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哈佛的青春不迷茫:哈佛大学送给青少年的最好礼物
22670900000002

第2章 天下没有免费的筵席

成功属于有刻苦精神的人

天才出于勤奋,哪里有超乎常人的精力与工作能力,哪里就有天才。

——李卜克内西

成功属于有刻苦精神的人。在英国小说家特罗洛普刚刚从事写作的时候,一个作家的建议使他受益终生,后来,他又把这句话送给了罗伯特·布坎南。他说:“如果你想成为名垂千古的作家,在坐下来写作之前,先放一点鞋匠的粘胶在椅子上,有这样的创作精神才有希望成功。”

索尔·德拉克鲁斯是17世纪墨西哥著名的女诗人。她之所以能够在文学创作上取得杰出的成就,就是因为她不懈努力、勤学苦练。据说,在她10几岁的时候,她就已经成为当地有名的美女了,她不但有轻盈灵巧的身段,美丽动人的容貌,而且还长着一头人人艳羡的秀发。

当时,索尔的家人和朋友都希望她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演员,因为以她的条件,做演员是再合适不过了。但是,她的志向并不是做一名演员,而是想成为一名诗人,能够经常用自己所写的美丽诗篇讴歌自己伟大的祖国和勤劳的人民。

虽然她一心想写好诗歌,但是她一开始所写的诗歌并不好,而且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有一天,一群伙伴又跑到她家来找她出去一起玩。虽然她也很想出去,可最后还是婉言拒绝了:“我这几天刚刚写了几首诗,正在请老师帮忙审阅呢!如果老师说我有进步,那我就和你们一起出去玩。如果说没有,那我就……”

因为大家都非常喜欢她,所以不想失去她这样一个很好的伙伴,于是大家就一起坐下来,耐心地等着。过了一会儿,老师拿着诗稿来了。索尔·德拉克鲁斯接过来一看,脸当时就红了,因为老师不但在上面修改了许多,而且还专门加了批语,说她进步很小,自己感到很失望,等等。索尔·德拉克鲁斯很认真地看着诗稿,一言不发,其他人也都默默地注视着她,忽然,她放下诗稿,随手抓起一把剪刀,“咔嚓”一下,就把自己那一头人人羡慕的长发剪了下来。顿时,大伙惊得目瞪口呆。

索尔·德拉克鲁斯为什么要剪掉自己美丽的头发呢?原来,为了写好诗,她给自己立下了一条规矩:如果自己在规定的时间里没有学好自己规定的课程,或者在学业上没有什么大的进步,自己就要把那一头漂亮的头发剪掉,以示惩罚。

她对自己那些还在目瞪口呆的伙伴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的知识和才能,而只有一个空洞的脑袋,那她就不应该有漂亮的头发作装饰!”她又一次谢绝了伙伴们的邀请,在家里认真地做起诗来!

正因为索尔·德拉克鲁斯这样严格地要求自己,不断发奋努力,她的诗才能写得越来越好,最终成为墨西哥著名的诗人。

勤奋是对成功的最好注解,也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古罗马有两座圣殿:一座是勤奋的圣殿;另一座是荣誉的圣殿。人们必须经过前者,才能到达后者。勤奋是通往荣誉的必经之路,那些试图绕过勤奋、寻找荣誉的人,总是被荣誉拒之门外。

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勤奋。在这个世界上,投机取巧是永远都不会到达成功之路的,偷懒更是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王永庆的发迹使他成为台湾传奇式的人物。成功的原因之一,正是王永庆本人常常提及的“一勤天下无难事”的道理。王永庆有一次在美国华盛顿企业学院演讲时,谈到了他一生的坎坷经历。他说:“先天环境的好坏,并不足为奇,成功的关键完全在于自己之努力。”

李嘉诚是海内外知名的企业家,曾有人问李嘉诚成功的秘诀。李嘉诚讲了一则故事:

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在69岁时的一次演讲会上,当有人问他推销的秘诀时,他当场脱掉鞋袜,将提问者请上讲台,说:“请你摸摸我的脚板。”

提问者摸了摸,十分惊讶地说:“您脚底的老茧好厚呀!”

原一平说:“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跑得比别人勤。”

提问者略一沉思,顿然醒悟。

李嘉诚讲完故事后,微笑着说:“我没有资格让你来摸我的脚板,但可以告诉你,我脚底的老茧也很厚。”

一位成功人士曾经说过:“我不知道有谁能够不经过勤奋工作而获得成功。”寓言中的守株待兔的人,曾经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一只兔子,但此后他就再也没有得到半只兔子。所以,不要指望不劳而获的成功。

美好的生活要靠勤劳获取

懒惰走得如此之慢,以致贫穷很快就赶上它。

——富兰克林

很久以前,有一个叫汉克的年轻人,一心想成为一个富翁。他觉得成为富翁的捷径便是学会炼金之术。

因此,他把自己所有时间、金钱和精力都花在寻找炼金术这件事情上。很快他就花光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家中也因此变得一贫如洗,连饭都没得吃了。妻子无奈,跑到父亲那里诉苦。她父亲决定帮女婿改掉恶习。

于是他叫来汉克并对他说:“我已经掌握了炼金之术,只是现在还缺少一样炼金的东西……”

“快告诉我还缺少什么?”汉克急切地问道。

“那好吧,我可以让你知道这个秘密。我需要3千克香蕉叶的白色绒毛。这些绒毛必须是你自己种的香蕉树上的。等到收齐绒毛后,我便告诉你炼金的方法。”汉克回家后立刻将已荒废多年的田地种上了香蕉。为了尽快凑齐绒毛,他除了种以前就有的自家的田地外,还开垦了大量的荒地。当香蕉成熟后,他便小心地从每张香蕉叶上刮收白绒毛。而他的妻子和儿女则抬着一串串香蕉到市场上去卖。就这样,10年过去了,汉克终于收集够了3千克绒毛。这天,他一脸兴奋地拿着绒毛来到岳父的家里,向岳父讨要炼金之术。

岳父指着院中的一间房子说:“现在你把那边的房门打开看看。”

汉克打开了那扇门,立即看到满屋金光,竟全是黄金,他的妻子儿女都站在屋中。妻子告诉他这些金子都是他这10年里所种的香蕉换来的。面对着满屋实实在在的黄金,汉克恍然大悟。

美好的生活要靠勤劳获取。只有脚踏实地,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才能够过上好的生活。

彼得大帝作为俄国王位的继任者,也是通过艰辛的努力才真正得到自己的王位的。和其他王室成员不一样,他经常换下宫廷服装,穿上工作服去从事劳动。他看到西欧文明的成果在俄国几乎不为人知,感到痛心疾首,便下定决心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己国民的素质。26岁那年,正是其他的王子们耽于玩乐的年龄,他开始周游各国,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是向这些国家中的优秀人员学习。在荷兰,他自愿为一位造船师当学徒。在英国,他在造纸厂、磨房、制表厂和其他工厂里干活。他不仅细心地观察,而且像普通工人一样干活并拿到工资。

在伊斯提亚铸铁厂,他用1个月的时间来学习怎样冶炼金属。其他一些陪同他出访的俄国贵族子弟可能根本没有想到他们会干这样的苦活,当然最后他们也不得不背运煤块和拉风箱。他问工头穆勒,普通的铁匠每铸16千克的铁可以得到多少报酬。“3个戈比。”穆勒回答说。但是工头付给彼得大帝18个金币。“你的金币自己留着吧,”彼得说,“我并没有比普通的工匠干更多的活,你给别人多少就给我多少吧!我想买一双鞋,我的鞋实在不能穿了。”他脚上穿的鞋已经补过一次了,现在又满是破洞。他对新鞋很满意,说:“这是我用自己的汗水换来的。”

彼得大帝铸造的一根铁棒现在还在穆勒的伊斯提亚铸铁厂展示,上面有他的名字。还有一根保存在匹兹堡的国家珍奇博物馆,作为对亲自参加劳动的这位伟大国王的纪念。这对每个俄国人都是很有启发的:国家要想永远地繁荣下去,不管是农民还是沙皇,都需要辛勤地工作。

彼得大帝的事例告诉我们:只有靠自己的汗水和辛勤劳动换来的生活才是最真实、最美好的生活。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收获美好的果实,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

许多年前,一位很有智慧的老国王召集了他的大臣,要求他们:“我要你们编一本《古今智慧录》留传给子孙。”接受任务的大臣离开后,工作了很长时间,最后终于完成了一套12卷的巨作。国王看了说:“各位先生,我相信这些都可以称得上是古今智慧的结晶,但是太多了,我想没人会愿意把它读完。精简点!”

这些大臣又努力工作了一段时间,几经删减,写成了一卷书。可国王还是认为太长,又命令他们再浓缩。从一册到一章,从一章到一段,最后一段变成了一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国王看后终于满意了,也很得意。“各位先生,”他说,“这的确是古今智慧的结晶,我们全国各地的人若是都明白这个真理,大部分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日本有一句著名的谚语:“除了阳光、空气是大自然的赋予,其余的一切都要靠劳动才能获得。”

小克莱门斯的老师玛丽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每次上课之前,她都要领着孩子们进行祈祷。有一天,玛丽老师给孩子们讲解《圣经》,当讲到“祈祷,就会获得一切”的时候,小克莱门斯忍不住站了起来,他问道:“如果我祈祷上帝,他会给我想要的东西吗?”“是的,孩子,只要你愿意虔诚地祈祷,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小克莱门斯当时的梦想是得到一块很大很大的面包,因为他从来没有吃过那样诱人的面包。而他的同桌,一个金头发的小姑娘每天都会带着一块这么诱人的面包来到学校。她常常问小克莱门斯要不要尝一口,小克莱门斯每次都坚定地摇头,但他的心是痛苦的。

放学的时候,小克莱门斯对小姑娘说:“明天我也会有一块大面包。”回到家后,小克莱门斯关起门,无比虔诚地进行祈祷,他相信上帝已经看见了自己的表情,上帝一定会被自己的诚心感动!然而,第二天起床后,当他把手伸进书包的时候,除了一本破旧的课本,什么也没有发现。他决定每天晚上坚持祈祷,一定要等到面包降临。

后来,金头发的小姑娘笑着问小克莱门斯:“你的面包呢?”

小克莱门斯已经无法继续自己的祈祷了。他告诉小姑娘,上帝也许根本就没有看见自己在进行多么虔诚的祈祷,因为,每天肯定有无数的孩子都进行着这样的祈祷,而上帝只有一个,他怎么会忙得过来?小姑娘笑着说:“原来祈祷的人都是为了一块面包,但一块面包用几个硬币就可以买到,人们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去祈祷,而不是去赚钱买面包呢?”

小克莱门斯决定不再祈祷。他相信小姑娘所说的正是自己想要知道的——只有通过实际的劳动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而祈祷,永远只能让你停留在等待中。小克莱门斯对自己说:“我不要再为一件卑微的小东西祈祷了。”他带着对生活的坚定信心走向了新的道路。

多年以后,小克莱门斯长大成人,当他用笔名马克·吐温发表作品的时候,他已经是勤奋而且多产的作家了。他再也没有祈祷,因为在无数个艰难的日子中,他都记着:不要为卑微的东西祈祷!只有自己通过努力和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收获才是最真实的。

每天多做一点点

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说过“做得好胜于说得好”。无论什么事,都要勤奋地做,脚踏实地地做,默默地在自己脚下多垫些“砖头”,这样,你才会更加接近成功。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生活是公平的,付出越多得到越多。每天多做一点点,积少成多,时间长了,你就会实现自己的理想,收获自己想要的成功。

神原裕司郎是一位诚实淳朴的日本青年。他没有什么学历,家庭也不富裕,但他从不自卑。因为他认为,在这个充满机会的社会,只要勤劳肯干,迟早有出头之日。从少年时代起,神原便外出打工,到18岁时,他已拥有一辆自动卸货车,每天驾驶这部车子四处去工地找活干。

一到工程现场,他就找负责人问:“你们有没有工作给我做?我有一辆倒土车,工钱我是不计较的。”他有时会遭白眼,有时没人理他,但他毫不气馁,往来于横滨、名古屋、滋贺县的工程现场找零工做。后来,他回到故乡仓敷市。

当时,仓敷水岛地区正在移山填海、大兴土木,准备开发一个庞大的新工业区。

这充满活力的情景使这个19岁的年轻人很振奋,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发展机会来了。

他想,使用倒土车工作效率太低,发展实在有限,应该买一辆最新式的推土机,才不会长期在蝇头小利中打滚。但一辆轻型的推土机要100万日元,至少也得先付50万日元。于是,他把唯一的倒土车卖掉,得款25万日元,再向银行借了25万日元,买了一部推土机。推土机买来之后,他又抱着很大的期望,像以前一样在水岛地区到处找零活做。

由于这台机器工作效率佳,神原又不斤斤计较工钱,所以,没多久,他就不用辛辛苦苦四处找工作,反而工作来找他。对找上门来的工作,神原几乎是来者不拒,每天甩开膀子大干,忙得连睡觉的时间也没有。他的收入也很可观,每天能赚6万日元。

这样超负荷地苦干一年后,神原又买了一台挖土机和一台大功率推土机。此后他的发展像旋风一般,3年后,他已拥有推土机等土木工程机械10台,成为一名土木工程包工头,并成立了神原重机兴业公司。到28岁时,神原已拥有土木工程机械30台,一年可做2.6亿日元的生意。

神原曾说:“没有什么潜能和专长的人,只有靠努力苦干才能有光明的前途,要想出人头地,必须付出超人一倍的努力。我常这么想,就能激发更多的精力,废寝忘食地工作。”这是神原成功的秘诀,也是所有成功人士共同遵循的原则。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一个明智的人总是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

——托·福勒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既向人们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实现目标的良好机遇。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是幸福的,切不可放过身边美好的机遇。

爱因斯坦曾说过:“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里的“准备”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的积累。没有广博而渊深的知识,要发现和捕捉机遇是不可能的。二是思维方法的准备。只具备知识,而没有现代思维方式,就看不到机遇,只好任凭它默默地从你身边溜走。

有许多发现和发明看起来是纯属偶然,其实,仔细探究就会发现,这些发现和发明绝不是偶然得来的,也不是什么天才灵机一动或凭运气得来的。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形下,这些在常人看来纯属偶然的事件,不过是从事该项研究的人长期努力思考、实践的结果。人们常常引用苹果落在牛顿脚前,使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这一例子来说明偶然事件在发现中的巨大作用。但人们却忽视了一点:多年来,牛顿一直在为重力问题苦苦思索、研究。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牛顿思考了该领域内的许多问题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可以说,关于重力问题的一些极为复杂深刻的问题他都反复思考推敲过。苹果落地这一常见的日常生活现象为常人所不在意,却激起牛顿对重力问题的理解,激起他灵感的火花,并进一步作出异常深刻的解释,很显然,这是因为牛顿对重力问题已有了深刻的理解。因此,成千上万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却没有人能像牛顿那样引发出深刻的定律。同样,从普通烟斗里冒出来的五光十色像肥皂泡一样的小泡泡,这在常人眼里就跟空气一样普通,当然也很少有人去研究这一现象,但正是这一现象使杨格博士创立了著名的光干扰原理,并由此发现了光衍射现象。伦琴在实验时,从手骨图像中,发现了X射线。耐克鞋受人喜爱,一部分归功于采用了“华夫糕式”鞋底,使鞋子变得轻巧美观。这项设计上的革新是来自于鲍夫曼,他说:“那天我看见妻子的蛋奶烘饼烤模,想到鞋底也可以做成华夫糕模样。”

以上这些人平时都既有知识的积累,又具备灵活的思维方式,否则,也会像李比希错过发现新元素溴一样,抱憾终生。人们总认为伟大的发明家总是探讨一些十分伟大的事件或伟大的奥秘,其实像牛顿和杨格以及其他许多科学家都是在研究一些极普通的现象,他们的过人之处在于能从这些人所共见的普遍现象中揭示其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而这些过人之处正是源于他们曾经做过的努力。他们的头脑被自己做过的研究充满了,一个偶然的机遇才能立刻激起他们的灵感,从而有了伟大的发明或发现。

所罗门说过:“智者的眼睛长在头上,而愚者的眼睛是长在脊背上的。”心灵比眼睛看到的东西更多。那些没头没脑的凝视者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只有那些富有理解力的眼光才能穿透事物的现象,深入到事物的内在结构和本质之中去,他们才能看到差别,进行比较,抓住潜藏在表象后的机遇。

客观来讲,机遇的产生和利用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如自由的科研氛围,平等的择业、工作机会,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程度等。机遇的产生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比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偶然的,但是,按照他所设计的航线,必然到达美洲,而不能到达印度和中国。只有捕捉住机遇,才能使机遇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

青少年朋友在客观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牢固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以充实的头脑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迎接机遇、迎接挑战。

勤奋耕种,才能收获梦想的果实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勤奋成就梦想,再美好的愿望如果不付诸行动,不勤奋努力,也只是空想。勤奋是一笔价值远远超过金子的财富,金子虽然珍贵,但却是不会失而复得的。纵然你有黄金万两,但若一味挥霍,就会坐吃山空,唯有勤劳才是永不枯竭的财源。

有一个农夫,他感觉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把三个儿子叫到身边,对他们说:“我死了以后,这间房子和田地都是你们的,你们可以平分。另外,我还有一罐财宝埋在田地里面,这些财宝足以让你们一辈子吃穿不愁。有一天我会告诉你们那些财宝埋藏的具体地点。”老农夫说了一大通,儿子们听着,眼睛都发亮了。可老农夫直到死的那一刻,也没有告诉儿子们藏宝地点。

儿子们照着父亲的遗言平分了田地,都希望那罐财宝能埋在自己所分的田地里。因为父亲确实说过财宝埋在祖传的田地里,于是,他们三个人分头挖掘自己的田地。他们整天早出晚归地翻耕,但除了几块破瓦片,什么财宝都没有找到。一年过去了,那罐财宝仍然没有找到,不过田里的收成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好。

他们终于领悟了父亲临死前所说的话语:辛勤劳动就能创造财富。原来,“辛勤劳动”就是父亲留给他们的最重要的财宝。

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一句话道出了天才之为天才的真谛。也许正在学习画画的你,看到《蒙娜丽莎》会惊艳它的美丽,赞叹达·芬奇的巧夺天工,可是,如果没有刻苦的练习,又怎么会有他日后的成就呢?无论一个人的资质是多么优秀,要想获得成功,他都必须付出努力。先天的聪慧秉性并不是我们获得成功的保证。

天道酬勤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先天的资质再好,也需要后天的刻苦努力,勤奋耕种,才能收获梦想的果实。

勤奋是成功的根本,只要勤奋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成就一番事业。如果没有勤奋,就是有再好的条件,也很难取得最佳效果。让我们把勤奋移到身体里,植到心灵中,让它开出灿烂的花朵,结出梦想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