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呆冷世子的爱妃
2267300000072

第72章 不许娶楚云瑶(4)

说着便指了指刚才说话的两人,道:“这是你大伯母,这是你三婶儿。”

“见过大伯母,见过三婶。”

两人皆都欢喜的应下,还送出了见面礼。

云瑶自是毫不客气的收下,脸上轻轻笑着,显得十分温和娇软,又纯净又无邪,好一朵惹人怜爱的小白花,让人都不禁诧异,又有种浑身不舒服的腻歪感。

这丫头莫非对自小将她送离侯府这事儿一点都不怨怪?还是终于能回到侯府当真正的千金小姐而高兴坏了,不敢怨怪反而讨好?

唯有刚才去馥香院请三小姐的丫鬟红桃,正看着忽然间就温柔玲珑的三小姐,一脸惊疑古怪之色。

云瑶察觉到她的注视,转头过来看了她一眼,一脸的似笑非笑。

这个时候,坐在大夫人身边的一名少女站起来走到了云瑶面前,满脸都是温柔笑意,亲热的拉住她的手说道:“三妹妹,可算是盼到你回来了。你初来京城,若是遇到什么难处,尽管开口,平时若有时间也多去我屋里坐坐,我们姐妹可以说说体己话,也不会觉得无聊。”

此人正是楚云双无疑。

貌若天仙,温柔娴雅,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彰显着独属于她的优雅矜贵和大家风范,若不是事先就对她特意的了解了一番,连云瑶都差点相信了她是真的满腔真心,真心欢喜。

云瑶弯起了眼角眉梢,笑得越发轻软了,反手也拉着她,说道:“这位定是二姐了,我这一路来京城可是时常能听说关于二姐你的传言呢,现在一见果然是如传言中的一般好,谁能将你娶了回去那可真是八辈子修来的好福气!”

她不禁有些羞赧,笑骂了一句:“你一个姑娘家说这些话,也不害臊!”

“又不是说我自个儿,夸二姐有什么好害臊的?我可是刚进京城就听说了,黄家公子与二姐早有婚约,想来那修了八辈子福气的,应该就是这位黄公子了。”

她笑眯眯说得很自在,屋里刚还热烈起来的气氛却猛然间又“呼”的沉静了下去,不管老太太大夫人,还是其他的那些个人,一个个都盯着云瑶的笑,脸色变换,很是精彩。

尤其楚云双,脸上的温柔一下就僵硬了,看着云瑶似乎想要从她的脸上看出点什么来,转眼间又是笑容温柔,摇头说道:“三妹妹可切莫听信外面那些谣言,我与黄公子并没有关系。”

“哦?那怎么京城的人都那么说?”

“这……这只是个误会而已,当年爷爷与黄阁老定下个婚约,可不是我与黄公子的婚约。”

“即便如此,二姐你是姐妹中排行最前面的,也正是待嫁闺中,与黄公子可不正好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你胡说什么呢!”

“难道我说得不对?毕竟大姐早已嫁人,总不能再嫁黄公子吧?”

“你……”

楚云双胸口急剧起伏了两下,被云瑶的这一句两句挑得满心怒火,偏偏对方还一脸笑意,一脸无辜,还一脸的理所当然,让她想发火,都不能!

该死的,这犄角旮旯里回来的野丫头怎的这般牙尖嘴利?还如此不好对付。

她心里隐隐有不对的感觉,好像有什么很重要的被她们给忽略或者是她们所不知道的,但她很快又摇摇头将这感觉压了下去,只觉得荒诞、匪夷所思。

不过是个被自小送去乡野小镇苟延残喘的小贱人而已,在那等山野犄角里长大,能有什么本事?

如此一想,她也就放心了,脸上又浮现了那温柔动人的笑意,拉着她的手娇嗔道:“可别胡说,这又不是非得照着年岁排行来的。”

说着也不等云瑶反应,就拉着她走到那些正因为刚才那一点变故而脸色各异都没能平静下来的小姐们面前,逐一的给她介绍了起来。

大小姐楚云月早在三年前就已经楚家,所以并不在其中,楚云双介绍的是与她同样长房所出的六小姐楚云灵,以及三房所出的四小姐楚云梦,五小姐楚云珊和年纪六岁的七小姐楚云佩。

其中,楚云双十七岁,长房嫡出,四小姐楚云梦仅比云瑶晚出生不足两个月,乃三房嫡出,五小姐楚云珊则是三房庶出,和长房庶出的六小姐楚云灵相差不过几月,眼看着就要十五岁及笄,马上就可以嫁人了。

这几位姑娘倒是没有楚云双的八面玲珑温柔相对,不过顾忌着老太太和夫人们在场,倒也没有任何过分的举止,只不咸不淡的打个招呼,互相见个礼,显得平淡而生疏。

云瑶自不会在意她们的态度,反正她也从没想过要跟这些所谓姐妹们有更深入的感情,也就随着楚云双将人大概认了个遍,并将先前调查得知的情况与真人一一对应,又有了新的了解和发现。

从始至终,她都浅笑盈盈,一副很天真很纯洁很无辜很好说话的模样,倒是看向身旁那一直拉着她的手满身温柔都几乎要凝出水来的楚云双,目光之中更多了一抹意味深长。

她确实做得很好,好像真的在为她的回来而高兴,对她这个妹妹有多喜欢和欢迎,所做一切都显得那么恰如其分,面面俱到。

更重要的还有这姑娘长得好,如九天仙子落凡尘,一颦一笑皆动人,而且据说还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不精通,才艺无双。

有才有貌,且性情温婉娴雅,待人温柔可亲,还是金贵的侯府千金。

唔,确实有让天下男子趋之若鹜的本钱啊。

她在这屋子里转了一圈,该认识的姐妹全部都认识了,两房夫人也都拜见还收了见面礼,至于说她那大伯三叔的姨娘们,她们自是没有资格出现在这里的。

这一圈下来,外面已日暮西沉,有丫鬟来禀,说是晚膳已准备好,侯爷和几位爷以及公子们也都已经回府,随时都可开席。

老太太当即也没再多耽搁,亲自拉着这十六年不归的三孙女,领着媳妇孙女们就浩浩荡荡的去往了饭厅。

她们到的时候,果然是已经有人在饭厅等候,最上首的位置坐着一须发皆白的老人,已是年近古稀,但精神却甚好,大刀阔斧的坐在那儿,分坐两侧的爷们公子皆正襟危坐,一个个连大气都没有喘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