。

日积月累

近义词:挂念——记挂 反义词:热闹——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