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西风饮马记
22703700000009

第9章 遍地累累骨无收

且说李自成进入河南后,信用李赤心,颁出了诸多指令约束兵卒甚至有“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之语。虽引得诸多灾民来投靠,但流寇习气也并未因为所谓的几句口号而改变,凡遇抵抗之县,必破而屠之。杀官抄家、烧城毁郭、驱赶百姓。李赤心连劝多次,李自成也并未多加搭理。而牛金星在劝谏上就显得委婉、有效得多,他只是趁着和李自成说书之余借用黄巢等人起义失败的原因来告诫他,李自成潜移默化中也开始明白了“打天下用刀,治天下用笔”的道理,对破城后士绅给予区分对待,只惩罪恶、首恶,有小过失但接济过灾民的官绅不仅不罚,还约束部众,保护其府宅。逐渐得开始出现了秀才、举人、地主来信投靠的现象。

时近年关,闯军领地中的百姓却提不起心来恭贺新年,自崇祯三年来,豫地累年大早,官府的税饷却越发杂乱繁多,诸如辽饷、练饷压得各地百姓喘不过气来。有的佃户宁可放着好田不耕耘,举家到异地他乡流浪、乞讨也不愿意留下来缴纳税务。农户只得弃田跳蹿在山中,田地荒税、无人耕种,又遇旱事一再警响,原来有粮的人也种不出粮食来,饿死的人不计其数。如此几番下来,豫地连片地壤龟裂、白骨卧野、虎豹横行……闯军刚入豫地时,到处是白幡灵旗,成片尸骨大多更是横埋竖倒在被扒光了皮的枯树、土堆之上。

见惯了陕地早情的老营将士见状也掉下泪,豫地新卒更是眼泪纵横、捶胸顿足。奇怪的是,老营人叫骂官府无道,而大部分新卒只是叫骂老天无情,虎狼行于世道。

如此光景,李自成也只好吩咐底下诸将一边杀贵胄打粮,一边集尸焚烧立碑,既可训练军士也可强化新卒的反抗之心。

这日,李赤心奉命在勋阳一带继续追剿蹿山的富户,收编精壮补充兵力。一行人在候家河地段分了手,分四队入周围小山寻人。

时近中午,李赤心亲队停在了一座破庙中,准备寻些水,煮些豆子吃,却发现院中竞架有一口石灶,一口破旧铁锅呈于上,当中竞飘来一股肉香,诱得众人一拥而上,哄抢一通。几十片烧得快糊掉的肉顷刻间便被抢完了。李赤心领兵近四个月,营中虽多是新卒,但李自成送了自己的几个亲卫给李赤心调配。他先是用“武力”降服了几人,又日日教其自己在共军中的口哨、规章。有些不符的规矩如:三三制也让他改成了三五制。二十几个劲卒通晓后又按章规训练新卒。军容面貌可以称得上闯军中前位了。

李赤心又挑了几个人命为旗长一人叫张可为,一人叫关进忠一人叫鲁义海,还有名掳到的秀才孙立德。一开始他始终不敢从“贼”,终于耐不过李赤心的软磨硬泡答应委身于贼做了掌书,专管李赤心营中粮草、杂务。

那孙立德乱中也抢了几片,赶紧送来给正在看《三国演义》的李赤心。他正读到那周公谨火烧赤壁,正是兴奋之中,那孙秀才一打挠,惊得聚精会神的李赤心一下子跳了起来。反应过来后,用书打了一下那秀才道:“怎么了!你这个穷书生!”孙秀才连忙递上肉,说明缘由。李赤心一见肉也是高兴坏了,也不再责骂,马上囫囵吃了起来。孙秀才在旁笑着他的吃相,只道:“有辱斯文……”

李赤心也笑着道:“你这书生,当初死话不从老子,如今是晓得奉承了,也是可贵着呢!你别说,这肉虽焦了,却内中嫩得很,你也来几片。”孙秀才连忙携筷子笑着道:“哎!当年太祖爷起于草莽,定鼎天下,靠得便是止杀伐,取人心之道……如今…嗯…好吃,如今将军谏言大王,大王俱听,除了几处屠城,也是为了大业嘛,想来,我也能成开国之臣,同那刘伯温……哈哈哈哈!”

李赤心拍了拍秀才的肩,心想:这个秀才,闯军失了天下,可能也是这些个人人没坐稳,心就上天,被请军抢了果实啊。

秀才见李赤心又在发呆,便道:“将军,你道是否?”李赤心笑道:“是啊!跟着闯王吃他娘,穿他

娘!”两人说笑着,却听得院中人一阵作呕发吐声。李赤心疑惑地询问情况,有一小卒来报,边跑边呕,单跪而下报道:“将……将军,这肉吃不得……吃不得啊!”说着又吐了起来。

孙秀才疑感地问道“为何?”

“这是人肉……人肉啊,吃了折损阴德!“孙秀才同李赤心听清楚,立刻有一股味道从肚子里涌出来都欲吐,李赤心上前又问:“可是真的?”“俱是真的。实是人肉啊!”

那兵答完,三人俱是一阵呕吐。好一阵子,兵卒才带着李赤心等人进了院中。多数兵率都在躬腰作呕,那兵士进入庙中,李赤心也跟着进了去,只见一个妇女尸体躺在石像前,脖子上有道长长血口,血在身子上凝成了一道血痕。一旁是一具被割了右臂的男孩尸体,也是躺在血泊之中,一把短破的小刀沾满了血,零落在二尸之间。

李赤心兀得不再作呕,脑中空白一片。忽然一两滴泪不由自主地滑了下来,身子不由自主颤抖。李赤心想要把他二人尸体埋下,却咽中无气,说不出来。半蹲在地上,卸了范阳帽,去了簪子,抓发狂

挠起来。院中兵车见状也撑着兵器半蹲下来。过了一刻钟,李赤心才理发戴冠起立,向二尸行了一军礼。身后兵卒也跟着行了这新军礼。

“义海,你将这二人好生埋葬,速速归营,入山杀富,开仓济民!”李赤心恨声道。“入山杀富,开仓济民!”众兵跟着高声附合道。

那声音如同呜咽声,传遍低谷高山,未能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