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尊敬的秦陵先生
22731800000051

第51章 被传说了两千多年的神秘地宫……

于斯在他买的书上看到,秦陵地宫呈矩形,东西长270米,南北长170米,总面积为45901平方米。这个说法跟秦陵遗址公园提供的有出入,就算它是对的,计算结果也错得不可原谅。

实际上,那些数据已经不是精确不精确的问题了,根本就是在胡说八道——地宫的空间太大了,一眼都看不到尽头。而且,它的边界蜿蜒曲折,并不规则。于斯至此才明白,什么矩形,那不过是常人思维的想象,这地宫应该是按照当时秦代的版图修建的!

远远近近燃着长明灯,把这个地下世界映照得半明半暗,似真似幻。

穹顶上镶嵌着各种星星一样的发光体,大大小小,明明暗暗,太像夜空了,目测不出到底有多高。

地形起起伏伏,高低错落,类似山脉和平原。

地面上还有宽宽窄窄、错综复杂的“河流”,被类似玻璃的透明材料密封着,里面流淌着银白色的液体——就像某些广场,地面镶嵌着钢化玻璃,下面是踩踏景观。“河流”里那银白色的液体无疑是汞,传说中重达百吨的汞!

于斯和黄哈哈解开了腰间的绳子,于斯把它装进了旅行包。

黄哈哈朝上看了看,低声问:“这算是……啥情况?”

于斯也压低了声音,说:“‘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就是这个意思了。”

黄哈哈继续朝上看去:“我咋觉得那就是天呢?”接着她使劲抽了抽鼻子,似乎想闻到新鲜的空气。

于斯被她说得有点身上发冷:“你近视眼吧?”

黄哈哈并没有开玩笑的意思:“你确定这不是个天井?”

于斯说:“外面现在是白天!”

黄哈哈傻了。

于斯说:“你看看手机现在是几点。”

黄哈哈把手机掏出来看了看,上面显示着2:14。她有些困惑:“停了?”

于斯说:“差不多,午后。”

黄哈哈说:“我手机调的是24小时制!”

这下于斯愣住了。如此说来,下午2:14应该显示为14:14。他忽然想到了什么,把自己的手机也掏出来,按下了开机键。

黄哈哈有点烦躁:“哎哎哎,你总关机是个啥毛病?地下又没信号,警察还能定位你不成!”

于斯盯着手机等待。

终于开机了,他的时间显示为2:05。他盯着手机看了一分多钟,时间没有任何变化,看来,一进入秦陵时间就停止了。

他看了看黄哈哈:“你是不是2:14爬进来的?”

黄哈哈有些不确定:“记不清了,大概是凌晨3点多吧。为了避开工地的保安,我11点多才从西安出发。”

于斯没有再追问,心里却生出了阴影——两个人竟然是脚前脚后进入秦陵的,他怀疑她一直尾随在自己背后。

黄哈哈碰了他一下:“那还真不是天。”

于斯看了她一眼:“怎么说?”

黄哈哈很警惕地看了下四周,然后接着朝上看去:“看久了就清楚了,星星的大小是远近造成的,它们不是,它们在一个平面上,只是有的大,有的小,所以看上去就好像有远有近。哎,你说那是啥东西做的?”

于斯说:“可能是夜明珠之类的吧。”

黄哈哈又看了看四周起伏的地形:“这么说,这里真是地宫?”

于斯把怀疑藏在了心里,故作没事儿地说:“至少是一部分。”

黄哈哈说:“他躺在哪儿?”她在问秦始皇。这时候,她似乎不那么害怕了。

于斯没有理她,他在观察穹顶。这是个大跨度的拱形结构,没有一根柱子。他在网上看过,全世界最大的无柱承重建筑是德国布兰登堡的热带岛屿度假村,它的长390米,宽210米,高107米,造价7800万欧元……

黄哈哈说:“我说他的棺材。”

于斯还是不理她,继续观察。

黄哈哈说:“你咋了么!”

于斯说:“这么大的空间,他们不用柱子,也不用网架,怎么会在地下支撑这么多年呢……”

黄哈哈说:“嫑跟我谈专业。走,找找我偶像去。”

于斯瞪了她一眼:“你庄重点儿。”

黄哈哈拍了他一下:“放心吧大哥,说话触发不了机关。”接着,她指了指地上的水银河:“那是啥东西?”

于斯说:“汞。”

黄哈哈说:“你赶紧测测空气!”

她是对的。

于斯掏出空气检测仪,捣鼓起来。出乎预料的是,这里的汞含量为每立方米0.008毫克,甚至低于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谁能想到,这些水银河竟然密封得如此严密!

他把空气检测仪收起来,说了句:“安全。”

接着,他蹲了下来。地上是赤红色的土壤,那不是随便堆的,上面有沟沟和坎坎,甚至有梯田,很像把真实的地理缩小了。于斯的脚下是一条半米宽的水银河,他把两侧的黄土刨了刨,想看看水银河与地面是怎么连接的,为什么没有一点泄露,他发现,红土下其实是平整的石头,石头和玻璃的接缝处用了糯米灰浆。

黄哈哈也蹲下来,看着地面问:“玻璃不是现代科技么?”

“2500年前就有了。”

“你咋知道?”

“我侄子告诉我的。”

“好好说话!”

“我就是学建筑的。”

最早的玻璃出现在春秋末年越王的勾践剑上,那是一小块蓝色玻璃,当时震惊了学术界。不过,玻璃在古代属于珍稀之物,就算在西方也一样,它价格昂贵,普通老百姓家是装不起的,只用于最神圣的教堂。地宫里的这些玻璃相当于满地的宝石。

黄哈哈有些嘲讽地说:“你身份很多嘛,一会儿是游客,一会儿是杀人犯,一会儿是玩扑克的,一会儿是学建筑的。”

于斯又掏出了那本《地宫探索指南》。这本书虽然粗糙,但它毕竟东抄西摘,集中了很多网上信息,有的没用,有的确实有用。在地下上不了网,它把这些信息凝固在了纸上,也算功德无量了。

书名叫《地宫探索指南》,但于斯举着手电筒翻找了半天,并没有找到任何关于地宫内部环境的描写,只找到了这样一个小标题:秦代版图。

文章是这么写的——

秦王朝的版图就像一个面朝右的企鹅。它的范围东至沿海,西至甘肃,南至岭南(广东、广西),北至宁夏、内蒙古、辽东,面积有400万平方公里。除了西部、西南部和东北部的边疆地区,那时候的版图沿用至今。

于斯看了会儿,把书和手电筒统统递给了黄哈哈,开始打量四周。此时两个人的位置就在内羡门附近,他们没有前行一步,鬼知道这里有什么机关。

黄哈哈翻了几下就把书装进了旅行包,然后对于斯说:“这棚顶还真是按照天象制造的——你看,那是北斗星。”

于斯眯着眼睛朝远处看了看,果然看到了七颗很亮的“星星”,它们摆成了勺子形状,位于于斯和黄哈哈的左前方。

黄哈哈说:“按照书上的八卦理论,我们是从西南墓道进来的,你看,北斗星正好在我们的左前方,是对的。”

有了方位感之后,于斯再次审视地形,果然西高东低,水银河缓缓地由西朝东流淌着。看来下面有着某种动力装置,这些水银是循环往复的。

没有人见过这么多水银,它们完全不像液体,也没有流淌的感觉,更像一个银灰色的固体在平平地移动,就像水上的冰坨。

黄哈哈说:“西南……从秦代的版图看,我们这个位置应该是当时的西南边陲桂林。”

她环顾了一下四周的“山峰”以及地上的蜿蜒的水银景观,又说:“你看,那些山又瘦又高,应该就是仿照桂林山水建造的了。我们去看看。”

于斯谨慎地看了看高高低低的地面。

黄哈哈看出了他的心思,说:“我走先。”然后就慢慢朝前走过去。

于斯背起旅行包,踩着她的脚印跟上来。

这些山水只是模型,山峰差不多一人多高,正好阻隔视线。行走在这些山川之间,有一种巨人的感觉。

很快,他们就走近了最近的一座“山”,于斯举着手电筒照去,它通体青翠,材料应该是某种玉。仔细看,它下面是很深的青绿色,往上渐渐变成了淡白色,整个“山脉”雕刻得无比细致,精妙地体现出了桂林山体的特点——山青、洞奇、石美。那么山下的水银河就应该是漓江了,它分出了粗粗细细的分流。

于斯伸手摸了摸这座“山”,凉得刺骨。

黄哈哈找到踩踏处,麻利地爬了上去。于斯紧张地看着她。她朝四下看了看,低低地说了声:“我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