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2271400000033

第33章 刮汗垢者/希腊 列西普斯

《刮汗垢者》大理石摹制品。高205厘米。创作于公元前330年。现藏梵蒂冈博物馆。

列西普斯是希腊古典时期雕塑的最后一位代表性人物,他出生于公元前4世纪,在继承前辈艺术家的基础上,他创造了人体美的新标准:塑造的人物,比他的前辈所塑造的要修长一些。他一生中共塑造了一千五百多个青铜铸像。奇怪的是,纵观他一生的作品,我们会发现他的作品主要以神、英雄和运动员为主题,而从来没有以女性为创作主题的雕塑作品。

亚历山大大帝对列西普斯极为推崇,多次让列西普斯为自己塑像,他认为只有列西普斯能把自己的英雄气质塑造得如此完美。到后来,他甚至只允许列西普斯为他塑像。

希腊与波斯之间所进行的希波战争,使波斯被迫退回小亚细亚,希腊取得初步胜利。希波战争的胜利提高了雅典在地中海地域的威望,伯里克利的改革创造了自由竞争的氛围,重视文化艺术的政策也挖掘了大量的人才,四年一度的奥林匹亚竞技会培育了健美的体格和好胜精神。公元前5世纪初的一切内外因素都使希腊的文化艺术快步走向繁荣,雕刻艺术也就成了这一时期最醒目最耀眼的一块丰碑。

列西普斯的代表作品还有《赫拉克利斯》《缚鞋带的青年》等。

当时另外一位有影响的雕塑大师波利克里托斯认为,人体雕塑比例应为7∶1,也就是头是整个身躯比例的七分之一,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塑造人体美的一个标准。但列西普斯却认为头部是全身的八分之一才是人体最美的体态,这尊《刮汗垢者》就是他这一标准的体现。这是他通过对无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实际观察而得出的结论。

《刮汗垢者》刻画的是一个刚进行了激烈比赛的年轻运动员,他正用刮具清除身上与汗渍混合在一起的污垢。这个青年的身体是非常健美的,浑身洋溢着力与青春的气息。他全身的重量放在左脚上,右脚朝后放在旁边。头略偏向右侧,与前伸的右手相呼应。全身动作非常协调。但如果你绕着雕像走一圈,会感受到他健壮体魄中的疲倦。

尽管《刮汗垢者》雕像是静止的,却逼真地表现出了运动员疲惫的神情。这是前一个动作刚结束、下一个动作即将开始的一种中间状态的瞬间体现。运动员脸上劳累的表情和全身肌肉的紧张状态,构成了这种疲惫感的外在特征。列西普斯以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塑造了这尊塑像,使这尊大理石也像人一样的有血有肉。

见仁见智

列西普斯是我见过的最善于表现人物个性的艺术家。

(古罗马历史学家普林尼)

列西普斯的作品对于希腊肖像进一步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虽然在具体表现被描绘人物外貌上的表面特征方面列西普斯并没有比同一时期别的希腊雕塑家有任何更大的进展,可是他已经十分明显而且彻底地抱定目的,要揭示出被描绘人物性格中的普遍的气质,无论是在处理成套的具有历史作品性质的雕塑上,还是在他同时代人肖像上,列西普斯都不分彼此地坚持了这样一个原则。

(科尔宾斯基等《希腊罗马美术》)

由动到静、由静到动的雕塑语言,是列西普斯的艺术特色,他很善于利用动势,创造出一种空间情境,把人物的心理动向,传达得细致入微。这是列西普斯个人手法的一大特点,也是公元前4世纪最后三分之一时期希腊雕塑朝着肖像雕刻发展的一种最主要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