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尊敬的秦陵先生
22731800000054

第54章 海平线深处

于斯说:“没有。”

黄哈哈说:“废物。”

于斯说:“你什么意思?”

黄哈哈说:“那家伙神出鬼没的,万一他藏在我们背后,学会了我们的方法呢?”

于斯站起来,转身看了看他和黄哈哈走过来的脚印,突然朝回走去。

黄哈哈说:“你去哪儿?”

于斯朝她招了招手,黄哈哈立刻跟了上来。走出不远,于斯突然停住了,这里是珠江入海口,他看到了第三个人的脚印,非常清晰。

黄哈哈停在于斯身旁,张大了嘴巴。

这双鞋大概39码,波纹式图案,跟出现在兵器坑里的鞋印并不是同一个人。最后那对鞋印的鞋尖朝前,然后就消失了,并没有返回去的印记。

于斯看了看黄哈哈。

黄哈哈说:“这个人的身高大概在170左右,年龄在25岁到30岁之间。”

于斯低声说:“你怎么懂这么多?”

黄哈哈说:“我们新兵连的时候有足迹培训课。”

于斯慢慢走过去,停在了最后那对鞋印前,突然伸手在半空摸了摸。然后,他低声问黄哈哈:“你说他去哪儿了?”

黄哈哈朝两旁看了看,一面是镜子般的水银海,一面是高高低低的黄土。她朝水银海的深处扬了扬下巴。

渐渐垂落的穹顶和水银海之间就像个张开的兽嘴,黑乎乎的,似乎冒着冷气,别说一个人,就算藏100个人也会不露毛发。

于斯放下旅行包,去拿里面的氖光灯,鸡雏再次蹦跶起来,叫个不停。于斯先把它拿出来,轻轻放在了地上,短短一天,它好像长大了一些,它四下看了看,然后就开始用小爪子刨起了地上的黄土。

于斯说:“帮我看着它点儿,这崇山峻岭的,跑丢了就找不着。”

黄哈哈蹲下来,低声对鸡雏喝道:“老实点儿!”

罐头盒里有几粒便便,于斯把它们倒出来,接着掏出了氖光灯,按了按开关,竟然不亮,他使劲拍了拍,还是不亮。他又掏出了手电筒,打开,对着水银海深处照去,光束太微弱了,根本照不到什么。

鸡雏竟然蹦蹦跶跶地跑到了玻璃上!

黄哈哈急了:“瓜怂!回来!”

鸡雏当然不会回来,越跑越远。在一片暗沉的银灰色上,那一团毛茸茸的黄色极其醒目。

于斯压着声音喊道:“小玉!小玉!”

黄哈哈说:“让这货去吧,别管它了!”

于斯一脚就跨到了水银海上。

黄哈哈说:“你想干啥!”

于斯不理她,两只脚都站了上去。玻璃出奇地坚固,竟然没发出任何声音。他举着手电筒一步步朝前走去。

面对前面的黑暗,鸡雏好像有点害怕了,也许它觉得那是一个更大的罐头盒,它转过头来,眼睛睁得大大的,看于斯。

于斯如履薄冰地朝前走,小声说:“小玉,咕咕咕咕咕……”

鸡雏“叽叽”叫了两声,毛茸茸的小脑袋一探一探地又朝前走了。

于斯照了照脚下的玻璃,竟然看到了一根青铜骨架,顿时踏实多了,这地下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神奇,它也需要最基础的建筑方法,比如用青铜骨架来支撑大面积的玻璃。

他就像走在冰冻三尺的江面上,越来越放心了。

他快步追上鸡雏,把它逮住了,但是并没有返回,他一手拿着鸡雏,一手举着手电筒,继续朝深处走去。

穹顶越来越低,渐渐压在了他的头顶,他弯腰朝里面照去,穹顶和水银海在几米深的地方连接到了一起,没看到人。水银海看上去无边无际,那只是陵墓修建者制造的一种视觉效果。

“兽嘴”很大,从地宫的南部到东部围了半圈,如果那个人藏进来,他可以朝南爬,也可以朝北爬,根本找不到。

于斯不敢在玻璃上久留,终于回到了“陆地”上。

黄哈哈开口就说:“你能不能把这个拖油瓶扔了?”

于斯不理她,又把鸡雏放进了旅行包。他把氖光灯扔了,既然不亮了,他要减负。

黄哈哈说:“没看见?”

于斯声音很大地说:“让他跟着吧,多个人更好。”

两个人继续朝北走,这时候,“陆地”在他们左侧,“海洋”在他们右侧。一路上,于斯始终没有再朝“海洋”深处看一眼,他知道那里面有一双移动的眼睛跟着他们。

过了会儿,他对里面说话了:“要不,出来唠唠?”

暗处无声。

“我猜你是守陵的。我们不会拿走任何东西,我们进来只是误打误撞。再说了,不管你是谁,这陵墓都是国家的,现在地上的陵园已经卖门票了,普通游客是可以进来参观的。”

暗处无声。

“也许你是个盗墓的,我们之间互不干涉,别忘了,那个墓门还是我们打开的。”

暗处无声。

“要么你就不是人,你想让我们怎么样?最好给个提示,你可以在地上画个图什么的。”

黄哈哈怼了他一下:“你不要再自说自话了,瘆人不?没吓着他,倒把我吓死了,有能耐你把他揪出来揍一顿!”

暗处始终无声。

前面又有一条水银河从西面弯弯曲曲流过来,差不多七八米宽,最后注入了宽阔的水银海。

黄哈哈停下来,低声说:“这应该是长江了,我们从南海走到了东海!”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书上说,秦代的时候,长江从镇江、扬州一带入海,呈漏斗状,南北距离180公里。到了公元3世纪,入海口变成了江阴一带。到了唐武德元年,崇明岛开始形成,自此河口分成了南北两支,由此入海,和秦代的入海口相差了350公里。

那么,这个入海口应该是现在的镇江和扬州一带。

黄哈哈转身,离开水银海,顺着长江朝西走了。于斯依然不放心脚下,时时刻刻地盯着地形的变化。

两个人走出一段路之后,长江渐渐变窄了,只剩下了一二米左右,又走出了一段路,它变成了一尺多宽,继续走,它渐渐又变成了三四米。看来,这是根据当时长江流域的实况制作的。

北面出现了一条山脉,目测最高处接近了三米,玉的颜色接近墨绿。

黄哈哈问自己:“那是什么山脉了……”然后揉着脑袋想了半天,突然说:“大别山脉!”

于斯问:“在哪儿?”

黄哈哈说:“你没看见吗?就在那儿。”

于斯说:“我说大别山脉在中国的哪儿?”

黄哈哈说:“湖北、河南、安徽三个省的交界处。”

于斯说:“对了,我们怎么朝中间走了?”

黄哈哈反问于斯:“秦始皇埋在哪儿?”

于斯说:“临潼。”

黄哈哈说:“对啊。这个地宫就是秦代中国版图的沙盘模型,他的棺材肯定放在陕西的位置上啊。”

于斯说:“有头脑。”

黄哈哈又说:“你说跟着咱们的那个人,会不会是个……兵马俑?”

于斯说:“兵马俑是泥做的!”

她说:“你还说这地下有木头人呢!木头能动,土就能动。我听有人说,兵马俑是用活人做的,我们把外面的氧气带进来了,说不定他们就复活了……”

于斯说:“那是瞎传。”

黄哈哈说:“想想真奇怪,自从我们进来,除了蝙蝠,竟然没遇到一个杀人机关,这是为啥?”

于斯说:“你见过刺猬吧?”

黄哈哈说:“啥意思?”

于斯说:“刺猬的刺是朝外的,这座陵墓也一样,我估计,它的机关都在外羡门的外面。而我们爬进来的那个地方已经是内羡门和中羡门之间了,我们等于直接来到了刺猬的心脏附近,这肯定是那些修陵墓的人没想到的。”

黄哈哈朝上看了看:“没那么简单吧?不是说人在做天在看吗,你抬头瞅瞅,天上那么多发光的东西,说不定那都是瞭望口,很多双眼睛正盯着我们呢,现在我们就像你包里的那只小鸡,它之所以还活着,那是因为还没到时候,早晚它会被我们吃掉的。”

于斯说:“你不要拿小玉举例子。”

又走出了几百米,前面有条山脉挡住了去路,水银河从中间穿了过去。

黄哈哈说:“巫山山脉!它在重庆、湖北、贵州的交界处。你看,中间那条缝儿就是三峡,那是我们中国军事的软肋。”

于斯问:“什么意思?”

黄哈哈说:“说起来太麻烦,出去之后自己查。”

在这个巨大的实景模型里,三峡切开了山脉,就像迷宫里的一条弯弯曲曲的通道,不知道进去之后身体会不会被卡住。黄哈哈选择了从上面跨过,于斯跟着爬了上去。

这条山脉都是淡白色的玉,很陡,于斯几次差点掉下来。他们爬到顶部之后,在“崇山峻岭”中爬行了几分钟,来到了一个低洼地带,这里是四川盆地。

于斯曾经驾车横穿这个盆地。

现在,他变成了巨人,即将重走这条逃亡之路。

前面隐约能看到地宫的尽头了,他们转身朝北,迎着远处另一条山脉走去。中途,偶尔可以看到用水银制造的湖,零零星星的,呈现着各种不规则的形状。

于斯时不时就回头看一眼。

地上只有他和黄哈哈的脚印。

黄哈哈似乎不担心背后,她偶尔就抬头看一眼天上,她好像更怕天上的那些发光体。

突然,她冒出了一句:“那些星星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