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曾国藩全书
22668400000006

第6章 刚柔

圣贤者,各有自立自强之道

【原文】

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

【译文】

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没有人不是从自立自强而走向成功的,即使是圣人先贤,也各自有各自自立自强的方法。

【解读】

自古成大事者,家世、学识、为人处世或有所不同,但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立自强。自立自强乃人之根本,从前对于这两个词的解读都过于抽象,而其真正意思,则是指独立的人格和坚定的价值观。曾国藩认为“圣贤者,各有自立自强之道”,其实就是指他们拥有独立的人格和坚定的价值观。

一个人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独立的人格尤为重要,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的人也许可以显贵一时,却不能长久地为人所尊敬、信任。人格像是人的脊柱,支撑着人的整个身体,若没有这根脊柱,就像瘫痪在床的病人,不能替自己做主,而一个人若是不能替自己做主,也就丧失了独立的人格。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虽然隐归田园,但却备受后人的尊崇,这一方面是源于他过人的文采,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人格。汉武帝时期的苏武,也是因其威武不能屈的人格,而赢得他人的尊重,苏武牧羊的故事因此流传至今。

公元前100年,匈奴派使者来向汉武帝求和,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本想出兵攻打匈奴的汉武帝为了回应匈奴的善意,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没想到匈奴单于却出尔反尔,将苏武关押起来,逼迫他投降,但百般劝说之后,苏武不为之所动。单于无奈,只得把苏武囚禁起来,不给他吃喝。天下雪,苏武便窝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

匈奴见状,认为苏武有神灵护佑,更不敢动他一根汗毛,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贝加尔湖)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许诺他只要公羊产下小羊,便放苏武返回大汉。

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挖取野鼠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苏武因为其独立的人格而受到人们的尊敬,与此同时,苏武之所以能守节十九年也是因为其坚定地价值观,正是这种坚定的价值观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和希望。一个人在拥有独立的人格的同时,坚定的价值观也想得尤为重要,坚持自己觉得对的,不管他人威逼利诱,都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在赢得他人尊重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宏图伟业。

成大事者,独立的人格、正确而坚定的价值观缺一不可。独立的人格是成大事的基础,拥有独立的人格,可以为自己的事情做主而不是摇摆不定随波逐流,这样的人才会赢得他人的追随和信赖。但是,一个人格独立的人,缺少了坚定的信念,遇到困难就退缩不前,最终也难成大事。真正能赢得他人尊重和追随的,自立自强兼而有之,也就具备了成大事的重要因素。

独立不惧,确乎不拔

【原文】

从古帝王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

【译文】

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都各有各的自立自强之法,所以能够独立自主,毫不畏惧,坚定不移。

【解读】

自立自强是成大事者共同的特点,但自立自强的方式却多种多样,曾国藩这里所说的“独立不惧,确乎不拔”,即是其中之一,说简单点这种不惧是一种倔强。

这里的倔强不是顽固的意思。若只是单纯的执着于某事,脑海中却对执着之事毫无概念,鲁莽行事而又用尽蛮力,那只能算是执拗、顽固,并非倔强;倔强是一种专注,对于所坚持之事,即使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心中也有一种信念,然后按计划一步步的推进,心无旁骛,不论他人如何评价,都坚持到底。

曾国藩说:“功业文章,皆须由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而他说的“独立不惧,确乎不拔”,正是指倔强。曾国藩认为,拥有倔强与否是一个人能不能成事的关键,柔弱委靡是要不得的。

在曾国藩奉命对抗太平天国起义军之时,屡次失利。幕僚给曾国藩起草一个报告,说湘军最近打仗屡战屡败,但是他改了一下说是屡败屡战,只是顺序的调换,但意义却完全不同,表现出曾国藩“独立不惧、确乎不拔”的倔强性格,面对失败越挫越勇,绝不服输。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确实是曾国藩的湘军与太平军作战的实情,太平军虽没有正规化的训练,也没有西方列强那样的坚船利炮,但长期被压迫的愤怒爆发出的强大力量使他们拥有了是不可当的冲击力,他们简陋的武器、陈旧的战术、笨拙的办法,一次次打败了清政府派来的正规军,以惊人的推进速度占领了南京,并建起了与北京的朝廷分庭抗礼的太平天国政权。面对这样的对手,曾国藩不能不屡战屡败。但也正是因为曾国藩有着屡败屡战的韧劲,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虽然曾国藩在对抗太平军的过程中引起了诸多非议,但他的精神是值得重视的。曾国藩不是常胜将军,湘军也不是所向无敌的常胜之师,在与太平军的对垒中,他们打了许多败仗,有时甚至是惨败。但正是这支临时武装和训练出来的力量,这支打了许多败仗的杂牌军,最终战胜了强大的太平军。

曾国藩能成为最后的胜者,正是在于他倔强的性格。狭路相逢,英勇者胜;逆境困顿,坚忍者成。如果一遇到挫折就退缩不前,这样的人很难有所成就。倔强人内在的气,虽然看不到,却可以感觉得到,拥有这种气的人,做事胸有成竹,专心致志不受外界的干扰。曾国藩认可这种气,同时也要指出,倔强并不意味着单纯的刚强,而是刚柔相济,不是逞一时的英雄,而是可以为了自己长远的目标作一时的让步。在自己的能力不足、机会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谦恭地对人,可以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无能,但是心中不可没有倔强之气,否则就永远也站不起来了。

刚柔互用,不可偏废

【原文】

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译文】

太过清高的人反而容易显得柔弱,只有志趣高坚的人,才能化柔为刚。太过清高会显得为人刻薄,只有襟怀宽广的人,才能把这种刻薄化成一种厚实。

【解读】

中国自古有句话叫作“百炼钢敌不过绕指柔”,若想成功的达到什么目标,一定要学会刚柔并济。这就好比拳术中所说的“刚能胜柔,如刀断肉,筋骨齐开;柔能胜刚,小可制大”。所以我们无论面对什么阻碍,都要仔细分析区别对待,遇柔刚治,遇刚柔克,这样才能立身。

曾国藩曾经说,“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简单到一目了然,就显得柔弱。只有志向高远坚定才能够使自己变得刚强,唯有学会容忍才能够发展。总的来讲就是一个人要做到内方外圆,刚柔并济才能够更好的生存。

刚柔并济是曾国藩的人生哲学之中重要的一点,这一点也是他一生总结的心得。早年曾国藩只是个血气方刚的少年,以为人生如果不懂得刚,就无法自立。于是他为官之时,常与名胜权贵一争高下,虽从不畏惧敌人,但也因此站在了舆论风暴的中心,处处遭排挤。

几经挫折之后,在官场摸爬滚打数年后的曾国藩终于意识到了柔的重要性,一味求刚,虽然自立却无法自强。最后,成为官场楷模之后的曾国藩得出了“立身之道,内刚外柔”的论断。

“内刚”指的是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个无论什么状况都支撑自己的力量。“外柔”指减少遇到的阻力,不露锋芒,自然也不会引来别人妒忌,省去了很多烦恼。无论为官或是为人,我们常见弱者好逞强施威,而强者反倒装龟扮弱。其实低调做人,“扮猪吃老虎”才是强者采用之计,用之于谋求生存和伺机攻击。

除了曾国藩,中国历史上深谙刚柔并济,以柔克刚、以钢制柔道理的人比比皆是。三国时期的郭淮就是利用以柔克刚的方法,不仅减免自己的罪,还因此升官发财。

三国时,魏文帝登基,群臣前来祝贺,独郭淮迟到。文帝板着面孔问他:“大禹招集诸侯于涂山,防风氏晚去被处死刑。今天大喜大庆,你到现在才来,是何居心!”

大殿里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文帝明摆着要杀人了。郭淮知道自己的每一句话都生死攸关,便字斟句酌地说:“大家也都知道,五帝将教化放在首位,以道德教导人民,夏朝以后政治衰败,所以才用以刑罚。我和各位大臣都处盛世,所以我知道我不会像防风氏那样遭到不测。”听了这番话,文帝不禁转怒为喜,提升其为雍州刺史,迁征西将军。

郭淮的话语不单为自己找到了逃生之路,更是在为文帝歌功颂德。虽然作为一位臣子,他的话语比起盛怒之下的皇帝,是柔弱的。但是正是这几句话化解了文帝的怒气,让文帝听得心里舒服。

生而为人,固然需要刚强,如若一味刚直不屈,猛攻猛打,就有可能碰钉子,甚至会遭不测。人的生活环境,有时候是无法选择的,在危险、尴尬的环境中,头脑一定要灵活,遇事该方则方,不该方时就要圆熟一些,尤其在遇到将要对己不利的形势时,应将刚直不阿和委曲求全结合起来,先将自己置于有利地位,再伺机反击。站在柔与刚的边缘,俯首拾起,以心糅合,铸就一个刚柔并济的精彩人生。

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原文】

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译文】

近年来体会到天地万物生存的道理,那就是一刚一柔相互作用,不可以偏执于某一方而荒废另一方,太柔软了,则容易委靡不振,太刚强了,则容易折断。

【解读】

我们常说以柔克刚,指的是用柔软去克制刚强,从而取得胜利,这是道家的智慧。所谓的柔,不是一种单纯的圆滑,也并非对不公平的缄默无声,更不是指那种奴颜媚骨、阿谀奉承。柔,应该是一种策略,一种智慧,一种韧劲。刚则代表了强硬、不知变通、坚毅等诸多因素。刚柔相济是刚与柔之间的结合,是刚中含柔,柔中见刚。只有把刚柔的力度拿捏到好处,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相传,孔子曾带弟子去向老子请教。孔子见到老子,恭恭敬敬地行过礼,垂手站在一旁。老子上了年纪,正在闭目静养,听到响动,抬起眼皮望了望。

孔子忙请安道:“弟子孔丘前来候教。”

半晌,老子张开嘴,用手指着自己的嘴问:“你看我的牙怎么样了?”

孔子说:“全掉了。”

老子又问:“那我的舌头呢?”

孔子回答说:“还好好的。”

然后,老子又合上眼皮,重新静养起来。孔子沉思片刻,悄悄地招呼弟子,吩咐他们套车回家了。

半路上,一个弟子耐不住心中的困惑,便问:“老师不是来求教的吗?怎么不见您提问,就这般匆忙地往回赶呢?”

孔子看着提问的弟子笑了笑,说:“其实他已经告诉了我们很多,只是你们没有领会罢了。他说,牙齿是刚强的,却又是柔弱的;舌头是柔弱的,却又是刚强的。看起来刚强的牙齿,敌不过柔弱的舌头。这不是教给我了吗?”

孔子从老子那里学来的,其实是非常朴素的辩证法。强和弱,刚与柔,本来是一对矛盾体,并无高下之分,但是老子从自然万物中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观点。在他那里,柔弱胜于刚强。他从生命的演进来推测:“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他在对水的观察中得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他还说过:“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认为,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往往能战胜最坚强的东西。比如说水,水是善于利万物而不相争的,它乐于往人们所不齿的低处走,却能无坚不摧,因为它不争,所以没有忧患。因而老子说,水最合于道。水的凝聚力极强,一旦融为一体,就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朝着共同的方向义无反顾地前进,故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慨叹。水至柔,却柔而有骨,信念执着,追求不懈,令人肃然起敬。老子认为水是柔弱胜刚强的典范,但其实水本身有其刚强的一面,用刚柔相济来形容水应该更为恰当。

曾国藩在官场经历了种种挫折之后,悟出了为人处事要刚柔相济的道理:当刚则刚,该柔则柔,刚柔相济才能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游刃有余。在他早年的为官生涯里,曾国藩刚柔的问题想得并不透彻,常常意气用事,结果是得罪他人,难以成事。

当时曾国藩想不通,为什么自己正直行事却不容于官场。后来,在经过了苦苦思索后,曾国藩悟出了“大柔非柔,至刚无刚”的真谛,能克刚之柔,比刚更刚。他在给弟弟的信中说:“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

曾国藩这时已经意识到,树木刚强则容易受到摧折,太柔弱就会容易倒下。当初在长沙办团练军,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好刚柔的分寸,以刚制刚,结果不容于长沙官场。为人处世也是如此,刚柔相济才是自立自强的根本。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刚柔并用,以圆融为做人的基本原则。凡事不能太急躁过分,遇到强硬的对手,以柔克之。柔是实现刚的手段,刚是柔所要达到的目的,以柔克刚,就是这个道理。而不宜像曾国藩早年那样以硬碰硬,这样往往会造成两败俱伤。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客观情况审时度势,刚柔互用,把握好处理事物的尺度,机变灵活地处事,这样才能让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游刃有余,在复杂多变的境地中立于不败之地。

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

【原文】

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

【译文】

刚强不是所谓的暴躁虐待,而是强硬矫健。

【解读】

曾国藩认为刚强不是暴躁虐待,而是一种强硬刚正的态度。暴躁虐待、气焰嚣张会使别人顺从,但这种顺从不过是表面功夫,敢怒而不敢言不等于心服口服。曾国藩认为这样的刚是不可取的,能成大事者的刚,是一种刚正不阿的气势,让人打心底里敬畏。不论是带兵打仗还是外交国事,有了这种风范,别人会俯首称臣,也就不会受到他人嗤之以鼻。若是让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带兵打仗,无论胜败,在气势上就先输了一截。

曾国藩所说的刚也并非傻大胆,虽然刚强,但胸中无物,鲁莽行事。做起事来横冲直撞不计后果则会使事态走向另一个极端。刚而莽撞,被称为莽夫,刚而睿智,则是豪杰,二者有很大的区别。曾国藩认为,真正的刚强是强硬矫健,凌威不惧,急中生智。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就是曾国藩所说的刚强的最好范例。

战国时候,赵王拥有和氏璧的消息传到秦王的耳朵里。这和氏璧不是普通的玉石,而是楚国原先丢失的一块名贵宝玉。秦王为了得到这稀世珍宝便派使者到赵王处商谈,说赵王只要愿意交出和氏璧,秦王可以用十五座城池来换。

赵王听完后,心里一番思忖,他知道秦王表面上是做交换的,实质上是要定了和氏璧。如果赵王不给,秦王会出兵,如果赵王给了,秦王会出尔反尔。如此想来,赵王心头一阵烦乱,便找来群臣商量对策。

蔺相如左右权衡后,请求赵王让自己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并许诺如果得不到秦王说的十五座城池,一定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听后,虽然觉得此行危险重重,但想到蔺相如向来勇敢、机智,便同意了。

到达秦国后,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蔺相如。当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后,秦王爱不释手,还让大臣们一一传看。丝毫不见有谈论以城换玉的打算。

蔺相如见状,脑筋一动,说:“和氏璧虽好,但却有一个小瑕疵,请允许微臣指给秦王看。”秦王一听,赶紧叫人把宝玉交给蔺相如。

蔺相如接过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等退到柱子那边时,突然义气凛然地对秦王说:“当初大王答应赵王要用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国大臣都怕您说话不算数,可我认为大王身为一国之君是重信义的,对赵王百般劝说,他才答应让我过来的。没想到大王确实没有用城换璧的诚心。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和宝玉一块儿撞到这根柱子上!”说着,蔺相如举起和氏璧,欲向柱子撞去。

秦王见蔺相如如此决绝,不敢来硬的,便放缓了语气对蔺相如说:“不要着急!”说着叫人把地图拿来,指着地图说:“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蔺相如不敢放松警惕,便对秦王说:“当初赵王命我将和氏璧送到秦国前,曾为和氏璧斋戒五天,还特意举行了隆重的送玉的仪式。按照礼数来说,大王今日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如此,我这才能把宝玉献上。”

秦王本来理亏,不好拒绝,便装大度地说:“好!就这么办吧!”说完,他就派人送蔺相如到公馆休息。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来到公馆,叫一个手下扮成买卖人的样子,带着宝玉偷偷逃回了赵国。后来秦王发觉这件事,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想发兵攻打赵国吧,赵国已在军事上做好了准备,恐怕打不赢。最后,秦王十分恼怒,可又见蔺相如机智勇敢,是位难得的人才,也没有为难他,便放他回到赵国去了。

蔺相如的这种刚强是一种智勇,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义气凛然。因为有精密的计划、策略的支撑,他的勇气不至于让自己陷于进退维谷的境地。在曾国藩看来,刚的含义并非只有一种,像蔺相如这种恰到好处的刚可以成事,而刚有余和刚不足则会坏事。

在纷繁复杂的现状时,有快刀斩乱麻的魄力;在面对抉择时,能作出果敢的决定而非武断决绝;在面对威逼利诱之时,态度强硬,临危不惧的坦然面对;在危难之时,不会慌了手脚,而是急中生智,这种刚就是曾国藩所说的“强矫”。

节制血气,保身利势

【原文】

释儒之道不同,而其节制血气,未尝不同,总不使吾之嗜欲戕害吾之躯命而已。

【译文】

虽然佛家和儒家所传授的道理是不一样的,但是在控制自己的情绪,压制自己的怒火这件事情上,是没有不同的,总而言之,不能使自己的嗜好和欲望伤害了自己的身体,残害了自己的性命。

【解读】

武侠小说中经常会看到一些武功高强的大侠因为“急火攻心”而死,现实生活中,虽然“急火”不会轻易“攻心”,但火爆的脾气不仅会损害我们的健康,更会对为人处世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做人要学会软硬兼施、刚柔并济,一件事情的好坏往往不在于我们创造出了多大的价值,而在于做这件事情时留给别人的印象。如果总是急躁地想要把事情一次性处理好,或者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来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那么这些举动总会给对方一种压迫感,从而降低对我们的好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事与愿违的时候“节制血气”,用冷静的心态去审视事情的发展和周围情况的变化,找到最佳的处理方法。

受到家风的影响,曾国藩在踏入官场前性情刚烈,时不时地会给他带来消极的后果。

初入政坛,曾国藩常常不能忍受其他官员的作为,总觉得他们的做法有辱官场的声誉,所以他一直在很努力维护公平的秩序。只要是遇到自己看不顺眼的事情,曾国藩就会马上奏请皇上,希望对这些丑陋的行为给予根除。但是皇上并不将重心放在官员的管制上,这让曾国藩十分寒心。

道光帝去世,咸丰皇帝登基,曾国藩以为看到了新希望,求治心切,马上向皇上奏请,希望能够整顿官风。可是,皇上一直忙于处理别的事情,并没有留心曾国藩的奏请。曾国藩见皇上依然没有重视自己的提议,心里非常着急,一连四次上奏,希望引起皇上的注意。

可是,曾国藩的做法不但没有对皇上起到督促作用,还招来了反感:官场里的事情,皇上怎么会不清楚,只是他不愿意操心罢了。曾国藩一遍一遍重复地提议让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触碰其他官员的死穴,使其中渐渐被孤立起来,而且其他官员还经常向皇帝说曾国藩的坏话。

起初,曾国藩是不在乎别人说什么的,他觉得自己是在为朝廷着想,尽到了一个官员的本分,相信身正不怕影子歪。直到后来,皇上下旨,取缔了曾国藩所有的职位。

被夺权以后,曾国藩心里不服气,曾几次向朝廷要官职,甚至在太平天国运动十分艰难的时候,以为父守丧为由,拒绝朝廷的调派,希望朝廷能够赋予他实权。

可是,咸丰帝并不想如他所愿。咸丰帝说:“曾国藩以为我不知道他的想法吗?他的做法也太明显了。”后来,咸丰帝的一席话传到了曾国藩耳朵里,他才明白,之前被免官全都是因为自己太过着急,想要以最快的方式解决问题,让皇帝感到措手不及。

在了解了皇上的想法以后,曾国藩渐渐收敛。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皇上亲自下旨请他出山,委任他对抗太平军。

有时候,强出头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好处。曾国藩喜欢阅读儒家、佛家的经典,认为儒释两家在很多观点、主张上存在分歧,但在“节制血气”方面想法一致。所谓“节制血气”是一种让自己保持冷静,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不会过分地从自身角度出发而忽视别人感受。

在平常处理事情的时候,要尽量保持低调,不要过分彰显自己。等到机会成熟了,再来用自己的实力像别人证明。有道是“纵有十二分的才华,也要负一分的表现”,太过火的表现极有可能给自己带来祸端。

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

【原文】

若能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则日进无疆矣。

【译文】

如果能够去除愤恨和欲望来修身养性,保养身体,留存倔强的脾性来激励志气,那么每天都会不断进步,没有疆界。

【解读】

人的自我修行用两方面来概括就是“存”和“取”。“存”是指保留一种倔强的脾性和一颗坚定的恒心;“取”是指取消人的内心中一些不利的因素,比如消极、暴躁的情绪、贪欲等。曾国藩这里所说的“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即是对“存”和“取”两方面的自如应对,如此来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便于自己在身心、志向方面到达一个新的境界。

曾国藩主张人们在“存”的方面,保持一种倔强的脾性。在他的眼中,不管拼搏事业还是精研学问,都需要从始至终坚持“倔强”这两个字。

很多人一开始的时候心怀壮志,但是在前进的途中,发现困难阻碍一重连着一重,理想离自己越来越遥远时,或者渐渐放缓脚步直至停滞不前,或者选择另一条路,重新启程。这两种做法为曾国藩所不认同,他认为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就,都不是像顺水推舟般那样简单,其中免不了要遇到一些岩石、激流,这时候将“倔强”两字刻在心上,多坚持一下,多挺住一会儿,才能顺利抵达成功的彼岸。为了将自己的这一理念很好地传达给下属,曾国藩对他的幕僚讲过一个与倔强有关的简单故事。

曾经有一个老翁请了贵客在家里吃午饭,一大早他就让儿子去集市上买一些饭食果品。但是中午都快到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这时老翁就心慌意急,到村口去看望。只见离家不远处,儿子挑着菜担在田埂与一个挑着货担子的人面对面站着,一动不动。

老翁见此情景连忙走上前去婉言说:“老哥,我家中有客,等着孩子买来的菜做午饭。请你往水田里稍避一步,待他过来,你老哥也可过去,这样不是大家都方便吗?”

那个人不满意地说:“你为什么叫我下水,却不让他下呢?”

老翁说:“他身子矮小,水田里的水会把担子浸湿,坏了食物;你老哥身子高长些,可以不至于沾水。所以就请你避让的。”

那个人说:“你这担子里面装的只不过是些菜蔬果品,就是浸湿也可以将就着用;而我担中装的都是贵货,如果被水弄湿的话那就一文不值了。我的担子比你儿子的担子贵重多了,怎么反而让我先避开呢?”

老翁见说服不了他,乃挺身过去说:“来来来,既然你非要那么做:那就我到水田里去,你老哥将货担交给我,我顶在头上,请你空身从我儿旁边闪过去,我再把担子还给你,怎么样?”老翁说着马上就俯身开始解袜脱履准备下田。

那个人见老翁如此,过意不去,就说:“既老丈如此费事,我就下了水田,让你儿子担过去。”

说着他立马就下田避让。

讲完这个故事之后,许多人都表示不解。曾国藩又接着说道,这个老翁就好比遇到困难的自己,而不肯让路的行人就是你眼前的困难。老翁用一种委婉的方式化解了困难,这看似是一种退让,却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结果。所以说倔强不仅仅只是一种刚性的坚持,像老翁这样“软性的倔强”,稍微退让一下就把剑拔弩张的对峙化解了。这也正是曾国藩所说的倔强之道。

遇到困难时,有人生气,有人哭泣,生气也好,哭泣也罢,归到一处,都是曾国藩所说的“忿欲”。存着它们,不仅不利于保养身体,还不利于我们对初衷、志向的坚持,倒不如把“忿欲”去除,保存心底不抛弃、不放弃的“倔强”之气,反而有利于个人的精进。

身在官场,曾国藩一路上不知道经过了多少的挫折和磨难,如果不能一路倔强地走过来,咬着牙告诉自己理想终能实现,他也不会成为晚清重臣。正如曾国藩本人所言,一个人无论是想要写文章还是建功业,想要有所成就都必须在心中存有一种对信念的倔强之情。

言足以兴,默足以容

【原文】

有盖宽饶、诸葛丰之劲节,必兼有山巨源、谢安石之雅量。于是乎言足以兴,默足以容。否则跷跷易缺,适足以取祸也。

【译文】

有了盖宽饶、诸葛丰的节操,就必然拥有山巨源、谢安石的雅量。因此说话充实了可以振奋,沉默足够了可以含容。否则居位太高容易缺损,恰恰是自取其祸。

【解读】

“雅量”一词出自《晋书·李寿载记》:“敏而好学,雅量豁然。”意指宏大的气度。具体来讲有雅量的人,即拥有面对仇人“一笑泯恩仇”的气度,面对对手“得饶人处且饶人”的胸襟。雅量,是一种人生智慧,有雅量,我们的人生会多几分可能在涵容、安详中与喜乐为伍。

曾国藩的雅量从他与左宗棠的交往中就能看出来。

咸丰六年(1856年),左宗棠性情耿直,又在湖南“久专军事”,所以“忌者尤重”,后来被人借机诬告陷害,陷入穷困潦倒、四顾苍茫的境地。这时他想到曾国藩于宿松的驻军营地内避锋芒,得到了曾国藩热情地接待。

此时恰逢朝廷发来特旨询问曾国藩有无可推荐的人选,又问左宗棠为人如何,曾国藩立即上奏说:“左宗棠刚明耐苦,晓畅兵机。当此需才孔亟之际,或饬令办理湖南团防,或简用藩臬等官,予以地方,俾得安心任事,必参感激图报,有裨时局。”清朝统治者接到曾国藩的上述奏章后谕令左宗棠“以四品京堂候补,随同曾国藩襄办军务”。至此,左宗棠正式成曾国藩的一个幕僚。

曾国藩如此帮忙,按理说左宗棠应该对他感恩图报。但是,随着官位的不断加升左宗棠不仅不听曾国藩的,还几次三番跟曾国藩过不去,甚至在背地里说曾国藩是一个“极尽虚伪”之人。

曾国藩很有雅量,虽然知道左宗棠对他相当无礼,但是并不与他计较,还极力向朝廷推举他,让他做了浙江巡抚。在左宗棠奉命去西北作战之时,曾国藩把自己的一支精锐部队给了他,并且在他征战的途中不停地供应粮草。终于,曾国藩以自己的雅量感动了左宗棠。在曾国藩去世之后,左宗棠亲自写了挽联,并且让自己的儿子代替自己去曾国藩的坟前祭拜。

其实,自古以来,凡成大事的人,都有雅量,因为只有能够容得了别人的人,才能被别人接受,并且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为此,曾国藩教育子弟凡事要“留一分余地,可回转自如,不留余地,则易失之于刚,错而无救”。

人生的快乐和自如,往往来自于计较的少。在生活中,我们要处理很多关系,要面对很多人,但总也免不了有考虑不周的时候。如果不懂得宽容和谅解,事事都与人计较,不受人欢迎不说,在关键时刻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帮助。那么与人相处如何才能拥有如曾国藩这般的雅量呢?下面三点“不要”可以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1.不要自大、自怨。曾国藩告诫自己的子弟,“泰而不骄,困而不怨”,意思是让他们不因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因心绪动荡,以致局限自己的心胸。骄傲和自怨都不是大胸怀的所作所为。前者拒人,后者拒己,然而拒人拒己都不利于人际关系的融洽和人脉资源的扩大。

2.不要违背信义。这是曾国藩在官场发达后告诫子弟时说的话,他说:“名声既出,信义既著,随便答言,无事不成,不比爱此小便宜也。”违背信义,贪图不义之事,本身就是心胸不够宽大的表现,同时也会自己给自己添堵,不留后路。

3.不要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趁机报复。能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主动地冰释前嫌,以德报怨,是最高境界的宽容。

正如曾国藩所言,“雅量虽由于性生,然亦恃学力以养之”,做到这三个“不要”是修炼胸怀者的后天修为,是对先天性格的一种弥补。

自胜之义:强制,强恕,强为善

【原文】

古语云自胜之谓强。曰强制,曰强恕,曰强为善,皆自胜之义也。

【译文】

有古话说:“自己战胜自己称之为强大。”强行制止,强压愤怒,为了行善而变得强大,这些都是自己战胜自己的意思。

【解读】

自己战胜自己强调的是一种控制性,自己和自己交锋,要懂得遇事时,学会控制自己,控制自己的脾气、欲望、行为举止等等。比如,有些人稍微遇到一点点的麻烦就会大发雷霆,导致场面陷入更加难堪的境地;有些人因为自己的嫉妒、意气用事失去了一个可以共同开创事业的伙伴,这些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总会造成得不偿失的结果。

曾国藩年少之时也是个易怒的人,他常常说自己“余天性偏激,痛自刻惩有年,而一触即发,仍不可遏”。虽然他深刻反省很多年,但是遇到事情仍然一触即发,不可收拾。可贵的是,自从他意识到一个人如果不能自我控制就无法成就大事,无法担当天下重任时,他能够自省并作出改变。曾国藩经常用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来告诫后世子孙不宜妄生意气。虽然他同左宗棠、沈葆桢当年的不愉快早已平息,但是曾国藩仍时常会懊悔当年的所作所为。

后来,曾国藩总结出为官之道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控制自己,让自己保持在冷静平和的状态之中,不意气用事。他对他的属下也经常灌输这些道理,并以以自己曾经和李元度的纠葛来让他们引以为戒。

李元度曾是曾国藩麾下大将,因急于获得实缺,被与曾国藩对立的何桂清集团拉拢。至此,他与曾国藩之间就结下了梁子。之后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调回李元度去徽州驻守。由于指挥不当,曾国藩被困于祁门,而李元度战败后却迟迟不归。

朝廷却对曾李二人的处理一贬一褒,结果惹得曾国藩对李元度心生不快。于是,曾国藩上折参奏李元度。李元度见曾国藩参了自己一本,便离开了曾国藩,到别人麾下当官。曾国藩见状,再次上表朝廷,最后朝廷几经思量,惩处了李元度,李元度自此一蹶不振。

曾国藩终于如愿以偿,不过后来他意识到自己因嫉妒和意气用事,一手将真诚待己的李元度从身边推开。所以此后曾国藩又为李元度平反,并与李氏联姻。

其实,如果曾国藩当时不因一时冲动,非要与李元度一争高下,后来也就不必如此大费周章了。足见控制个人脾气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当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性时,应该立即放松自己,把激怒的情境“看淡看轻”,避免正面冲突。当怒气稍降时,对刚才的情境进行客观评价,看看是不是自己的责任。

对于身边的人和事,我们不能世事略胜他人一筹,因为身外的东西并不受我们主观的把控,反而是自己的情绪、秉性是在自我掌控范围之内的。如果能在发无名火时,把怒气压下来,不迁怒于人,即是一种制胜;在心情不快的时候,把即将喷薄而出的牢骚、怨恨淡化,也是一种制胜;在和他人发生口角时,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想,然后试着原谅他,还是一种制胜……也许这些不算大事,却是曾国藩所说的强制、强恕、强为善,小是小些,对个人修行却是大有裨益。

严格把控好自己的言行举止是一种自我修行的技能,学好这个技能实属不易,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静心定性的方法,以平静寡欲的情绪看待万物,欲望降低,情绪也就不会异常起伏,就能够在处理事情是以一颗平常心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