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奇幻归途美好但非吾想
22750300000125

第125章 或跃在渊(七)

正当邱爷爷还在郁闷之即,嵋湖已经在仙人山浮现出来。进阵、开门,又一个缩地成寸直接就进到了大殿之中。

立于书架前,嵋湖神念扫描,并用内气把有关经济管理的书籍一本本的调到面前,然后就是往脑中影印。只所以下如此大的功夫开始学习经济管理,完全是为了实现自己那小小的心愿,即:让老百姓的生活能得以改善和提高。

对于嵋湖的不务正业,小蛟是一千个不满意,“少主,俗世的东西对修道不会有什么帮助的,费心费力的学那些东西做什么?有这个时间和精力,你还不如打坐炼气,这样也可以增加内力积累,为今后飞升到仙界打下一个好的基础。老爷还在的时候就说过:无论修为高低,要经常扩充丹田,内气永远是修道者的根本。老爷平时只要在洞府,就会打坐修炼,从来不做与修炼无关的事情。少主,虽然你天赋异禀,但你也得持之以恒的修炼呀。如果......”

当夏小蛟越说越兴起的时候,抬头却发现嵋湖早已不在殿内,“哎,又跑出去做无用功了。”

经济管理是一项大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更让嵋湖感到头痛是,它与政治牵连太深,特别是政治形势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经济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而且,嵋湖的思路也被李书记给带偏了,他按照割裂的想法想把工业生产从整个经济活动中分离出来,想单独以工业生产来促进人们的生活改善和提高,实际一点的想法就是加大生活用品的生产力度,以产品更多、品种更全的供应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然而,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下,原材料是计划供应,没有指标,根本就无处购买原材料;产品是统购制,所生产出的产品只有交由物资部门或商业部门,而统购部门也是按照计划进行收购,多生产出的产品只能堆放在仓库,生产厂家无权自行销售。

工业生产部门分为重工和轻工,而其中的轻工又分为轻工业和二轻工业。二轻企业就是生活资料生产企业,这些企业的生产虽然用于生产的原材料是农业产品,由县内供应,但其所用的这些材料亦然要受计划供应的制约。比如布匹的生产要使用棉纱,而棉纱的生产则需要有计划棉;糕点的生产用料主要是面粉,而面粉不仅有计划,即便是生产面粉的小麦也需要有计划;酒的生产原料主要是农产品,而除去少部分的麸、糠外,其它的小麦、高粱等粮食作物皆受计划控制。

嵋湖前前后后的把整个经济运作的模式以及发展经济的制约因素想了个一清二楚,然后针对那些受制约的地方想出了变通解决的办法,只是,不知这些办法能否得到李书记的认同,因为,变通中的风险可是非同小可,有可能会影响到上面的经济政策。

“难得,难得,这可真是太阳从西面出来了。”对于李书记的揶揄,嵋湖给予了回应,“太阳从西面出来有违天规。不过,如若真有这种能力的话,再加上人间需要,即便违规也应在所不辞。”李书记是何种人物,如何听不出嵋湖的话中有话,他惊奇的看着这个还未长成的少年郞,真的想不到如此小的年龄如何能有如此高的智慧和深邃。

“我文化浅,没那么多弯弯绕,你就直说吧。”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但遇秀才的兵也不好受,说不定在那三寸不烂之舌下,举手投降都有可能,更可怕的结果就是把自己卖了还得帮着数钱。

嵋湖没打算把这个老兵给卖了,更不会让李书记掉到坑里,因为李书记的正直憨厚与为工作的礼贤下士还蛮得嵋湖的认可。

嵋湖没打算与李书记绕圈子,不过,为了自己心愿得以实现,有些事情他必须弄清楚,“李书记,你认为执政与民生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李书记知道嵋湖一定有一个非常的想法想说出来,如此发问为是为说出那个非同寻常想法做铺垫。所以他如同小学生一般,认真的回答嵋湖的问题,“我们夺取和掌握政权就是为了为人民谋福利,这一点是我们的执政核心,永远都不会变。”嵋湖继续问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手段和经济政策来干预经济活动,以达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目的。假如有些手段和政策在一定的地区和一定的时期出现不适应,而上面又未曾做出适当的调整,你会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只能把具体情况如实上报,让上面把政策进行调整。”说到这里,李书记盯着嵋湖的眼睛说道:“这就是你刚才说出那番话的话中话?不会你小子想让我干违反政策的事吧?”嵋湖也直接说道:“那样干的不是傻就是喝醉了。我的意思是在大政策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搞些小政策,而这些小政策是对大政策的补充和完善。比如,粮食的统购统销,在交公粮完了后,农民还有一定的余粮,而除了他们自己的食用外,如果还有剩余,那么我们可以完全实行计划外收购,把收购上来的粮食用来换去邻县的麸子和玉米、高粱;采矿场是生产矿石的,那些矿石全部要运到炼钢厂去,正常的情况下就是卖矿收钱,但如果我们换一些计划外的钢锭呢?是不是就可以填补一下大修厂的钢料空缺;木建社主要是加工计划木材,也就是按照土产公司给的木材指标和需要加工的产品进行加工,没有自己的生产产品,而且产品主要还是县内销售。如果,我们在申报计划时多增加一些数量,是不是可以让木建社生产更多的适用产品销往外县,以换取他们的生活、生产资料;酒厂目前只是在生产白酒,而我们的山上去有大量的野果,而这些野果不仅能生产果酒,而且也无需计划,相应的,生产出来的果酒也不用受上面计划的制约,这样除了县内销售处,完全也可以调济到外县以换取更多的生产、生活资料;注如此类还有很多,如此作法完全不会违反上面大的政策,只是为发展本地经济而实施的区域小政策。”

嵋湖的大体想法已经说完,而李书记则在思想其中的利弊得失,从整个政策的角度考虑,这些小的政策或者说是一事一策的具体做法并不影响上面政策的贯彻落实,甚至可以说为上面政策精神的贯彻落实还有部分促进作用。只是其他人能想通这点吗?

“行,就按你的想法,给我出一份祥细的报告。”李书记最终下了决心,他虽然不会像嵋湖说的西出太阳去冒犯天规,但让太阳早点出来也不算什么大错。

嵋湖对李书记的如此果断的扳板并不感到惊奇,只是,“李书记,你还没有让我看到全县生产部门的祥细资料呢。”李书记老脸讪笑,马上表态道:“我先让他们拿来一部分,咱们边看边等。”“你老是不是把那不算保密的计划文件与一些政策精神也让咱学习学习?”“在你面前没有什么可保密的,所有文件全部对你开放。”

于是,李书记的办公室暂时换了主人,嵋湖在县太爷的公案上开始了第一次正式的办公。

边看、边思、边写,嵋湖已深入到政策制定者的角色中,在大的政策框架内,他灵活运用政策的不足之处,一厂一策的祥细制定着另类的计划和实施步骤,所有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增加本县的物质供应量,最不济也要搞到更多的资金进入县内,使得企业运行能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

外面变天了,乌云圧顶、春雷滚滚。而室内的嵋湖似乎根本听不到那震耳的轰鸣,他一心多用的分析政策、规避风险、了解企业、考虑祥情、预判结果等。

天亮鸡鸣,李书记强撑起床,当他披着衣服要喊通讯员给伙上交待给嵋湖安排早饭时,却发现伏案的嵋湖不见了,而桌上放着那份厚厚的小城经济发展报告。

洗脸、刷牙,然后又把桌边的炭火扒开,这才坐在桌前拿起那份报告看了起来。

嵋湖把报告收尾后,才听到外面的雷声,他皱了下眉头,似乎感到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不会是那老家伙又要搞什么怪吧?”除了那事,他还真想不起还有什么事情能让他出现这种不好的预感。

倔强的嵋湖没有回避天雷的威胁,但他也不是冒失而侥幸的去领受那可能会来的天罚,他先在屋内把内气布满全身,然后再在身体外的三米处布下一个护罩,又层保险设置完毕后,他才打开门走出去,站在屋檐下抬头看那乌云和闪电。然后他把房门着住,一个瞬移突然出现在仙人山下,此时他不再躲避,而是站在那个大石头上,等看那五雷轰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