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英年早逝后留下了什么
22719400000034

第34章 秋游与期中考试的辩论

班主任李丽丽在周一早上说了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们想先听哪一个?

先听坏消息吧,虽然这个坏消息早就走漏了风声,那就是下周周一周二进行期中考试。虽然期中考试算不上多么重要,但毕竟也是全年级的一次排名,不仅仅是个人方面的成绩,就连班级成绩都有比较。所以即使一个人再怎么不愿意学,并不是让他自生自灭就好了的,毕竟他也影响了整个班级的平均分,一般这种人被称为“拖全班后腿”的人;而好消息是,学校把秋游的日子也决定了:下周三。听到这则消息的大家,都从期中考试的忧虑之中钻出,兴奋了起来。

为此,王泽予和舒瑒进行了一场辩论,而辩论的主题很无关紧要,且改变不了事实。

“秋游在期中考试之前好,还是在期中考试之后好”

舒瑒支持在期中考试之后,即现在学校的安排;而王泽予不知是故意和舒瑒唱反调,还是真的心里就这么想的,认为秋游还是在期中考试之前好。

舒瑒首先说出了大多数人心中的想法,“如果秋游在期中考试之前,那么谁能玩得开心,况且第二天就是期中考试,那秋游还不得每时每刻都想着第二天的题目,想着自己还有多少没有复习啊,所以在我看来,肯定是在期中考试之后更合适。”

王泽予不假思索地反对了刚才舒瑒的这一番话:“首先,并没有规定秋游就一定是在期中考试的前一天,我们在讨论的难道不是谁先谁后的问题吗?所以你说的第一个‘第二天就是期中考试’的论点是站不住脚的,我假设秋游和期中考试隔了一天,这样中间的一天用来调整状态查漏补缺,我想没人会觉得不好。其次,你说在期中考试之前秋游会没有心情,我反倒要说期中考试之后秋游会让人更加没心情,考的不好的同学反而会因为没有考好伤心,而自觉考得好的同学也会因为某些拿不准的问题扰乱玩耍的心情。”

王泽予又说:“再说了,小考小玩,大考大玩,考前秋游,也很符合逻辑,很讲究道理嘛。”

舒瑒说:“照你这么说,可不是人人都又你这种心态,虽然考后是会有后悔的情绪,但是那种后悔大都是暂时性的,而且是没办法改变的,最多只会持续一会。但是在考前的未知可是一直持续的。在你开怀大笑的时候,在你看风景、和同学玩耍的时候,它会阴魂不散地浮上心头。它可不会消失,在期中考试真正到来之前都不会。”

王泽予说:“看来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不过这倒是提醒我,虽然不管秋游是在期中考试之前还是之后,它都是完整的一天。它都是从学校出发,坐一两个小时的巴士来到目的地,然后同学们按照各自的路线去玩,拿出同样的零食、饮料,同样的时间集合,回学校,又是在同样的时间解散,该回家的回家,该上晚自习的上晚自习,如果把它们和期中考试分割开成为两个独立的可能的秋游的日子……”

“你是想说如果把它们割裂开,它们看上去简直一模一样?”

“对,我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不去考虑期中考试,它们就是一样的日子。”

“你说的意思我明白,但是可惜这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每天都像是串联在一起的珠子一样,如果少了一颗,珠子就会脱节,串联起珠子的绳子就会断裂,那样就不是真正的生活了。”舒瑒若有所思地说出这番话。

“所以两颗珠子的前后关系还是很关键的。”王泽予说,“既然学校把秋游安排在期中考试之后,肯定有它自己的道理,不过,刚才的这番话还是有一些缺失。就算不去管期中考试的日子,两个分割开的秋游日也不可能是一样的。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它还受到天气的影响。”

“如果是雨天,那这个秋游日肯定别有一番风味,说不上会让人扫兴,如果我们去的地方就是一个下雨天更加美丽的地方呢。”舒瑒看上去很快就懂了王泽予的意思。

“况且一个日子的样貌也不是取决于一群人的心理状态,而且这一群人的心理状态也不会完全相似,有的和我一样对什么都不管不顾,’管他一会儿会发生什么,先享受当下再说‘。有的人会担心下一分钟发生的事情,或者被什么小事就能影响到一天的心情。”

“那要看我们在讨论什么了,你所描述的一天是宏观意义上的,一群人的一天,还是微观意义上一个人的一天。”

“看来我们谈远了,不过如果说微观意义上的一天,看来我要说那句谁都知道的话,‘世上没有两片一样的叶子’。每个人的一天都是不同的。”

“没错,但是很奇妙的,在秋游的日子,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比平常更加开心一些,起码对比期中考试的日子,我敢说没人会喜欢‘期中考试日’甚于‘秋游日’。”舒瑒补充道,“‘人不能同时踏入同一条河流’,但谁又能说出今天的河流和明天的河流有什么区别呢,它们是大体相似的,它们的水没有变浑浊许多,也不会突然变得更加清澈,所以我们大概能说每个人的一天也是相似的。”

“如果抛去这一天我们的日常活动的话,那么我们每个人的一天都是一模一样的了:只有24个小时,1440分钟,1440乘上3600秒,如果你愿意的话,我还能继续精确地细化下去。”

“好吧,我败给你了,那接下来的40分钟,2400秒里,一起上相同的一堂数学课吧。”

话音刚落,上课铃声神奇般响了起来,接下来的40分钟,八班的同学们将渡过同一堂数学课,在宏观意义上来说,这一天的这四十分钟里,他们处于一致的时空。在这今后的数十年(除了假期),这间教室都将准时响起这样的上课铃声,那一致的让空气发出震动的声响所划分的时间区域,难道不令人啧啧称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