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CEO成长记
22757600000037

第37章 交流要讲究方法

1

王自力和牛高峰一起下的海北。因为有约在先,牛高峰非常热情地照顾着王自力的饮食起居,还说要包揽这次所有的差旅费用,让王自力在工作之余吃好喝好玩好。

王自力当然知道此行的目的,深感责任重大。他向牛高峰说明了三个意图,一是根据李国辉提供的情况实地考察各个原料产地的产量以及原果品质,二是充分掌握今年的产量情况和市场行情,并以此锁定采购的供货价格,三是要调查清楚李国辉他们是以什么形式来完成联合供货的。

牛高峰听完,点头表示赞同,问具体该怎么做。

王自力说,先分头行动摸清情况,他来负责万宁和琼海,让牛高峰负责屯昌,之后再回万宁会合商量对策。

牛高峰自是应承,两人便各自奔赴实地查勘了。

三天后两人碰了面,汇总初步了解的情况后,得出了大体上的结论。今年雨水充沛,日照也好,没有受到过台风袭扰,因此各地都是盛产行情,品质也都不错。

这三天王自力在李国辉的引领下,跑了五个种植园,包括他自己和朱友佳的,估计总产量在六千吨上下。牛高峰也在葛云飞的陪同下到了四个园子,估计产量在两千五百吨左右。综合来看,货源是没有问题了。

王自力认为,今年实行的供货价不会比去年高,应该以1.2~1.3元每斤的价格成交。

牛高峰非常认同这个观点。

2

他们在充分交换了意见并统一想法后,约见了李国辉。

王自力和牛高峰首先向李国辉表达了谢意,感谢他们几天以来的热情陪同和精心安排。

王自力问李国辉,是如何联络起这些种植园主来的。

李国辉笑着说:“这倒不难,他们基本都是本族在各县的分支,多少有些血脉亲缘。”他还说,正在筹备和朱总、葛总一起搞个专业合作社,这样就更方便整合资源了。他还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成立一家收购公司,才能跟上国内全民皆商的大趋势。

牛高峰说:“李总真是一方豪强,连想法都很有前瞻性。”

王自力没有吭声,他试探性地问李国辉:“李总,今年打算以什么价格实行交割呢?”

李国辉一脸认真地说:“去年最后的采购均价是每斤1.28元,今年怎么地也要在1.35~1.40元之间。”

王自力笑着说:“李总,今年的情况我们已经了解过了,增产有20%吧,你这个涨法就不地道了。”

李国辉急忙说:“怎么会有20%呢?10%还差不多。”

王自力马上说:“是啊,增产了10%,你还要提价10%,这就没有诚意了吧。”

李国辉没有马上回应。过了有一会儿,他才问:“那你们认为什么价格合适?”

王自力说:“我们可是带着大订单来的,所以我建议观望一下行情。如果市场价格下降,我们就只能出一块二。如果持平的话,我们也只能出到一块二毛五,再多就不好谈了。”

李国辉愣了一下,说道:“好吧,我们就看下周的行市吧。”

李国辉走后,牛高峰向王自力建议道:“既然是这种情势,我们就以一块三收李国辉自己的,其他人一块二毛五好了,应该差不多跟去年持平。”

王自力想了想说:“这个主意还不错。”

3

钓鱼事件过了一周后,向波又跑了趟财政局。

他没有直接去找姜岳川,而是先去了局办公室,发现那个叫小张的人就坐在里面。

他走进去,装作很惊讶的样子打招呼道:“你是...真是太有印象了,早一个多星期见过的。”

姓张的见他这么一咋呼,抬着头看着他,觉得是有几分面熟,便认真回忆着。过了一小会儿,才恍然醒悟道:“你就是那个钓鱼达人。来办事儿?”

“嗯,想来咨询一下贴息项目。您是在这里上班的?”向波问道。

“是的,我叫张若成,负责办公室工作。”张若成站起来,礼节性地伸出了手。

“张主任是吧,真是太巧了。小向,向波,在王爷槟榔公司做行政工作。”向波猫着腰,双手握住张若成的手说道。

张若成招呼他坐下,帮他到了杯茶水,关心地问:“是来交材料还是有别的事?”

向波回答说:“只是听说有项目,想先把情况搞清楚再回去组织材料。”说罢,他递了支烟过去,顺手还带着包槟榔。

张若成接过烟,在桌上磕了磕,往嘴里一塞。

向波赶紧上前帮他点了火。

张若成轻轻吸了一口,才慢悠悠地说:“申请贴息项目的公司可不少啊,但大部分都是国企,你们是私人老板吧。”

“民营企业可以报吗?”向波装着什么都不知道。

“好像只几个名额,不过我印象里符合条件的三资企业倒有一百多家。”张若成说道。

“那主要是以什么条件来选拔呢?”向波急着问。

“这块不是我负责,具体分管的是企业办,你可以找他们咨询了解一下。”张若成打起了官腔。

向波觉得有点费力,故意说:“那位姜先生是企业办的吗,我想找他问问,他说来这里办事可以直接找他的。”

张若成先是愣了一下,接着讲翘着的二郎腿收起来,同时换了个坐姿,小声地对向波说:“他真这么说的?”

“当然,你当时不是去放鱼了吗。姜先生亲口说的,说他就在这里上班。”向波故意大声说道。

“小点声,他是我们局长。那这样的话,你可以直接找他问,这事由他亲自主抓的,千万别说是我告诉你的啊。”张若成一副很神秘的样子。

“局长?姜先生是财政局长?那我直接找他恐怕不合适吧。”向波还是很大声。

“告诉你要小点声,让别人听见了不好。这样吧,我带你去他办公室,你自己问,好吧。”张若成显得很小心翼翼。

“那就太谢谢您啦,张主任。”向波起身时,向他行了个礼。

4

张若成收拾了一下办公桌上的东西,径直带着向波往局长办公室去了。走到门口时,他轻轻敲了两下,轻声道:“姜局长。”

“哪位,请进。”房间里传来了姜岳川的声音。

张若成领着向波走了进去,他说:“局长,您看这是谁?”

向波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只是看着姜岳川,没敢出声。

姜岳川定睛一看,开玩笑说:“小向吧,什么风把你吹来了,这里可不是回水湾呀。”

向波忙回应道:“那天不知道您是局长大人,真是多有冒犯了。”

一旁的张若成赶紧解释道:“小向到办公室咨询贴息项目的事,我没具体分管,不太了解情况,就自作主张带您这儿来了。”

“哦,没关系。你去忙吧,我跟小向聊聊,你帮我倒杯茶给他。”姜岳川显得很随和。他一边招呼向波到会客区坐,一边回身将办公桌上的茶杯端了过来。

张若成麻溜地帮向波倒了杯茶,小声对他说:“跟局长好好聊,有事再找我,回头见。”说完退了出去。

向波朝他作了个OK的手势。

5

当姜岳川刚刚坐下,向波就腾地站了起来,慌乱地说:“姜局长,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那天还收了您的钱,真是抱歉...”他飞快地翻着自己的口袋,摸出一些钱来数着。

姜岳川看到向波如此举动,大笑不已,还边笑边说:“你又没占便宜,还把那么大的鱼贱卖给我们,难道还要退钱给我。大可不必啦,赶紧坐下,我还要好好感谢你呢。”

“谢我?谢我什么啊。”向波一脸疑惑地坐下了。

“谢谢你让我也钓到了鱼,还半卖半送地让我吃到了那么鲜美的鱼肉啊。”姜岳川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哦,那个水库的水质很好,没有污染,水面也大,鱼肉肯定鲜美。”向波说。

“是的,所以说还是环境最重要。要我说,金山银山都换不来青山和绿水啊。”姜岳川不无感慨。

“对,就应该重点保护环境。”向波附和道。

“你找我是问什么事啊。”姜岳川拉回了正题。

“我是来咨询今年的贴息项目的,本来准备去企业办问问,让张主任给带来了。”向波不好意思地说。

“来了就来了嘛,我们也算是熟人啦。既然你想了解,我就跟你简单说说。今年仍是以国企为主,民企这一块只有五个名额,可现在已经申报的就有五六十家,还有半数是不了解信息的。我们作为主管部门,只能按政策和相关要求来筛选。这个答复可以吗?”姜岳川介绍道。

向波还是很好奇。“是什么政策和具体要求呢?”

“项目指南里有提出来一些,但不明确。不过我们要综合考量,比如产业方向、市场前景、项目优势等等,还要就是刚才谈到的环保问题。总而言之一句话,扶强不扶弱。”姜岳川算是很耐心的。

向波回应道:“您这么一说,我就非常清楚了。那我们公司应该都符合这些条件啊。”

“你们公司我去过,看起来确实还可以。不过我记得你们是用了锅炉的,是用煤还是油或者电呢?”姜岳川问道。

向波一听,知道姜岳川关心的是环保问题。公司目前用的就是煤锅炉,可能会不符合要求,很不利于争取这个项目。

想到这,他连忙回应道:“生产方面的事我还不太清楚,您知道我也是刚进公司,这个得回去问问,让您见笑了。”

“好吧,回去赶紧准备材料,马上报过来。八月份就会定下来,在此之前他们可能会组织实地考察。”姜岳川尽可能地提供了一些信息。

“太谢谢您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向波正准备起身。

“还有个情况你要转告你们王总。这个贴息项目可不是一锤子买卖,一旦确定下来就会持续支持。现在政策鼓励发展市场经济,同样也支持三资企业发展,以后的优惠政策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啊。”姜岳川语重心长地说。

“好的,我一定转告。”向波起身告辞了。

姜岳川还在后面念叨:“找时间还要教我钓大鱼啊。”