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不能太较真
有一句著名的话叫作“唯大英雄能本色”,做人在总体上、大方向上讲原则,讲规矩,但也不排除在特定的条件下灵活变通。
一件事情是否该认真,这要视场合而定。钻研学问要讲究认真,面对大是大非的问题更要讲究认真。而对于一些无关大局的琐事,不必太认真。不看对象、不分地点刻板地认真,往往使自己处于尴尬的境地,处处被动受阻。每当这时,如果能理智地后退一步,往往能化险为夷。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与人相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有一分退让,就有一分收益。相反,存一分骄躁,就多一分挫败;占一分便宜,就招一次灾祸。
当您心胸开朗、神情自若的时候,对于那些蝇营狗苟、一副小家子气的人,就会觉得他的表演实在可笑。但是,凡人都有自尊心,有的人自尊心特别强烈和敏感,因而也就特别脆弱,稍有刺激就有反应,轻则板起脸孔,重则马上还击,结果常常是为了争面子反而没面子。多一点儿宽容退让之心,我们的路就会越走越宽,朋友也就越交越多了,生活也会更加甜美。所以,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我们千万不能处处斤斤计较。
许多非原则的事情不必过分纠缠计较,凡事都较真常会得罪人,给自己多设置一条障碍。鸡毛蒜皮的繁琐无须认真,无关大局的枝节无须认真,剑拔弩张的僵持则更不能认真。
为了有效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较真,我们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欢迎不同的意见
当你与别人的意见始终不能统一的时候,这时就要求舍弃其中之一。人的脑力是有限的,有些方面不可能完全想到,因而别人的意见是从另外一个人的角度提出的,总有些可取之处,或者比自己的更好。这时你就应该冷静地思考,或两者互补,或择其善者。如果采取的是别人的意见,就应该衷心感谢对方,因为有可能此意见使你避开了一个重大的错误,甚至奠定了你一生成功的基础。
2.不要相信直觉
每个人都不愿意听到与自己不同的声音。当别人提出与你不同的意见时,你的第一反应是要自卫,为自己的意见进行辩护并竭力去寻找根据,这完全没有必要。这时你要平心静气地、公平谨慎地对待两种观点(包括你自己的),并时刻提防你的直觉(自卫意识)对你作出正确抉择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有的人脾气不好,听不得反对意见,一听见就会暴躁起来。这时就应控制自己的脾气,让别人陈述观点,不然,就未免气量太小了。
3.耐心把话听完
每次对方提出一个不同的观点,不能只听一点就开始发作了,要让别人有说话的机会。一是尊重对方,二是让自己更多地了解对方的观点,以判断此观点是否可取,努力建立了解的桥梁,使双方都完全知道对方的意思,不要弄巧成拙。否则的话,只会增加彼此沟通的障碍和困难,加深双方的误解。
4.仔细考虑反对者的意见
在听完对方的话后,首先想的就是去找你同意的意见,看是否有相同之处。如果对方提出的观点是正确的,则应放弃自己的观点,而考虑采取他们的意见。一味地坚持己见,只会使自己处于尴尬境地。
5.真诚对待他人
如果对方的观点是正确的,就应该积极地采纳,并主动指出自己观点的不足和错误的地方。这样做,有助于解除反对者的“武装”,减少他们的防卫,同时也缓和了气氛。
做人不可过于执着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善作带有禅境的诗,曾写一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这两句诗充分地将佛理中的“无常”现象告诉世人。南怀瑾对苏轼这首诗的解释非常有趣:“人似秋鸿来有信”,即苏东坡要到乡下去喝酒,去年去了一个地方,答应了今年再来,果然来了;“事如春梦了无痕”,意思是一切的事情过了,像春天的梦一样,人到了春天爱睡觉,睡多了就梦多,梦醒了,梦留不住也无痕迹。
人生本来如大梦,一切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如江水东流一去不回头。老年人常回忆,想当年我如何如何……那真是自寻烦恼,因为一切事不能回头的,像春梦一样了无痕。
人世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幻。万物有生有灭,没有瞬间停留,一切皆是“无常”,如同苏轼的一场春梦,繁华过后尽是虚无。如果人们能体会到“事如春梦了无痕”的境界,那就不会生出这样那样的烦恼了,也就不会陷入怪圈不能自拔。
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张爱玲,对繁华的虚无便看得很透。她的小说总是以繁华开场,却以苍凉收尾,正如她自己所说:“小时候,因为新年早晨醒晚了,鞭炮已经放过了,就觉得一切的繁华热闹都已经过去,我没份了,就哭了又哭,不肯起来。”
张爱玲生于旧上海名门之后,她的祖父张佩纶是当时的文坛泰斗,外曾祖父是权倾朝野、赫赫有名的李鸿章。凭着对文字的先天敏感和幼年时良好的文化熏陶,张爱玲7岁时就开始了写作生涯,也开始了她特立独行的一生。
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显赫的身世背景并没有让张爱玲从此置身于繁华富贵之乡,相反,正是这优越的一切让她在幼年便饱尝了父母离异、被继母虐待的痛苦,而这一切,却不为人知地掩藏在繁华的背后。
其实,纸醉金迷只是一具华丽的空壳,在珠光宝气的背后通常是人性的沉沦。沉迷于荣华富贵的人通常是肤浅的人,在繁华落尽时他会备受煎熬。转头再看,执着于尘俗的快乐,执着于对事物的追求,往往最受连累的就是自己,因为你通常会发现,你所执着的事物其实并不有趣,而且时有令你一无所得。
赵州禅师是禅宗史上有名的大师,他对执着也有很精彩的解释。一次,众僧们请赵州禅师住持观音院。某天,赵州禅师上堂说法:“比如明珠握在手里,黑来显黑,白来显白。我老僧把一根草当作佛的丈六金身来使,把佛的丈六金身当作一根草来用。菩提就是烦恼,烦恼就是菩提。”有僧人问:“不知菩提是哪一家的烦恼?”赵州禅师答:“菩提和一切人的烦恼分不开。”又问:“怎样才能避免?”赵州禅师说:“避免它干什么?”
又有一次,一个女尼问赵州禅师:“佛门最秘密的意旨是什么?”赵州禅师就用手掐了她一下,说:“就是这个。”女尼道:“没想到您心中还有这个?”赵州禅师说:“不!是你心中还有这个!”
赵州禅师的话语给我们以足够的启示。人为什么放不下种种欲望?为什么追求种种虚华?就因为他们还有没有看清事物的表象,心存欲念,执着不忘。
真正的虚空是没有穷尽的,它也没有分断昨天、今天、明天,也没有分断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这么一个虚空。天黑又天亮,昨天、今天、明天是现象的变化,与这个虚空本身没有关系。天亮了把黑暗盖住,黑暗真的被光亮盖住了吗?天黑了又把光明盖住,互相更替。
不幸者的一大共性:过分执着
偏激和固执像一对孪生兄弟。偏激的人往往固执,固执的人往往偏激。心理学对此有一个专业术语:偏执。
偏执的人总是喜欢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一切,以自己的喜怒哀乐决定一切,缺乏客观的依据。一旦别人提出异议,就立刻转换脸色,对别人正确的意见也听不进去。
偏执的人往往极度敏感,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心胸狭隘;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存心不良。
喜欢走极端,与其头脑里的非理性观念相关联,是具有偏执心理的一大特色。因此,要改变偏执行为,首先必须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观念。如:
(1)我不能容忍别人一丝一毫的不忠。
(2)世上没有好人,我只相信自己。
(3)对别人的进攻,我必须立即给以强烈反击,要让他知道我比他更强。
(4)我不能表现出温柔,这会给人一种不强健的感觉。
现在对这些观念加以改造,以除去其中极端偏激的成分。
(1)我不是说一不二的君王,别人偶尔的不忠应该原谅。
(2)世上好人和坏人都存在,我应该相信那些好人。
(3)对别人的进攻,马上反击未必是上策,我必须首先辨清是否真的受到了攻击。
(4)不敢表示真实的情感,是虚弱的表现。
每当故态复萌时,就应该把改造过的合理化观念默念一遍,用来阻止自己的偏激行为。有时自己不知不觉表现出了偏激行为,事后应重新分析当时的想法,找出当时的非理性观念,然后加以改造,以防下次再犯。
另外,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治愈偏执心理:
1.学会虚心求教,不断丰富自己的见识
常言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别人的长处应该尊重和学习,认识到自己的肤浅。全面客观地看问题,遇到问题不急不躁,冷静分析。
2.多交朋友,学会信任他人
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感。
交友训练的原则和要领是:
(1)真诚相见,以诚交心。要相信大多数人是友好的,是可以信赖的,不应该对朋友,尤其是知心朋友存在偏见和不信任的态度。必须明确交友的目的在于克服偏执心理,寻求友谊和帮助,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心理障碍。
(2)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这有助于以心换心,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巩固友谊。尤其当别人有困难时,更应鼎力相助,患难中知真情,这样才能取得朋友的信赖和增进友谊。
(3)注意交友的“心理兼容原则”。性格、脾气相似和一致,有助于心理相容,搞好朋友关系。另外,性别、年龄、职业、文化修养、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和兴趣爱好等亦存在“心理兼容”的问题。但是最基本的心理兼容条件是思想意识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相似和一致,即所谓的志同道合。这是发展合作、巩固友谊的心理基础。
3.要在生活中学会忍让和有耐心
生活中,冲突纠纷和摩擦是难免的,这时必须忍让和克制,不能让敌对的怒火烧得自己晕头转向,肝火旺盛。
4.养成善于接受新事物的习惯
偏执常和思维狭隘、不喜欢接受新东西、对未曾经历过的东西感到担心相联系。为此,我们要养成渴求新知识,乐于接触新人新事,学习其新颖和精华之处的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减少自己的无知和偏执。
放掉无谓的固执
马祖道一禅师是南岳怀让禅师的弟子。他出家之前曾随父亲学做簸箕,后来父亲觉得这个行当太没出息,于是把儿子送到怀让禅师那里去学习禅道。在般若寺修行期间,马祖整天盘腿静坐,冥思苦想,希望能够有一天修成正果。有一次,怀让禅师路过禅房,看见马祖坐在那里面无表情,神情专注,便上前问道:“你在这里做什么?”马祖答道:“我在参禅打坐,这样才能修炼成佛。”怀让禅师静静地听着,没说什么走开了。第二天早上,马祖吃完斋饭准备回到禅房继续打坐,忽然看见怀让禅师神情专注地坐在井边的石头上磨些什么,他便走过去问道:“禅师,您在做什么呀?”怀让禅师答道:“我在磨砖呀。”马祖又问:“磨砖做什么?”怀让禅师说:“我想把他磨成一面镜子。”马祖一愣,道:“这怎么可能呢?砖本身就没有光明,即使你磨得再平,它也不会成为镜子的,你不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了。”怀让禅师说:“砖不能磨成镜子,那么静坐又怎么能够成佛呢?”马祖顿时开悟:“弟子愚昧,请师父明示。”怀让禅师说:“譬如马在拉车,如果车不走了,你使用鞭子打车,还是打马?参禅打坐也一样,天天坐禅,能够坐地成佛吗?”
马祖一心执着于坐禅,所以始终得不到解脱,只有摆脱这种执着,才能有所进步。成佛并非执着索求或者静坐念经就可,必须要身体力行才能有所进步。一开始终日冥思苦想着成佛的马祖,在求佛之时,已经渐渐沦入歧途,偏离了参禅学佛的本意。马祖未能明白成佛的道理,就像他没有明白自己的本心一样,他不了解自己的内心如何与佛同在,所以他犯了“执”的错误。
百丈禅师每次说法的时候,都有一位老人跟随大众听法,众人离开,老人亦离开。老人忽然有一天没有离开,百丈禅师于是问:“面前站立的又是什么人?”老人云:“我不是人啊。在过去迦叶佛时代,我曾住持此山,因有位云游僧人问:‘大修行的人还会落入因果吗?’我回答说:‘不落因果。’就因为回答错了,使我被罚变成为狐狸身而轮回五百世。现在请和尚代转一语,为我脱离野狐身。”老人于是问:“大修行的人还落因果吗?”百丈禅师答:“不昧因果。”老人大悟,作礼说:“我已脱离野狐身了,住在山后,请按和尚礼仪葬我。”百丈禅师真的在后山洞穴中,找到一只野狐的尸体,便依礼火葬。
这就是著名的“野狐禅”的故事,那个人为什么被罚变身狐狸并轮回五百世呢?就是因为他执着于因果,所以不得解脱。执着就像一个魔咒,令人心想挂念,不能自拔,最后常令人不得其果,操劳心神,反而迷失了对人生、对自身的真正认识。修佛也好,参禅也好,在认识和理解禅佛之前,修行者必须要先认识自己的本身,然后发乎情地做事,渐渐理解禅佛之意。如果执着于认识禅佛之道,最后连本身都不顾了,这就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就像一个人做事之前,必须要理解自身所长,才能放手施为地去做事。如果只看到事物的好处而忽略了自身能力,又怎么可能将事情做好呢?这便是寻明心、安身心的魅力所在。
不要让小事情牵着鼻子走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叫吸血蝙蝠,它的身体极小,却是野马的天敌。这种吸血蝙蝠靠吸食动物的血生存。在攻击野马时,它常附在野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迅速、敏捷地刺入野马腿里,然后用尖尖的嘴吸食血液。无论野马怎么狂奔、暴跳,都无法驱逐。吸血蝙蝠可以从容地吸附在野马身上,直到吸饱才满意而去。野马往往是在暴怒、狂奔、流血中无奈地死去。
动物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小小的吸血蝙蝠怎么会让庞大的野马毙命呢?于是,他们进行了一项实验,观察野马死亡的整个过程。结果发现,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远远不会使野马毙命。但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一致认为野马的死亡是它暴躁的习性和狂奔所致,而不是因为吸血蝙蝠吸血致死。
一个理智的人,必定能控制住自己所有的情绪与行为,不会像野马那样为一点儿小事抓狂。当你在镜子前仔细地审视自己时,你会发现自己既是你最好的朋友,也是你最大的敌人。
上班时堵车堵得厉害,交通指挥灯仍然亮着红灯,而时间很紧,你烦躁地看着手表的秒针。终于亮起了绿灯,可是你前面的车子迟迟不开动,因为开车的人思想不集中,你愤怒地按响了喇叭,那个似乎在打瞌睡的人终于惊醒了,仓促地挂上了一挡,而你却在几秒钟里把自己置于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之中。
美国研究应激反应的专家理查德·卡尔森说:“我们的恼怒有80%是自己造成的。”这位加利福尼亚人在讨论会上教人们如何不生气。卡尔森把防止激动的方法归结为这样的话:“请冷静下来!要承认生活是不公正的,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任何事情都不会按计划进行。”
“应激反应”这个词从20世纪50年代起才被医务人员用来说明身体和精神对极端刺激(噪音、时间压力和冲突)的防卫反应。
现在研究人员知道,应激反应是在头脑中产生的。即使是非常轻微的恼怒情绪中,大脑也会命令分泌出更多的应激激素。这时呼吸道扩张,使大脑、心脏和肌肉系统吸入更多的氧气,血管扩大,心脏加快跳动,血糖水平升高。
埃森医学心理学研究所所长曼弗雷德·舍德洛夫斯基说:“短时间的应激反应是无害的。”他说,“使人受到压力是长时间的应激反应。”他的研究结果表明:61%的德国人感到在工作中不能胜任;有30%的人因为觉得不能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而有压力;20%的人抱怨同上级关系紧张;16%的人说在路途中精神紧张。
理查德·卡尔森的一条黄金规则是:“不要让小事情牵着鼻子走。”他说:“要冷静,要理解别人。”他的建议是:表现出感激之情,别人会感觉到高兴,你的自我感觉会更好。
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这样不仅会使你的生活更加有意思,而且别人也会更喜欢你;每天至少对一个人说,你为什么赏识他,不要试图把一切都弄得滴水不漏。不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权利,这会花费许多不必要的精力。不要老是纠正别人,常给陌生人一个微笑,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不要让别人为你的不顺利负责。要接受事情不成功的事实,天不会因此而塌下来;请忘记事事都必须完美的想法,你自己也不是完美的。这样生活会突然变得轻松许多。当你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时,你要学会问自己:一年前抓狂时的事情到现在来看还是那么重要吗?不为小事抓狂,你就可以对许多事情得出正确的看法。
现在,把你曾经为一些小事抓狂的经历写在这里,然后把你现在对这些事的看法也写下来,对比之下,相信你会有更深的认识。
换种思路天地宽
有位老婆婆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小儿子卖扇。雨天,她担心小儿子的扇子卖不出去;晴天,她担心大儿子的生意难做,终日愁眉不展。
一天,她向一位路过的僧人说起此事,僧人哈哈一笑:“老人家你不如这样想:雨天,大儿子的伞会卖得不错;晴天,小儿子的生意自然很好。”
老婆婆听了,破涕为笑。
悲观与乐观,其实就在一念之间。
世界上什么人最快乐呢?犹太人认为,世界上卖豆子的人应该是最快乐的,因为他们永远也不用担心豆子卖不完。
假如他们的豆子卖不完,可以拿回家去磨成豆浆,再拿出来卖给行人;如果豆浆卖不完,可以制成豆腐,豆腐卖不成,变硬了,就当作豆腐干来卖;而豆腐干卖不出去的话,就把这些豆腐干腌起来,变成腐乳。
还有一种选择是:卖豆人把卖不出去的豆子拿回家,加上水让豆子发芽,几天后就可改卖豆芽;豆芽如果卖不动,就让它长大些,变成豆苗;如果豆苗还是卖不动,再让它长大些,移植到花盆里,当作盆景来卖;如果盆景卖不出去,那么再把它移植到泥土中去,让它生长。几个月后,它结出了许多新豆子。一颗豆子现在变成了上百颗豆子,想想那是多么划算的事!
一颗豆子在遭遇冷落的时候,可以有无数种精彩选择。人更是如此,当你遭受挫折的时候,千万不要丧失信心,稍加变通,再接再厉,就会有美好的前途。
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同的只是沿途的风景,而在每一种风景中,我们都可以发现独一无二的精彩。
有一位失败者非常消沉,他经常唉声叹气,很难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因为他始终难以走出自己心灵的阴影。他总是一个人待着,脾气也慢慢变得暴躁起来。他没有跟其他人进行交流,他更没有把过去的失败统统忘掉,而是全部锁在心里。但他并没有尝试着去寻找失败的原因,因此,虽然始终把失败揣在心里,却没有真正吸取失败的教训。
后来,失败者终于打算去咨询一下别人,希望能够帮自己摆脱困境。于是,他决定去拜访一名成功者,从他那里学习一些方法和经验。
他和成功者约好在一座大厦的大厅见面,当他来到那个地方时,眼前是一扇漂亮的旋转门。他轻轻一推,门就旋转起来,慢慢将他送进去。刚站稳脚步,他就看到成功者已经在那里等候自己了。
“见到你很高兴,今天我来这里主要是向你学习成功的经验。你能告诉我成功有什么窍门吗?”失败者虔诚地问。
成功者突然笑了起来,用手指着他身后的门说:“也没有什么窍门,其实你可以在这里寻找答案,那就是你身后的这扇门。”
失败者回过头去看,只见刚才带他进来的那扇门正慢慢地旋转着,把外面的人带进来,把里面的人送出去。两边的人都顺着同一个方向进进出出,谁也不影响谁。
“就是这样一扇门,可以把旧的东西放出去,把新的东西迎进来。我相信你也可以做得到,而且你会做得更好!”成功者鼓励他说。
失败者听了他的话,也笑了起来。
失败者与成功者的最大区别是心态的不同。失败者的心态是消极的,结果终日沉湎于失败的往事,被痛苦的阴影笼罩,无法解脱;而成功者的心态是开放的、积极的,能从一扇门领悟到成功的哲理,从而取得更多的成就。
心随境转,必然为境所累;境随心转,红尘闹市中也有安静的书桌。人生像是一张白纸,色彩由每个人自己选择;人生又像是一杯白开水,放入茶叶则苦,放入蜂蜜则甜,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中。
下山的也是英雄
人们习惯于对爬上高山之巅的人顶礼膜拜,把高山之巅的人看作是偶像、英雄,却很少将目光投放在下山的人身上。这是人之常理,但是实际上,能够及时主动地从光环中隐退的下山者也是“英雄”。
有多少人把“隐退”当成“失败”。曾经有过非常多的例子显示,对于那些惯于享受欢呼与掌声的人而言,一旦从高空中掉落下来,就像是艺人失掉了舞台,将军失掉了战场,往往因为一时难以适应,而自陷于绝望的谷底。
心理专家分析,一个人若是能在适当的时间选择做短暂的隐退(不论是自愿还是被迫),都是一个很好的转机,因为它能让你留出时间观察和思考,使你在独处的时候找到自己内在真正的世界。
唯有离开自己当主角的舞台,才能防止自我膨胀。虽然,失去掌声令人惋惜,但换一种思维看问题,心理专家认为,“隐退”就是进行深层学习。一方面挖掘自己的阴影,一方面重新上发条,平衡日后的生活。当你志得意满的时候,是很难想象没有掌声的日子的。但如果你要一辈子获得持久的掌声,就要懂得享受“隐退”。
作家班塞说过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话:“在其位的时候,总觉得什么都不能舍,一旦真的舍了之后,又发现好像什么都可以舍。”曾经做过杂志主编,翻译出版过许多知名畅销书的班塞,在他事业巅峰的时候退下来,选择当个自由人,重新思考人生的出路。
40岁那年,欧文从人事经理被提升为总经理。三年后,他自动“开除”自己,舍弃堂堂“总经理”的头衔,改任没有实权的顾问。
正值人生最巅峰的阶段,欧文却奋勇地从急流中跳出,他的说法是:“我不是退休,而是转进。”
“总经理”三个字对多数人而言,代表着财富、地位,是事业身份的象征。然而,短短三年的总经理生涯,令欧文感触颇深的,却是诸多的“无可奈何”与“不得而为”。
他全面地打量自己,他的工作确实让他过得很光鲜,周围想巴结自己的人更是不在少数,然而,除了让他每天疲于奔命,穷于应付之外,他其实活得并不开心。这个想法,促使他决定辞职,“人要回到原点,才能更轻松自在。”他说。
辞职以后,司机、车子一并还给公司,应酬也减到最低。不当总经理的欧文,感觉时间突然多了起来,他把大半的精力拿来写作,抒发自己在广告领域多年的观察与心得。
“我很想试试看,人生是不是还有别的路可走。”他笃定地说。
事实上,欧文在写作上很有天分,而且多年的职场经历给他积累了大量的素材。现在欧文已经是某知名杂志的专栏作家,期间还完成了两本管理学著作,欧文迎来了他的第二个人生辉煌。
事实上,“隐退”很可能只是转移阵地,或者是为了下一场战役储备新的能量。但是,很多人认不清这点,反而一直缅怀着过去的光荣,他们始终难以忘情“我曾经如何如何”,不甘于从此做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走下山来,你同样可以创造辉煌,同样是个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