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全本黄帝内经
22675200000015

第15章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本篇说明各个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生活条件不同,影响了各地居民的体质。因而在病证、病因、治疗等方面,就或多或少地存在差别。所以在治疗时,需要了解病情,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同病异治,疗法相同,故曰“异法方宜”。

【原文】

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

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译文】

黄帝问:为什么医生在治病时,对同一病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却都能使病人痊愈呢?

岐伯说:这是因为地理环境不同,而治疗方法各有所宜的缘故啊。

比如东方地区,气候温暖如春,盛产鱼和盐。因为靠着海挨着水,所以生活在这里的人大多喜欢吃鱼和咸味食物,他们习惯居住在此地,因而也都以鱼盐为美食。但鱼性属火,吃多了会使人的体内积热,而过食盐,咸味能走血,使血液受损伤,所以当地居民大多皮肤黝黑,肌理粗疏,易患痈疡一类的疾病。治疗这类病,适合用砭石刺法。因此说,用砭石治病的方法,起源于东方。

西方地区,多山旷野,金玉丰富,沙石遍地,气候环境有如秋季之气,有肃杀收敛的特点。当地居民,依山而居,那里多风,水土之性又刚强。日常生活中,他们穿着毛布、睡着草席、很讲究吃鲜美食物,因而多身体肥胖。如此,外邪虽然很难侵袭他们,但由于饮食过偏食甘肥美味,因而他们多发内伤一类的疾病。这类病适宜用药物治疗。因此说,用药物治疗之法,起源于西方。

【原文】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

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故导引按者,亦从中央出也。

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译文】

北方地区,自然气候具有冬季闭藏之气的特点,这里地势较高,人们依山而住,常常生活在风寒凛冽的环境中。当地居民喜欢游牧,随时在旷野住宿,食用牛羊乳汁,因而内脏感受寒气时,容易患胀满一类的疾病。这类病适合用艾火炙烤的方法治疗。因此说,用艾火炙烤之法,起源于北方。

南方地区,有如夏季自然界万物旺盛繁茂的气候,阳气隆盛,地势较低,水土之性薄弱,因此常有雾露聚集。当地居民喜好食用酸味和腐熟食物,因而多肌理紧密而发红,易患筋脉拘急、肢体麻木一类的疾病。这类病适合用微针针刺。因此说,用九针治病的方法,起源于南方。

中央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湿润,物产富饶,因此当地人们的食物种类丰富,生活比较安逸,所以易患痿弱、厥逆、寒热等病,治疗这些病适宜用按摩导引的方法。因此说,按摩导引之法,起源于中央地区。

综上所述,医术高超的医生是能够综合运用诸种治病方法,并依据病者的实际病情,采用适当的疗法进行治疗的。因此说,治疗方法虽各有不同,最终却都能使病者痊愈,是因为医生熟悉病情并掌握了治疗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