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2271000000008

第8章 湘南杂笔(2)

潮水从四方涌进,包围住沙盘。如带状的海水也从四面漫上来,渐渐浸没了在沙滩中央拾贝人的双脚,进而又将人们逐个赶上陆地。沙滩浸在潮水中,人离去。潮进水涌,浅紫的沙盘看着看着变小,一个小时后便踪影全无。

海水荡着雪白的浪花,漫至我的脚下,帆影悠悠,浮于海面。

四月某日

花月夜

推开房门,见十六的月亮挂在樱树枝梢上。天空淡淡碧霞,白云团团。月亮周边的云彩银光迸射,远处的云朵则轻柔如棉。

春夜的星辰微微点缀着夜空。淡淡的月色映在花上。浓密的枝叶锁住月色,一片暗黑。稀疏一枝独自伸向月光,蒙蒙泛白,别有一番风情。淡淡的影子,淡淡的光,庭院落花点点。信步走去,宛若漫步于天空中。

望海滨方向,沙洲一片白茫茫,不知何处,有人在哼唱着民间小调。

雨声哗哗,片刻即止。

春云蔽月,夜色泛白。樱花淡若无影,蛙鸣声中,大地愈加静寂。

四月十五日

新树

夜来的一场甘雨已停下来。晨九时许,漫天的云团消散得又薄、又细,如棉、似纱,继而化为轻烟,直至轻烟也全然消失,天空犹如碧玉。

阳光如雨般倾洒而来,纸格子门上映出嫩叶的影子。

从那浓密婆娑的影子中,便可知嫩叶茂盛的样子。

静静观之,满院新树沐浴着光芒,枝叶泛金浮绿,仿佛满天的阳光全都聚集在了这院中一般。看那枝枝叶叶水灵灵地映在碧空中,满地洒满婀娜的紫影。

樱花已谢,满树新叶,偶有一两点残花若隐若现于枝叶间,不时飘落下来,犹如彩蝶飞舞。树下,片片落花、点点红萼,连同影子都粘贴在地面。一只白鸡,满身映着斑斓的树影,正啄食着落花。

看那枝梢与枝梢间,挂着的蜘蛛网,正闪出蓝、黄、红的光。无数的飞虫,如雪花纷飞般围绕枝叶四周,蜜蜂嗡嗡,在阳光下飞舞。

大自然在这风和日丽中,一派悠然满足的模样。

唯独蝴蝶忙乎着追逐即将逝去的春天,那样执著地迷恋鲜花却不知是一场梦的身影,令人怜惜。

风徐徐吹来,碧空中新树微微颔首摇曳,满地树影静静颤动,新树与新树间晾晒的衣物,影子在地面翩翩起舞。

邻家靠近落叶树,距新树稍远,隔墙传来咿呀机织声。

又日落,红黄的云朵高高挂在新树梢。

黄昏的风轻轻吹拂,夜空中新树摇曳。麦田静静卷起波浪,苍苍暮色,黄昏降临。

回头望去,后山的松树上,十四夜的月,大如盆。月色尚未明亮,漫步田间,豆子的叶,豆子的花,香气沾衣。

天色、空气、微风、月色,一切都如水一般淡,如水一般清,如水一般流动。

四月二十日

暮春的原野

青叶茂密,村村掩映在碧绿中。芦苇粗壮了,河面狭窄了。

伫立河川上游,遥望村庄方向,落日已渐渐沉没。

夕阳挂在小坪山峰,山色青幽。村里苍郁的树梢泛着紫光。晚潮渐渐上涨,河水倒流。一江白沫,如雪花漂浮,掠过水中青芦的倒影,向上游漂去。河对岸张着渔网,渔夫虽躲在青芦中,不见身影,但每每提起渔网时,便可见映着夕阳的网上紫光闪闪,如玉的水珠“嗒嗒”滴入河中。

过了片刻,太阳便晃动着红球,没入山中。残照把树林的上空抹得一片通红,河水也荡漾着红波。潮水渐渐涨满河川,流水残照漂浮,载着芦影,卷走白沫,浸过青郁的树影,漫漫一片,欲将小板桥淹没。鱼儿不时在树影中跳跃,青蓝的河水涌出一道道白色的波纹。

晚风轻拂,残照的影子渐渐消失,水面水中的芦苇融为一体,在沙沙的摇曳声中,夜幕降临。

不知从何处寺院中响起了晚钟,悠长的钟声回荡在原野上。

大地笼罩在黑暗中,家家户户的格子门上映出了红红的灯火。

五月十日

苍茫的黄昏

最为宁静的莫过于收割完麦子后的乡村黄昏了。

游神武寺时,黄昏中独自经田间小路而归。夕阳在苍茫的暮云包围中西沉,从云隙里漏出的那一抹朱红残照也消失了。四周的田野、村庄、山边都在焚烧着麦秆,青烟袅袅升起,山野、村庄笼罩在茫茫烟雾中。

静静伫立眺望,映出暮云、苍山、倒影的黑黝黝的水田中,白影涌动,转眼间便蔓延到四周的田野中。原来是麦秆燃烧的白烟在游动。白烟下,蛙声鸣唱。

夕阳落山了,四处烟雾弥漫。万物融成一体,恍恍然入无我之自然与人生境。人无语,物无声,灯无影,唯大地一片苍苍茫茫,茫茫苍苍。

多么静谧的黄昏呀!

独自站立黄昏中,侧耳倾听,只闻呱呱、呱呱蛙鸣声。

这便是真真切切的“黄昏”之声。

六月七日

晚山的百合

傍晚,登上后山。晚风吹拂青茅,百合花溢满清香,月色懒洋洋落在山丘上。夕阳已沉入大山右侧,残照犹存。金褐色的云朵犹如彩旗翻卷,由西至北横卧天空。富士山穿破淡蓝的暮云,微微露出山峰。大海紫波荡漾,一帆徐徐穿行而过。

眺望远方村庄,此前,镶嵌在村庄间的金色麦田不知何时已收割殆尽,田间灰黑一片。水田一半已插上秧苗,绿油油的秧田与尚未插秧、灌满水的白盈盈的水田参差交错,一条小河窄如飘带,银光闪烁,穿流其间。

麦子已收割完毕。绿树环抱的村庄一片暮色,四处冒着焚烧麦秆的青烟,有噼啪噼啪的响声传来,那是茎秆在燃烧。青烟下红火闪烁,一阵风吹来,火势便更加猛烈。片刻,青烟便弥漫整个村庄,继而向山头进发。黄昏便在这袅袅青烟中降临,蛙声也随风传入耳畔。

踏着夜色,下山。小径两旁茅草青黑一色,百合花点点开在其中,如夜空星辰,微微泛着白光。夕风轻拂,晚山清香盈袖。

山头上,月光倾洒而下。

六月十三日

梅雨时节

雨,下下停停,停停下下。鸦声蛙声争报雨晴。

趁着雨停的间隙,走出门外。踏着沾满麦草的泥泞小径,路过村头。有人在绿荫环绕的屋前采撷梅子,旱地里女人们正栽种着甘薯。

水田大多已插上了秧,秧苗嫩嫩黄黄。田里苗疏水多,蛙声四起。从这块水田流向另一水田的水,咕隆咕隆响声浑厚,真不愧是梅雨时节的水流声!

河水如膏脂,碧潮满满,一捆金黄的麦秆漂在水面,一沉一浮,顺流而去。岸边芦苇有的已抽穗。小孩们折断芦苇铺坐于地,正钓着鳗鱼、虾虎鱼。

空气凝重而沉闷,村里冒起的炊烟,也因水汽过重无法散开,形成雾霭匍匐于地。山峦碧青碧蓝,假如有水珠滴下,那色彩便仿佛就要被融化一般。

山上传来鸱鸮的叫声。

雨,又淅淅沥沥下了起来。

六月十八日

梅雨晴了,夏天终于来临。

推开格子门,垂帘而坐。帘外山峦青翠,身着白色衣衫的人流来来往往。

富士山也换上了夏装,碧衣清爽,仅两三条银雪带冠于头顶。相模湾犹如铺上蓝毯,习习凉风阵阵吹拂而来。

又今日在后山第一次听见了茅蜩的鸣声,悦耳的声音,响如银铃。

白日依青山而尽,清凉伴夜幕而来。出门漫步,可见川上垂钓者,笑语不断,笛声悠扬,孩子们则燃放着焰火。

夏天来临了!七月十日

清凉的黄昏

日落时,独坐石堤上,双脚悬于堤边垂钓。眼前河水夕晖荡漾,身后青芦簌簌作响。

潮水渐涨,逆流而上。河水清澄见底,似若无物。水底斑斓胜过大地,小鳗鱼在水藻间翻来滚去,新生的幼黑鲷在如玉的水中成群嬉戏,身影隐隐映在水底。从石垣缝隙间游出的刺虾虎鱼,看到螃蟹伸出钳子来袭,慌忙转身逃窜。小虾抱住木桩往上爬行。寄生在石缝里的蟹如跳水一般,咕咚咕咚坠入水底。

眺望下游方向,下游的水却像上游一般,穿过碧蓝的山峦倒影,与凉风一道向这边涌来。潮满时,真如“夕阳明灭乱流中”,残照的影子似乎眼看便要被潮水冲走。小鱼群搅动河水,泛起波纹,水流便又将那波纹抚平。河底长长的水草经流水梳理,似乎欲跃出水面,小幼鱼们失去栖息之所,只得随波逐流。

河水快要涨至我的脚尖时,夕照全然消失。潮满水滞,鲻鱼跃入水中,发出投石般的声响。

七月二十日

立秋

今日,立秋。

芙蓉花开,知了鸣啭。阳光依旧灿然炽热,秋思却已弥漫天地。

八月八日

盂兰盆节迎魂火

今天是八月十三。这一带比阴历晚一个月举行祭祀活动,所以今天应该是盂兰盆节的第一天。

太阳落山了,晚风伴随潮汐吹来,河口停泊的一艘日式小船的桅杆上,初八的弦月光洁如银,似缺璧高挂天空。

我投宿客栈里的老妇,抱着一束麦秆去到河边,麦秆里夹杂着杉树叶。老妇用火柴点上火,麦秆便熊熊燃烧了起来。老妇又端起盛有水的钵子,将水浇在地上,把切成小块的茄子投入火中,然后合盂兰盆节时为迎接祖先亡灵而点起的火。

“老头子,小孙子,请朝着这火光出来吧,快请回家吧。”一个两年前失去父母的五岁孩童也合起小手掌,朝火堆膜拜。

河边四处燃烧着迎魂火。走近一堆火前,见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妇人手里捏着线香,目不转睛地望着燃烧的火苗。这位老妇人去年刚刚失去老伴。

四周的堆火渐渐弱了下来,不久便燃成了灰烬。潮汐拍打着石堤,发出阵阵水浪声。月亮虽无语,想必一定在上天眺望着这世界吧。

冥界的逝者不知乎?

可听见晚风轻轻送来“否”的回答?

八月十三日

江上泛舟

泛舟江上,沿御最期川溯流而行。

日落,残照映水。山间寒蝉鸣声犹存。

小舟追逐暮色,溯流而上。漫漫潮汐将青芦淹没一半。舟行所至,山峦碧影卧水,时有鲻鱼跃出水面,泛起白波。

暮色中,河水银白,两岸黝黑。铃虫、松虫、蟋蟀隔岸齐鸣。蒙蒙山谷间,鸱鸮啼鸣,空中苍鸻声起。

八月二十日

夏去秋来

苦菜花开,柿子泛黄,甘薯变甜。白昼寒蝉高歌,夜晚松虫、铃虫吟唱,共话秋日来临。粟米、稻子、芦穗随风飘拂,沙沙作响。

细雨淅沥,时下时止,这便是送走夏日的惜别声吧。

八月二十八日

秋分今日

秋分。早起出门,见白露满地。稻穗、粟穗、芒草花、芦花浸润在露水中。虫鸣如流水,声声不断。

又秋分期间,人流如织。那是参拜藤泽、镰仓寺庙归来的附近男女老少的人流。河岸上,钓虾虎鱼的垂钓者,比肩而坐。

午后阳光悠悠,碧潮涨满河川。过往行人,川流不息。阳光布满晴空,伯劳啼鸣不绝于耳。风和日丽,秋意满心。

又日落。无花果下,树叶黯淡。芙蓉花伴随黄昏而凋零,空中掠过大雁声。

湮没在雨中的十五夜的月,今宵又高挂天空。院中细沙,犹如霜白。地面树影黝黑,婆娑摇曳。

院中白胡枝子映月,白如银雪。

九月二十三日

钓竹荚鱼(上)

“叔叔,钓鱼去吧。”恰逢是星期天,我正在吃午饭,邻里的小姑娘掀开门帘进来约我。小姑娘的爸爸是东京人,长期住在逗子,他有一只小船,常常出海钓鱼。

我应付了她两句,马上扔下筷子,挟起渔竿、渔篓和坐垫,来到自然与人生河边。小船已经备好了,船主——姑且称他甲某吧——正在慢慢解开缆绳。另一位老头身穿单衣,外面套着一件旧的警服,他是一家茶馆的老板,也是个地道的钓鱼迷,姑且称之为乙某吧。

小船驶出河口,斜穿湾内二里多,便到竹荚渔场。此处水深仅三四丈,但水底尽是岩石,水藻茂盛,是竹荚鱼的聚集之地。这样的好地方,在这一带并不多见,若不到此地,即便钓上一天或许也钓不到想钓的鱼。

甲某一边握着橹柄,一边不停地往山上望,思考片刻后,便决定在此地抛锚。原来渔夫们常常把山谷、树木、房舍等当做确定渔场方位的标记。若问渔夫们在哪儿可以钓到竹荚鱼,他们便会指着山上的松树说:“瞧,那山上不是有棵大松树吗?去那棵松树的左边,或者右边钓吧。”听说钓竹荚鱼的最好季节是九月、十月和十一月。现在常能钓到的是今年产下的、长四五寸的小竹荚鱼。当然,偶尔也能钓到一尺多长,长到两三岁的圆竹荚鱼和雌竹荚鱼。

竹荚鱼身子柔软,尤其是嘴部又薄又嫩,拉线时若用力过猛或绕线,鱼鳃撕裂,鱼便会脱钩而逃。

钓竹荚鱼,渔钩用类似钓沙钻鱼的钩最好,鱼饵多用小沙丁鱼,将竹荚鱼切成碎块也可作钓饵。时间一般选在一早一晚,水越是混浊越好。当然,不论钓什么鱼都如此吧。

三人分别占据小船的三个位置,下了渔钩。或许是时间尚早或水太清的缘故吧,只钓到两三条隆头鱼之类的近海鱼,连竹荚鱼的影子也未见到。

甲某用深水镜窥视海底,突然叫道:“黑鲷来啦,黑鲷来啦!”他慌忙将黑背沙丁鱼切碎,与煮熟的红薯揉在一起搓成鱼饵,装在渔钩上放入水中。但鱼还是没上钩。黑鲷本性贪馋,无论用小虾、沙蚕、小蟹、牛肉、红薯做诱饵,还是像京都大阪一带那样用鲱鱼、大豆酱和面粉调制成的鱼饵,它都爱吃并因此上钩。然而,今日水太清澈,尤其是穿透碧玉般流水的阳光太过明亮,令黑鲷的眼睛看得异常清楚。

用深水镜俯视,可见五六条脊背黝黑的鱼正贪婪地围着钓饵游来游去,却始终不肯上钩。这时,坐在船尾的甲某打起了呵欠,他把系着铃铛的铁丝插在船舷边,再拴上钓线,这样一来,鱼一旦上钩,铃铛便会作响。接着,甲某便抽起烟来。乙某也开始打起呵欠,掏出了旧皮烟袋。我伸了伸懒腰,恍恍惚惚闭了会儿眼睛,又睁开来,茫然眺望着海面。

时间大概已过三点,太阳向西移行,海面上如银白光柱般直射的阳光开始西斜。多好的时刻呀!北风从陆地吹来,凉飕飕地掠过海面。细浪轻轻敲打着船底。鱼鳞般的云朵,由天心向东南飘浮,宛如银波翻卷碧空。云影浮在海面,微微荡漾。富士山、江之岛、足柄山、箱根山、真鹤岬以及伊豆的天城山,都清晰地耸立于夕阳的余晖中。

向左望去,近处是叶山,远处是三崎山,三浦半岛短短地纵向延伸。天城和三崎中间,伊豆大岛依稀可见。海面上五六片白帆漂浮,大岛方向,有一处像是用笔尖点出的句号一般的小圆点,大概是钓鲣鱼的小船吧。名岛那边,用铁叉捕章鱼的小船,那晃动的船桨不时像银针闪烁,划破天空。离此百米处,有一小船正伸出长竿在钓针鱼。

渔竿一扬,针鱼便闪着银光跳进舱里。不知从何处漂来一片竹叶,叶片上似乎有两只黑蚁,细细一看,原来是只小船,那像黑蚁一样的则是两个船夫,正使劲地摇着橹。两个黑影随着摇橹的节奏,或交叉成X形,或分离成H形。随着这一合一离,人影也越变越大。

秋来了,秋来了,真正的秋天到来了!连身后的逗子群山,仿佛也秋意涌动,蒙上了苍苍秋色。不动明王山方向频频传来伯劳啼鸣,时而还可听见从叶山驶往逗子车站的马车的喇叭声。或许是见我们没带猎枪吧,在离船不到十米处,一只海鸥不时掠过海面,叼走水中的鱼饵。“人类真是不中用啊!”它似乎在嘲笑着我们,昂首挺胸,在水波上悠然翱翔。

(下)

不知不觉间,一叶扁舟驶了过来,在离我们六七十米处抛下锚,开始钓起鱼来。另有一艘钓针鱼的船,也划到了那小船旁。于是,我们也起锚朝他们靠近。

“怎么样?老大爷,这里竹荚鱼多吗?”

“不多呀,好不容易才骗到两三条上钩。”小船上的渔夫答道。

已经钓到两三条?看来咱们也能钓到。我们赶紧将渔线放入水中,等待鱼儿上钩。正在此时,三四十米开外处,突然有什么东西矫健地腾出水面。

“是梭鱼吧?”甲某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