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尊敬的秦陵先生
22731800000025

第25章 明天的新闻?

于斯就像过电了一般,一下就钉在了原地,死死盯住了那个遇难者脸部的位置。

声音很沉闷,不过听得出来,是个男人,口音很标准:“临潼区雨金镇……爆炸……造成一人死亡……多人受伤……”

更像个广播员的声音。

于斯颤颤巍巍地举起手电筒,照了照废墟和两旁的坑壁,在一个旮旯看到了那个半导体收音机,它正面朝下扣着。

它响了!

当时,于斯确实把它打开了,发现没声音就扔在了地上。怎么会这么巧?就在于斯又一次路过它的时候,它突然有电了!而且,就像在警告于斯一样,它说临潼发生爆炸,造成了一人死亡!

过去,于斯并不信邪,但近一个多月来,他经历了太多诡异的事件,已经由一个唯物者变成了一个唯心者。

他没有跑开,而是弯下腰去,希望听个仔细。此时在他眼里,这个半导体已不是由二极管组成的小机器了,而是一张嘴,背后那个隐身人的嘴。

接下来,他只听到了一句“出事现场一片狼藉……”接着就什么都听不清了,“滋滋啦啦”响起了杂音,终于安静下来。

于斯突然改变了决定。

他小心轻放,把雷管摆在坑道里,然后快速爬了出去。他在心里一直叨念着“雨金镇雨金镇雨金镇……”这个地名是个关键词,他怕自己忘了,出去之后他一定要查查这个地方到底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爆炸事故,这对他很重要,如果有,那就是天大的巧合了。如果没有,那就是收音机穿越了时间,专门在警告他。

他离开地洞,立刻摘掉了氧气。

月亮不见了,伸手不见五指,他突然有点辨不清方向了。他打开手电筒,驱赶着前仆后继的蚊子,深一脚浅一脚地寻找他的床位。

骊山在黑暗中沉寂着。

从周代开始,这里一直是皇家的园林,修建了众多离宫别墅。如今,笙歌散尽,华灯死灭,只剩下一座翠绿的山,山上悬挂着现代的索道,山下树立着大大小小的高压线塔,半空中存在着各种看不见的手机信号……

于斯必须找到吊床,那里有他全部的装备。

他很担心那对偷情男女误打误撞发现了他的“根据地”,他们病急乱投医,很可能把他洗劫一空。

还好,吊床、睡袋和旅行包都在,它们出现在于斯跟前的时候,于斯竟然有一种回了家的感觉,又幸福又心酸。

他赶紧爬上吊床,钻进睡袋,拉上了拉链。

吊床微微地摇晃起来,他尽力用身体控制它,希望它静止下来。没风,山上一片沉寂,如果有人来巡视,那么晃动的东西肯定会引起对方注意。然而他没有支撑点,很难让吊床停下来,只能保持一动不动,耐心等待它摇摆的幅度变小,变小,再变小……这种动荡就像他近期的人生。

过了很久,他睡着了。

他梦见了婴孩时代,他睡在摇篮中,满世界飘着奶味。迷迷瞪瞪地听见父母在旁边小声说话,母亲说:“取个什么名好啊?”

父亲说:“就叫地铁工人吧。”

他不姓“地”,一般说来,名字也不可能是四个字,但母亲竟然没有反对,在梦里似乎这一切逻辑都是对的。他自己并不同意,为什么要叫工人呢?太土了,至少也该叫个“飞行员”之类。他想反驳,可是忽然意识到他不能说话,因为他还在襁褓中,不会说话。他就在摇篮里使劲踢腾起来,希望用身体语言表达他的态度。

母亲俯身看着他,笑了:“他同意了哎。”

他气急败坏了,谁就同意了啊!

父亲说:“地铁工人好哇,太阳晒不着,大雨淋不着。”

在梦里,似乎取什么名字就从事什么职业。

于斯第一次感到,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件不公平的事就是取名字,根本不经你同意,父母就强加给你了,并伴随你一生。

母亲补充道:“工资还稳定。”

然后母亲使劲推了摇篮一下……于斯忽悠一下醒过来。

这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是个大晴天。

他满脸怔忡,回味了一会儿梦里的情节,喝了点水,跳下吊床,又撒了泡尿,然后站在一块没有树木遮挡的地方,眺望山下。

晨曦中,能清楚地看见弯弯曲曲的公路,扭成了S形,有不多几辆车在缓缓爬行。

公路旁是一块块的田地,黄的是麦子,绿的是玉米……吧。更远处是灰蒙蒙的城市楼房。

于斯很感慨,二战期间,虽然当时秦始皇陵还没有被发现,但西安地区遭到了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这座世界级的神秘陵墓竟然毫发无损!

如果当年日军占领了陕西,这片黄土地会遭受什么样的厄运?地面之上难免狼烟四起,血流成河,这座地下陵墓也不会那么安稳地躲过浩劫。

那么,日本军队一路烧杀掠抢,嚣张至极,为什么朝西只打到了河南和陕西交界的重阳店?至今很多人不理解。

民间有个传说,说日本军队占领山西后,高层不断开会,讨论怎么渡过黄河攻打陕西。有个陕西的戏班子不怕死,照样去山西唱戏。那天他们演《铡美案》,一个日本高级军官也去看了,最后,虎头铡摆上了戏台,黑脸包公一声吼,陈世美的脑袋就掉了,吓得这个军官直哆嗦。看完戏,他叫来山西的汉奸,问:“河那边的人都这样?”

汉奸连连点头。

这位军官立即向高层汇报:“陕西人太厉害,不要冒进。”

就这样,日本人进攻陕西的计划搁浅。

一个戏班子就抵御了几十万日军,这绝对是编的。于斯倒觉得,骊山脚下的这块宝地也许真的有神灵护佑,才幸运地逃过了那场战争的涂炭。

他再次想起了昨夜的梦。

梦是荒诞的,可能出现任何情节。不过,现在他不敢忽略任何一种暗示。

为什么父母要给他取名叫“地铁工人”呢?他小的时候,昆明还没有地铁,第一条地铁是5年前才开通的……

到底没想出个子午卯酉。

他收拾起吊床和睡袋,统统装进旅行包,背起来,奔着山路方向去了。

这时候才6点多钟,景区并没有工作人员。他在山路上先后遇到一个老头,两个老太太,他们应该是附近的农民,爬到山上来锻炼。这个时间不用买门票。

于斯来到山脚之后,终于看到了零零星星的行人。

他走进了一家餐馆。

餐馆一角的棚顶,挂着一台老式电视机,正在播放秦腔《辕门斩子》:战鼓咚咚催人魂,为正军纪坐辕门,二十四将排班站,定斩宗保镇军心……

于斯要了碗饸饹,两个搅团。等餐期间,于斯拿起笔,在点菜单的背面写道——

从烽火台下山,大概500米处右转,顺着山坡朝下走200米,灌木中有一处塌陷,下面是煤窑,内有毒气,勿入。煤窑内有20多根雷管,必须妥善处理。一个石家庄游客。

然后,他还画了个简易的地图,标出了出口的位置。

老板端来了饸饹和搅团,他是个跛脚。

于斯狼吞虎咽,吃完之后,他把字条和地图交给了跛脚老板:“派出所上班的时候,麻烦你交给他们。”

跛脚老板接过去看了看,立刻说:“你是个模范游客,要表彰!”

于斯说:“应该的。”

接着他又说:“老板,我手机没电了,可以借你的用一下吗?”

跛脚老板立即掏出手机递给了于斯:“没麻达。”

于斯赶紧接过来,打开搜索引擎,输入了“雨金镇”“爆炸”两个关键词,果然看到了一篇来自《华商报》的新闻,标题叫《违规焊油箱 爆炸一人亡》,大概意思是——临潼雨金镇街道一辆油罐车发生爆炸,随即燃起大火,大约20分钟之后,又爆炸了一次,造成一名电焊工死亡,数人轻伤。强大的冲击波还震坏了附近多处民房,导致当地的固定电话和供电一度中断……

于斯一目十行地看完了,才发现这篇报道是2003年的。

他想起他在煤窑里看过半张旧报纸,也是2003年的。难道那个突然响起来的收音机,播报的是当年的新闻?

还有,如果煤窑是2003年坍塌的,已经过去14年了,殉难的矿工早就应该变成了白骨,为什么于斯看到的那条腿并没有腐烂掉?也许他并不是矿工,他跟于斯一样,不幸掉进了煤窑,在四处寻找出路的时候,引起了塌方……

于斯把手机还给了跛脚老板,说了声:“谢谢。”

跛脚老板朝他扬了扬手,然后就转向电视去看秦腔了。

于斯并没有离开,他在桌子上摊开了地图,开始查看临潼地形——骊山,华清池,临潼博物馆,砖房村卫生室,陵南上陈,陵南下陈,9901陪葬坑,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他要继续寻找秦陵入口。

此时,他进入秦陵的动机好像不再是藏匿或者是寻找什么答案了,一个人只要盯上了什么事情,并且付出了很多努力,那么他就有了某种挣不脱的惯性,非做到不可,甚至忽略了最初的动机。

他觉得,能不能进入秦始皇陵,跟技术无关,而是跟灵感和运气有关。

跛脚老板以为他不认路了,转过脸来问:“去哪瘩?”

于斯随口说:“景区太闹了,我想找个偏僻的地方转转。”

跛脚老板一瘸一拐地走过来,开始指点于斯,他说到了几个地方,于斯果然没听过——

比如骊山西麓的秦东陵,从华清池门口沿西临公路西行,过了斜口镇折向南,上去便是韩峪乡,然后折向东,到了范村就进入陵区了。秦东陵里埋着秦始皇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

比如扁鹊墓,它位于临潼南陈村东北,里面埋着神医扁鹊,他一生四海行医,后来到了秦国,没想到关中成了他最后的归宿。

比如鸿门宴遗址,它位于临潼新丰镇鸿门堡村,相传项羽和刘邦就在那地方上演了“鸿门宴”的故事。

比如黄巢堡,它位于洪庆山腹地的野鸡胡村,乃是当年黄巢义军攻打长安时屯兵之处,山险、林密、水阔、谷深。

比如白家遗址,它位于渭河北岸油槐乡白家村,那里有很多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距今已有七八千年……

聊着聊着,跛脚老板偶尔提到了一口秦代的水井,于斯一下就打起了精神,他想起了他做过的那个梦,在梦中他正是进入了一口秦代的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