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2271400000004

第4章 帕提侬神庙/雅典

帕提侬神庙供奉的是女神雅典娜,所以又叫“雅典娜神庙”。长70米,宽31米。建于公元前447—前432年。主要设计者为伊克诺斯。位于希腊阿提卡半岛上,今仅存残迹。

自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雅典参加了希波战争后,国内的建筑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公元前5世纪中叶伯里克利执政的年代,雅典城邦国家便开展了蓬勃的城市兴建活动。

坐落在雅典中心的雅典卫城,是这一时期建筑的精华。卫城中有三座神庙:供奉雅典娜的帕提侬神庙、供奉海神波塞冬的厄载克西奥神庙和供奉胜利女神尼开的尼开庙。其中,最著名的是帕提侬神庙。

帕提侬神庙是祭奉雅典守护神雅典娜的庙宇。庙宇下部是三层石阶基座,基面30.89米×96.54米,庙宇的外围是横向八根、纵向十二根廊柱组成的围廊,柱高10.43米,柱底直径1.90米,上部是楣梁和三角形屋顶。

庙内分东西两部分,东为圣堂,供奉着雅典娜的雕像;西为档案厅,其檐部较薄,柱距较宽,风格洗练而明快。为突出建筑物的伟岸,加粗了角柱,缩小了角柱开间,且所有柱子都向后略倾,同时都向各立面中央略倾,额枋上沿由端部向中央微微隆起。

整座建筑用贵重的白色大理石建成,铜门镀金,柱头、檐部及雕刻饰有浓重的色彩,表现出希腊建筑肃穆而欢乐、圣洁而高贵的艺术风格。

在庙宇外,本来还竖立着一尊高达10米的雄伟壮观的守护神雅典娜铜像,可惜现已不复存在。帕提侬神庙采用围柱式结构,即东西两侧各八根立柱,南北两翼各十七根立柱,柱高为10.4米,神庙长70米,宽31米,符合古代黄金分割的审美规律。

神庙柱式为多立克式,显得壮实有力,然而也适当地采用了爱奥尼亚柱式的某些长处,如柱身略高一些,上部略瘦,这种善于糅合多种建筑风格的手法,是阿提卡建筑学派的主要特色。

帕提侬神庙耸立在卫城上,就像雅典卫城耸立在雅典城市中一样显得壮丽宏伟。建筑的各部分结构极其协调,两端的人字墙上雕塑、回檐和饰带浮雕使神庙显得更秀美多姿。

帕提侬神庙直至17世纪中叶还保存得相当完整,但在1687年,威尼斯人进攻土耳其人占领的雅典时,一颗炮弹打进当时被土耳其人充当火药库的帕提侬神庙内,击中建筑物的中部,神庙毁于一旦,人字墙上的雕刻被严重破坏,古代称做雅典王宫的帕提侬神庙就这样被一场战争毁灭了。

见仁见智

伯里克利的建筑物在很短的时间内重新建成,经过悠久的岁月至今仍不失其价值,因而更值得赞美。在那里,每座建筑物都是那样光彩夺目,这些神庙充满着一种对生活的信念,至今它们英姿焕发,简直像是刚用大理石雕凿出来似的。

雅典卫城内的建筑物主要是帕提侬神庙和雅典娜铜像对后世的影响十分巨大。它的成就体现在它是希腊古典时期最完整的建筑形制,而且其中汇聚了历代巨匠的作品。无论是神庙的设计者——雅典最杰出的建筑家伊克诺斯对整个卫城和神庙的规划,还是负责了整个庙宇内雕像、浮雕和饰带浮雕的古希腊鼎盛期最负盛名的雕塑家菲狄亚斯的作品,都使帕提侬神庙成为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不朽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